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意大利人为例,意大利的男人对女性的尊重毋庸置疑,他们会竭尽所有能力呵护女***护女性,甚至有人戏称,每一个意大利男人都有恋母情结,因为母亲的地位在他们心目中是无法取代的;但同时,意大利的男人对女性的占有和压抑也不容忽视,他们更加希望女性成为家庭主妇,女性在职场上遇到的性/骚/扰严重程度超乎想象,男人四处拈花惹草,却又无法容忍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女性身上。
这种矛盾的情绪,不仅仅是意大利人,欧洲地区都可以深切感受到,这也是他们文化发展流传下来的烙印。所以,可以想象,当“狂暴之路”的争议传播到欧洲大陆之后,引爆的讨论热潮,甚至超过了美国——毕竟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文化烙印是他们史书上最缺少的一部分。
“狂暴之路”还没有登陆欧洲,这部电影的期待值就已经爆表了,作为海外市场的第一站,英国更是掀起了舆论狂潮,自“泰坦尼克号”之后,英国已经多年没有感受到如此狂热了,与美国不同,英国毕竟还是一个更加尊重戏剧的国家,伦敦西区的运营情况远远好过于百老汇,电影这种更加通俗的艺术始终难以掀起全民狂欢。不过,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电影在英国的发展也逐渐抬头,“哈利…波特”系列和“007”系列的巨大成功让人看到了这片市场的上升势头。
英国的精英阶层对于性别歧视更为敏感,因为在贵族阶级里,女性依旧是作为男性的附庸存在,她们依旧在家庭之中扮演着“女主人”的角色,在现代社会里举步维艰地寻求自己的一席之地,即使英国女皇已经在位超过半个世纪了。“狂暴之路”所倡导的平等思想无疑是对精英阶层的重大冲击,迎来了强大的反弹,电影想要撕开以伦敦为基地的这些顽固传统思想的防线,难度远远大于美国本土。
“狂暴之路”海外市场能够复制北美的票房奇迹,这也是最大看点之一。
“艾玛,艾玛,你说,英国的首映式和美国会不会有所不同?”阿德里亚娜…利马的表情夹杂着亢奋和忐忑,精神奕奕地盯着艾玛…斯通,充满了无数期待。坎蒂丝…斯瓦内普尔更是紧紧地抱着艾玛的手臂,胸前的汹涌散发出致命的热量,“艾玛,伦敦的首映式如果没有人前来捧场的话,那怎么办?我们要不要一起走红地毯啊?”
艾玛看着身边这一张张激动的脸孔,无奈地摊开双手,“我也是第一次啊。”艾玛显得有些无辜,“狂暴之路”仅仅只是她的第二部作品而已,更何况,阿德里亚娜她们都是世界顶级名模,常年都活跃在国际舞台,怎么现在反而过来询问她呢?“我这才是第一次来英国,你们每年不都是会过来参加时装周吗?”
“时装周可不是电影首映式。”吉赛尔…邦辰转过头来,笑盈盈地说到。
“但你们可以把首映式当做时装周啊。”艾玛的话语让大家都连连摇头,阿德里亚娜捏了捏艾玛的鼻头,“小家伙,相信我,首映式和时装周可绝对不一样。”阿德里亚娜抬了抬下巴,示意了一下正前方,“那男人到底将会带来什么样的惊喜,没有人知道,不是吗?”
珀西回头看了看那悉悉索索的窃窃私语,然后转头看了看斜前方的兰斯。此时兰斯专心致志地翻阅着“无敌浩克”的剧本,似乎根本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对即将到来的欧洲宣传之旅没有丝毫的担忧。
内心深处的自信就悄然浮现了起来,“狂暴之路”已经在北美创造了奇迹,那么为什么不能在欧洲也延续奇迹呢?这让珀西挪了挪身子,调整了一个舒适的位置,将身后那低低的讨论声都抛在了脑后,再次把注意力集中在了手中的宣传行程表之上,接下来半个月他们将走遍欧洲各地,一路急行军,没有太多休息时间。想要在欧洲市场取得票房佳绩,他们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展开。
伦敦希斯罗机场作为世界客流量最大的机场之一,每一天都有无数的旅客来来往往,二十四小时无休止地运转着。今天也不例外,但却显得有些异常,早晨不过八点,汹涌的人潮就开始朝着希斯罗机场涌入,络绎不绝的旅客就像是大闸泄洪一般,源源不断地将机场的每一个角落都塞满,如此盛况让机场的地面工作人员议论纷纷,好奇之中夹带着一丝亢奋。
爱丽丝…希尔(alice…hill)四处张望着,脚步有些犹豫,接机大厅里的密集人群看起来就像是泰晤士河里的大闸蟹一般,密密麻麻地彷佛就要满溢出来了一般,如此景象着实太不正常了,这让爱丽丝开始怀疑,难道今天这里有什么摇滚乐队开演唱会吗?
爱丽丝想要寻找一个人询问一下,但却不知道应该找谁,万一这些全部都是真正的旅客呢?即使找到了,她也不知道应该如何询问。爱丽丝将怀中的巨幅海报抱了抱紧,为了这一天,她已经足足等待了一年时间,自从在电影院里观看了“借刀杀人”之后,她就在等待着兰斯前来英国的时刻,她希望可以近距离地看到兰斯,希望可以近距离地感受那种强大的魄力,这是她第一次喜欢上一个电影明星,在她十六年的人生里,着实有些陌生,从得知“狂暴之路”剧组即将前来伦敦宣传开始,她就已经开始狂欢庆祝了,卯足马力全力准备,但真正抵达现场之后,反而陷入了短暂的茫然——她只是莽撞地来到了希斯罗机场,准备接机,但就连去哪里接机都没有任何概念。
“上帝,我昨天才和朋友通过电话,她在纽约现场看到了兰斯,她说兰斯的魅力让她几乎喘不过气来,从头到尾,整个影迷见面会,她从头到尾都在尖叫。看在耶稣的份上,她昨天的声音几乎就要发不出来了,哈哈。”
“说不定今天回去之后,我们也是如此。”
一阵嘻嘻哈哈的讨论声从耳边飘过,爱丽丝抬头一看,就看到了一群大学生模样的年轻人,有男有女,熙熙攘攘地朝前走去。爱丽丝根本来不及思考,连忙迈开了脚步,跟在他们的身后,试图寻找到组织。
没有想到,才跟了几步,她就被发现了。“嘿,我们有个小尾巴。”一个梳着马尾辫的女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识破了爱丽丝的行踪,这让爱丽丝有些窘迫,手足无措,试图为自己辩解一下,嘟囔了两声,却是一点声音都没有发出来。
“所以,你也是为了兰斯而来的吗?”一个瘦瘦高高的男生走了过来,眼神里闪烁着一丝探究,但嘴角的笑容却十分温暖,这让爱丽丝的紧张稍微平复了一下,连忙点了点头,男生主动抓住了爱丽丝的右手,掌心有些微凉,“我们也是,快点加入我们吧,我们必须让兰斯感受到,伦敦的热情和好客。告诉你,那些精英贵族们肯定不希望看到兰斯带着‘狂暴之路’剧组侵犯他们的领地,所以我们更加要团结起来。”
一切发生得太快,爱丽丝依旧有些懵懂,“我叫阿德里安…亨得利(adrian…hundley),你呢?”男生阳光的声音终于唤醒了爱丽丝的注意力,“爱丽丝。”她含糊地说了一句,随即又补充到,“我叫爱丽丝。你也喜欢兰斯吗?我以为,喜欢兰斯的大部分都是女生,你是为了查理兹来的。”
“哈哈,我是一个电影爱好者。兰斯是一位神奇的导演,不是吗?他总是可以为电影注入一种神奇的力量,每一次,我是说,字面意义的每一次,他都可以带来惊喜。”阿德里安眉飞色舞地开始描述起来,“这次‘狂暴之路’的预告片,真的太疯狂了。事实上,我对于英国市场迟迟不愿意引进的行为,表示了无数次愤慨,他们怎么可能那么愚蠢!居然比美国迟了两周,上帝,整整两周!”
“阿德里安,你又在抱怨了!但现在,兰斯终究还是来了,不是吗?”那个扎马尾的女生走在前方,头也不回地说到,惹得所有人都哄笑了起来。
爱丽丝也终于展露了笑容,“对啊,终究还是来了。”但话音还没有落下,爱丽丝的嘴巴就合不拢了,瞠目结舌地看着眼前那汹涌沸腾的夸张景象——这……是不是半个伦敦的人都聚集在了这里?(未完待续。)
927 万人空巷
密密麻麻的人海在视线里浩浩荡荡地铺陈开来,那宽阔空旷的停机坪上此时已经完全被人潮所占据,从接机大厅的玻璃墙面居高临下地看出去,可以清晰地看到那密集的人群塞满了视线的每一个角落,犹如浩瀚海洋一般汹涌沸腾,甚至让人怀疑飞机的降落跑道是不是都已经被占据了。
爱丽丝不由就想起了不久之前纽博格林赛道音乐节的盛况——那个音乐节可是足以容纳十万人的现场,所以……眼前有十万人吗?
“十万?没有,那肯定没有,十万人绝对不止这么一点点。”扎马尾的女生声音高高地扬起,爱丽丝这才意识到,她居然无意识地把脑海里的惊叹直接喊出来了,不过爱丽丝却没有时间害羞,她的注意力都被那女生吸引走了,“但我可以肯定,一万人,这里至少有一万人!”
一万人,这到底是什么概念?爱丽丝脑袋里一片茫然,她只知道,她现在所在的高中里,整个学校只有八百人——仅仅只是八百人,就可以把学校的足球场塞满了。那么,一万人?
爱丽丝再次看向了眼前那连绵不绝的人海,彷佛根本看不到尽头一般,炙热的温度充斥在每一个氧气因子里,空气似乎都开始沸腾了起来,爱丽丝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脚步就开始变得轻盈雀跃起来,耳边传来艾德里安的声音,“耶稣基督,今天是不是半个伦敦城的人们都聚集在这里了,上次遇到这种盛况是什么时候来着?‘泰坦尼克号’?我不太确定,我好像从来没有在新闻上看到这样夸张的景象。”
“看来,这次期待‘狂暴之路’的,不仅仅是我们,不是吗?”爱丽丝压抑不住自己的亢奋,插话说到,惹得小团队所有人都转头看了过来,然后就看到扎马尾的女生灿烂地笑了起来,“肯定是如此!就让那些老顽固们看看我们的能量吧,托尼…布莱尔(tony…blair)应该要听到我们的声音才行!”说完,她就高高举起了自己的双手,一路欢呼地朝着楼梯口方向快步走去。
“萨姆就是如此。”阿德里安笑呵呵地说到,“‘借刀杀人’上映之后,为了抗议现代社会大城市里的冷漠,她在街头做了‘自由拥抱’的项目,宣传电影,也宣传人和人之间的温暖,足足做了一个月。所以,这次机会她绝对不会错过。”
原来那个扎马尾的女生叫做萨姆。
爱丽丝只觉得一股难以描述的激动和热血在胸腔里撞击着,“爱丽丝!快,跟上!”阿德里安的呼喊声让爱丽丝回过神来,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快步跟了上去,拘谨的情绪终于开始消散,欢快的情绪不知不觉就占据了所有心神,“阿德里安,你说,兰斯什么时候会降落?”
此时此刻,如果有直升飞机从高空俯瞰,就会看到一副奇景:通往希斯罗机场的交通要道被堵得水泄不通,长长的车阵居然蜿蜒连绵将近三英里,但是离开希斯罗机场的公路上却无比冷清,稀稀拉拉的车辆看起来无比孤独,极致落差的对比令人瞠目结舌;更加可怕的是,机场停机坪之上,一大片乌云从候机楼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