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易此时甚至开始想象,这盒子本身出宫时是没有封住的,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到了瓷都。这时候,为了保护里面的东西,就封上了;因为在瓷都,所以有人想到了珐琅填缝的办法。而且封上很可能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藏到高岭土矿的老坑里。
想到这里,连他自己都不得不佩服自己的想象力了,不由拍了一下巴掌。
冉真军见唐易有点儿兴奋,很是时候地泼了一盆冷水,“知道了也没用,如果照你说的不破坏盒子,还是打不开。”
“那不见得。”唐易看着冉真军说道,“珐琅的硬度虽然比铁高,也能耐高温,但毕竟不是铁。既然属性不同,就有可能找到办法。”
“我知道了!”冉真军突然灵感来了,也拍了一下巴掌。
“知道了还不说?我是你的顾客,也就是你的上帝。”
“你这个盒子里到底装的什么东西?”冉真军却对上帝很随意,突转话题。他刚才问,唐易没说,现在问似乎更是时候。
“或许是一张纸,或许是一方印章,也可能是骨灰,也可能什么都没有。”唐易答道。
“你为什么不直接说你不知道呢?”冉真军又把这句话还给了唐易,终于不再卖关子,“我的办法是,淬火。”
淬火?淬火。
这珐琅的硬度虽然高,熔点也不低,但是延展性不如铁镍合金,如果先烧一烧,再浸到冷水里,很可能就裂开了。这也不用太高的温度,也不会破坏盒子本身。
对于铁匠来说,这个过程很像淬火。对一家铁艺公司的车间来说,完成这个过程啥也不缺。
“很好!走吧!”唐易没想到两人絮叨了半天,居然破解了这个问题,立即就想走出办公室,直奔车间。
冉真军却没有动弹,“咱们还没有谈价钱呢!”
“你开价吧。”唐易站定。
冉真军犹豫了一下,“五百!”
“太贵了吧!”其实唐易并不是觉得很贵,只是他现在古玩圈里混,讲价讲成习惯了,没直接开口“二十”就不错了。
“不贵,这是精细操作,我亲自给你处理。”冉真军回了一句。
唐易故作咬牙状,“好,不过盒子要是坏了,你不仅赚不了这五百,你还得赔偿我损失!”
“行!”冉真军起身出门,唐易跟着他进了车间。
冉真军果然进行了精细化操作,他先把铁盒整体加温,然后又在缝隙处局部加温,整体加温控制在600度左右,局部加温提升了100度左右,待到加温完毕,迅速用专用大钳子将这个铁盒放到了冷水桶里。
“嗤啦”声中夹杂着“哔哔啵啵”的碎裂声,看来目的达到了。
冉真军又用钳子将盒子放到了操作台上,“等会儿凉透了就可以打开了。”
此时,盒体黑不溜秋的表层也剥落碎裂,露出了闪亮的银灰底色。
“脏东西去了,真漂亮!”冉真军看着盒子,不由欣赏道。
此时,唐易却有些烦躁,“我实在是忍不住了!这已经是你第三遍说了,那不叫脏东西,那叫包浆!”
第228章 盒中纹饰
“我知道,也叫皮壳,铜器上,更有人喜欢叫黑漆古。”冉真军居然答道,“你说的是名称,我说的是本质。”
唐易心想,没法跟这个老牌的工科男辩论些这个,便等着盒子冷却,不再说话。
“其实珐琅用在金属上,早就有雏形了。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只不过那时候直接用陈年的壁土,没有烧制珐琅技术和原料,,也没有那么复杂。打造大型器具,衔接时,就把陈年的壁土用到接口上,这东西的准确称呼叫煅焊。”冉真军却没有停口,他还真是挺了解冶金史。
唐易依旧没有说话,左看右看,发现了一毛衣针大小的铁钎。
冉真军说得没趣,自己停了。
待到盒子凉透,唐易拿起铁钎来到了盒子面前。只见缝隙里都是些细碎的小渣子。唐易没有急于打开盒子,而是用铁钎将这些细碎的小渣子清理了一下。
“给!”冉真军递上来一把小刷子,对工具的放置,他自然要更熟悉。更何况,这时候他也很想看看盒子里是什么东西。
唐易接过刷子,清理完了之后,又拿起了铁钎。
此时,偌大的车间里只有他们两个人,平时铁匠们都是有活儿才来,看来现在没活儿,不然冉真军这个总经理也不用亲自接活儿干活儿了。
“打开吧,让我也开开眼。”冉真军年纪不小,好奇心挺重。
唐易想了想,“好吧,不过你要保守秘密,因为这东西不是我的,我是受人委托打开。”
冉真军心里嘀咕了一下,这样的话一般人都会说,但是唐易说得很低沉,让他有些不舒服,但还是点了点头。
唐易用铁钎将盒盖轻轻一挑,果然毫不费力地挑开了,然后又挑开了另一侧的盒盖。
因为之前讨论到机关盒子这件事儿,所以两人都很小心,挑开盒盖之后发现没什么异常才探头细看。
在等待的时候唐易就想,看来“双刀神合”不是用双刀开盒子啊,这不用双刀,也开了,那这盒子和双刀到底有没有关系呢?
结果,往盒子里面仔细一看,盒子里竟然什么东西都没有!
冉真军直接叹了口气,“我看哪,盒子里的东西早被人拿走了,这伙计有点儿爱玩儿,又给封上了,估计拿走东西的时候,盖子反而未必是封着的!”
唐易却隐隐带着兴奋。因为,盒子里虽然什么都没有,但是盒盖内侧,和盒子底部,却都刻着纹饰!
而且,盒盖内侧刻着的,正是一大一小两把刀,一把大的刻在左侧,一把小的刻在右侧。两把刀刻得很逼真,很容易认出来正是子辰双刀。
唐易细细研究了一下,这两把刀各有一处地方和实物不同。大刀的刀柄底部正中似乎多了一个小凹槽,而且凹槽入口处,明显刻了一个小圆圈。这是平面的纹饰,如果按照立体的思维来感觉,那么这很像是底部有一个小孔,深入到刀柄里面。
而小刀,则是在护手的位置一端,也有一个类似的凹槽和小圆圈。
这都是刻上去的,所以没见过实物的话,很难有这种感觉。唐易恰好见过这两把刀,实物的同样位置,都是光滑无缺,所以他才格外注意到了。
见唐易如此用心的审视,冉真军重新凑上前看了看,但是,他对这些纹饰本来就不感兴趣,而且也看不懂是什么意思,所以再看也是白搭。
冉真军拍了拍唐易的肩膀,“没问题了,我看你还是先给钱吧!”
“嗯?”唐易回过神来,从钱包里掏出五张百元大钞,直接递给了冉真军,接着又重新审视盒子。
“合作愉快!”冉真军对光看了看钱上的水印,而后又指着唐易正在看的盒子底部的纹饰说道:“这是个香炉么?上面好像还刻着一座山,挺有意思!”
唐易此时根本没空接话,这盒子底部的纹饰,正是崇祯罪己铜香炉的样子,只是炉体中心位置,刻着一座山。这座山很普通,根本看不出来是什么山,但是,在山体中部的一侧,却也是标了一处凹槽和圆圈。
同时,山前还刻了一个小小的古式建筑,很简单,只是个轮廓,还有两扇大门。
如果同样按照立体的思维来想象,再加上建筑应该是坐北朝南,那就是山腰处的西侧,可能有一个山洞。
唐易一边看,一边大体梳理了一下。很显然,这个山洞里可能藏着什么宝贝,起码崇祯皇帝认为很重要。香炉炉盖冒出的烟雾形状,可能就是进入山洞的路径。但是,这很可能是进入山洞后的路径,光看了这个是一点儿用没有!
而要想知道这座山在哪里,是什么山,这子辰双刀的刀柄和护手里,很可能就藏着指示性的东西,比如地图!
难不成真的是藏宝图?
铜香炉,子辰双刀,神盒,这三样东西缺一不可,又相互辅助,都指向了这处山洞里的宝贝!
崇祯皇帝是一个亡国之君,当时天下大乱,国库亏空,军饷告急,据说他连自己的私房货都拿出来用以国事,他会有什么宝贝要藏起来?藏在山洞里不说,还要处心积虑设计了这寻宝的路径!
这意思,就是这宝贝藏起来是一时的,显然不想一直藏着,但,也不能被外人找到。
金银财宝?显然不太可能,要是有钱,他肯定拿来花了,军饷还不够用呢!
传国玉玺?也不太可能,当时还没亡国呢,只是让张献忠把祖坟烧了。
南明永历帝当然不是个外人,他很可能掌握这个路径。但是,他在南方辗转流落,仿佛逃难一般,又将这些东西遗失了······也就是说,这山洞里的宝贝,也很可能原封未动!
而要破解这些谜团,那就得先回去研究一下子辰双刀,大刀在自己手里,小刀却在冯青山手里。
正想着,电话却响了起来。老黄!?
“是不是这神盒有什么进展了?”老黄的声音透过听筒传出,更显得细声细气。
第229章 带奁花盆
唐易一听,登时有些气不顺的感觉。老黄如此清楚自己的动向,加上上次去口子村找陆知行有人跟踪,看来,这次老黄还是找人跟踪了自己!
不过,这一次老黄确实有点儿冤枉,和唐易吃饭之后,虽然唐易还算不上朋友,但老黄已经不把他当做敌人。这个盒子,也是老黄送出的顺水人情,本来唐易不找他,他都不想过多询问的。
可是,之前跟踪唐易的人,是白先生安排的,这俩小伙儿倒是敬业,没有到白先生撤离的指示,就一直跟着。今天早上,唐易从酒店一出门,恰好他俩刚到,这就跟上了。
见唐易进了铁艺公司的车间,这俩跟踪的小伙儿觉得挺奇怪,就报告给了白先生,不消说,白先生又告诉了老黄。
老黄昨晚刚让唐易把铁盒拿走,唐易今天一早就去了铁艺公司的车间。这让老黄陡然感觉很不对劲儿。
要知道,唐易把一个价值百万以上的宣德青花碗作价六十万卖给了他,眉头都不皱一下,现在这么一个看似普通的铁盒,他却如此着急如此上心,那定然是很不普通的东西。
老黄略加思索,既然吃饭是大家把话都说开了,那就单刀直入,便直接打了电话。
“你直接来看看就是了,顺便把盒子还给你,正好你问问里面有什么东西没有。”唐易有些冷淡地回答道。
老黄笑了两声,“误会,我是刚到店里。上次跟你的人没撤,顺便把这事儿说了。”
“行了,我去你店里。这盒子已经打开了,也确实没用。”唐易说完,便挂了电话。
到了老黄店里,唐易直接把袋子放到了柜台上。
老黄张了张嘴,本来还想解释两句,但却最终没有说话。打开盒子之后,老黄也注意到了里面的纹饰,但是他即便是再懂行,也和冉真军一样是看不懂的。
“这个盒子的缝,是珐琅彩填烧的,我到了同光铁艺公司,是总经理冉真军用‘淬火’的方式打开的,里面什么都没有,只有这些纹饰。如果没有什么事儿,我先走了。”唐易简要对老黄说道。
“这些纹饰你也看不明白?”老黄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