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澹台总裁,我想凤秀姐刚才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一个作品的艺术价值自它被创作出来的时候就已经存在,这一点我认为没有任何疑义存在。”李仁光沉稳的说道:“既然这一点不需要进行论证,那么你刚才的说法不是胡搅蛮缠那又是什么?”
从节目开始到现在,双方争论的目标一直都在转移,从最初黄柏文略显粗糙的武断论点,随即转移到了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各自具有的地位上面,而随着争论的升级和继续深ru,现在争论的焦点已经转移到了两者各自具有的价值方面。李仁光觉得自己已经看清了方向,只要拿下了这个焦点问题,对方的论点就站不住脚了,那自己这方就能乘胜追击,直接推导出“叶梓的行为错误”这个终极目标。
李仁光当然希望是由自己完成这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其实在他心里,像今天这样围绕着一个观点老老实实的争辩完全没有任何意思,还不如干干自己的老本行,用一些带有陷阱的提问把对方带到沟里去,或者干脆指鹿为马、张冠李戴、颠倒黑白,那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这些都只是手段而已,只要最终目的或是需要的效果达到了就行。
至于叶梓的行为究竟是不是真的错误?
擦,关我屁事。
可是,现在节目的走向就是双方面对面进行正儿八经的论战,李仁光最拿手的本事却没什么用武之地了。如果他还是使用那些采访时暗藏陷阱的刁钻提问,他们这边直接就落了下乘。
对于这一点,李仁光也是清楚的。
……
“呵呵……”澹台文慧轻笑起来:“李先生,那么谁又告诉你作品的艺术价值是天生存在的呢?请你先证明了这一点好吗?”
李仁光一愣:“证明?这还需要什么证明吗?贝多芬的交响曲谁都会觉得非常伟大,它们的艺术价值就摆在那里,哪怕卖不出一分钱也还是存在着的。”
“澹台总裁,你觉得这也可以否定吗?”
这个例子一举,理由的确好像相当充足相当强大了。
可是……
“为什么不能否认?”澹台文慧依然保持着微笑:“让我们假设一下这样的场景:如果我们把贝多芬的交响曲手稿交到澳洲土著人的手中,猜想一下它们会有什么样的下场?这些手稿对于土著人来说会有任何价值吗?它们唯一的价值可能就是在寒冷的时候送进火堆,为土著人带来最需要的温暖。”
“这就是这些手稿在土著人眼里的价值。”
“噢,对了,土著人也有他们自己的艺术,包括音乐、舞蹈、绘画等等,但是我并不认为贝多芬的音乐在土著人的心里会具有多高的艺术价值。它们能不能被土著人当成音乐,可能都还是一个问题呢。”
“李先生,你现在还认为作品的艺术价值是在它被创作出来的时候就具有的、就存在的吗?”
澹台文慧带着轻笑,反问道。
“可是……”李仁光又一次被澹台文慧的反击给打闷了。
类似这样的争论,真不是外景采访记者的长项啊。
“可是这是你假设的情况,并不能作为论证的依据。”还是李梁凤秀接过了场子。
澹台文慧摇头笑道:“好,那我们不说假设的情况,就拿事实存在的情况来说。”
“还是以贝多芬为例。”
“贝多芬这位乐圣在欧美各国众所推崇,他的作品普遍被认可极具艺术价值,这一点我并不否认,我个人也非常喜欢贝多芬的作品,尤其是32首钢琴奏鸣曲。但是请问凤秀女士,欧美各国……就能代表了全世界了吗?”
“当然不能代表。”李梁凤秀很干脆的说道。
她绝对不会在这样的问题上跟澹台文慧展开争论,这毫无必要,但是她心里是如何想的,从她的语言和论点方面就能猜测一二了。实际上不仅是李梁凤秀,在很多人的心里欧美各国的确就可以“全权代表”了全世界。
这是一种相当通行的典型心态。
但是澹台文慧显然不是这样看待,哪怕她曾在欧美长期供职。
“既然欧美各国代表不了全世界,那么欧美各国的价值观同样也无法代表全世界的价值观,这个推论是肯定没有任何问题的。”
“那么真正的问题就来了。”
“既然欧美各国的价值观无法代表全世界的价值观,那么凤秀女士和李先生、嗯,还有黄先生想必也是抱有这样的观点,你们又凭什么可以确定贝多芬的作品在任何地方都具有同样的艺术价值呢?”
澹台文慧并不理会李梁凤秀和黄柏文都已举起了话筒的举动,继续沿着自己的思路往下说着。
“在我看来,贝多芬的作品对于欧美各国、尤其是欧洲大陆各国来说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但是放到香江,这份艺术价值也就仅剩教材里的文字描绘和少数所谓精英人士的精神大餐了。我很难想象居住在公屋的阿公阿婆会非常认可贝多芬作品的艺术价值,我认为他们应该更加推崇那些粤剧名家著名唱段的艺术价值才对。”
“所以在我看来,不需要把所谓的艺术价值吹捧的太高,更不需要像朝拜供奉一样战战兢兢的对待所谓古典音乐的艺术价值,似乎不这样说就显不出古典音乐的高端大气来,这其实非常可笑。某些旋律与和声的组合落到某些人的耳朵里听上去像是流星划过天际,于是深刻的内涵就出现了,于是艺术价值就产生了,这难道不可笑吗?这无非就是旁人赋予作品的一些附加东西,你说它有那它就有,你要说它没有那它就是没有。”
“就这么简单。”
澹台文慧的语气显得异常轻松,她的嘴角浮现出一抹若有若无的嘲讽。刚才这一段话澹台文慧可是说得酣畅淋漓,将古典音乐的某些画皮几乎完全剥了下来。
“澹台总裁,价值虚无主义早已被证实是对古典音乐极其有害的一大毒瘤,这是所有人的共识。”
“请你……不要误人误己。”
李梁凤秀的声音和眼神同时失去了温度。(未完待续。)
第八百七十七章 所谓……艺术价值(下)
“误人误己?”
澹台文慧眼光一转,似笑非笑:“恐怕误人误己的并不是我吧。某些人整天把古典音乐捧得高高的,捧到了一览众山小的程度,一旦承认古典音乐的所谓艺术价值不过如此,摔落尘埃再次变成凡人的滋味可是不好受啊。”
“这一点我完全能够理解。”
这几句话说的非常刻薄,李梁凤秀听得大怒,林立明却听得心中窃喜。
这正是她希望看见的。
这场直播进行到现在,没有出现激。烈的争吵谩骂,也就是两边的人各自说出自己的观点,再用一些例证来证明自己的正确,似乎给人一种温吞水的感觉。但是节目收视率的即时波动却并不是温吞水,而是在平缓的进行了一小段时间之后,便开始大幅上扬的曲线。
这就说明观众对于这场堂堂正正的论战是感兴趣的,而观众们的兴趣便是林立明的兴趣。她现在就饶有兴趣的看着李梁凤秀,看她如何应对澹台文慧咄咄逼人的攻势。
……
李梁凤秀面沉似水:“古典音乐的艺术价值受制于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受众会有一定程度的上下起伏,这一点我们都承认,但这并不是价值虚无主义抬头的理由。”
“凤秀女士,你不觉得‘一定程度的上下起伏’这句形容有点过于简单了吗?对于大多数香江的阿公阿婆来讲古典音乐的艺术价值约等于零,这可不是一定程度的上下起伏哦。”澹台文慧紧追不放。
“但是即使你说的这些都是正确的,古典音乐仍然具有自身的艺术价值,这一点并不会因为香江的阿公阿婆听不懂古典音乐而产生任何的改变。”李梁凤秀的反击来得很快:“反而是你刚才所说彻底否定了作品本身具有的艺术价值,这一点对于古典音乐极其不公。照你这么说的话,那我们是不是同样可以认为流行音乐的艺术价值无限趋近于零?”
澹台文慧笑了:“你当然可以这样认为,任何人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对于这一点我不跟你争论。但是有一点我可以非常自信的在这里说出我的观点,那就是从受众的角度来看,流行音乐远远超过古典音乐。”
“凤秀女士,这一点你承认吗?”
李梁凤秀微微皱眉:“澹台总裁,你想借此说明什么呢?流行音乐本身就是根植于普罗大众的,受众面超过以严肃、严谨和思想性著称的古典音乐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这只能说明大众的欣赏水平仍然有待提高。”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叫做‘物以稀为贵’。古典音乐的内容很多都富含哲理,大众理解不了欣赏不了那是正常的事情,但是以此否定古典音乐的艺术价值那就实在是无稽之谈,在我看来这正是古典音乐的艺术价值更高的完美证明。”
“就像……奢侈品那样的完美价值?”澹台文慧不动声色的反问了一句。
“你可以这样认为。”
“但是对于占据绝大多数的普罗大众来说,奢侈品的价值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那就等于是空的。你不能用20%人群的价值观,来决定剩余的80%大众的价值走向。”
“但是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在做的。”
“不要说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在做的,而是目前把持着世界格局的那些国家就是在这样做的,这是以少数人的意志来强jian这个世界绝大多数的人。”
两个女人针锋相对,言辞一下子就擦出了火花。
……
论战进行到这里,忽然一下子就有点变味儿了。就连叶梓都绝对没有想到,澹台文慧居然会从这个角度去论证自己的观点。
虽然有点激进有点偏颇,但是叶梓听得实在过瘾。
叶梓喜欢古典音乐,非常非常的喜欢,但是他绝不认为古典音乐的价值、包括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以及其他所有的价值,就会远远超过流行音乐,这完全是两码事情。在叶梓看来,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是两个不同领域的音乐类型,各自都有完全不可取代的独特价值,何必勉强放在一起进行什么比较,还要分个高低上下?这实在是一件很扯淡的事情。而李梁凤秀这种单单把古典音乐的所谓艺术价值拿出来说事,以此来贬低流行音乐,从而显得自己高人一等,那就更是极其脑残的一种观点!
就算能够证明古典音乐的艺术价值高于流行音乐,那又能说明什么呢?能够以此来证明叶梓在古典音乐会上演唱流行歌曲的行为就是做错了吗?
扯淡!
这是完全没有任何逻辑关联的两件事情。
按照那样的观点来看,如果某位流行歌手在某个大国总统面前唱了一首歌,是不是就能证明这首歌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地位呢?大国的总统诶!
这同样也是扯淡!
艺术价值只是、也仅仅只能是艺术价值,而且仅仅只是某些人的艺术价值而已。艺术价值脱离了受众之后,它本身具有的价值是极其不确定的,我们无法纯粹的来谈论一首作品的艺术价值高低,那是空对空的瞎谈。
普遍认为古典音乐织体复杂,可以承载大量的信息,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