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不到十户人家住在这里,吴东一路跑着一边观察。
小镇上只有一个小超市,现在还没有开门,不过吴东也去过这里,几乎没什么商品,镇上的人有什么需求,都会开车去三十公里外的五一区购买,事实上这里住着的多数是老人,除了必要的柴米油盐他们几乎很少上街出门,平素天气好的时候会到街上来走走,晒晒太阳,或者聚在一起吃点老猎手打来的野味,喝点伏特加,坐看夕阳西下。
十分钟把方圆不到两平方公里的小镇转完,三户人家已经起床做饭升火,四个俄国老头儿做着手中的活计,劈柴的劈柴,扫地的扫地,溜达的溜达,只有一个似乎还没醒好,出门的时候差点撞到自家的门框上。
吴东的出现,小镇,确切点说更是小村上已经出来的人也很好奇。
吴东很友好的向他们问好并扶了一把差点倒地的那位老大爷,俄语十分流利准确,让这些老人们很是惊讶,并夸赞了他的语言学的很不错,甚至那位满身酒气的老头还拍了拍吴东的头,脸上挂满了慈祥的笑容。离开时竟然开玩笑的说下次见面是不是有好酒带过来,他愿意用最好的山鸡或者野猪肉换!
回到镇西侧,吴东看了一圈小镇南北方向路这边的一排排的房子,除了有一户人家还有人住外,共计七所房子都已经被长起的荒草围住,看上去已经好久没人用过了。
房子是砖木结构的老房子,那一根根的松木甚至都可以看到漆面没有多少被风蚀的情景,窗口是桦木的,有些小,每个窗上有三扇玻璃,落着满满的灰尘。
不过一眼看去,这条件也比板房好上百倍……之前中国人不喜欢和当地人接触,特别是当地的原住民,打交道都需要警方和政府出面,吴东听从了叔叔的建议之后考察这么一圈,发现这儿的人很淳朴,老人们都很慈爱有加。
早饭之后,吴东安排白大柱去办送礼的事,老倪叔去附近农庄或者别的菜地购买移植尽可能多的向日葵,舍瓦继续向大学那边提供黄瓜,当然这一棚的黄瓜已经摘去了大半,剩下的吴东不打算再卖。
带上马兵和麻拉基夫等几人带着两小推车的蔬菜,转遍了小镇,给每一户送去了一大堆的黄瓜、番茄、豆角、芹菜等俄国人在自家菜地里不种或者种的少的菜品。
俄国人太惊讶了,自打小镇为了提高税收,承包给中国人菜地之后,几乎是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况,今天却改变了。
当然,这个改变源自于叔叔的提醒,吴东也是想进一步和当地人融合关系,毕竟自己可不是种几年地就走的想法,而是打算把这儿建成生命基地的生态场区长久的呆下去,为什么选这里的首要原因是在地下,吴东当然不会和他们说这个,而是滔滔不绝的忆起了往昔。
“哦,我的上帝,小伙子,你这个年纪的青年,怎么可能对社会主义有什么印象呢,我是说——俄国的社会主义。”
近百岁的老红军,上个世界20年代出生的老人高尔基连连摇头不相信吴东关于红色帝国的留恋,毕竟红色帝国垮台的那天,吴东还没出生呢。
坐在老人身边的,还有柯留察三兄弟,七十多岁的老猎人,哈萨克族。老机械师弗雷尔夫妇,还有住在镇北的一户原住农民安娜达娃奶奶一家七口人,早上吴东扶了一把的朱可夫与卫国战争时期的大元帅同名,不过他是个车工,妻子是个比达琳娜大婶还要粗壮的女人。
对于友谊农场的大馈赠,俄国人深感意外,简直惊讶极了。
在他们的了解过,中国人只知道赚钱,不管自己的吃住怎么样只要有钱赚再脏再累也不怕,同样他们已经没有什么信仰,原来这个社会主义的邻国现在走了特色之路,两国********渐行渐远,后来俄国自己却也推翻了共产之路,结果两个国家都不再纠结于意识领域,可是在经济领域,东方的邻国已经把俄罗斯远远的甩在了后头,在交谈中老人们虽然已经退休,可是无不对过着美好生活的邻居们羡慕无比。
吴东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让全镇的老人们耳目一新,刮目相看。同时更像是寻到了隔世的知音,滔滔不绝的讲起当年红色岁月,控诉当下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所有人带来的不是民主自由公平平等,而是经济的困顿,生活的匮乏,政治上的无声。
吴东之前在达琳娜大婶那里看过一些著作,包括**人的相关理念,对此吴东并不执个人态度,因为历三世经过了上亿年和几十个文明时代,吴东知道人类的终极未来在哪里。这种超八级文明的思想体,也许是某个灵魂家族的慧者觉醒给三级半地球文明带来的超前思想,可惜,当下的时代现代地球人并不具备其该有的物质、文化特别是灵魂基础——当然,理想是好的。
有意思的是,麻拉基夫等不良小青年竟然也加入到了重新向往红色时代的回忆中,连百岁老人高尔基,原镇长弗雷尔等也大为惊讶!
麻拉基夫耸动了肩膀,“我们虽然没有生在苏维埃,长在红旗下,可我们十分景仰爷爷辈、父辈们所在的红色苏联,如果有可能,我们真愿意回到过去,我们不想天天只是为了钱而奔命,为了守护个人的资产而劳碌一生,我们愿意为国家和民族去工作,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麻拉基夫这番话,连吴东都彻底的刮目相看!
这个,还是那个不良小青年吗,前天还把人家一个少女做壁咚状的挂在墙上……难道我的劳动改造奏效了?
老人们却抱以了热烈的掌声!
瘦高的百岁老人高尔基说道,“你们年轻人是我们未来俄国的希望,也许回到红色帝国时代是不可能的了,可是,你说的正是**朴素哲学的真理,人总不能只为了钱而活着,不是吗?”
瞬时间,很多老人老泪纵横,想起了他们火热的年轻时代。
思想上的共鸣,让吴东很快拉近了和当地人,甚至包括麻拉基夫等人的距离,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吴东适时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想如果有可能的话,承包下萨尔小镇上的一切,包括土地,各种资源,人员,房屋等等,虽然我们已经不能在现行俄罗斯的体制下搞出红色公社那样的社会主义模式,可是也许能够变通着做点什么,至少讲生活在我们这里的人能够快乐的享受等同于社会主义红太阳之下的阳光、空气、水还有自由的思想、公平的竞争等等。”
高尔基微笑慈祥地看着这个东方少年,摇头苦笑,“不,不。我的孩子,虽然现在的国家倡导着自主,可是现在信仰并非自由,**在俄国举步维坚,你真的要打出红色旗帜,我想很快克格勃就会来把你带走,算了吧,你的心是好的,我们这些遗老遗少们就很高兴了,至少知道我们伟大的东方邻居还有人心里记得那伟大而崇高的梦想。”
当然不能算了!
吴东也不是来探讨人生的,目标是冲着这个优质的地盘来的,至于思想领域,这个先搁置,高尔基老爷爷说的问题吴东也考虑过了。
“呵呵,高尔基爷爷,这个您大可放心。我们不谈姓社还是姓资,我们完全是用实际的生产、经济和商业行动来做事,不喊出任何的政治口号,也不加入或者建立什么党派,我们在自己的地盘上,就按我说的去做,去实现。而对外,不管是谁,哪个国家或者团体势力,都用现世他们接受的办法去交流沟通,而我们只做不说话……”
突然,一直不怎么说话的弗雷尔老大爷眼睛一亮,“你说的这个,类似你们国家的特区,或者更高级一样的乌托邦?”
接着,所有人都加入了讨论,老人们越说越高兴,俄罗的年轻人更为吴东这个设想打动,麻拉基夫甚至恨不得立即开始去开工干活……
吴东进一步详细的说出了自己的设想。
其实,很简单,按中国一贯的叫法,就是建设一个大些的高级休闲度假区。
转了一大圈子,吴东只是想拉近和当地人心灵上的距离。
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其实不是时空的距离而是心灵的距离。心贴心,天涯变咫尺,心逆心,咫尺是天涯。
马兵实在想不出,吴东的脑袋是怎么长的。
多少中国人到俄国来种菜,可是,哪个去和当地人大谈理想信念了,哪个把社会主义理想做为梦想来实践了,哪个和当地人处的和一家子似的了!
只有我老大……马兵是心服口服外加佩服。
不说别的方面,光是一个弗雷尔大爷,就能够帮着基地做很多比较复杂的工作,比如——对付苍蝇的问题。
说了一上午,吴东自己竟然发现,魂级再次得到了进步,达到了四级中的水平!
“真没想到!”
吴东太惊讶、太高兴了。
没想到与人进行思想的交流竟然和抱着女人感受那份**与灵魂的共鸣是一样的,都能带来一定的魂灵净化。当然,如果关于**理想这个真的是灵魂系家族复苏者留给现代人的遗产的话,那么这个灵魂进化就没有什么可疑问的了。马克思,这个名字,吴东早已记下。还有耶稣、释加摩尼、安拉、老子、孔子这些大思想家,和马克思一样,都是人类思想史丰碑式的人物。
这个令人惊喜的变化,在三世火星时代时也有过类似灵魂进化,这说明,灵魂模式得到了开启,未来魂力可以通过教化、交流和感悟等来实现了,这种方式总比吞噬灵魂要好,也没有付作用。
这是个意外的收获,吴东高兴的请所有镇上的人去农场做客,他亲自下厨!
小镇上这留守的这几户人家沸腾了,来自东方朋友请客,怎么可能不去呢?一上午的思想交流,仿佛让他们回到了几十年前的红色时代。
“哈哈,那我们可得隆重一些!”
俄罗斯人很看重邀请和被邀请,虽然吴东的邀请是临时起意,可是他们这是通过思想沟通拉近了距离之后的进一步交流,所有人都没有拒绝的态度哪怕是迟疑的表情。
百岁老人高尔基独居,他回屋去准备礼物,而柯留察三兄弟都是光棍汉,最小的老三则回去准备昨天刚刚猎到的野猪肉,弗雷尔家的大婶回去拿她亲手制作的糕饼,安娜达娜奶奶去取腊肠,朱可夫回家拿酒,据说是十年的伏特加,剩下的人则浩浩荡荡先行跟着吴东他们一起去镇西头的友谊农场蔬菜基地。
“今天中午要大吃一顿大喝一顿,哈哈!”
朱可夫抱着的可不是一瓶子,而是一个大坛子……太高兴了,多少年没有这么多人一起喝过酒?多少年没听过,说过这么畅快的话?
大雪又铺满了回家的路
战士站在河边眺望故乡
那开满野花的山岗弥漫着忧伤
还有他心爱的姑娘
姑娘们守望顿河,情人离去的方向
哥萨克年轻人勇敢顽强
他们总是被迫征战四方
每当回家的火车来生还的士兵们
把沙皇的军帽扔在那顿河上
顿河静静的水面上飘满了军帽
战士们的哭声久久回荡
多少年寒风吹刮着白桦
西西伯利亚的秋冬春夏
在那遥远的战场,风把他的愿望
带回到母亲的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