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都是sam协会成员,再加上都同是中国人,相互之间的距离瞬间被拉到了最近,就仿佛好久没见的老友一样。
接着,左手将林鸿的自行车寄存在一个朋友那,然后带着他再次逛了几个比较经典的景点。
左手在这里已经生活了一年多,已经对这里的所有建筑和典故都了如指掌,他一边走一边给林鸿介绍,言语之中对这里诸多推崇,并且强烈建议林鸿高中毕业之后,来这里学习。虽然每年想来这里学习的人数不胜数,但是左手觉得林鸿完全有实力可以脱颖而出。
林鸿对此笑笑,在他想来,读大学似乎还是很遥远的事情,他暂时还没打算在哪里读。
左手跟林鸿说,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就是因为大学里面有大师。
在mit,或许一个很不起眼的老头,就是一个世界性的科学大奖获得者。
左手刚说完这句话,就真的碰到了一位,伊凡*苏泽兰,是1988年图灵奖的获得者,获奖原因是因为他在计算机图形学方面有着突出的贡献。图灵奖是计算机领域的诺贝尔奖。
左手对mit的名人都非常熟悉,似乎专门针对这一块做过了解。
左手将林鸿带到了图书馆门前。
“stone,我等会儿还有点私事,就不能继续陪你了。”左手有些抱歉地说道。
“没事。你先去忙吧,我今天主要就是来mit图书馆查资料的。”
“你下午什么时候回去?”
“大概四五点吧。”
“这样,我到时候也没什么事了,我们下午一起吃个饭,到时候我叫上两位其他同学,他们也是中国留学生,怎么样?”…;“那好吧,到时候我用这个联系你。”林鸿扬了扬手中的计算器。
“哈哈,好的。有了这个,真的是很方便啊。”左手笑道,“我们分会在图书馆阅览室也安装了cdad装置,到时候你直接给我发消息就行了。”
mit分会的负责人正是左手,sam协会的分会在全国各地陆续建了起来,mit分会是发展得最好最快的。
他们两个正在说话的时候,有一个留着长发和长胡须的中年男人从他们身边走过,进入了图书馆里面。
他的衣服是一件奇怪的长袍,前面用红色的颜料写着一个硕大的单词——“自由”,后面用蓝色写着“软件”,脚上没有穿鞋,直接赤脚,头上还斜斜地戴着一定红色的帽子,非常地特立独行。
林鸿注意到,有不少学生看到这个人之后,就对其指指点点,悄声议论。
“那个人是谁?”林鸿看着对方的背影好奇道。
“他呀,理查德*斯托曼,在我们学校也是个名人,原本是mit人工智能实验室的研究员,后来成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积极推动自由开源软件,在学校拥有不少粉丝。不过在我看来,他也是个怪人,只要是商业化的软件和硬件,他都反对。他经常跟别人说,‘软件的自由,关系到人类的自由’,号召大家都来反对商业软件。不少人认为他是个偏执狂,是个疯子。”
左手由于另外还有事情,就先离开了。
麻省理工学院图书馆建于1916年;建筑比较老式,不过图书馆内部却十分巨大。整个图书馆群由五个主要的图书馆以及几个所属的分馆组成,所藏图书1800万册;杂志19000种。此外;还有缩微资料、地图、乐谱等资料。图书馆共有工作人员200人。
林鸿也算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了,从最初徐爷爷的私人图书馆,再到北京西城区图书馆,再更为庞大的是拉丁学校图书馆。而现在他正站在世界上最负有盛名的大学的图书馆中,心中自然又是一番感慨。
由于图书馆比较大,林鸿在前面就早看好了整个图书馆的平面图,并且打听清楚了计算机类书籍所在的区域,直奔目标而去。
计算机起源于mit,所以这里的计算机类书籍也是最多最全最新的。不但有着批量印刷的各类藏书,而且还有一些其他地方所见不到的手抄本和内部教案、手稿。
林鸿一路走来,手上不一会儿就已经抱了好几本大部头了。
《unix网络编程》、《用tcp/ip进行网际互联》、《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
林鸿一路看过去,简直眼花缭乱,每一本都想阅读。
正如奥兰多所说,这里是一个真正的大宝库,收藏着无数珍贵的宝藏,等待着有识之士过来挖掘。这些宝藏是无穷无尽的,只要你愿意,每一个人都可以获得。
林鸿最终在一个书架的中间停了下来,因为他找到了自己这次的目标——《posix标准》,整整四本大拇指厚的大部头。
林鸿高兴之下将这四本书都抽了出来,书架上露出了一个巨大的孔洞,正好可以看到书架的对面。
林鸿看到,对面此刻有一个留着长发和长胡须的中年男人。
对方冲林鸿笑了一下,然后问道:“年轻人,你对posix标准感兴趣?”
“是的,我今天来就是为了借阅这套书。”林鸿先是微微愣了一下,随即点头道。
他刚开始之所以有点愣神,是因为这个人正是刚刚门口看到的那个怪人……,
第226章 传教士
麻省理工学院图书馆。圣堂最新章节
林鸿刚刚找到posix标准,将其拿下来之后,却正好在孔洞处看到了一位之前在门口处见过的怪人。
透过书洞,对方朝林鸿笑了笑。
林鸿只好也点头示意。
怪人从旁边绕了过来,他的目光停留在林鸿手中的posix标准上面,眼神中似乎对林鸿借这套书很奇怪。
“你好,我是理查德*斯托曼”怪人主动向林鸿自我介绍道。
“你好。”林鸿停顿了一下,末了再补充道,“stone。”
“你之前听说过posix?”
“是的。我从一位朋友口中知道这套书籍,找了很久了,才在这里找到。”
两人毕竟并不熟悉,只是在图书馆偶然碰到而已,林鸿回答了对方的问题之后,便抱着书籍,来到了图书馆侧面的阅览室,理查德显然对林鸿比较感兴趣,跟着走了过来。
林鸿首先将《posix标准》大致看了一下,发现里面的内容的确非常详细,详细地规定了unix体系下的一系列应用软件的api,当然,也包括系统调用。
这四本书的内容实在太多,林鸿也不打算将这四本书中所有的命令都实现,只是快速浏览了一下目录之后,有选择性地挑选了一些章节观看。
他并没有做笔记,而是决定将这些内容全部记忆下来,回去的时候再回想就行了。
这点林鸿自信自己能够做到,记忆一向是他的强项。
理查德在旁边观察了好一会儿,最终趁着林鸿更换书籍的时候,终于忍不住插言道:
“你能看懂?”
林鸿点头:“这些都是api的标准,并没有设计到具体的实现代码,并不难理解。(《)”
“能否告诉我,看这些标准的目的吗?”。
“是这样的,我和我的朋友打算编写一个简单的操作系统,听别人说posix上有很多和unix兼容的api标准,于是我就到这里来了。”
林鸿可以感觉到,对方内心似乎对自己非常好奇。
“自己编写一个操作系统?”理查德没想到林鸿的答案是这个,微微一愣之后,顿时感叹道,“这真是一个伟大的理想!不过,重新设计并实现一个操作系统实在是太难了。我们为此已经努力了好几年,可是系统的内核一直未能实现自己的要求。”
证实了内心的猜测,理查德便在林鸿地身边坐了下来。
他这次正式向林鸿介绍了一下自己,包括自己的生平,以及之前所做的事情,这是他和别人搭讪的时候一贯用的方式。
很显然,他这个方式非常有效。
听对方说起,林鸿才知道,原来眼前这位被人称之为怪人的中年男人,竟然是gun计划的创立者!
著名的“gnu宣言”就是他起草并发表的。
也就是说posix标准也是在他的倡导之下才出现的,另外gpl(gnu通用公共许可协议)也是他亲自撰写的。
这不由让林鸿感叹,mit里面果然大师很多,这样一位特立独行的怪人,竟然是黑客界内顶顶有名的自由软件之父!
之前林鸿听左手说这个人经常向别人宣传自由软件,还以为他只不过也是一位自由软件支持者罢了,却没想到,他是这个领域的开山鼻祖,真是个有个性的人。
理查德见林鸿听说过自由软件,显然感到很是高兴,自从1985年开始,他就像是一个传教士一样,向所有人宣传他的自由软件理念,现在连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也竟然听说过他的gun计划,这的确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
理查德紧接着询问林鸿对自由软件的看法,林鸿对此倒没什么意见,他觉得自由软件和商业软件都不错,只要商业软件足够好,也是愿意付费的。圣堂
却没想到,这个观点被理查德好一阵批驳。说这样的想法要不得,这是对那些商业公司的纵容,让他们得以壮大。
“所有软件都应该是自由拷贝和分享的,我们必须要了解软件中的每一个细节,否则,不开放源代码的软件将会使我们是去自由!”
“我们的社会正越来越依赖计算机,我们使用的软件对保证未来社会的自由至关重要。自由软件使我们能够控制我们使用的技术,让技术造福个人和社会,而不是让技术被商业公司或政府控制,用来限制或监视我们……”
……
理查德有些激动地向林鸿推销自己的理念。
周围的学生看到他的这个样子,纷纷远离了这块区域,他们直到,“传教士”理查德又开始向其他人传播他的自由软件宗教了。
“软件天生就是自由的,最早的黑客们在自己的小圈子内传播着自己的软件,可是有些人受不住金钱的诱惑,开始限制其他人对软件进行拷贝,如果要使用软件,则必须要付出昂贵的费用,这绝对不是软件的被发明的初衷!……”
在理查德看来,那些软件专利和对软件代码进行加密和不公开的行为,都是对软件行业的阻碍,违背了软件自由的精神。
林鸿发现理查德似乎有一种特别的感染力,能够让听众的思维不由自主地跟随者他的思路去思考,从而认同他的理念。
“程序员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编写软件,难道不应该收取报酬吗?”。林鸿想了一会儿之后,问道。
理查德处理这种问题显然已经不是第一次,他立刻回答道:
“当然可以。但是不是卖代码获取报酬,而是提供优质服务。也就是说,从以卖代码为中心,转变为以卖服务为中心。你看着吧,到本世纪末或者下个世纪出,软件行业一定会大变革,自由软件将全面复兴!”
卖服务?
林鸿表示不能理解他的意思。
“软件自由就是人类的自由!”理查德说出了自己最主要的观点,“如果我们以后不想彻底失去自由,就必须发展自由软件。软件代码不仅仅是商业产品,更重要的,它是人类自由的一部分。如果我们要保卫自由,就必须支持自由软件。你可以使用闭源软件,但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