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四千万的投资成本已经是最低底线了。
“另外的部分,我最近陆陆续续在思考,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发展预告片配乐部门,一个则是创建属于自己的发行部门。”兰斯的话语让其他三个人的视线都齐刷刷地集中了过来,其中伊恩的表情最为古怪,“虽然我对好莱坞不太了解,但是……预告片配乐?”伊恩显然没有跟上兰斯的思路。
经过“后天”和“借刀杀人”两部作品的制作,兰斯逐渐意识到,混沌影业想要发展起来,就必须拥有自己的周边部门,这才是电影制片公司真正赚钱的。
以全球范围周边部门最为强大的迪斯尼为例,主题公园、纪念商品、发行部门、作品版权、电视合作、音乐版权、互联网以及互动等等,全部都可以算是周边。而在迪斯尼的所有产业链之中,电影业务本身的利润回报率是最低的,2011年这个部门仅仅只为迪斯尼创造了六亿的净利润,在迪斯尼娱乐王国的纯收入之中仅仅占据百分之七的比例。
曾经就有人说,“复仇者联盟”不是一部电影,而是一部广告。因为这部电影本身所产生的票房收益十分有限,但因为电影而衍生的周边利益却是数十倍、乃至数百倍地往上增长。这也是为什么大型制片公司始终不愿意放弃商业电影的原因。
这不是玩笑话。
如果混沌影业仅仅只是坚持“制作电影”,那么他们的巅峰最多就是新线影业、米拉麦克斯影业或者梦工厂——而它们的结局一目了然,新线并入了华纳兄弟、米拉麦克斯被迪斯尼收购、梦工厂即将面临被拆分的命运。
所以,全产业链发展是必然趋势,否则就永远只能是一家独立制片公司。
兰斯认真考虑过,建立发行部门是势在必行的,因为发行对于票房分红来说是大头,把发行主动权交给外人,只会让自己陷入更多的被动。手握发行能力,这才是保证电影成功之后,票房利润最大化的直接途径。不管未来混沌影业是否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电影帝国,但混沌影业想要在电影制作方面闯出一片天,发行部门就不可或缺。
但经历过西洋镜影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创业过程,兰斯清楚地知道,发行部门的建立需要时间、需要片库、需要数量和质量并行。混沌影业想要重复西洋镜影业的模式——将欧洲的独立电影带到好莱坞来,显然已经太迟了。所以,以混沌影业目前的资产和能力来说,发行部门的建立将会十分漫长,最多只能发行一些“上帝之城”这样的作品,就连“罪恶之城”可能都掌控不了,更不要说“后天”和“借刀杀人”这样全美大范围上映的作品呢。
除了发行部门之外,其他周边产业链无一不需要大量的资产支撑——于是又回到了华尔街资本注入的原始话题之上,一时间兰斯的思路也陷入了死胡同。不过,在“借刀杀人”后期制作的过程中,他制作了第一版预告片,可惜的是预告片配乐却始终难以令人满意,这让兰斯想起了“后天”预告片的制作过程,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于是,灵感就来了。
“的确,我说的就是预告片配乐,专门为预告片制作的配乐。”兰斯脸上浅浅的笑容透露出了强大的自信,“我想关于音乐版权的问题,不用我解释了吧。”兰斯看了看自己的三位哥哥,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之后,他才接着说下去,“目前市场上,预告片的配乐几乎可以说是千篇一律,他们拥有一个庞大的音乐版权库,这些音乐不是完整的旋律,更多是普适性很强的音符片段,业内称之为素材音乐。同一份素材音乐可能出现在成百上千个预告片之中。”
“难怪我看预告片时,经常会觉得这些旋律很耳熟。”高文点点头,“大部分都是交响乐,或者是鼓点,或多或少都有些似曾相识之处。”
兰斯打了一个响指,“正确。”对高文的说法给予了肯定,“而对电影稍微有些关心的人就可以注意到,一部电影的预告片是有诸多不同种类的,先行版、正式版、超级碗专门版、电视版、剧情版、加长版……几乎让人眼花缭乱。而与不同类型预告片匹配的音乐形态也截然不同,多姿多彩。”说到这里,兰斯微笑地耸了耸肩,“接下来,这就是数学题了,乘法就交给你们自己了。”
寥寥数语,兰斯就让西奥、伊恩和高文三个人都陷入了沉思,脑海里思绪汹涌,完全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预告片里居然内有乾坤!(未完待续。)
ps: 今天第一更,书友们,本书参加了起点粉丝节,还望大家多多支持!
345 神来之笔
电影预告片的容量十分有限,往往只有九十秒,最多一百八十秒,在这有限的空间之中,往往只能容纳碎片化的电影镜头,即使是剧情版预告片,也很难在如此简短的时间里将“故事”传递出来,更多传递的是画面、是情绪、是姿态。
可是,缺乏配乐的预告片,就只剩下一堆无意义的镜头碎片,既无法带来剧情的解说,也无法营造出视效冲击,更不要说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了。只有当支离破碎的电影镜头与恰到好处的配乐相结合,二者产生出独特的化学反应,时而惊险、时而刺激、时而浪漫、时而唯美、时而惊悚、时而鬼魅……在这一刻,预告片才具有神奇的魔力,往往能够让观众产生好奇和兴趣,进而走进电影院,一窥全貌。
“独立日”为了超级碗专门制作了一版预告片,在预告之中,兰斯利用碎片镜头将世界末日的恢弘与苍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那席卷整个北半球的毁灭性打击在预告片的有限空间里激荡出了强有力的余韵,不仅将此前数个月关于温室效应的情绪转嫁到了电影之上,而且还引发了数不胜数的讨论,为电影最终的出色票房创造了绝佳条件——配乐自然是居功至伟。
不过,好莱坞对于预告片的重视始终有限,一方面是预告片不能代表完整的作品,制片公司必须花费更多的力量在成品之上,而且预告片属于宣传部门,这使得职权分配上就会出现一个空白;一方面是预告片配乐是十分微小的一个环节,电影制作过程很难分出时间专门顾及。
一般来说,电影配乐是整个制作流程中最后进入创作的环节,等电影进入剪辑阶段之后。制作方会着手开始准备创作团队,从确定人员及具体工作日程到旋律写作、配器、乐队进棚录音,再到后期制作等环节,需要七到八周时间。
可是,电影的先行预告、正式预告却必须根据电影的上映时间,早早投入市场。比如说“借刀杀人”,现在后期剪辑还在制作中,配乐团队根本没有来得及着手组建,但是预告片马上就要投放了。这也就意味着,现在电影配乐就连一个音符都没有,预告片配乐更是无从说起。
制片公司不可能为了一版预告片,然后就专门组建整个配乐团队,影响到成品的制作流程。这也是预告片始终得不到全力重视的原因。
目前大部分预告片使用的都是素材音乐,所谓的素材音乐是伴随着电影、电视、广播、游戏等媒介发展起来的。音乐公司会有意识地创作一些普遍使用的旋律,然后授权给电影制片厂、电视台、电台、游戏制作公司,并且收取版权费用。
电影制作公司拿到素材音乐之后,再根据自己的作品进行部分原创,使得配乐更加契合预告片的风格和需求,这种专业流水线下批量生产的音乐不仅有品质保证,同时也提高了预告片的制作效率。
可是,伴随着商业电影的发展越来越繁荣。再加上互联网的出现,宣传模式开始多样化。预告片的需求也变得多姿多彩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预告片配乐公司开始逐渐崛起,并且在2010年之后成为了电影制作体系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由于预告片配乐只出现在预告片之中,虽然整体气质与电影内容相吻合,但事实上和原声音乐或者电影配乐没有任何关系,可以说。预告片配乐是顺应市场的需求,诞生的专门产品——而且十分偏门。
由于服务对象特殊,预告片音乐制作公司并不会向大众发售作品,只是面向业界内部而已,但这并不意味着预告片配乐不赚钱。恰恰相反。由于预告片配乐时间简短,要求集中,类型繁多却趋势相近,许多配乐都可以反复使用,比如说“碟中谍”片头的配乐就已经成为了经典,每一集预告都势必会出现。
所以,配乐公司往往可以用较小的投入赢得超高回报,而且版权的循环使用更是可以成为长期的稳定收入。这对于混沌影业来说着实是再合适不过了。
重生之前,西洋镜影业面临着相同的局面——其实现在也依旧如此,兰斯当时冥思苦想,最终选择了“加勒比海盗”作为突破口,希望公司能够更上一层楼,但结果不言而喻;经过了上一世的历练之后,兰斯的视野打开之后,看到了预告片配乐的巨大潜力。
到2015年为止,好莱坞有四大预告片配乐公司,音频机器(audiomachine)、直觉音乐(immediate…music)、地狱咫尺(two…steps…from…hell)、镭射狗(x…ray…dog)。四家公司联手称霸整个市场超过九成的预告片配乐市场,统治力毋庸置疑。
四大公司之中,只有直觉音乐是在1993年创建的,这也可以算是第一家正规的预告片配乐公司,“加勒比海盗”、“哈利…波特”、“蜘蛛侠”、“特洛伊”等作品的预告片配乐都是由他们出品的。其他三家公司,全部都在2005年之后才成立,却在短短十年雄霸一方,由此可见预告片配乐的上升曲线之迅猛。
兰斯之所以把视线聚焦于预告片配乐,一来是需求市场正在快速扩容,具有大量的需求;二来是供应市场十分匮乏,缺乏更多具有新意的配乐,尤其是进入2010年之后强势崛起的电子音乐,镭射狗仅仅依靠着电子乐的出色表现,就后来居上,占据了暑期强档商业作品的六成市场,而他们成立时间是四大公司之中最短的;三来,低投入高产出,并且迅速就可以投入使用,这对于混沌影业来说再好不过;四来,目前市场还没有人真正意识到这块领域的赚钱之处,阻拦在兰斯面前的障碍自然不会太多。
“所以,看来你已经有一个清晰的规划了。”伊恩是第一个完成数学谜题的人,他很快就可以计算出这里面的利润值,也明白了兰斯的打算。
兰斯轻松地笑了笑,“脑袋里想想、嘴巴里说说的事,交给我,真正实际行动的事,还是必须交给你们。”兰斯转头看向了西奥,“你最近工作还是依旧那么繁忙吗?接下来一段时间,可能需要你出马了。”
虽然兰斯什么都没有说,但西奥一下就反应过来了,他是专攻公司法的,包括了公司拆分、并购、破产等等。兰斯此时会专门提到他,就说明兰斯已经有目标了,他需要和伊恩联手上阵,把这些目标都收购进来——这着实是一个大胆的决定。
要知道,混沌影业现在自己就是一家独立公司,手中的空闲资金仅仅不过三千万美元而已——“借刀杀人”的债务暂时要继续背着了,现在就开始大刀阔斧地收购其他公司,即使只是小型的独立公司,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