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外公很给面子地跑到卫生间去吐了。。。。。。(未完待续。)
第525章 东台区老琉璃厂
回到华夏的第二天,沪市下起了小雨。
气温降得很快,韩宣早上起床洗漱完后,在房间里看动画片。
宫崎骏的《天空之城》,其实他更想把葫芦娃再看一遍,可惜没找到卖磁带的地方。
动画大师宫崎骏先生,在日本右翼份子看来,是个日本的“卖国贼”,他是位坚定的反战主义者。
所创造的动画片格外美,也很有温情,有很多引人思考的东西在他的动画电影里面。
《天空之城》的乐曲,比动画片本身更加出名,悠扬的音乐声在房间里响彻,旋律优美动人。
郭穆州敲了敲房门推开,昨晚醉酒,脸色不太好看。
身上穿着厚厚的棉袄,十二月沪市最低气温能达到零度左右,他郁闷说道:“沪市这么冷,怎么会没有暖气?
穿衣服身上还是冷,湿度太高了。”
“南方人习惯了,冬天都靠抖取暖。
北方是物理伤害,南方是魔法伤害,说起来南北冬天同样不适合居住,但南方就是没暖气。
20世纪50年代,在能源奇缺背景下,周总提出以秦岭、淮河为界,由这条线来决定供不供暖,而不是以温度来划定供暖区,所以。。。。。。南方是后妈带来的。
四十多年了还是这样,以后估计也一样,改造花费太高,等将来空调制热效果提高,其实开空调比暖气更省钱。”
韩宣趴在被窝里,只露出个脑袋。
嘴边咬着根吸管,喝娃哈哈的含乳饮料,寻找当时童年的记忆,可惜味道不算好,不如纯牛奶好喝。
和无数其他国营企业一样,估计现在负责人正想方设法把公家的东西变成自己的,只因为是他们把小企业带成如今华夏的龙头企业,所以在他们看来理所当然。
要求看似合理,但其实是种倾吞国有资产的举动,原本应该属于全国公民,后来却成了个人的,这就是差别。
说是国有转私营,仔细想想他们却根本不可能有钱,买下那部份股份,而后来股份确实成为他们的。
这样的举动到处都是,全国有数十万家,把建国以来几十年积累的财富,给瓜分掉了。
韩宣不缺钱,也不想去掺合这趟浑水,所以尽管知道好多能赚钱的企业,却没让安东尼投资,去拿一个国家几代人的血汗钱,花起来不痛快。
前三十年华夏人民生活虽然贫穷,但心里很踏实,后来生活在变,时代在变,社会也跟着变,扒一扒传统富豪真实发家史,想要知道的黑暗全在里面。
明白得更多,伤心这种情绪也紧随而来。
先封了眼睛,再让你闭嘴,没人说话,管理层也既得利益者,他们知道,却不会作为。
韩宣现在是个局外人,只想安安静静坐被窝,懒得去说,说了也白说。
外公见他一下次变得……忧郁?
搞不明白为什么,拍拍被子笑道:“起床穿衣服,我听说东台路那边有个古玩市场,去逛逛。”
“好东西买了也带不出国,下雨古玩市场还开业?”
“刚才雨停了,没开业的话就去其他地方,我还没看够沪市呢,都要中午了,起来。”
韩宣被外公催促着起床,衣服穿得好好的,离开被窝感觉有点冷,光脚踩在冰冷的地板上,去找袜子穿好。
带上钱包等东西出门,手机留在宾馆里,来到华夏后一个电话没有接过,肯定有人打,但是不通。
已经向爸妈报过平安,他们现在在马尔代夫,之前老爷子中毒的事情没告诉他们,所以没回来。
租用的奔驰汽车还给原主人了,在奔驰沪市经销商那里买了十辆s系轿车暂用,早上刚送来,以后留在沪市的sos集团和雪山投资华夏分公司的人要用到,不算浪费。
老爷子早上去和市政府的人考察工业区,估计要到晚才能回来。
买陆家嘴土地,政府还没有答复,合资开发城隍庙的事情,刚询问过王秘书,韩宣都交给安东尼他们去处理,清闲得很。
出门上车后,警察很快跟了过来,前往沪市老琉璃厂,那里也叫东台路古玩区。
花了二十多分钟到达那里,停在旧货市场门口下车,低矮的房子挺破旧,当中有些刚建起来的仿古建筑。
没什么游客在,老外比华人多,比起在自己国家也能见到的千篇一律的大楼,他们更喜欢这种能接触到华夏历史的地方。
两边店铺中摆满了东西,工艺品店、古玩店、旧货店,数数差不多能有一百多家,保镖们穿着便装,只有两位跟进去,其他的留在车上。
韩宣不傻,用以往那种阵势去买古董,肯定是挨宰的命。
路上还专门去了趟大世界,帮外公买了套一百多块人民币的衣服,并且让他把百达翡丽手表摘掉。
听说那帮靠眼力为生的古玩商,眼光毒得狠,在这里买东西,可没有给发票,回头还能来索赔退货的习惯。
街道长两百多米,雨棚下面摆有陶瓷器、铜器、锡器、玉器、竹器、木器、书画等工艺品,还有鸟笼、服饰、钱币等,老沪市的旧家电、家具用品这些也能看到。
踩着石板表面的积水,韩宣在一个摊子上,发现三只形态各异的猴子石刻摆件,分别捂住眼睛、嘴巴、耳朵,应该是对应孔子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至于旁边多出来那个捂住胯下的石猴,估计是对应“非礼”这两个字吧。
很多才过去二三十年的动乱时期物品,也被摆出来贩卖,有块布上挂着上百个勋章,好像在诉说那段疯狂的火红年代。
郭穆州早就震惊了,他一向都去高档古董店,哪里看过摆着这么多东西的古玩街,用手抚摸“鎏金佛像”,开口道:“这些都是古董?”
韩宣连忙把他的手拿开,“是不是我不知道,但你要把它给弄碎了,那肯定就是真的。”
老板听到这话也不恼,乐呵一笑。
“进来看看?
里面有不少好东西,上次有人在我这,买到个青花人物高脚杯,赚好几千块呢!”
韩宣看过的好东西太多,别说青花人物高脚杯,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韩信月下追萧何梅瓶他家都有,来这里主要是散散心,体验这种逛古玩街的感觉。
郭穆州喜欢西方油画,对华夏文物的研究属于半吊子,都怪造假的太厉害,看什么都像是真的。
此时正指着墙壁玻璃里的黑碗,碗底还有片发黄的树叶图案,对老板说道:“能不能把这个拿给我看看?”(未完待续。)
第526章 木叶盏与楠木
“有眼光,一看就是位行家!
听您这口音不像是本地人,南边过来的吧?
吉州窑黑釉木叶纹盏,南宋时期的老东西,在日本那边又叫木叶天目盏,被他们当成国宝!
人家说若窑三百,只取一个,您说难烧不难烧?”
老板说话间,打开玻璃橱边的锁,带好发黑的白手套,将拿盏捧出来。
见面前老头直接从自己手上拿了过去,心想估计又是哪个刚接触古玩的有钱人,竟然不知道要等自己把东西放下来再拿。
至于为什么知道他是有钱人,一看气质,二看鞋子,现在普通人没哪位穿这么亮的皮鞋。
再说了,哪个穷人家孩子,能打扮成这样?
继续说道:“这是我店里的镇店之宝,上次有个日本人出两万我都没卖!
我家往上三代人,都是做古玩生意的,收藏好几十年了。
老先生,我看您人不错,我家孩子要结婚,缺钱装修房子,您要有兴趣……”
韩宣眼睛望天,嘀咕前些年敢做这行,真不要命啊。
凑到外公身边,打量这个阔口黑盏,里面有片淡金色的枫叶,树叶纹理清晰可见。
郭穆州拿着盏,上下打量,他在书上看到过木叶天目盏,但从没真正见过这种样式的东西,听见老板的话,问道:“真是宋朝的?”
“……当然,你出去打听打听,我从不卖假东西。”
韩宣拉了拉外公衣服,路上和他说的要点,看样子都忘了,哪个古玩店老板,还会说自己东西是假的不成,开口问道:“这碗卖多少钱?”
“三万,不是碗,是木叶盏。
前段时间香江那边拍出个和它差不多的,成交价五万港币,要能找人带出去卖,还有得赚。”
“最多出三百。”
老板见过还价狠的,没见过这么狠的,一下子砍到百分之一,差点没噎死!
急忙道:“真东西啊!不是外面那些。。。。。。现代艺术品!
现在根本没有能做出黑釉木叶纹盏的技术,早就失传了,让人家仿都仿不出来!”
“这倒是真的,对木叶天目盏的研究,从八十年代才开始,没听说有人能仿造出这种东西,而且木叶盏虽然稀少,但价格不高。
你用手轻轻摸这叶子,米黄色的釉和这些黑釉是平的,假的会突出来。
这东西以前是民窑,所以做工粗糙,釉料的颜色经过几百年历史,也变得柔和。
先生,请帮我拿盆水来试试。”
店主好奇看了看他,瞧这样子应该是接触过古玩,不然不会知道这么多,可这奇怪的感觉又太不像。
去接了盆水过来,不用他说,自己把黑釉木叶纹盏放进去,让到一旁。
“看,那时候做工粗糙,烧制时候釉料里有许多气孔,平时看起来不显眼,等气孔被水填满它就变得更亮了。
你爷爷应该懂,我对这些不太清楚,但看这些特点,应该是真的没错。”
韩宣嗯了声,再次对老板认真说道:“一万块,卖不卖?
我们就带着么多。”
这位老板没好气道:“不卖!我这是大开门的东西,你还得也太狠了。
在小摊上容易被宰,我们开店的名誉最重要,这件黑釉木叶纹盏要是假的,你来找我,我从黄浦江上跳下去!”
韩宣挠挠头,感觉自己可能是看多了打眼的小说,问他:“那你说多少?”
“两万八,最少要两万八我才卖。”
“两万五,香港那边拍卖才拍五万,减去拍卖的费用,差不多也就这么多。”
外公见他乐在其中,笑了笑不去插嘴,看外孙跟他还价……
最后以两万六千三百块的价格成交,还送了几幅二十年代的海报,再加上一堆主席勋章。
老板看见男孩高兴样子,略微无语。
东西是真的没错,但价格最多也就两万左右,怎么会有这么单纯的人。
等韩宣拉开包时候,他发现里面全是四伟人百元大钞,拿出三叠,里面数量几乎没减少,手一抖差点把盏给摔了,感情这是钱多找乐子啊!
韩宣数出三千七百块,把剩下的钱给他,问道:“你知道这里哪家店有好东西吗?
比如黄花梨木家具、紫檀木家具、鸡血石、田黄石什么的,古董字画也行。
我出这么多钱,雇你两天,带我们去买。”
这家店的老板愣住,干他们这行的,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光是刚才赚的钱,就能吃两年。
再加上这三千多块,吃三年绰绰有余,而且帮别人卖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