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电影巨匠-第7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当“狂暴之路”首批评论姗姗来迟时,业内人士或多或少都流露出了“你知我知”的眼神,他们都在期待着一场极端与极端碰撞的影评对决,也许比“罪恶之城”还要更加夸张,这着实让人亢奋,只是,这一次到底是赞美多一些呢?还是批评多一些呢?

    不过,翻开首批影评之后,所有人都跌破了眼镜,甚至可以清晰听到下巴脱臼的声音。

    “芝加哥论坛报”,一百分,“评价兰斯洛特…施特雷洛的‘狂暴之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是一部冷酷无情、铁血硬朗的大师级动作电影,精致瑰丽、智慧超群、闪耀夺目的演绎方式,令人瞠目结舌地彻底推翻了当前商业大片的所有定义。”

    “纽约邮报”,一百分,“‘狂暴之路’的世界由一系列看似不经意的琐碎细节焊接起来,但它焊接的方式却是如此绝妙——就好像他们用废旧金属零件组合成为酷炫帅气的汽车一般,以一些无法想象、喧闹震天、残暴血腥的画面来完成焊接,但更多时候,是三种兼具!”

    ……

    这个打开方式似乎有些不对,先是“好莱坞报道者”,然后是“芝加哥太阳报”,现在又是“芝加哥论坛报”、“纽约邮报”……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此前率先问世的五篇影评清一色全部都是满分一百分,所以,目前为止所有影评都是满分一百分?这已经是刷屏水准了,着实有些诡异了,那么那些零分又到哪里去了?

    随即,人们就反应过来了,虽然东岸和西岸之间的对立没有闹上台面,但业内人士都心照不宣,目前为止,除了“好莱坞报道者”之外,全部满分都来自于东岸势力。所以,人们就跳过了分数,开始寻找西岸媒体的评论。但……情况似乎更加诡异了!

    “西雅图邮报”,一百分,“汹涌磅礴的能量扑面而至,当然,还有难以置信的疯狂。施特雷洛再次奉献了惊人的水平——从导演到演员,还有剧本。在这部作品之后,无法想象,还有哪一部作品敢自称为‘大片’。”

    “休斯顿纪事报”,一百分,“结合了特里…吉列姆的疯狂,还有詹姆斯…卡梅隆的壮观,施特雷洛呈现出了一部全程高能的作品。但这首扭曲金属狂想曲最奇妙的地方就在于,施特雷洛永远都不会忘记,暴力也是一种疯狂。”

    诡异,这着实太过诡异了,再次出现了两个满分,而且还是来自于西岸的代表势力,就连“旧金山纪事报”都不例外——这份报纸对兰斯一向不假辞色,他们从来不吝啬于用最犀利的言辞展开批判,俨然已经成为了全美对兰斯最为苛刻的媒体,几乎每一次都可以期待着“旧金山纪事报”再次冲锋陷阵。可是,可是现在?

    “‘狂暴之路’与现在大部分商业动作电影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人类元素之中被放在了首位,被放在了中心。隐藏在连环爆炸和激烈对峙场面背后的是人性的探索和挖掘,鲜明立体的角色在简洁有力的笔触之中展现出了惊人的深度,一众演员奉献了2006年以来最出色的表演,包括那群维多利亚的秘密的模特们。吉赛尔…邦辰堪称今年大屏幕上最耀眼的一抹鲜红!”

    什么?这个评论又是怎么回事?“旧金山纪事报”到底怎么了?难道布莱恩…巴洛被禁言了?难道报纸主编被收买了?难道影评人集体失声了?难道现在又回到了麦卡锡时代了?

    标注在评论正上方的一百分,格外刺眼,“旧金山纪事报”不仅仅奉上了赞誉,而且还给予了满分的评价,立场无比坚定。值得注意的是,这篇影评来自报纸的首席影评人史蒂文…莱亚,权威性绝对有所保障。

    众所周知,影评人是以“批判”为生的,他们必须刁钻刻薄,他们必须难以伺候,他们必须足够专业,这是他们赖以为生的法则。但是,影评人不能像丧失理智的疯狗一般,胡乱评论,“我不喜欢这部电影,我就是不喜欢”,这样的评论可以出现在观众评论,但却不能出现在专业影评人身上,即使批评,也要说出一个理由来。不要说metascore了,就连烂番茄的大众媒体也是如此。

    换而言之,好,他们就必须说好,否则鸡蛋里挑骨头,这只会损失他们的威信。

    那么,这也意味着……“狂暴之路”真的是如此优秀?优秀到所有媒体都送上了满分赞誉?这着实太过不可思议了。虽然说,奥斯卡落幕之后,好莱坞内部潮起潮涌,可以明显感觉到行业的心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甚至不少人都愿意主动向兰斯伸出橄榄枝“示好”,比如说群星云集的首映式就是典型证明;但这还是无法解释“狂暴之路”那清一色的满分,即使新闻媒体也需要展现出自己的善意,也不用表现在电影评论上——媒体对首映式的火热报道就已经足够了,更何况,这些评论全部都是满分一百分,这已经不是补偿心理可以解释的了。所以,“狂暴之路”真的那么出色?

    这,简直就是今年暑期档的最大奇迹。

    “狂暴之路”毋庸置疑是一部邪典电影,首映式结束之后,重低音马车上的红衣吉他手成为了热议焦点,谁能够想象在追逐战之中配备了一名摇滚吉他手现场伴奏,谁能够想象在血与火燃烧迸发的战场之上还有人在享受音乐的狂欢,谁能够想象生命在钢丝上狂舞时吉他手依旧在全情投入地演奏,这简直是惊世骇俗的邪典,让人不由就联想起了“洛基恐怖秀”里的癫狂和张扬;更不要说身为三位主角之一的纳克斯,浑身上下都散发着狂热的邪典气质,真正地将蒸汽朋克与华丽哥特完美呈现了出来。

    但,现在这部邪典电影,却冲破了非主流框架的束缚,在主流影评人之中得到了肯定,还是众口一致的疯狂赞誉,就好像纳克斯对不死老乔的崇拜一般,一家家媒体都失心疯一般,绞尽脑汁地用尽一切语言来表达内心的狂热。震惊,除了震惊还是震惊,当媒体综评在万众期待之中终于闪亮登场之后,却让所有人都失去了语言能力,陷入了一片错愕之中。

    想想“水果硬糖”和“罪恶之城”,再想想“借刀杀人”和“上帝之城”,兰斯的作品之中似乎都带着一丝邪典的阴暗和癫狂,彷佛地狱莲火一般,横扫眼前一切荆棘,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这一次,“狂暴之路”似乎更近一步,在媒体评论阶段就已经展现出了难以置信的统治力。

    难道,“狂暴之路”的票房也要大爆发?

    这似乎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猜测而已了,因为人们在一片下巴碎裂的声音之中浏览完首批四十七篇影评,猛然发现,就连“洛杉矶时报”也没有例外。(未完待续。)

887 匪夷所思

    “这是一部精彩绝伦的商业电影,却又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商业电影,庞大而深刻的思想内核闪耀着美妙的人性光辉,真正将商业与艺术完美地结合起来。这也许是自‘泰坦尼克号’之后最出色的艺术商业作品,这也许是自‘2001:太空漫游’之后最杰出的商业艺术作品。”

    正如“纽约时报”之于东岸媒体一般,“洛杉矶时报”也是西岸媒体的领袖人物,影响力之大足以覆盖整个太平洋沿岸区域,即使在好莱坞电影产业之中,也足以和“综艺”、“好莱坞报道者”这样的专业权威媒体相媲美。现在,“洛杉矶时报”为“狂暴之路”撰写的评论之中也洋溢着赞美之词,如此情况着实堪称匪夷所思。

    “施特雷洛的作品之中总是带着一种细腻而真实的质感,将角色情感抽丝剥茧地勾勒出来,继而缓缓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本质,观影结束之后的反思和沉淀才是整部电影最为精华的部分。色彩、光线、构图等元素,都成为施特雷洛情绪表达的武器,深刻的心理暗示与抽象的社会暗喻隐藏在镜头的每一个角落里,这一点在‘狂暴之路’中被发挥到了极致。

    从每一辆汽车的设计,贴合角色、贴合现实,犹如一片片树叶般拼凑出整棵参天大树的恢弘;到每一个场景的构建,漫天漫地的红色沙漠,轰轰烈烈的碰撞爆炸,清澈透亮的蓝色苍穹,犹如一根根枝丫般支撑起整个故事架构的庞大;再到每一个角色的塑造,对立与合作,仇恨与信任,敌对与友好,犹如盘根错节的树根往下挖掘出灵魂颤栗的深邃。

    施特雷洛将暴力美学演绎出了全新的高度,蓝色、红色与黑色的碰撞,比宫廷油画还要优雅壮丽;铁皮、狂风、沙暴与身体的对峙,比古典交响乐还要恢弘曼妙;血液、汗水与泪水的混杂,比十四行诗还要唯美动人。赤果果的暴力对峙没有任何修饰也没有任何润色,原始而冲动、粗粝而残暴地呈现出来,生命的脆弱和漠视在废土末日背景之下被演绎到了极致,酣畅淋漓的视觉效果引爆了肾上腺素的狂欢,比七月四日的烟花大会还要疯狂。

    但是在能量宣泄完毕之后,内心的反思狂潮汹涌而至,抽离身体里的所有情绪,刹那间分崩离析,让人们窥见了末世里的残酷、血腥和冷漠,就连信仰都崩塌的黑暗时代里,自由和梦想已经失去意义,水源和食物的渴望让人类沦为了动物,凭借着求生本/能在灾难之中匍匐前行。

    人性的觉醒,自由的向往,梦想的炙热,女权的复苏,还有信仰的支撑,不仅仅是废土末日的最后一丝曙光,还是人类社会的最后机会。

    继犯罪三部曲之后,施特雷洛以一个末日的世界,构建出了一个血与沙共舞的社会,回答了此前所遗留下来的疑问,并且保留了希望的火种。麦克斯的回归,费罗莎的坚持,纳克斯的觉醒,安加拉德的壮烈,四个角色联手奉献了二十一世纪以来最劲爆、最刺激、最养眼的商业大片,同时联手构建了二十一世纪以来最深刻、最震撼、最鬼魅的艺术佳作。”

    “洛杉矶时报”这篇影评以“商业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为“狂暴之路”坐下了注脚,如此清晰明确的态度,确实是令人刮目相看,更不要说,与之相匹配的满分一百分,也再次延续了其他主流媒体的态度。

    满分,完美。这似乎就是对“狂暴之路”的最好诠释了。

    从“西雅图邮报”到“旧金山纪事报”,再到“洛杉矶时报”,整个西海岸最具影响力的新闻媒体都保持了统一的意见,这也意味着所有悬念都结束了,就连西海岸势力也都顶礼膜拜,“狂暴之路”的赞誉狂潮已经无法阻挡。

    “罪恶之城”和“水果硬糖”两部邪典作品的冰火双重天至今还历历在目,但“狂暴之路”却彻底打破了邪典电影的桎梏,创造了自“星球大战”以来,邪典电影最疯狂的称赞盛宴,这是不是意味着,“狂暴之路”也具备了复制“星球大战”奇迹的可能?

    这现在还是一个未知数,只有时间能够证明,也只有市场能够证明,这不是影评人们依靠笔杆子就可以完成的壮举。但可以肯定的是,影评人们十分乐于推动这样的历史进程,西岸媒体与东岸媒体破天荒地达成了共识,就连“综艺”也和“好莱坞报道者”暂时握手言和,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胆大妄为!狂放不羁!恃才傲物!

    这就是兰斯洛特…施特雷洛,独一无二的兰斯洛特…施特雷洛。这位年纪轻轻的导演,冒着天下之大不韪,打造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