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可以忽视例证,试着从其他方面来说。”叶梓插了一句:“比如这篇批评评委的文章是从以往的比赛出发,用这个来与昨晚的节目进行对比,是不是?”
李翱翔的反应非常敏捷:“小叶子,你是说我们反其道而行之,直接先定位我们的节目,然后再反驳对方的言论?”
“我看可以。”邓利君也觉得这条思路可行:“我们本来就不是平常的那种比赛,出发点不一样,评委的态度不一样也就成立了。”
叶梓又加了几句:“这是第一点。第二点还要交代清楚,评委是专家不错,但是评委同样也是人。我们的节目要将评委还原成普通人,他们既有专家的专业素质,同时也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艺术家都是有个性的,没有个性也成不了艺术家。我们可以抓住这一点来写,比直接反驳要更有利。”
“没错。”邓利君的眼睛亮了:“这也是我们的节目与其它比赛完全不同的地方。小叶子,我们还可以再写第三点······”
“对,还有第三点。”李翱翔迫不及待的说道:“三位评委是各不相同的,那篇文章为什么只针对倪老师的毒舌来说?朱老师对于选手们那种温和鼓励的态度为什么就不提?水哥丰富的音乐知识和自身修养他们也视而不见。他们这是以偏概全,故意误导读者。哈哈,他们不提,我们来写。”
“对!”叶梓肯定道:“就是要从我们自己出发来写这几篇文章。要不然,死盯着一个论点举证说明对我们不太有利,而且辩来辩去的也没什么意思。”
“好,就这样写。”李翱翔和邓利君都是信心十足:“交给我们吧!”
——————————
将明日之后陆续见报的几篇文章托付给这两位大才,叶梓没有再多说什么感谢的话语,又急匆匆的往电视台赶去。
下午的时候,第二到第五期的节目已经全部重新剪辑了出来。趁着周芳他们看片审核的时间,几位从昨晚开始一直忙到现在的节目组成员也全都找地方休息去了,叶梓特意回来了一趟,就是要跟李翱翔和邓利君两人商量一下,将明日开始陆续见报的几篇反击文章敲定下来。
舆论的导向绝对不能控制在对方手里,而是一定要争取抢夺过来。就算无法完全抢占上风,至少也要在同等的条件下,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这样的反击必须立刻进行,反击文章明天也必须见报。
朱辰可以发动申城晚报的笔杆子发表文章抨击节目,周芳当然也有自己的途径捍卫节目的尊严。
双方对阵,这些都是应有之义。
对于叶梓来说,确定好反击文章的核心思路,将具体的文章写作交到自己信任的同学手中,接下来的事情他就不会再过多参与了。
那是周芳和朱辰之间的博弈,叶梓没有那个能力参与其中。李翱翔和邓利君愿意撰写这几篇文章,除了锻炼自己的能力这一因素之外,更多的是看在叶梓这个好友的面子上。当然了,他们同样也不愿意这个花费了他们的心血、承载着他们青春梦想的选秀节目,成为电视台内斗的那条“池鱼”。
这几篇文章在今后几日陆续发表时并不会署上他们的名字,而是会跟今日这些文章一样,署上晚报记者的大名。但是即便如此,他们也愿意为此付出自己的辛勤劳动。
这是同学之间无私的友情。叶梓愧受之余,将这份情谊深深地记在了心里。
——————————
叶梓直接赶到了周芳的办公室。
“来了?”一进门,周芳主动招呼了一声叶梓:“怎么样?都安排好了吧?”
“嗯,您放心吧。”叶梓知道周芳问的是什么:“明天一早,稿子就会直接传真到您的办公室里。”
“有问题吗?”周芳追问了一句。将反击文章的撰写任务直接交给叶梓负责,她的心里终究还是有些小小的担心的。
叶梓的年龄放在那里,他的同学究竟会有多少水平,周芳完全都不清楚。但是周芳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要说对现在这个节目的理解和认识,谁又能比得过眼前这个年轻人呢?如果按照周芳原先的想法,也是请一些晚报记者来撰写反击文章,但是他们并不了解这个节目的结构与思路,能不能切实击中对方文章的要害?这可就难说得很了。一旦反击不中,双方的势头立刻就会此消彼长,自己这方那可就太被动了。所以周芳干脆赌上一把,将这件事情全权交到叶梓手里。周芳赌的就是叶梓对于节目的全面了解。
叶梓知道周芳在担心什么,现在他也无法确切知道李翱翔他们俩能够将文章写成什么样子。不过思路已经明确下来,文章最多也就是不够老练而已,切中要点是完全能够做得到的。
这就够了!
“放心吧周老师。”叶梓沉稳地回答道:“明天开始直到周末,每天一篇都会及时传真过来的。”
“写这几篇文章的是两位真正的天才,周老师,我可以向您保证!”对于李翱翔和邓利君的才华,叶梓还真是很有信心的。
周芳点了点头:“那就好。这几天我会一直呆在办公室,有任何事情你随时找我。”
“新剪的节目我已经看过了,非常好!就这么剪!”
说起节目,周芳的情绪高涨了很多。
“归根到底,还是要看节目的质量。只要节目上去了······”
周芳没有说节目上去了会怎样,但是叶梓完全可以想象得到。
“小叶子,这次你就辛苦一下,最近的节目你都参与一下后期的剪辑。”周芳现在对于叶梓的能力那是完全信任:“不过也要注意安排好自己的休息,别太累着了。”
说着,周芳无声地摸了摸叶梓的脑袋。
叶梓微微一笑:“没事的周老师,我年轻,顶得住。”
“十期之后我就放你,唉······”周芳叹了口气:“小叶子,周老师这次······”
“周老师,您和陈老师都帮了我很多很多,我一直都记在心里。”叶梓很认真的说道:“这次的节目也是我提出来的设想,我都不出力,谁还会出力啊?周老师,您不用将这些放在心里。”
“我会竭尽全力,协助蔡老师他们做好节目的后期剪辑。您就放心吧!”叶梓向周芳做出了自己的保证。
“好!那我就不多说什么了。”周芳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走,我送你去机房。”
——————————
从周二开始,每天的《申城晚报》上,除了继续会有抨击“十大校园歌手评选”的文章之外,总是会有一两篇观点完全相反、或是出发角度别出心裁的反击文章出现。这一周的晚报热点,全部都被这些针锋相对的评论文章给占据了。
市民们一会儿被抨击的文章说服,一会儿又被反击的文章打动,搞到最后大家都有点糊涂了,也不知道究竟该听谁的。
这样的局面是周芳和叶梓乐意见到的。
第一期的节目毕竟做得不好,观众的意见反馈普遍都在批评,支持的虽然也有,但是并不是主流意见。如果没有这几天晚报上的论战,本周的两期节目前景堪虞。
但是现在的情况就有所不同。
经过一周的论战,不管支持还是反对,这个节目的知名度是的的确确打了出去。第一期节目观看的观众毕竟还少,即使节目出了一点问题,因为观看人数的原因,影响不会太大。但是现在经过这一周的评论轰炸,观众们大都知道了这个节目,到了周末,总会有不少人因为好奇而来观看的。只要将节目内容扎扎实实的做好,这部分观众会立刻成为节目的忠实拥趸。
因为倒周而挑起的这场舆论笔战,反而致使这个节目的预期收视看涨。这样反过来的局面是叶梓这个知道后世那种逆向宣传手段的重生者早已预见到的,但是对于朱辰来说,就绝不是那么喜闻乐见的了。
据说,朱辰在他的办公室里砸碎了好几个装饰用的花瓶,并且在周四就叫停了第二天晚报上的抨击文章。
但是,已经晚了。
(新人新作,求点击、推荐、收藏!)
第八十一章 逆转(1)
星期六就在眼前。
一大早,文艺部所在的三楼就笼罩在一片大战将至的紧张气氛里。所有工作人员全都是行色匆匆步履快速,恨不得将所有时间都掰成两半来使用。周芳坐镇办公室,指令一条接着一条连续发出,务必确保播出前的所有准备工作都能做到最扎实的地步。
今晚和明晚即将播出的这两期节目,周芳重视之极。这几天,她带着张文亮、蔡建军等人将这两期节目重复观看了不下十遍,挑出了几个细小的毛病再次修整了一下,重新观看确认无误,他们这才完全放心下来,将最终剪辑好的节目带交到了总编室制作今晚的播出带。
节目上面,现在周芳等人已经挑不出什么毛病来了。从他们的专业眼光来看,这两期节目不仅剪辑得非常紧凑,而且趣味性十足,几位评委老师各自的风采也将从第二期开始渐渐展现在观众面前。
特别是在第一期节目中备受观众诟病的倪俊评委,在这两期节目中几乎像是换了一个人。他的“毒舌”属性仍然存在,但是看完之后却并不令人反感。观众们会觉得这位评委敢想敢说出言真挚,虽然批评的较多但是言之有理。而且只要某个选手拥有足够出色的才能,他对这个选手的支持力度,也将是三位评委当中最大最直接的。
这样“接地气”的评委形象完全扭转了第一期节目中苛刻严酷不近人情的印象,在三位评委当中可以算是独树一帜。
这——就是剪辑的功劳了。多一个镜头还是少一个镜头、多几句话还是少几句话,挑选这个素材还是使用那个素材,最终的结果将是天地差别。
——————————
说起倪俊他们三位评委,那就不得不再次提到叶梓。这三位评委的性格特征,早在叶梓当初的计划书里就已经确定了下来。节目组成立以后,要做的就是按图索骥,寻找到符合要求的这三位评委。
倪俊来担当这个评委,当然有叶梓假公济私的成分在里面。但是倪俊本身开朗耿直的个性也是叶梓选择将他推到前台的原因之一。周芳等人都与倪俊相熟,当然也知道他的脾气性格,对于叶梓提议由倪俊来出任那个最具挑战性的评委角色,大家一致投出了赞成票。
虽然因为剪辑的原因,倪俊这个评委在第一期节目里给观众留下的第一印象并不很好。但是看过第二第三期节目之后,倪俊这位个性极其突出的评委,一定会给观众们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至于这种印象最终是好是坏,那就只能留待以后再来检验了。
——————————
朱枫泊老师是由周芳代表电视台出面特别邀请的。作为申城最具代表性的女歌唱家,朱老师横跨民族、通俗两种唱法,成绩斐然。她借鉴了西洋美声的发声方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歌唱魅力。早在60年代,朱老师就以芭蕾舞剧《白毛女》中的那些经典唱段享誉全国。由她来出任最具和善鼓励特性的这位评委角色,实至名归。
在第一期节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