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潜入梦-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到糕点、水果,小到卫生纸,就是不赌钱。他身后还跟着一个保镖,负责维持秩序记录下注情况,最火的时候整个病区里都紧缺卫生纸,但是洪涛和小舅舅的床底下都快堆满了。

    更让病人和护士难办的是,洪涛这个怂孩子每天跑到男厕所里用凉水冲澡,至少一次!费不费水先不说,他把厕所弄得到处都是水,然后光着屁股从男厕所就回病房了。虽然他才6岁,但是该长的地方也都长了,护士和女病人看吧,不好意思,不看吧,有躲不开。你还没法骂,他个头不小,但是岁数小,6岁,不上不下,正好卡在这个能正经也能不正经的坎上。

    这就么努力了1个月多一点,母亲托的关系终于扛不住了,医院借着过元旦的理由,把洪涛和他那个小舅舅给劝退了,回家的时候,母亲又和父亲吵了一架,怪他把孩子教育歪了,现在她的同事和同事的同事,都知道她家里有一个很不是东西的坏小子。

    父亲和洪涛一个性格,表面上你说啥都是好好好、是是是,但是过后坚决不改。对于自己对洪涛的教育,父亲一点不觉得跑偏了,反而非常自豪。这可不是他自我感觉好,到他家来的同事、朋友、同学、包括他那些学生,无一没有见识过洪涛过人的聪慧。

    ps:由于大家的厚爱,新书已经冲上了三个榜单的前十名,这是我写书以来最好的成绩了,光说便宜话感谢,大家肯定不满意,那就来点实在的吧,加更!!!大家多来点点击和推荐吧!!!

第五十一章 迎接新时代

    当着客人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或者作品,已经成了洪涛家里的保留节目。只要父亲来了新客人,必须来一次,母亲来了客人,也得来一次,为此洪涛平时没事儿的时候,特意背了点唐诗、宋词,再写了点硬笔书法、画点水粉画什么的,以便应付这种迎来送往的应酬。

    “大姨夫,你能不能和姥爷说一声,就说你们单位有一批旧砖、就木料,问问他是不是再给小舅舅盖上一间房啊?”洪涛出院之后,只在家里躺了2天,就迫不及待的投入了攒自行车的工作中,大姨夫在他住院这3个月的时间里一点没闲着,各种自行车零件攒了一大堆,如果洪涛再不出院,他的资金链就断了。

    “盖房?干嘛又盖房!小明才多大啊,就准备房子了?”大姨夫让洪涛说糊涂了。

    “不是专门给他盖,你那个旧砖、旧木料啥的就不能稍微多出一点来,结果浪费也是浪费,把房子盖大一点儿,我不就有地方放这些玩意了嘛,老堆在姥爷屋子里,这个味道不太好,也影响姥爷休息,您说呢?”洪涛把自己真正的意图说了出来。

    “也对,成,晚上我再来,把这个事儿定下来,顺便把小厨房也拆了,重新盖,连带着就多盖一间房,院子里的邻居们也说不出什么来,反正咱不占院子里面的地方,直接盖院墙外面去,你说怎么样?”大姨夫明白了洪涛的意思,这是要打着给他小舅盖房的幌子,给他自己找一个库房加操作间。

    “对,这个主意好,工钱和料钱您报得便宜点儿,一说就让我姥爷动心那种,不盖下次就找不到这种好事的那种,不够的从自行车钱里扣。”洪涛觉得大姨夫在这方面想得比自己还周到,连院子里邻居的反应都算计进来了。

    这时候的大杂院情况很复杂,一般一个院子里住上十多户很普通,有的院子大一些,有的院子小一些。不管大小,院子里的空间都是有限的,你多盖一间房子,肯定会影响院子里其它住户的利益,轻的就是影响观瞻、影响通风什么的,重一些还会影响院子里邻居的走动,甚至会影响人家的采光。

    这样就会产生矛盾,关系好点的还可以商量,万一平时两家关系就不怎么样,肯定就没商量了,一旦闹到革委会去,这个房子就不好盖了。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性,羡慕嫉妒恨是人的天性,在76年之前,大家都是住在国家分的房子里,谁也没想起来自己家多盖出一间来。但是现在有人开了这个头,肯定就会出现你家盖了两间,我家才该了一间,甚至一间都没盖上的问题。

    古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

    一旦你家多了,我家少了,轻则是羡慕嫉妒,重了就是恨了。你一旦被周围的街坊邻居恨上了,那这个房子就很难盖起来,众口烁烁,革委会也要考虑大家的情绪。

    至于洪涛为什么非要着急盖房子,一是他真的需要一个比较保密的空间,二是他知道在后世里bj有这么一个政策,那就是在6、70年代中盖起来的房子,都属于防震棚,是国家允许自行加盖的,而且可以加进房管所的蓝图里。这样一来,等到拆迁的时候,就等于平白多了好几间房。

    后世的房价洪涛肯定清楚,现在看上去很不起眼的一两间小房子,加起来不过30多平米,到了拆迁的时候,就能换来至少一套2居室甚至三居室,或者十几万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拆迁款。所以趁着时间还来得及,洪涛打算把姥姥家和自己家所有能用的空地都用上,能盖多少就盖多少,等自己长大了之后,哪怕啥都不干,守着好几套拆迁房,也可以不愁吃不愁喝的提前进入小康生活了。

    1979年的春节和前两年过得完全不一样,老百姓饭桌上多了几斤花生瓜子杂拌糖,肉类副食也略有增加。就在洪涛住院的时候,中国政府和日本政府在bj签署了《中日和朋友好条约》,早在2月的时候,中日两国就签署了中日长期贸易协定,这就意味着中日两国进入了蜜月期。

    这次蜜月期一直持续了5、6年,期间大量的日本投资、贷款涌入了中国,当时日本国内有一个叫做“日本对华政府开发援助(即officialdevelopmentassistance,简称oda)的组织,它基本上承担了绝大部分日本对中国的低息、无息长期贷款,在79年之后的20年里,大概向中国发放了3万2千亿日元(约合300亿美元)。

    这些钱确实对中国的改革开放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8、90年代里,你几乎找不到那一个大工程里没有日元贷款的影子,如果当时的中国是一艘体型巨大但锅炉还没有烧热起来的巨舰,那日元贷款就是这艘巨舰的助燃剂,它让锅炉迅速燃烧起来,给巨舰提供了足够的动力开始前进。

    不过有意思的是,中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在20多年前还是一对仇人,猛然间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两国的民间和官方都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日本国内没有强烈的反对声音,中国国内也没有强烈的反对声音,大家好像突然间互相原谅了。

    当时日本《读卖新闻》撰文宣称:不要求中国人感谢,只希望中国人记得。而中国的官方媒体一般也就用中日友好之类的标题来回应,至于这些无息贷款是不是做为战争赔款来支付的,双方谁也不说是,也不说不是。而中国老百姓也不关心这个事情,买一两件日本电器成了那个年代里中国人最热衷的事情,你家里如果没一台日本电视机或者一台日本冰箱,那你家的日子肯定过得紧巴巴。

    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了21世纪还没有完全消除,生于90年代之后的年轻人,那一个没看过日本漫画?那一个没看过日本动画片?那一个没玩过日本游戏机?那一个没追过日本明星?当然了,还有一个更普遍的东西就是不管生在那个年代,那一个没看过日本的爱情动作片。

    不过这时的中国人心情就比较复杂了,尤其是年轻人,他们一边用着、买着,一边还得骂着,洪涛上辈子就没想明白,这些人是怎么想的,你要说你要替祖辈报仇吧,你就该不用不买,然后才有资格骂;你要说自己想享受吧,那就该把嘴闭上,总不能一边吃着饭,还吃的挺香,然后还一边骂厨子吧。

    不管洪涛想得通还是想不通吧,在年底的时候,党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这次会议上,结束了在粉碎“四人帮”之后两年中,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这就意味着中国的国门要慢慢打开。

    对于普通中国老百姓而言,新的时代马上就要开始了;对于洪涛个人而言,属于他的时代马上也要开始了。

五十二章 开学典礼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水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这首歌对于出生在6、70年代的人来说,必须听过、还得唱过!这是一个电影的主题曲,后来慢慢发展为学校里举行任何大规模集体活动时的必唱歌曲,原因很简单,当时能适合小孩子唱的歌实在是太少,其实能适合大人唱的歌也不多。

    洪涛和金月这时正站在雍和宫小学的操场上参加开学典礼,如果要让洪涛在住院和上学之间选一个的话,他宁愿去住院。住院不管怎么乏味,毕竟身边都是成年人,聊个天说个笑话啥的也有人能听懂,但是上学,尤其是上小学,虽然身边都是人,但是还不如没有人呢,因为他们都是7岁大的小孩。

    如果一个40岁的人,能够每天和一群7岁的孩子玩在一起,而且还不会感觉郁闷,那他只有以下几种情况。一,他是小学老师,不管烦不烦,他也得工作;二,他是体育教练,不管烦不烦,他同样得工作;三,这些小孩都是他的亲生儿女,而且他还特别喜欢小孩;四,他是一个弱智,智力也就等于6、7岁的水平,所以他正好是如鱼得水。这四种情况洪涛一个都不占,所以他必须感到郁闷、烦躁、绝望。。。

    他也曾想过很多种办法,想像避开上托儿所一样,把小学也给避开,但他就算想破了脑袋,也没想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能让他整整躲避5年。哦,对了,现在是6年了,洪涛正好赶上北京市实施教育改革,原来的5年制小学变成6年了!

    “大江,你今天带糖了吗?”洪涛由于个子最高,所以站在了他所在的一年级一班两排队伍的最后一个,他前面站着一个熟悉的背影,张大江!

    “带了,在书包里,回到教室给你吃!”张大江扯着脖子正唱歌呢,五个音跑了4个半,还半个没发出来。后背让洪涛一捅,马上回过头来,带着那个招牌般的笑容,回答了洪涛的问题。

    “刚才在教室里你怎么不理我?不认识我了?”洪涛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敢和他在开学典礼上聊天的,肯定不能轻易放过,没话也得找话说。

    “你长得太高了。。。。。。”张大江伸手比划了比划两个人的个头,上托儿所的时候他和洪涛差不多高,看起来他还要猛一点,但是现在洪涛已经比他高半头了,估计在他看来,比他高的同龄人对他都比较有压力。

    “长高了还不好,你看这一片全是孩子,还有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的,咱要不长高点,能打过他们吗?你说是不是?”洪涛向后面看了看,一年级的小豆包们都站在操场的最前面,就在那个水泥砌的主席台跟前,后面全是高年级的学生。

    “我爸爸说打人不是好孩子。”张大江也向后看了一眼,然后赶紧把眼神收了回来。

    “你爸爸只和你说了半句,这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