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果洪涛连顿晚饭也没蹭上,灰溜溜的跑下楼,想了想,服装店、玩意店都不能待了,美容店里都忙着呢,也没人搭理自己,这不成臭狗屎了嘛!干脆还是提前滚回了自己家吧,还是老妈老爸好,从来不嫌弃咱!(未完待续……)
三百一十七章 无鞋斋
自己家那个院子里的南房和厕所已经都拆了,不管是按照自己的意见还是按照母亲的意见来翻修这个小院,两间南房和那个厕所都是不用留着的。刚开春的时候,大姨夫就派人来给清理了一下,顺便把以前堵住的下水道给刨开重新换了新管,但是厕所没有保留,现在剩下的林家想去厕所就只能出院跑几十米远,去胡同里的公共厕所了。
不知道是不是院子里泥土被那些污水泡了几个月的缘故,洪涛和那二爷种的那株葡萄苗发育得不错,春天一到,刚把盖土扒开,它就迫不及待的长出了枝蔓,沿着洪涛给它们搭建的那几根木棍开始向上爬。按照那二爷的说法,这株葡萄栽过来的时候就已经是两年的苗了,再过一两年就可以挂果,到时候吃不吃单说,夏天躺在葡萄架下来个午觉什么的,肯定是件特别惬意的事儿。
住在最里面北房的那个林家也快搬家了,在父亲的春节攻势之下,他们单位的领导终于吐了口,十一之前肯定给林家重新分配住房,也就是说,如果抓紧的话,用不到明年,这个小院就能完全翻建完毕了,到时候就真的成了独门独院,父亲的心愿也就算是完成了。
父亲的心愿完成了,可是洪涛还不能闲着,他还有自己的心愿呢,首先就是旧鼓楼大街上的那所院子,这里已经被洪涛选为了日后的栖身所在,至少是之一。所以如何修缮,真是费了洪涛不少的心思。回到家里,吃完了晚饭。又和父亲聊了几句天,洪涛就跑回自己的屋里,趴在桌子上开始规划自己的小院。
首先就是车库的问题,由于院子前面没有多余的空地,隔着两三米远就是马路了,所以要想停车的话,就得把西墙开一道门。然后占用前跨院或者南房来当车库。但是这样一来,原本古香古色的院子就得多出一道卷帘门来,有点不伦不类的感觉。
其次就是噪音问题。由于这座院子是临街的,它的西墙外就是旧鼓楼大街,虽然这条街目前还不是什么主要街道,就连公共汽车也只有一个58路从这里经过。算不得噪音很大。不过这只是86年的旧鼓楼大街。如果到了96年,到了2006年,这里可就不是这样了。
那时候马路两边会开起很多饭馆和酒吧,一到晚上就是车水马龙的好不热闹,虽然这个小院的正房还在胡同里,但是这些噪声肯定也会传进去的。对于这个问题,洪涛只想出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在院子上面扣上一个玻璃罩子。从而把整个院子和外界分隔开来,既能防风沙。又能防噪音,还能保温,一举多得。而且还不会太气闷,只需要在玻璃罩子上弄上几个换气扇就可以了,就和一个大暖房一样。
其实这不是洪涛的发明,而是他在上辈子见过的一个例子,当时在他家那条胡同里面,就有一个四合院是这么弄的,而且年头也不是很晚,大概就是他上初中这几年,所以说技术上应该是可行的。这个问题已经交给小舅舅和大姨夫了,他们会四处打听打听有没有能搞这种工程的人和材料,毕竟这个年代什么玻璃幕墙、玻璃通道之类的建筑形式还没有大规模进入京城,找起来不是那么容易。
最后就是院子里应该如何布置,这座小院的院门冲北,进了院门之后就是前跨院,面积并不大,只有细细的一条,说是前院,不如说是过道。真正的院子在西厢房以东,整个院子四四方方,大概有140平米左右,原来的地面大多是铺设的青砖,不过现在已经坑坑洼洼的不堪入目,到底是种花种草,还是铺砖铺石,这一切洪涛还没琢磨好,还得等那个玻璃罩子的事情定下来之后,才能最终确定院子里的模样。
至于种树啥的,洪涛想过,如果能在院子里种上一颗树,或者直接移栽一颗大树,那也是挺美的事儿,尤其是夏天的时候,有树荫和没树荫完全不是一个感觉。可惜的是他也只能是想想,树这个玩意,再过十年,就比人还金贵了。你种的时候没人理你,一旦这个树长到了一定高度和粗度,就会有相关部门来登记注册,这棵树就算有了户口,不是你想砍就能砍的。
这还不算完,如果树长了虫子,得上你院子里来打药,喷的到处都是;树杈碍事了,你可不能自己弄,你得按照规定向相关部门申请,等人家有功夫,再来给你处理;如果树死了,那还得调查一下,是怎么死的,但凡发现树受到了你家的不正当待遇,得,你赔钱吧!数还不会少了,几万那是看你可怜,罚你十几万你也得忍着。
看着自己画的这个草图,洪涛脑子里突然迸发出一个念头,这还是下午在玩意店里遇到那个老三,从他那里收了两颗翡翠原石之后想起来的。这个念头说起来有点不靠谱,但是洪涛又想试试看,反正大不了就是损失点钱,又不是倾家荡产,对自己的生活根本没妨碍。至于说让那二爷他们知道了之后,会不会说自己是败家仔的问题,洪涛根本就不在意,现在自己在他们眼中已经就是败家仔了,再败也败不出什么新名头了。
这个念头是什么呢?就和桌子上放的这两块翡翠原石有关,洪涛原本并没想起来提前收集这些玉石类的东西,然后等待升值,这也和他前世的生活环境和习惯有关,在上辈子他根本就没关注过这些东西,所以一时半会也没往那边想。不过今天让老三这么一提醒,洪涛这才意识到,除了邮票、硬木家具、古玩字画、名车名表和房子之外,自己好像还真是把玉石这种升值潜力非常巨大的投资给忽略了。
不过不要紧,现在开始应该还来得及,目前全国都在搞经济建设,大家都黑了心的琢磨着怎么挣钱呢,好像还没有那些吃饱了闲的慌的人去炒作玉石这个玩意,所以从价格上来说,应该还不算太高,尤其是这种未经雕琢的原料,这一点从老三出售这两块翡翠原石的要价上就能看出来。
虽然几百块钱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但是对于此时的洪涛来说,那都是毛毛雨啊,一口气拿出几万十几万的他也不会心疼,反正有好几只会下金蛋的母鸡正在不停下着呢,这些钱留在手里一个子儿都多不了,但是投资出去,只要方向对,那早晚都能赚回来。
但光是收购这些玉石原料的话,洪涛并不是很得意,他后面还有一个计划,想起来自己都会笑出声来。他打算把这些玉石原料全都铺在自己这个院子里当垫脚石用,等再过十年二十年的,自己突然告诉那二爷:你左脚踩着的这几块石头能卖五百万!你右脚踩着的那个更值钱,能卖八百万!老头会不会直接吓晕过去呢?
当然了,为了能让数量尽快多起来,洪涛打算不仅是收翡翠,如果有条件,他还想收一些其它的。比如后世值钱的鸡血石、田黄石、和田玉、岫玉、独山玉、绿松石之类的东西,最好是收原料,因为原料相对便宜。如果有便宜的成品,洪涛也不在意一起给买过来,但是这种可能性不太高,手里有这些成品的人,大多是行家,没那么多漏儿可捡。
“嘿嘿嘿嘿……哥们想好啦,赶明门楼上给我弄块匾额,我这个院子就叫【无鞋斋】了,谁敢穿鞋进来,我打断他的腿!这要是万一把我地上的翡翠磕掉一块,咱不就亏了!”琢磨着以后自己小院里遍地都是宝石,每天走几步就能磨掉好几万块钱的场景,洪涛趴在书桌上,流着哈喇子睡着了,去见他那位老神仙去了!
八六年的初夏洪涛很忙,除了以前那点固定的工作之外,现在洪涛又多了几档子事情需要操心。
首先就是黑子,他带着两个同伴早就跑到了双|鸭山,然后由那二爷的那位老朋友带着一起去了同江,在那位老朋友的亲家帮助下,在市里开了一家名为秀水的贸易公司,用的房子就是当地农垦兵团的,这位亲家在兵团里任职,也算是个头头了,虽然退了,但是说话也还管用。
然后再通过蒋女士介绍的关系,向市里唯一一家具有外贸经营权的市边贸总公司交了两万块钱的注册费,摇身一变,也变成了秀水边贸公司,可以和江那边的老毛子眉来眼去、互通有无了。
这个玩意说起来轻松,其实如果后面没有人情、没有足够的钱来运作,也是很难的。光是他们折腾贸易公司这一个月,洪涛光在京城这边走门路送礼就花了一万多块钱,这还是有蒋女士她们这些内行帮着,否则你提着猪头也找不到庙门,就算送到人家家门口,没有特别可靠的熟人介绍,也没人敢收。(未完待续……)
三百一十八章 人傻钱多速来
但是边贸这个玩意,一旦做了起来,那可真叫挣钱啊,尤其是这个年代,尤其是守着对面那个地大物博、重工业和轻工业完全失衡的老大国家,你只要不是傻子,哪怕把大江弄过去,都能挣个钵满盆满。
黑子他们三个也是贼大胆,在小五这边还没有给他们凑够货源的情况下,他们就自己跑到口岸那边,仗着那几句半生不熟的俄语和一本俄语字典,联系到了第一笔业务,然后又跑回来,自作主张的从双|鸭山市里,通过那二爷那个老朋友的关系,花了一千二百多块钱买了一吨白砂糖给运了过去。
结果对面那个老毛子还真没骗他们三个,砂糖收下,然后两辆苏联产的崭新的吉尔一130大卡车就归你了。这下黑子他们三个人可傻眼了,换东西的时候光想着怎么合适了,结果他们三个是谁也不会开车,好不容易把这两辆车弄上渡船,拉回来之后就停在码头上,弄不走了。
不过这两辆车最终也没让黑子他们坐蜡,因为他们弄不走,有人能弄走。黑子他们并不是来这里最早的边贸商人,同样的贸易货栈,这里已经有了一家,剩下还有很多当地人也干起了无本生意,就是当中间人,给你介绍货源或者帮你销售货源,因为他们没有做边贸的本钱和资质。
黑子他们只在码头上待了一会儿,就有几个人凑了上来,当他们问清情况之后。立马就给出了收购价格,一辆车四千块钱,现钱现货。一把一利落。黑子一琢磨,反正自己也弄不走,更没地方卖去,干脆,四千就四千吧,反正也不亏,成交了!于是这两辆车直接在码头就出了手。确实也是现钱交易,当黑子他们三个揣着钱回到公司之后,这个心里才算彻底踏实下来。这时他们袖口里的管叉都快攥出汗来了。
这些都是洪涛后来听说的,他在当时只看到了小五手里的一份儿电报,上面只有一句话:白糖换卡车,一吨赚六千!人手不够。速来人!按照小五的意思。这张电报肯定是黑子写错数了,他觉得可能是由于第一笔买卖做成了,黑子太激动,所以手一哆嗦,多写了一个零,还打算再拍电报回去问清楚。
不过洪涛没让他拍,因为洪涛信了,虽然他不知道黑子他们到底拿白糖换了什么卡车回来。但是这种赚钱的速度他还是能接受的。上辈子他听小舅舅和他说过,当初小舅舅那一群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