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跃龙门-第7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势造英雄,英雄也造时势。即使浔阳奇迹的背后有众多巧合,从省委、省府到浔阳的各级干部,也认可柳书记的能力与魄力。栽得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如果浔阳不是在柳书记的大力整顿之下,变得政治清明、极具投资价值,那些投资商也不可能光凭李家明的面子来投资。

    可惜了,就在这些官员盼望领导能高升之际,一纸考察通知书从天而降落在了苏书记的案头,考察对象便是这位风头正劲的柳书记。

    财政经济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是个什么鬼?

    是什么鬼不重要,重要的是柳书记确实要升了,将从排名倒数的省委常委被破格提拔成为正部级领导。可人大的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常务副主任,在实权与发展潜力方面能与一方大员相提并论?

    明升暗降!

    怎么会这样?

    消息从红色的保密电话里传来,柳书记这个正主如五雷轰顶,呆坐在书房里脸色发白,可正替他造势的李家明却没那么在意,甚至还长松了口气。

    这次的造势是老蔡建议的,李家明不过是顺着他们的意思走,甚至还有些惴惴不安,毕竟这个层次的事情他没有经历过。

    决定替岳父造势之前,李家明也仔细考虑过。成功了,有经历过仕途失败的老蔡在旁边提点,即使岳父再偏执也偏执不到哪去。起码这几年来,他的行事作风已经改了很多,没有象以前在袁州样一意孤行。

    如果失败了,那就象现在这样喽,天意不可违嘛。

    既然是天意不可违,接下来的戏,李家明也就没多大兴趣了,按照计划演讲完,便准备打道回老家过年。

第三百八十四章 立言?

    雷霆雨露,莫非天恩。

    这话柳本球是在看一部历史小说《雍正王朝》时看到的,当时他是很不以为然的。天下乃是天下人之天下,皇帝老儿不过是拿着刀把子夺了宝座,怎么就能自称为上天之子?

    因此,他在教育还是小学生的李家明时说:达才能兼济天下;穷,就只能独善其身,过好你自己的人生、生活才是最重要的。课本上讲的那些英雄、伟大的人物,仅仅只是课本上的。

    时过境迁,当年穿着破衣烂裤的李家明已经成了他的女婿、世界首富,而当年那位成天跟民工一样劳碌的校长,也已经官居副部还即将升正部。到了如今,仕途将走到终点的柳本球再品位这句‘雷霆雨露,莫非天恩’时,内心非常苦涩。

    “这世界上还是有天的,人也还是胜不了天的”。

    说的人莫名其妙,听的人微微一笑,纠正道:“爸,你错了,那话不是二月河写的,而是出自杨涟的《碧血录》。那老头临死之前说这话,半是身为人臣临死叩别君王的豪气,半是感慨像魏忠贤祸乱朝纲、君王昏庸无能,使黎民百姓难得久旱之后的‘雨露’”。

    出处错了就错了,关键是这话太对了,柳本球鄙夷道:“你能当我先生喽”。

    岳父的嘲弄,引来李家明这女婿的调侃:“爸,达者为师。”

    “得了吧”,心情很不好的柳本球抢白了一句,却好奇地问起杨涟的事迹。

    李家明没有听出话外之音,但随着他的话题说起那位古人。那是一个殉道者,用生命捍卫了他所遵循的道统,用从容赴死诠释了信仰的力量。

    “雷霆雨露,莫非天恩,仁义一生,死于诏狱,难言不得死所。何憾于天?何怨于人?”

    “蠢货!”

    骂得出来就好,李家明递了杯茶过去,以茶代酒道:“爸,进而治国平天下,退则归隐山林。你就知足吧,我敢打包票,你当校长时,绝对没想过能当正部级干部”。

    寒门子弟出身的柳本球凭自己的奋斗走到今天,又岂是心胸狭窄之辈?想起当年的往事,他也觉得象是做梦,而且一梦就是二十年。

    “正部?得了吧,我在茶山的时候,见到场长都得陪笑。那个时候我就想啊,什么时候我当了场长,第一件事就是把山林分给工人,让他们自己去经营。农民都能搞承包责任制,林场还吃大锅饭?”

    岳父还是有改不了的家国情怀,或许这也是他们那一代人的印记,李家明暗叹一声,玩笑道:“你做到了啊,我记得是你当常委副县长的时候,全县搞的林权改制吧?”

    手里端着茶杯的柳本球异样地打量了下女婿,古怪道:“林权改制是九九年的事,那时我都当副市长了”。

    是哦,李家明拍了拍额头,马屁道:“爸,你当年的升官速度,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吧?”

    这是柳本球以前很引以为豪的事,如今却是有些苦涩道:“都是苦干出来的,我也是运气好,一路来都碰得到想做事的领导。唉,以后不行喽,得务虚喽。”

    “是啊,大时代过去了,以后就是平庸年代喽”。

    平庸个鬼!

    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但这小子怎么也现暮气?两鬃开始花白的柳本球骂了一句,斥责道:“你正是大有可为的时候!”

    好象是大有可为,凭着雄厚的财力都能做很多事,可李家明苦笑道:“江郎才尽了”。

    “怎么了?”

    李家明两世为人也是人,有些话也闷在心里会发霉,可这话从哪开始说呢?拈着手里的白瓷杯沉默一阵,李家明看着眼前的古樟、竹丛,面露苦笑道:“看不清前路了,不象以前样,总是能依稀看到未来会如何。”

    虽是山里人,但柳本球从来不信神鬼,好笑又好气道:“你还真是神仙转世?”

    “爸,你莫笑,我是讲真的。以前吧,靠着一些眼前的事,仔细去推敲便能推出个大概,现在眼前的事太纷杂了,搞不清哪些是能显露未来的哪些只是暂时的。”

    这倒是真的,刚才还取笑女婿的柳本球点了点头,认同道:“站得越高,其实不一定看得更远。有时候吧,你站得高了,反而眼前的云雾更多,远处朦朦胧胧一片”。

    “爸爸!”

    两人正聊的时候,穿着红色滑雪袄、扎着羊角辫的新新冲进亭子,手里还抓了只正挣扎的癞蛤蟆,得意道:“外公,看我抓的青蛙!”

    冬天了,这孩子在哪抓了只这玩意?

    “挖出来的!就在就在那边,那边,去年我就听它在那叫。”

    李家明看了看女儿指的地方,原来是祠堂外的池塘边,真难为这孩子不怕脏不怕累,一点也不象大户人家的闺女。

    极宠这孩子的岳婿俩看了一阵这只满身包的癞蛤蟆,炫耀过了的新新将它一扔,又不知跑哪去了。

    “家明,新新跟你一个性子”。

    确实跟自己小时候差不多,都是天不怕地不怕,李家明乐道:“遗传遗传”。

    “幸好她长得象莎莎,要是遗传到你就糟了”。

    “爸,人因美丽而漂亮,不会因为漂亮而美丽”。

    “你信吗?”

    不信,李家明宁愿女儿漂亮而不美丽,也别当小姑独守的才女。

    经新新这么一岔,亭子里的气氛也轻松了很多,这就是孩子的好处。见岳父高兴了一些,李家明也趁机道:“爸,你就不是那种混机关的人。要不你去上任后,我给你找点事做?”

    “没兴趣”。

    真没兴趣?李家明仔细看了看岳父的神色,见不是假的,不禁好奇道:“爸,那你真想呆那混日子?”

    “我想写书,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象我这样的人立德就算了,虽然没干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也干了不少昧良心的破事。功也想立都立不了了,那还不如立一立言。”

    这还真不是开玩笑,柳本球这位即将去担任闲职的正部级高官,真是这么想的。他经历过文革、改革开放还当过官,可以说是这三十年巨变的亲历者、参与者,他就想从官员的角度,将这些客观地记录下来。

    这可真不能开玩笑,象岳父这种层次的官员,经历的事情太多了,也太多的事不能为人所知。如果他客观地去记录什么,肯定会惹麻烦的。

    “我有那么蠢吗?”

    说起来,柳本球这想法,还是以前在加州出差时萌生的。那年他和曾副书记他们去李家明那,无意中看到了蒋先生的日记影印本,才发现历史真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那时候我就想啊,等我离休之后,也真实地记录下我从政的经历。等到若干年之后,也能给后人一个真实的时代,而不用去靠资料推测。

    史书那东西都是文人写的,他们根本不了解官场、政治是怎么回事,领导们的回忆录又太多美化成分。文章千古事,我要是写出这么一本书,或许还真能流芳百世”。

第三百八十五章 这个社会怎么了?(上)

    过年了,大山里比平时热闹了很多,走亲访友的乡亲们骑着摩托车四处拜年,车后架上都绑着装满了礼物的纸箱,或是开着车在乡亲们羡慕的眼神中把喇叭按得老响。

    这几年的经济发展快,家里再穷的也能买得起摩托车,头脑活络的还能买得起价格便宜点的皮卡、面包车。尤其是那些华居木业或山里人家公司的干部,他们月薪好几千块钱,平时花销又不大,买个便宜点的车真不算什么。

    在家过年的李家明也得去拜年,一大早便带着老婆孩子出门,先去阿婆母舅家再去其他亲戚家,最后绕到王老师家吃晚饭。

    不出李家明的意外,在王老师家遇到了岳父、岳母,还有早已经下放当区委书记的宋小军。十几年的时间下来,李家明不得不承认当年看走了眼,这个宋小军比自己大哥、二哥强得多,而且是人品、能力等全方面的胜出。

    起码一点,宋小军得意与失意时都能与同学保持良好关系,而自己这两位堂兄是人前人后两张脸。在自己和岳父面前讨好巴结,在乡亲们面前虽也热情,却有种高高在上的味道。

    一家四口给老师、师母拜完年,柳莎莎带着儿女去了厨房帮忙,李家明则跟老师、岳父他们喝茶聊天,而已经当了区委书记的宋小军则是他们的服务员。这是官场上的伦理,李家明去给以前给sohu赴美上市开绿灯的吴老拜年时,司马已经贵为京城的副市长,在吴老面前依然是一副秘书模样得恭谨。

    聊天嘛,自然是天南地北地扯,扯来扯去还是会扯回到李家明和他岳父身上。一个是最优秀的学生,另一个是主人的老友,在一辈子方正的王老师眼里,可没什么领导和富豪。正是这个原因,所以他教了一辈子书,当了十几年的乡村小学校长。也正因如此,学生和老友都很尊敬或尊重他,这就是人格的魅力。

    不过,该张嘴的,王老师仍然不含糊,比如小学的校车问题。同古的乡镇不比邻近县区的乡镇,山里人家在这建小水电、食用菌栽培基地,本地的人口几乎都不外流,学生们也依然分散居住在十几个村。虽然校长同志已经退休,但不在其位仍然谋其政,张嘴便问学生要三台校车,而且得是那种安全系数高的好车,就是那种领导下乡坐的豪华大巴。

    这个没问题,李家明满口答应下来,拿起电话便打给毛伢,准备让他在省城采购三辆豪华大巴。可刚从卫生间出来的柳本球听到后,却阻止道:“家明,这是政府的事。”

    “本球?”

    “成林,同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