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钟岳心里暗笑,那该是有多蠢的人……这碑边的注解,明明写着《汉三老讳字忌日碑》,这再明显还要多明显?
临近中午的时候,马峰便开车过来接钟岳和钱筠尧,到了孤山路上的一家酒店吃了顿便饭。
本来钱筠尧是打算下午带着钟岳去见见邵守云的,不过马峰提醒说,印社下午有个会议要举行,所以钱老非但不能让钟岳过去,自己也要动身回去,恰好钟岳做了一上午的车,后来有在山上兜兜转转,也有些累了,就直接在酒店上订好的客房里入住了。
不说别的,就是这样游山玩水的放松,对于钟岳来说,心情真是好了不少。
本来能够写出《黄酒帖》这样的大作,就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只是钟岳想要达到的成就远远不止于此,而正好遇到瓶颈,所以才有横生出这么多愁思。
兰亭那位“白瞎”老头,又这么唏嘘感叹一下,更是将一件喜事变成了坏事。
通晓了书法阴阳的钟岳,也明白福兮祸所依的道理,真的若是自以为是的觉着已经是一代大家了,那么真的就成了众人口中的昙花一现了,毕竟现在,他确实没有什么自信,还能写出如同那日妙手偶得的佳作来。
不过今日一游印社,对于钟岳来说,收获还是巨大的,他俨然已经看到了书圣笔法,向他在招手了……
第二九四章 你找到鱼钩了吗?
寒冬料峭。
钟岳呆在酒店,这几日都不曾提笔,再入琅琊王氏的时候,整个场景都变了。眼前的长江,潮平两岸阔,向东而去,一去不复返。
钟岳不仅感慨万千,魏晋士族,江左风华。
书圣羲之,垂范百代。钟岳看过兰亭集序的真迹影印,然而盛唐之后,随着太宗入土为安,真迹的下落一直就是个谜,有人说是随太宗下葬了,也有人说被宦官偷走,流出宫外了,反正没有一件真迹传世。
琅琊王氏,世代善书,名家辈出,然而大多所存墨迹都为临本、摹本或者是刻本,真迹罕见,只有《伯远帖》真迹存世,并被纳入了三希堂法帖之一,也是唯一存世的珍本。另外二帖乃是书圣羲之以及其子献之的临本,行书的笔韵,无论是刻帖还是双钩填廓,根本无法传达。
大江东去浪淘尽,站在大江河畔,钟岳身上的汉服衣袂飘飘,宛若东晋士族才子,一旁的王年老昏聩,未将那官袍套在身上,而是穿了一身常服,坐在胡凳上垂钓。
“先生。”
“莫要叫我先生。我说过的,王氏笔法,不传异姓之人,你我不必以师徒相称。”
钟岳拱手一礼,“您生于我前,闻道先于晚生,自然当得先生之称,至于师徒名分,老师可以不认弟子,但是身为弟子的,不能不认您。”
王笑着摇头叹气道:“好一个伶牙俐齿,去,将鱼竿提起来。”
钟岳看了眼一旁,居然还多出一根鱼竿,便走过去,不知道今日这是做什么,每当场景变化的时候,总会有大事发生,不过是好是坏,钟岳就不知道了。
他和王学书也好几月了,如果说按照外界的算法,那根本就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的时间,要精进书法,三年五载的,太正常不过了,这么点时间,能有什么提高,但是在这个系统里,钟岳领先别人太多,连未出世的书圣手迹的影印,他都看过了,天下还有比他更幸运的人?
“先生,鱼钩……”
王须发花白,在那个年代,活到七十,真的是古来稀了,“嘘,你打扰到我的鱼儿了。”
钟岳叹了口气,没鱼沟钓鱼?让我学姜太公,愿者上钩?
这种没钩子的鱼竿,钓龙虾还差不多……
钟岳坐在胡凳上,忍着性子就这样坐着。他知道王这是有意而为之,而且结果也很明显,这根本就钓不到鱼。
两人就这么坐着,每每钟岳想说话的时候,王都立眉瞪眼,仿佛敢发出声音,惊扰到了鱼儿,这老头子就会一耳光上来似的。
就这样干坐了一个时辰,王这里频频得手,鱼篓里钓上了三四条大鱼,而钟岳只能委屈地将鱼饵送给鱼吃。没有鱼钩,根本不可能有这么蠢的鱼一直死咬着不放,姜太公那直钩好歹也有个钩子啊,钟岳这个连鱼钩也没有……
钟岳看了看周围,也没有可以做钩子的东西,这让他发挥操作的空间都没有。想必王的意思,也不会是让他去外边找个钩子回来,钟岳就这样坐着。
“你怎么还没有钓到鱼?”
钟岳好气啊,“先生,你懂的。”
“是老朽问你。”
“无钩之饵,这不是白白送给鱼吃吗?怎么可能钓到鱼!”
王笑了,“既然钓不到,你为何还要拿着鱼竿?”
“您让我钓的啊。”
王捋须,“真的是我让你拿的?”
“嗯。”钟岳开始浮想联翩了,他不是蠢人,王这话明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先生的意思,是让我放下笔?”
“你自己认为呢?”
钟岳如今遇到的问题,就是给自己设的目标已经太高了。《黄酒帖》问世,外界质疑,还有不少人都在看钟岳到底能够如何再续辉煌,太多的人,就是在这样万众瞩目下,一步步被自己的心魔打败,最后黯然陨落。
“我明白这个瓶颈可能很难克服,但是我不会放下笔!”钟岳眼神坚定地看着王,这是他的底线,只要还有一口气在,书法的道路,就不会停下!
“书家,如果停留于自己的这张纸上,你一辈子就只是个书匠。”
钟岳额头的汗已经渗出来了。
历朝历代,有的书法大家,一生执笔而书,最后临终,佳作流传万世,也有的书法大家,生平作品可能不为人传唱,但是他为书法做出的贡献,让人敬仰。于右仁、李志敏,这些近现代书法大家,其对书法的贡献,不是一张两张的作品就可以衡量的。
但是让钟岳放弃手中的这支笔,他做不到。
自己写出了惊世佳作,然后就要深藏功与名?这也太爱惜自己的羽翼了吧。别人一书成名,按照常人,现在钟岳应该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只要国赛的奖项颁下来,将来再代表国家参加国际上的书法交流,相当于镀了一层金。入书协,参选兰亭,入国展,一步步的路,都是可以可以望得到的,别说这么远的,就算现在,钟岳的润格,可能都要达到好几百甚至上千一市尺了。
这样的书道辉煌摆在眼前,就算钟岳写不出再比《黄酒帖》好的作品来,那手小楷还是漆书,甚至于这手行楷,那都是能够让他身价暴涨的“软黄金”,然而王劝他放下?
“先生,是不是有些太矫枉过正了?”
王目光直勾勾地看着钟岳,看得他心里发毛。
“你找到鱼钩了吗?”
“还没……”
“那你钓得到鱼吗?”
钟岳沉默不语。
王叹气道:“人在江湖,今天是我让你拿鱼竿的,那明日谁让你提笔,还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只有你自己肯放下,那才是真正的解脱。等你找到了钩子,何尝不能再提笔定乾坤呢?钟岳,言尽于此,剩下的靠你自己了。”
“提笔……定乾坤?”钟岳面对平阔的江面,深吸一口气。
大江依旧向东而流,天地间就剩下钟岳一人。
找到钩子,那也得一直拿着鱼竿啊。钟岳还是不能理解王的意思,难道让他封笔不写书法?这样子的话,何来突破和领悟?
还是说!
他猛然吸了一口气。
刹那间,他明白了,这话已经足够露骨了!
……
……
第二九五章 印社聚餐
接近四点半的时候,钟岳接到了某人的短信,将饭局定在了素芳斋,他收拾了一下行头,快步轻伐地溜达过去。
王最后的指点迷津,一下子让钟岳豁然开朗了,所以心情也轻松了不少。
孤山路上的素芳斋,是临安有名的素斋餐厅。远近闻名,文思豆腐、蒸鹿糕、琥珀素鸭等等,听着名儿就有点花招,但是听到全素宴,钟岳这嘴里就不是个滋味了,如今吃素成了潮流。
对于吃这方面,钟岳还是一个标准的肉食动物,所以这样的全素宴,对他来说,无疑是个痛苦。
孤山附近有寺庙,过来素芳斋用膳的,除了西湖的游客外,还有些僧人、居士,钟岳混在里边,都感觉自己不是来到了餐厅,倒像是在佛堂里吃斋饭。
“钟岳,这里!”
隔着雕花屏风,钟岳看到了包间里走出来的钱筠尧,正在朝他招手,便径直走了过去。
“人都到齐了,下午开完会议,直接过来了,都在里边呢。”
钟岳跟着钱筠尧进去,看到两张桌子已经坐满了人,便有些歉意地说道:“让大家久等,实在有些不好意思。”
当中有些人则是眉头微皱。早就听说老钱和着《黄酒帖》走得近,这年纪轻轻,让他们足足等了半个多小时,心里自然不爽。对于这样年少轻狂,心气儿高的后生也不感冒。
其实这事也不能怪钟岳,某人发短信给他的时候就已经是四点半了,他就是飞过来,也得个十来分钟吧。
钱筠尧笑着将钟岳请到主坐席的空位上,“来,我介绍一下。”
周围的老头老太太都笑眯眯地看着钟岳,尽管有人心中郁郁不乐,但素养还是在的。
“不用介绍了,《黄酒帖》嘛。”
钟岳讪讪一笑,也半开玩笑地说道:“老先生说笑了,我可不姓黄。”
“哈哈。”
“这小后生有意思。”
被钟岳一句话逗乐了,饭局间顿时气氛融洽了。钟岳再看这些老头老太太,也就没有这么尴尬了。
“钟岳,不用介绍了。华东美术学院的学生,也是《黄酒帖》的作者。钟岳,这位是现任印社的社长,邵守云。”
“邵老您好。”
“这位是执行社长,纪伯昶。”
“纪社长您好。”
“……”
钱筠尧介绍了一圈,钟岳能记住的,估计也就之前两个社长了。这执行社长,看上去倒是年轻得很,看样子,是管印社平时事务的主力了。
“老钱啊,你可捡到宝了,之前看你傻呵得跟人联名出书,现在才知道,这个联名之人,非同一般啊,你这去支摊算命,都可以养家糊口了。”
“哈哈。”
席间又是笑声荡漾。你一句我一句的调侃,这些人都也是熟识的老朋友,自然没有什么关系。邵守云说道:“人都齐了,那就开席吧。钟岳,你是客,尝一尝这里的素鸭,味道老好了。”
钟岳动筷,加了一片炸得金黄油亮的素鸭,吃烤鸭就吃真的啊,吃什么素鸭……
真要养身健康,看这素鸭上的油,这也健康不到哪里去。
“这次三次会议都聚在了一起,是我们印社的盛大活动,伯昶,你要负责好活动的各项准备工作,事无巨细,都要过问。”
一旁的纪伯昶擦了擦嘴,“您放心,一切我都会交代下去的。”
钱筠尧笑道:“老邵,我卖个老脸,到时候让钟岳参加一下,可好?”
纪伯昶扫了眼,淡淡说道:“钱老,此次活动,除了印社内的成员,连特约记者,老师都吩咐要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