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珍玩-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宫喽!”

    金石溪骇然,随后竟兀自有些寡淡地笑了笑,“你不仅眼力过人,这对历史的洞察也高人一筹啊。既然来了,我就告诉你这幅画的来历吧!”

    “这幅画,原先是我的祖父收藏的,当年确实是一整幅画。民国年间,我的祖父在书画木器方面堪称一代宗师,本来在燕京,后来因为一次变故来到了山州。世事难料,家学传承出现了变化,书画方面的造诣,我的父亲传承得不错,木器方面的造诣,则不如我父亲的妹妹,也就是我的姑姑。后来战乱,我姑姑远嫁江浙,只知道嫁给了一户姓周的人家,再无音讯。我的书画,最初就是父亲启蒙。”

    “这幅画,本来我祖父刚得到的时候,确实是一整幅画,是一个大收藏家的儿子从家偷出来卖掉的,而且根据他的讲述,确实是嘉庆末年从清宫流出来的东西。后来,我祖父从燕京到山州,因为带了不少珍品,只有他和一个小厮,所以选择了走水路。结果,水路上居然也遇到了土匪,一艘匪船把我祖父的乘船堵住了。”

    “三名土匪上船,将东西抢掠一空。这幅画本来是藏在一卷竹席之中,土匪没有发现,我的祖父本来很庆幸,结果,土匪在离船的时候,竟然将这竹席踢到了水中!”

    “我祖父当时就急了,跳下水去。土匪自然生疑了,一卷竹席还用得着如此拼抢?肯定藏着东西!他们将我祖父救了上来,打开竹席,发现了这幅画,抢夺之时,我祖父抓住了卷轴的一端,抓住另一端的土匪眼见我祖父抓得紧,大怒之下一刀劈来,我祖父侧身一闪,手里抓着的这幅画也带到了一旁,结果这幅画就被一刀两断!”

    “这时候,突然河道上传来惊叫:带枪的官军来了!听到声音,另外两个土匪立即跳到了自己的船上,准备逃离;而拿着半幅画的土匪并未罢休,拿着刀仍旧想抢,这时候,我祖父带的小厮拼死抱住了这个土匪,另外两个土匪也不停催促,这个土匪才拿着半幅画逃离。只是,这个忠义的小厮,被土匪离去时一刀杀死。”

    金石溪不仅说了这画的来历和一分为二的经过,而且把自己的家庭也顺带介绍了一些。

    书画木器的一代宗师,姓金?

    唐易这时候脑中划过一道电光,不会这么巧吧?这接二连三都是五古封灯的人?

    难道金石溪的祖父,就是木门长老金木林?

    金石溪见唐易面露惊讶,同时又不作声,便立即说道:“我说的,都是先父告诉我的,应该没有虚言。不过,我今天告诉你了,的确是因为机缘巧合,你还得帮我保密。”

    唐易点点头,顿了顿,终于小心问道:“金先生,恕我冒昧,令祖父的名讳可是上木下林?”

    金石溪此时脸上的表情已经很难形容了,“你,你怎会知道?”

    唐易心下叫道,果然是啊!

    “金先生,其实我对令祖父知道的并不多,我只是碰巧知道了五古封灯而已。不过,料想令祖父既然离开燕京,远到山州,想必告诉后人的也不会多,但是有关掌门,五门长老,玄门护法想必应该说过。”唐易尽量连贯地说道。

    “没错!”金石溪看着唐易,突然抬手指着他,“对了,还说过掌门姓唐,虽然没说名讳,但是你也姓唐,难道······”

    唐易虽然怀疑唐掌门是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祖辈,甚至怀疑过是不是自己的曾祖父,但是现在毕竟没有什么证据,而且这事儿更不能随便拿来说,他缓缓摇了摇头,“金先生,你的祖父可能没告诉你,唐掌门也叫唐易。”

    这句话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

    但是在金石溪听来,那就是再明确不过的否定了,哪有和祖辈重名的?

    “噢!”金石溪点了点头,“我的祖父曾说,这位唐掌门曾经对其他长老说过什么谶语,虽然和他无关,但是想想不舒服,所以一直不提他的具体名讳,只说姓唐。”

    唐易正要接口,金石溪突然又问道:“你怎么会知道这么多?”

    “说来话长。不过,玄门护法姚广圣的关门弟子是我的朋友,现在就在山州。”唐易答道。

    “玄门护法的徒弟?那也得是个老头子了吧!而且,这种人一般接触不到,你们怎么会成为朋友?”金石溪仍是有些疑惑。

    “金先生有所不知,这姚广圣足足活了120岁,去世时间并不长。他的这个徒弟只有二十多岁,很小就拜他为师了。”唐易解释道:“不过他在燕京名头很大,我们也是通过燕京的一个朋友认识的。”

    “噢,原来如此。”金石溪的情绪渐渐平复下来,“坐下休息会儿吧,你看咱俩一直站着。”

    唐易点点头,和金石溪一起坐到了桌边。

    坐下之后,金石溪仍显得心事重重,他从抽屉里拿出烟盒,递给唐易一支,然后自己也拿到嘴边一支。唐易掏出火机,顺势给金石溪点上了,接着自己也点上了。

    “谢谢!”金石溪抽了一口烟,有些吞吞吐吐地说道:“唐易,有件事儿,你看,这幅画······”

    附注《石渠宝笈》是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宫廷编纂的大型著录文献,初编成书于乾隆十年,共编四十四卷;二编成书于乾隆五十八年,共四十册;三编成书于嘉庆二十一年,共二十八函。这是一部书画著录史上的集大成者,书中的著录作品汇集了清代皇室收藏最鼎盛时期的所有作品,而负责编撰的人员,不是书画大家就是书画研究专家。

    这本书现在也有出版物,不难买到。

第386章 很难估价

    见金石溪吞吞吐吐的样子,唐易立时就明白了。金石溪这是想要买他的半幅画了!

    但是,这样的已被自己认定的千古珍品,哪怕是半幅,他自然也是不舍得出手!

    “金先生,你是想收了这半幅画?”唐易干脆挑明了。

    “按说我不该启齿,这样的唐画,即便是半幅,也不多见。只是,本是我祖传之物,而且两个半幅恰好又遇到了,不能真正合二为一,实在是可惜啊!”金石溪轻声说道。

    不得不说,如果金石溪只是单纯说要收这半幅,唐易完全可以反过头来说我也想收你的这半幅,谁不想合二为一啊。但是,金石溪搬出来一个“祖传之物”的实情,唐易就不好开这个口了。

    所以,唐易现在要么答应,要么婉拒。

    见唐易确实很踌躇,金石溪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这个,唐易,这事儿我也知道,不能,不能强人所难,没事儿,你别急着答复我,考虑一下总可以吧?”

    唐易心想,这倒是个好办法,缓冲一下。这样最后即便是不卖,拖了一阵双方也都能舒服点儿。

    “好。不过金先生,不瞒您说。我入手过的好东西,都不想出手。原来我家店里摊上事儿了,我出手过一块汉代刚卯,一把巨阙古剑;再就是还有一件残器小盘,算是我初入圈子,没想明白,也应了秦老的人情。说实话,这几样东西,我现在都很后悔。”唐易认真说道。

    “嗯。”金石溪点点头,“都是圈子里的人,我理解这种心情,有些东西出手了,可能一辈子就不会再遇到了。不过,唐易啊,若是只进不出,可不是一般的财力能支撑啊!”

    唐易也点点头,“金先生您说的是,我要不是因为去瑞州赌石,运气好中了几块翡翠,恐怕早就捉襟见肘了。”

    其实,唐易的好东西,基本都是捡漏来的,根本没花几个钱,就这半幅唐画,也只花了区区五百块。所以,他赌石赚的钱,其实都留着呢,下一步扩大店铺规模乃至开公司,前期都需要钱来运转。

    他这么说,自然是客气的说法。同时也点明了一个事儿,现在他暂时不缺钱,如果日后拒绝给金石溪,这也算打了一个预防针。

    两人把话说开了,都舒服点了。唐易答应回去考虑一下,金石溪最起码看到了希望,哪怕一听就明白是十分渺茫的希望。

    “金先生,以您看,这幅画如果合二为一,市值会是多少呢?”唐易笑着问道。这也算是提前预估,不给自己留一点儿死角。

    “这个很难估价啊,市场上哪里出现过这样的唐画!李思训可不是一般人啊!要是非要估价,我觉得,可以参考《富春山居图》。不过,《秋山行旅图》的市场价值肯定拼不过《富春山居图》。因为,虽然年代比《富春山居图》要早,但是尺幅也要小得多,而且并非像《富春山居图》那样传承有序,光是上面的名人题跋和印章,恐怕就是一笔天文数字啊!”

    金石溪倒是也没往低里说,但是他也没有明确估价。说是可以参考《富春山居图》,但是《富春山居图》被两大博物馆都奉为至宝,哪有到市场上论价的机会?

    不过,唐易却一下子想起了数年前看过的新闻,“金先生,你一说参考《富春山居图》,我倒是想起来,当时新闻报道,浙省的半幅《富春山居图》运往台岛合并展出,做了一份保险,好像是十五亿!”

    十五亿,半幅画。

    “哈哈哈哈,你小子!”金石溪笑了起来,拍了拍唐易的肩膀,“十五亿我肯定是拿不出啦。除非我倾其所有,把收藏的名画都拿出来卖了。只是那样,恐怕比杀了我还难受啊。你要是考虑好了真的要卖,不会狮子大开口吧?”

    “您不是让我考虑么?我还没考虑呢,没考虑的事儿,我是不会谈价的,我这不是顺着您说的《富春山居图》讨教一番么?再说了,十五亿只是一个保险金额,如果真的放到市场上,谁也说不出会是什么情况。”唐易也笑了笑。

    话虽如此,但唐易的心里是有个估算的,如果真的两个半幅合二为一,加上炒作,李思训《秋山行旅图》拍出十亿以上,那还真是有可能的。

    听起来很高是吧?但是请注意,这说的是整幅画,不是唐易手上这半幅画!这半幅画和半幅《富春山居图》不同,没有题款,没有传承,谁能完全证明是李思训的作品呢?至多只能认定是一唐代名家的作品。

    半幅不能确定作者的唐画,市场价格会被很多因素所左右。

    最重要的是,取决于谁买,在什么情况下买。

    如果没有另外半幅的下落,只是单纯这么半幅,上拍恐怕都不过了千万,如果运气不好,更低甚至流拍都有可能。这不是妄自揣测,因为市场就是这样。

    尤其是古玩市场。买画的不一定是懂画的,懂画的不一定是有钱的,有钱又懂画的,不一定非要买这半幅唐画,即便是碰上想买的,也会考虑到相应的风险问题!

    但是,如果有半幅画的下落,哪怕是还没入手,只是同时联系好了这两个半幅的货主,那就不一样了!只要买这两个半幅所花费的钱,比预估的整幅画的市场价,低出足够的利润空间,那么就可能会出高价买下。

    比如,预估价是十五亿,那么分别花五亿买两个半幅,一共花费十亿,还是会有人这么干的。

    “如果我是为了渔利,买下你这半幅画,然后凭我在华夏书画界的地位,将整幅画炒作拍卖,恐怕十亿甚至十五亿,还真的不算是做梦。但是,如果真的能将祖传之物合二为一,我怎么会舍得出手?”金石溪面色凝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