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还漏了元代呢,这件玉佩,就是元代的。”唐易这次直接点破。
“元代?元代有这么好的白玉传世?有这么好的刀工?而且,元代的玉器,沿袭了辽金春水秋山玉的特点,再不就是炉顶之类的实用器较多,怎么会有如此想法的留皮巧雕的环形佩?”老谭对此琢磨很久了,自然是张口就来。
唐易指着环形佩说道,“既然你说到春水秋山玉,我就多念叨两句,春水秋山,无非就是在春天和秋天打猎,带有明显的游牧民族特征。我想你肯定见过海东青击鹅的玉佩,很多也是环形佩镂空雕,有没有感觉有点儿相似?”
“这个我注意到了,是有点儿相似。但是这件却更精美更有想法,而且清代玉器仿作大量出现,也不能就此断定是元代的啊!最关键的还是留皮巧雕,元代基本没有留皮巧雕的吧?”老谭应道。
唐易摇了摇头,“留皮巧雕,早就有了,只不过在乾隆之前比较少而已。你现在纠结的无非就是,像是元代的,但是雕工过于精美,而且留了皮;像是清代的,但是刀法又不对路。”
“是这么会儿事儿!”老谭连连点头。
“那就是不是元代,就是清代的了?你是觉得,元代有如此水准和想法的工匠更可信呢,还是清代有能人把元代的风格和刀工模仿得一点儿破绽都没有更可信呢?”唐易问道。
老谭猛然看了一眼唐易,“对啊,这明明是个选择题,肯定是前者更可信啊!”
“有时候,鉴定就是一层窗户纸。说出来了,非常简单,但是你自己被禁锢住了,却怎么也捅不破!”唐易笑言。
老谭拿着猛虎环形佩,突然叹了一口气,“枉我痴迷玉器几十年,原来真的不如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啊!”
“老谭你别垂头丧气,我给你说,他这样的人,就一个。而且你犯迷糊是因为自己掉坑里了!”毛逐在一旁笑道。
老谭没有说话,默默将两件锦盒收了起来。而后,从博古架上将一个个的盒子拿了下来,末了,还打开柜子和箱子。忙乎了十几分钟,终于将几十件玉器一一拿出,摆到了床上。
嚯!
唐易不由倒抽了一口气,夏代玉刀,商代玉圭,西周玉琮,春秋玉璜,战国龙形佩,汉代蒲纹璧,唐代玉舞人,辽金炉顶,宋代玉虎玉羊,明代玉簪玉山子,清代玉牌玉香炉,各朝各代的玉器数目不一,林林总总,完全可以办一个华夏古玉展了!
“知道我为什么看傻了吧?”毛逐在一旁说道。
老谭接着开始一件件介绍,很快便进入了忘乎所以的境地,“好久没有碰到一个你这么懂行的了,很多话憋在肚子里,但是跟人说不着啊,对牛弹琴可真是太难受了!”
“这种心情我理解。老谭啊,你这个玉痴的名号,可真是一点儿都不为过啊!”一下子见识了这么多玉器,这种机会不说百年罕遇,但的确太难碰到了,唐易也投入地一件件赏析着。
一来二去,俩小时过去了。“哎呀,我还给唐叔说一个钟头就回去呢!”毛逐突然叫道。
“嗯,咱们欣赏的也差不多了,来,帮老谭收拾起来吧!”唐易点点头。
“好,有机会常来!我还得多向你请教其他古玩的门道呢!”老谭便开始收拾玉器装盒。
唐易和毛逐也小心地帮起了忙。
就在唐易往博古架上放一个盒子的时候,突然发现上面扣着一个相框,可能是原来是摆在博古架上,老谭往下拿东西时不小心放倒了。
唐易放下盒子,扶起相框。相框里,是一个年轻人的照片,头戴博士帽,背景不像是国内的大学,照片底部,有一条白色的空白,上面写着一行飘逸的钢笔字:惟愿老爸老妈健康长寿——千寻。
千寻?
谭千寻?唐易突然想到了点儿什么。
第477章 这兔崽子
这时候,毛逐还在拿着那件西周玉琮,恋恋不舍地往盒子里装,“哎呀,千金一求熊胆青,这种青色,只有西周的玉器才会有,真叫一个地道!现在的青玉碧玉,哪能比啊!”
“那是!”老谭在一边嘴角上扬,面露得意之色,“你看这金黄的沁色,没有两三千年的地热闷着,绝对出不来!”
唐易默不作声,继续收拾东西。
等到把东西收拾完了,唐易这才开口道:“老谭。”
“我说,还有。”与此同时,老谭也开口了。
“你先说!”两人又是同时开口。
老谭笑笑,“你说吧你说吧!”
唐易犹豫了一下,“老谭,你有一个儿子在国外?”
“嗐!我以为你要说啥呢,我有两个儿子,你看到那照片上,是大儿子,在英国读的博士,留下了。还有个小儿子,是我快四十岁才有的,被我和老婆子惯坏了,不成器!在一家房产中介打工,一个月才挣几个钱啊,却在外面的高档公寓租了一套房子住!”老谭说道。
老谭还在喋喋不休,唐易却突然问道:“我看您儿子叫谭千寻,这个‘千’是辈分么?”
“是啊,我们是有族谱的,辈分有顺承,到我这里,顺到‘自强若一,厚德成千’,对了,我叫谭成功,今年六十五了!”
“厚德成千,那您的爷爷是‘厚’字辈了。恕我冒昧,难道是谭厚土?”唐易轻声问道。
老谭,也就是谭成功,对玉器如此精通,这正是五古封灯土门的绝技,所以唐易才如此猜测。谭千尺的父亲和二叔,也就是谭厚土的孙子,却分别叫谭纶、谭羽,可能是没按照辈分起名,但是到了谭千尺,却又按照辈分来起名了。
谭成功大吃一惊,“你怎么知道?”
唐易一看,这是猜对了,“看来,五古封灯,老谭你也知道了?”
“怪不得!怪不得!”谭成功叫道,“你连五古封灯都知道,怪不得有如此眼力!我是知道一点儿,但是不多,因为我父亲本来就是偏房出来的,我父亲带着我奶奶很早就来山州了!”
在民国年间,谭厚土这样的人,有个三妻四妾,那实在很正常,还不知道有多少个老婆呢。谭千尺的父亲、祖父,那想必是正房出来的,所以一直世承家业,对祖上之事很了解。
而谭成功既然说了自己是偏房,所以他的奶奶在谭厚土死后,跟着儿子离开家门也很正常。
“看来你这鉴赏玉器的功力,是家传了?”唐易复又问道。
“可以这么说吧,我父亲虽然在偏房,但是这玉器鉴定的东西也学过不少,我从小跟我父亲耳濡目染。不过,我倒觉得,这只是打下了基础,后期还是靠自己摸索得多!”谭成功说道。
“你的两位堂兄弟,谭纶和谭羽,在燕京混得可不错啊,从来就没有联系过?”唐易忍不住又问道。
“没有。我父亲只是大体给我说了家里的事儿,并且提醒过我,不要和燕京谭家联系。哦,对了,倒是谭千尺曾经来过。谭家的偏房,有两三家都不在燕京了,谭千尺好像都曾去联系过。”谭成功回忆道:
“不过,他来了只是进屋几分钟,临走时我告诉他以后不要来了。当时他想留下一张卡,生生被我塞回去了。咱虽然穷,但也不是攀亲附贵的人。”谭成功回忆道。
“老谭,你既然是这个态度,不见他不就完了嘛!”毛逐笑道。
“你以为我想啊,他来的时候,可能打听清楚了,直接就到家里敲门了。当时是夏天,他穿了短袖衬衣,扣子开了俩,胸口露出了一件玉器,我当时就迷住了,鬼使神差把他让进屋了!”老谭摇头道。
唐易大笑,“那可是一件脱胎玉鱼!普通藏家可是一辈子也见不着。就连老谭你这里,也没有一件脱胎玉。”
“你也见过?”老谭一愣,旋即又道,“是了,你既然知道谭家的事儿,看你这个年纪,想必是谭千尺的朋友了。对,就是那件!”
毛逐见他俩说的差不多了,这才问道:“对了,老谭,刚才你想说什么啊?让唐易先说,结果你俩说了这么多!”
谭成功一拍大腿,“我刚才是想让你们看一组玉璧来着,这一组玉璧一般人我不给他看的,但是小唐的眼力太厉害了,这东西必须让他看看。现在我就拿给你们看!”
谭成功俯下身子,从床底拖出一个编织袋来,拉开拉链,又从里面取出一个半米多长,二十多厘米宽的扁盒,盒子是老红木的卯榫结构,上面的合页也是精铜的,看起来古香古色。
“这个盒子是配来专门盛放这四块玉璧的。”谭成功抚摸着盒子,喃喃说道,“一块春秋乳钉纹黄玉壁,一块战国龙凤出廓璧,一块汉代双龙璧,一块唐代飞天璧!”
听到这里,唐易的心里又是没来由的一紧。
“啊!”打开盒子的谭成功突然间大叫一声,坐到了地上。
唐易和毛逐在边上一看,盒子里面本来是四个凹槽,应该放置四块玉璧,结果只有战国龙凤出廓璧和唐代飞天玉璧还在,老谭说的春秋乳钉纹黄玉壁和汉代双龙璧不见了!只剩下两处光秃秃的凹槽。
谭成功一时间浑身发抖,冷汗涔涔而下。
视玉如命,结果珍藏的四件玉璧一下子折了一半。
唐易顾不得详细说,在谭成功耳边大叫一声:“老谭!别着急,你的玉璧还在山州!”
“啊?”谭成功一下子回过神儿来,“你说什么?”
“你那块汉代双龙璧是不是直径七八厘米,白玉的,双龙带翼,龙首回顾,龙尾交织?”唐易仍旧大声说道。
“对,对,对!”谭成功一把抓住唐易,“你知道怎么回事儿!快说,快说!”
真是关心则乱。毛逐仿佛明白了点儿什么,“老谭,你这还用想吗?要是进了贼,还能给你留下两件?肯定全弄走了。肯定是你家里人,挑了两件拿走了!”
“一定是这兔崽子干的!!!”老谭突然发出了一声咆哮。
第478章 我来出面
“我说这兔崽子那天像改了性似的,带着好酒,还有猪头肉熏鸡花生米啥的就来了,非要陪我喝两盅,原来是灌醉我偷东西啊!”老谭拍着脑门,突然,又一把抓住唐易,“你见过?这么说已经卖了?难道是你买了?”
“不是我······”
还没等唐易说完,老谭居然猛然揪住了头发,“不是你?这要是卖了,追回来可难了,这兔崽子拿了钱肯定瞎造了,我哪有钱买回来啊!造孽啊!”
“老谭你别急,听我说,事情还有转机!”唐易用手稳稳扶住老谭,“你说的兔崽子是你的小儿子吧!”
接着,唐易就把在火车上看到听到的事儿说了一遍,“这丁大中只是抵押了一辆十万左右的车在你小儿子那里,恐怕这会儿还没过手。”
“什么!?十万!?十万就能拿走汉代的双龙璧?这可是难得的传世精品啊,就算是市价儿,一百万也亏了啊!这个不学无术的败家子!”老谭说着,掏出手机就要给小儿子打电话。
“慢着!”唐易一把抓住老谭的手,“你这样气冲冲打过去,他肯定躲着你啊,到时候你去哪里找他去?”
毛逐急忙倒了一杯水,递给老谭,“别着急,我们赶紧合计一下。”
“实在不行报警吧!既然还在山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