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牧场主-第7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韩宣打完电话,她变脸般兴奋问道:“你怀疑刚才那位香江人的身份有问题?

    是不是?不然你调查他身份干什么,那家伙肯定是假的,香江霍家我听说过,这家人的子弟,怎么可能素质那么低!”

    韩宣点点头,说:“霍老先生的为人我知道,我爷爷先前提到过。

    我也怀疑他身份,但先别着急下结论,还是调查一下比较好……”

    举个例子。

    将来李家诚的百度词条名可以编辑,而霍英冬老先生的注释,却被锁定死了。

    上面写着:“杰出的社会活动家,着名的爱国人士,香江知名实业家,党的亲密朋友。

    政治协商会议第八、九、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香江中华总商会永远名誉会长霍英冬先生”。

    跟少数几位大佬一样,没有人可以去更改这些说明,可见他的地位有多高。

    早在抗美援朝时期,西方和英治下的香江对华夏实行全面禁运,是霍老先生组织船队,冒着被仇视的危险运来大量急需物资。

    七十年代末,华夏开始进行改革开放,还没多少人敢尝试,老先生也率先到内地进行投资,是最早在华夏投资的香江企业家之一。

    “一国两治”构想出现后,他动奔西走,发动香江各界人士响应,很多富豪在前段时间搬去英国,他却不愿离开。

    为人绝对正直,上次韩老爷子来香江,第一个就是去拜访他。。。。。。

    关于改革开放初期,外商到内地行骗的事,虽然韩宣没有经过,但也有所耳闻。

    很快接到外公回复,得知霍启钢正在英国留学未归的消息后,韩宣已经能确定,先前看到的那家伙,就是骗子没错。

    让兴奋不已的沈秘书先别拆穿,他牵着安雅搭乘电梯上楼,来到楼顶的旋转餐厅吃早餐。

    张书记见到他,开心喊道:“想吃什么在那边拿。

    今天我请客,别把我吃穷了就可以,我的工资可不高!”

    “放心,吃包子肯定吃不穷。”韩宣拿来两个包子、一根油条、一碗豆浆。

    安雅吃过包子,但没吃过油条,用碗接豆浆时候,还以为是牛奶,等闻见味道才发现不对劲。

    李市长刚才就看到过安雅,此刻八卦询问说:“好漂亮的小姑娘。

    韩宣,她跟你是什么关系?”

    “从小认识的朋友,早上好,各位。”听懂这句话,安雅回答说。

    韩宣惊奇看看她,平时遇见陌生人,她很少会打招唿,见她说完之后,似乎在思索有没有说错,不由乐了。

    安雅学很长时间中文,但除了和韩宣说话,其他很少有机会用到,大概是对自己中文水平没有信心,所以想要试试吧。

    “哦。

    你也是,早上好。”

    张书记目光当中带着诧异,接着又说:“现在外国人也流行说普通话了吗?”

    “一些大学里开设了中文课,不过好像去学习的人不多,至少去年布朗大学的中文系,没有招满足够学生。

    随着华夏和世界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加深,我想将来会中文的外国人,应该会越来越多。”

    韩宣说完将油条放进豆浆里泡泡,等软了才开始吃。

    周围那些人莫名其妙笑起来,他们是在笑他连油条这种吃法都知道。

    身居高位,接触过许多外籍华人,但除了样貌相似,大多数行为举止已经跟外国人一模一样,而在韩宣身上,完全看不出他是从小在美国长大。

    安雅不会吃,侧头看看,学着韩宣肯定没错,用筷子不太习惯,勉强可以使用。

    夹住油条放进碗里,见它咕噜噜冒起小泡泡,豆浆表面飘着些油,低头咬一口。

    豆浆里加了糖,吃起来略微有些甜味,小声对韩宣说句:“好吃。。。。。。”

    刚才那么短的时间里,这些鹏城的官员们,已经打探清楚华为公司来,并且还给公司老总任正飞打过电话。

    此时李市长说道:“韩宣,我刚刚和华为公司那边联系过,现在这家公司好像遇到点困难。

    任厂长邀请我们去他公司看看,你今天上午有没有时间?”

    “有时间啊,那家公司遇到什么事?”

    “听说有家同行,往中央到我们地方政府,以及华为的所有客户,连发三千封信。

    说华为拖欠工人工资一百亿、欠客户一百亿、欠税一百亿,导致华为已经好几个月没有接到订单。”

    怕他产生顾虑,终止投资,李市长接着又说道:“不过应该是假消息,我会调查清楚。”

    韩宣听到后表情愣住,转念想清楚,笑道:“这怎么可能,诬陷得也太无耻了吧,整个华为公司如今才多少钱?

    一年要做多少订单,才能欠税一百亿?

    几百个员工而已,却说欠他们一百亿,这得多高的工资,想想都不可能……”

    之前想跟华为合作时候,他已经派人调查过,后世网络上吹嘘说它有军方背景,根本是无稽之谈。

    军方确实有一家叫做“huawei”的公司,但它是“华伟”,不是“华为”。

    最先流传出说华为有军方背景的,是美国媒体,希望借此打压华为在海外如日中天的声誉。

    搞通讯最怕泄密,而如果传出华为背后是华夏军方,那么这家公司肯定会减少一大批订单,这就是他们希望看到的。

    偏偏什么都不知道的国人们,也跟着一起赞同,好像认为企业在华夏没有政府势力支持,就真的什么都干不成一样。

    之后发生的“思科状告华为侵权案”也是。

    听到消息就有人“恍然大悟”,说难怪这家公司的技术那么好,原来是从美国那边偷来的,并且还信以为真。

    美国人3公司执行官,站出来帮华为说话,某些国人们却认为这家公司和华为有合作,收了好处才帮忙。

    从中可见人心扭曲。

    落后的时间太长,光有自尊心,却丢了自信心。。。。。。

    他们听韩宣不相信谣传,集体松了口气。

    不是不想帮华为隐瞒这件事,而是只要稍微调查一下,都可以知道,将消息压下去,反而会弄巧成拙。

    张书记没心情吃早饭,带着黑眼圈,笑眯眯地问韩宣说:“你这次打算往华为公司投资多少钱?”

    ///(未完待续。。)

第1151章 电信基建

    “不是投资华为公司,是合资建一座新的工厂。

    假如华为资金困难,我可以出工厂前期建设的钱,只要用华为公司股份,和我交换就可以。

    手机年产量大概会达到一年一千五百万部左右,将市场辐射到周边其他国家,我投资的资金不少,所以占股也会更多。”

    当初道森秘书,觉得这个条件很不合理,韩宣明显是吃亏的一方,而且是吃了大亏的那种。

    现在在场的这些人,也有和他类似的想法。

    张书记摘下眼镜,用面纸擦擦,借着擦眼镜的时间思考,忍不住还是试探问韩宣说:“只有这些条件?”

    “我白白让出那么多利润,当然不可能只有这个。

    你应该清楚年产量这么高,会给粤省带来多少税收和就业机会吧。

    日本和韩国官方,都来联系过我,想要让我将蓝莓手机分公司,建在他们那里。

    之所以会看中华为,是因为它跟我的一家公司,业务重叠了。

    我听说华夏这边的新型网络传输设备和线路,只覆盖到东边沿海少部分地区,其他绝大多数地方,还在使用传统的电话线上网,数据传输速度很慢。

    思科公司有心进入华夏电信基建市场,但在某些产品的价格方面,竞争不过华为,这让我觉得它很有前途。

    我可以将手机工厂建在粤省,要求是在报价比其他公司低的情况下,你们粤省政府需要将改造工程,交给被我融资后的华为公司,并且从这家公司采购器材设备。

    做为交换利益,我可以给你们当地政府,三年免分期付款的优惠条件,那笔钱由我的银行垫付……”

    张书记表情若有所思,认为自己清楚知道了韩宣的目的。

    制造手机跟谁合作都是一样,而和华为合作,可以当作筹码,拿到粤省电信基建的订单。

    中央最近确实有学习西方,改造电信网络设施的打算,五年内全国各省计划投入的资金规模,高达上千亿人民币。

    粤省刚出台规划,预计在最近几年,投入百亿资金进入电信基建行业。

    韩宣盯向这块大单,并不出乎张书记的预料,但这已经超出他的职权范围,考虑完点点头说:“在粤省我有点发言权,需要和其他人讨论一下。

    只要你公司在招标时候的报价,比其他公司低,设备技术也更好,将订单交给你并不是不行。

    我觉得中央那边,应该会高兴见到本土的公司,有实力能够涉足电信基建改造工程。

    不过,华为公司现在还没有实力,争夺一个省份的订单吧?”

    “华为没有,但我的思科公司有。

    只要谈成了,我会提供技术和设备支持,供货量方面你不需要担心……”

    一家公司如果只注重高端产品,那么就不能成为全行业的垄断者,而失去了垄断地位,就意味着也会失去一大笔利润。

    思科得到韩宣注资后发展迅速,这些年来随着扩张,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网络设备制造商。

    想让思科的产品降价,来争夺华夏订单,那么已经采购商品的顾客肯定会闹。

    韩宣希望在霸占高端市场的同时,又抢占中低端市场,收购一家公司是最好的办法。

    要求已经说出来,他觉得自己给的条件还不错,只要粤省政府答应,那么接下来跟其他地区商量时候,就占据了主动权。

    短期内看来确实亏,可假如能拿到哪怕全国一半的电信基建订单,也足够从中赚到一大笔。

    用手机分公司一小部分股份,换来这些很划算。

    更别提将来可以让华为往国外发展时候赚到的利润、以及公司股份本身价值。。。。。。

    “任厂长对你的提议很心动,我们先去他的公司看看吧。

    听说这位厂长也是个传奇人物,之前在国企上班,后来因为亏损两百万被开除,四十四岁才开始自己创业,现在搞得挺大。”

    张书记说道,既然还有带他去看厂的意愿,说明刚才韩宣提的要求,在政府内部通过应该没太大问题。

    只是一个小条件而已,相比起庞大投资额度、以及能给当地人带来的好处相比,根本不算什么。

    韩宣这时候站起身,问李市长说:“刚刚我听到你和那位香江人,聊投资的事情,具体是什么投资?”

    “霍启钢?

    哦,在海边建设码头,大概是家族想要锻炼他吧,听说霍老先生一次给了他十亿来华夏投资。

    我好不容易才留下他,鹏城政府占一半股份,他也拿一半,第一批预计投资要七亿人民币左右。

    等建好之后,我们鹏城的货物吞吐量会增加一些,帮忙分摊老码头的压力。”

    见李市长开心表情,韩宣试探问道:“另外三亿是政府出钱?你们将钱打给他了?”

    “嗯,初期往合资的公司投两千万,用来采购一批设备。

    最近还要再投入一亿,霍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