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牧场主-第8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有头脑的官员们,意识到国内只有廉价劳动力资源可以吸引外资,于是对各种苛刻工作环境不管不问,却没想到哪怕让工人们轻松些,他们所付出的辛劳,依然能够让外企老板满意。

    在全球各地做那么长时间生意,韩宣对华人的勤劳上进早有体会,这样的民族,本就不应该贫穷。

    不久后即将到达燕京,飞机浅浅降低高度,面对笔直的跑道,平稳降落下去,发出巨大轰鸣声。。。。。。

第1407章 华人也有信仰

    每次来亚洲,都像经历过一场战斗,让韩宣身心疲惫,懒得再动弹,只想舒服躺着,时差造成的影响最让他难受。

    可以很肯定地说,富豪坐飞机专门来燕京吃烤鸭的传闻肯定是假消息,应该让大厨带好工具去美国现做才对,绝对没哪位超级富豪,愿意接受来回一天的飞行,只为吃顿烤鸭,不是能力不够做不到,而是不会愿意这样做。

    平常客运航班从洛杉矶到燕京,大约需要在飞机上花费十二到十三个小时,误差在二十分钟至一个小时以内,这需要考虑不同季节风速引起的自然原因。

    自从安全专家建议老爷子,采用跨洋飞行时候紧贴海岸线,确保至少在四十分钟内,可以赶到附近陆地的避险规则后,路程一下子增加不少,这次飞行大约多花两个半小时。

    降落时候,满满一箱油刚好快要见底,最多再支持飞行将近三十五分钟,幸好今天首都国际机场上空阳光灿烂,假如遇到极端天气无法降落,那就糟糕了。

    这不是运气好,已经提前联系过燕京首都国际机场方面,如果天气不合适,那么就直接去日本了,驾驶员们绝不敢在燃油不足的情况下冒险赶来。

    之所以会这么小心翼翼的原因,是因为sos集团一位骨干智囊成员,上个月搭乘朋友的私人飞机时候,意外遭遇坠机死亡,其中还包括他的妻儿以及孙女。

    这让老爷子产生很大触动,他原本就很小心地对待飞机,坚持能不坐就不坐,现在更加小心,即使知道汽车、火车发生事故的概率远比飞机高,但人们还是抑制不住本能上对高空产生的恐惧。

    洛杉矶时间比燕京时间慢十五个小时,从洛杉矶出发时候是凌晨一点多,中途经停一会儿,到达时候已经是华夏的上午时分。

    一天刚刚开始不久,宽广的道路上车辆川流不息,还能看见农田,春小麦刚播种下去,入眼满是刚翻耕过的黑色泥土,田埂上有几头牛正在吃草。

    刚才在高空中,远远眺望二十公里外的城区,能看见一些高楼的模糊影子,韩宣好几年没有来这里,燕京大概已经如同前世,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做为世界最多人口国的首都,这座城市注定不会平凡,几十年来一直是国外媒体们关注的焦点。

    当然,以前大多不是什么正面报道,最近随着华夏积极变革,寻求融入国际社会,导致近几年来中美关系挺不错,负面报道也少了些。

    这跟大量美国商人前来华夏投资有关系,如果美国国内民众继续对华夏持敌对态度,那还怎么把东西卖回美国去?

    等到从华夏卖往美国的东西多了,影响到美国国内经济,风向就会立即转坏,如同以前所说,两国关系的好坏,是由利益直接决定的。

    这回来华夏,事先没有通知太多人,只有华为公司目前的第二大股东任正飞、雪山集团华夏大区总裁马克…格隆考斯基、比亚迪负责人王川福、以及听从韩宣意见,屁颠屁颠跑来考察的特郎普,赶到这座机场迎接他。

    按照韩宣在国际上的地位,这样的接机规模确实可以算小,超级富商的影响力,不比一般国家的总统小,老爷子每次过来,至少也是那七位之一负责迎接,隆重些的场合还会请军乐队,谁让他代表着所有的海外美籍华人呢。

    上次韩宣跟比亚迪总裁王川福先生,商量过注资的事情,但是被拒绝,不过这家公司凭借出色的电池制造技术,顺利拿到华为手机公司的订单,因此这回任正飞来燕京见韩宣,顺带把他给捎上了。

    前段时间商谈生意时候经常见面,一来二去,两人成为关系挺不错的朋友,这是前世不曾发生的事情……

    伊莎贝莉是个地地道道的华夏通,说着一口流利中文,连口音都没有,看完好多外国人写的旅游指南后,她对这里的认识更加深刻,在飞机上还告诉韩宣说,要趁着这次机会,去长城和故宫旅游。

    抱着胖丁从飞机里走下来,发现那四人凑在一块聊天,韩宣感觉蛮奇特。

    除了格隆考斯基以外,剩下都是前世赫赫有名的商界人物,任正飞和王川福带领华夏产品迈向世界,并且在各自领域内闯出一番成就,属于成功华商。

    如果知道特郎普还顺利当选未来总统,相信韩宣此刻的表情,绝对会更加古怪……

    简单打完招呼,得知他们已经互相介绍完,韩宣省去口舌,直接让这些人上车,去市中心找个地方坐着聊。

    燕京离蒙古共和国不算远,手续全都办好了,想去随时都可以,不用急在一时。

    沿着公路往西南方向走,见伊莎贝莉望着窗外,韩宣抱住胖丁,懒散对她说:“很失望对吧?

    这里的城市,跟其他地方的城市没有太大区别。

    以前一批古建筑被拆除,精华留了下来,等吃完午餐后,我带你去参观。

    中午吃全聚德的烤鸭怎么样,燕京最出名的一道菜大概就是它,不去吃一顿,都不好意思对别人说来燕京旅游过。”

    “我知道这座城市的历史,也看过老照片,华夏古代建筑不适合现代城市,而且其中一些太破旧,拆掉很正常。

    就比如城墙,一座国际化大城市中,不适合存在那样一堵墙,但应该将它们搬迁才对,技术上可以做得到,完全拆除太可惜了,据说那些墙已经很有历史,比美国存在的历史更长。

    烤鸭很不错,就吃那个,你认识路对吧,毕竟来过这里。”

    “不一定能找到,这座城市发展太快,变得连本地人都不认识了。

    我们脚下的土地,从几千年前就有文明传承,美国在这方面哪能跟华夏相比,文明传承至今不曾出现断层的古国,只有我们华夏这一个。”

    伊莎贝莉扭头看看他,语气平淡开口说:“能感觉出你对此感到骄傲,华夏儒家文化的影响力果然厉害,连你这个出生在美国的无信仰华人,都被影响了。”

    “那当然,我们华人讲究血脉有根,不过也不是全部都这样想,比如新加坡,比如香江的小部人,自从回归开始,他们一直闹腾到现在,英国真应该多发点移民证,把这些忠诚的国民都带走。

    另外,华人并不是没信仰,只不过比较特别而已。

    家人、祖国、民族、土地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华人的信仰,从未改变过,与其说相信神,不如说相信自己,把神的祝福转移到个人身上……”

第1408章 一路走,一路看

    “这是个很好的切入角度,可以用它来分析东西方信仰与各方面的关联。

    我之前从没考虑过这点,比如在某些精神类疾病,东亚黄种人的患病率比欧美国家的居民小许多。

    最近剑桥大学的一支科学团队发表了篇论文,他们通过研究发现,白人患有精神疾病的概率,是东亚人的五倍以上,那些研究员还在白人身上发现了一种容易诱发精神病的基因,而这种基因只在白人身上存在,其它种族都没有。

    美国电视剧中,充斥着各种患有精神病的题材,好像没有这些情节,电视剧就不完美一样,就比如《老友记》中的菲比,她就患有很轻微的精神类疾病,这其中可能涉及到关于信仰的问题。”

    伊莎贝莉表情若有所思,跟其他外国人谈家庭、民族,对方可能很难有直观的理解,而她不是正常人,见过老外津津有味看《周易》吗?她看过,并且还读懂了。

    假如伊莎贝莉上街摆摊算命,绝对能引经据典,唬得别人一愣一愣的,永远别拿普通人的智商来考虑天才,人跟人之间生来就有差距。

    韩宣听完点头说:“信仰占有很大一部分因素。

    将人生信条寄托在虚无飘渺的神灵身上,虽然可以让不少人向善,但神灵毕竟不是真实存在,假如信徒认为自己感受不到它、被信仰对象遗弃了,也许会发生很可怕的事情,会让信徒迷失自我。

    有时候,我们觉得某个人的信仰有问题、甚至是错的,可是他自己却不这么认为,因为信仰给了人们生存的希望和动力,并且让人们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信徒能够依靠信仰做很多事情,这些事情里有些是好的,有些是坏的,但这并不会影响他对信仰的信任和坚持,自古以来很多人都这么做,并且由此导致了悲惨历史。

    坚持我的信仰,而且能为此献出生命而感到自豪,你们可以杀了我,但是永远也改变不了我的信仰。

    这句话在我看来很可怕。

    绝大多数华人可能会为家人、为民族、为国家献出生命,但绝不会为了信仰而牺牲,据我所知,这片土地上从未发生过大规模的宗教战争。

    我们华人不同,我们的信仰是可以真实触碰到的存在,例如先祖,即使祖先已经死亡,但是会留下坟墓或者画像,通过家族成员口口相传,将这份信仰流传下去。

    国家、民族也是一样,国家不断在变,但主体民族不曾断绝,自从有人在这片土地上居住开始,就有了我们的存在,几十年前发现过元谋人的化石,他们生活在一百七十万年前,如今依然有他们的后代生存着。

    自从各种礼法家国观念,让华人的身体和灵魂有了约束,这份羁绊使得整个民族更加稳定,在我看来这就是华夏文化传承至今的原因,既对外封闭,又不是那么保守,所有优点我们都能吸收融合。

    外人可以依靠武力占领这里,但随着时间流逝肯定会被同化掉,这是有先例可循的,华夏被外族人占领很多次,现在却跟他们融合成一个国家,以前的佛教、现在的基督,无论哪种教派跟礼法宗族信仰发生冲突时候,必然会是以前者失败告终。

    只要保留着这份奇怪的信仰,不发生重大针对我们黄种人的疾病,感觉我们民族还能存在许久,前提是文化不能被破坏掉,前些年那次危机,就使得民族文化有种被破坏的趋势,不过情况还好,已经稳定了。。。。。。”

    看出伊莎贝莉好像对华人的信仰感兴趣,刚好坐在车里没事,韩宣不介意对她多说点什么。

    一番话道尽了国外民族纷争不断,而华夏这边,自古以来大多内斗的根源问题,两个姓华的亲兄弟争家产,争来争去这份家产还是姓华,外人敢乱伸手就合伙一起打,之后再慢慢解决,反正不能给外人占便宜。

    将来国外媒体,都说华人爱国热情太疯狂,以至于国外厂商绞尽脑汁把产品包装成本土化,比如广告词为“爱我口腔,爱我中华”的中华牙膏,其实早在1994年就被外资收购,借用了个牌子。

    比如名字很福气的“金龙鱼”调和油,其实是新加坡的,被它甩出几条街的“福临门”才是国产,此类产品数不胜数,可以说为了顺利打入华夏市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