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庄新栋顿了顿,继续道:“大博士,现在是态度决定一切,他再这么执迷不悟将来只会从严从重,打个电话帮着做做工作,既是帮我也是帮他,不管怎么说也是同学,你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越走越远吧。”
“打感情牌,你这是道德绑架。”
“不打就算了,当我没说。”
“好吧,就当支持你工作,”帮一个老同学去收拾另一个老同学,还有一帮老同学打着自己的幌子去帮那个被收拾的老同学说情,韩博越想越觉得荒唐,顺手拿起笔问:“电话号码,你忙,我也不闲,要打今晚打,明天没时间,后天大后天都没时间。”
“行,就现在,我把办案人员的手机号给你,我再跟他们说一声。”
“快点。”
……
曾经风光无限的周开元正住在一间24小时都有两个纪检干部看守的宾馆房间里,不许接听电话,不许出门,连上厕所都有人盯着,彻底失去了自由。
已经沦落到如此田地,他不仅没一丝悔意,反而觉得很冤,确切地说应该是觉得他很倒霉,别人都没事,他运气不好撞枪口上,成了庄新栋那个六亲不认的县纪委书记新官上任的立威对象。
也正因为如此,他被双规之后虽然算不上气焰嚣张,但态度是极其地不配合。
办案人员询问时要么不交代,实在赖不掉避重就轻,没人问话时有饭就吃,躺下就睡,认为“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只要不乱说,不把老领导牵扯进来,老领导就会想办法救他。
同时认为老同学韩博不会见死不救,并且老同学是副局级领导干部,是深正那个国际大都市的公安局副局长,跟庄新栋的关系又那么好,庄新栋再六亲不认也不可能不给韩博面子。
正躺在床上幻想着出去之后该怎么消除被双规的“不良影响”,外面突然传来敲门声,坐在门边的纪检干部起身打开门,只见县纪委王副书记握着手机面无表情地走了进来。
“周开元,电话。”
接电话,被双规能接电话吗,周开元真以为听错了。
看着他一脸茫然的样子,王副书记一把将他拉起,把手机往他手里一塞:“快点,别磨蹭了。”
“王书记,谁的电话?”
王书记正准备开口,手机传来一个既有些陌生又有些熟悉的声音:“老周,我韩博,不好意思,你的事我直到今晚才知道,怎么会搞成这样,我都大吃一惊,都吓了一跳,更别说嫂子和孩子了。”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老同学的电话!
周开元一阵狂喜,不无得意地看了王副书记等人一眼,紧握着手机说:“韩局,对不起,让你担心了,其实真没多大事!我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兢兢业业,过去这些年不是先进就是优秀……”
一套一套的,连“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都说出来了,真是不到黄河心不死。
韩博可没心情和时间听他扯淡,冷不丁厉声道:“都什么时候了,还没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周开元,你当纪委是摆设,你以为双规是儿戏?你以为不老老实实向组织交代,你干的那些事就没人知道?”
老同学说翻脸就翻脸,声色俱厉,周开元懵了。
“我了解过,你不仅违反了党纪也触犯了国法,凭现有证据就能移送司法,判你十年八年是轻的,还在这儿振振有词,你以为你是谁啊?政…治局委员违法乱纪都要被立案查处,老虎都打了,何况拍你这个苍蝇!”
韩博清清嗓子,冷冷地说:“摆在你面前的就两条路,要么积极主动向组织交代问题,争取宽大处理;要么继续负隅顽抗,等着把牢底坐穿!是想我将来以老同学身份去探监,还是想我以一个党员干部的身份去监狱看你这个贪污**的反面典型,自己选择吧!”
第九百八十章 报仇(一)
深夜的矿区似乎和依然留在山里的人们一样沉睡了,除了微风轻轻地吹着,除了偶尔一两声狗吠,四处一片寂静。
这个远离喧嚣的地方就是余琳的家乡,既不像近乎与世隔绝的小山村,也不像乡镇党委政府所在的山区集市,土生土长的山民很少,山脚下和山腰上那一排排苏式家属院里,全是当年来自五湖四海的煤矿工人。
最红火时这里生活着近万人,矿上有自己的武装部、派出所、电影院、医院、幼儿园和子弟小学,拉煤的大车从早到晚络绎不绝,把通往铁路货场的山间公路压得坑坑洼洼,以至于每年都要整修一次。
开采几十年,不夸张地说周围的大山小山下面全被挖空了。
每到雨季,总会发生几次塌方,去年下过一场暴雨,早封上不知道多少年的6号矿井南侧的缓坡竟然发生整体塌陷,出现一个直径50多米的天坑。
脚下的煤能开采的全开采出来了,曾红极一时的矿区迎来改制、重组、承包、清算直至破产。
靠山吃山,煤没了吃什么?
能走的陆续走了,留下的全是年迈的老人和在外面干不下去的人,所以现在的矿区不仅夜里寂静无声,白天一样冷清。
余琳不是在外面干不下去,但几经权衡她最终还是回到这个充满美好回忆的地方。用远在南非的杜茜给的钱,盘下曾经热闹无比的劳动服务公司,开了一家也是矿区唯一的一家饭店,干起老本行,成了名副其实的老板。
山里本就没什么人气,生意怎么样可想而知,不过也没在大城市开饭店那么大开支,倒也能勉强维持。
能不能赚钱,对余琳而言其实不重要。
生意好又怎么样,难道能好过当年跟郝总一起出去打天下的时候?
之所以回来,之所以开这个不赚钱的饭店,完全是觉得没地方去,不知道该干点什么。
不!
其实还是有地方去的,杜茜不止一次打电话让去南非,那边有一个比鸿丰大厦更大的商城,甚至有一个占地几百亩的庄园,可以去商城帮忙,可以帮着带郝总生前想见却没能见到孩子……
总之,有的是事情做,但余琳依然不想去。
杜茜原谅了韩博,她没原谅,不想再见到那个害死郝总和钱叔、害惨宗叔和思成哥的笑面虎,也不想再见到笑面虎的老婆李晓蕾,乃至不想再见到和他们有关系有联系的所有人。
今天是钱叔的祭日,绝不会错,六年前的今天钱叔被执行枪决,余琳记得很清楚,因为是她和杜茜陪芳林婶婶去收尸的,当时看到的和遇到的一切,不断闪现在脑海里,仿佛就发生在昨天,辗转反复怎么也睡不着。
她干脆坐在书桌前,打开抽屉掏出一本厚厚的影集,一页一页翻看,回忆起当年跟郝总一起出去打天下的时光。
看到郝总和钱叔的笑脸,她心如刀绞,泪流满面,下意识抬头看向窗外的夜空,是那样的漆黑,远处的景物都隐藏在这深黑色的夜幕中,从窗户透出的光照在近处的树上,在地上落下了许多模糊的黑影,还有隐约可见的水迹,静静地诉说着这是个让人多愁善感的多雨季。
正想着当年郝总如果不走藏区那条路,会不会是另一个结局,平时几乎不用的手机突然响了,振铃声在寂静的深夜格外刺耳,真吓了她一跳。
来电显示的号码很陌生,她犹豫了一下,摁下通话键移到耳边问:“您好,请问哪位?”
“琳姐,我宗浩,顾叔回来了,小伍也在我身边,我们快到矿区了,我们想找你谈点事。”
宗浩是宗永江的二儿子,小伍是钱中明的儿子,俩孩子是余琳看着长大的,出事之后他们一个去了新阳,一个去了西川,这些年联系得比较少,只是偶尔打个电话。
余琳楞了一下,起身问:“你思成叔回来了?”
“回来了,我和小伍去机场接的,中午一起去给钱叔上坟,祭奠完钱叔就往你那赶,刚过2号隧道,我们快到了。”
顾思成是郝总当年最信任的人,他也是郝总冒着生命危险从井下救出来十二个人之一,因为十二个人里面他最年轻,学东西也最快,郝总让他去香港,结果天不遂人愿,遇到姓韩的那个丧门星,他在香港也没能幸免,被香港法院判了三年,出狱之后又抓了,被东萍市中院判四年。
算算时间,他应该争取到了假释。
宗浩和钱小伍血气方刚,尤其钱小伍,跟姓韩的真是血海深仇,想到顾思成一出狱就跟俩孩子搞到一块,余琳心里咯噔了一下,不禁问:“我几年没出去过了,找我能谈什么事?”
“电话说不方便,琳姐,到了再给你打电话,到了你再下来给我们开门。”
来都来了,不能拒之门外,余琳低声道:“晚上走山路危险,你们开车小心点。”
“没事的,这条路我们走多少次,闭着眼睛也能到。”
他们是在矿区长大的,熟悉路况,应该不会出什么事,关键是他们的来意!
余琳倒吸了一口凉气,油然而生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郝总死了,钱叔死了,宗叔他们有一个算一个全蹲过大牢,刑期最长的到现在还没出来。死的死,坐牢的坐牢,她不想再看到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顾思成、宗浩和小伍再出事。
她越想越担心!
她越想越害怕!
几次拿起手机想给远在南非的杜茜打电话,几次已经拨出去了又赶紧挂断,暗暗决定等人到了搞清楚他们的来意再说。
紧张的等待真是一种煎熬,她紧抓着手机在房间里踱来踱去,直到手机再次响起才缓过神,才飞奔下楼打开卷闸门。
“琳琳,你瘦了。”
出现在眼前的是一个既熟悉又有那么点陌生的面孔,余琳是瘦了,但刚出狱的顾思成更瘦,不仅瘦而且看上去很苍老,确切地说应该是经历过无数沧桑的那种苍老。
余琳就这么直愣愣盯着比她只大三岁,却跟她父亲同一辈儿的顾思成,盯了好一会儿才吟着泪水说:“回来了,回来就好。”
“琳姐,有没有剩饭,我们饿死了。”
“有饭,进来,都进来,我去厨房给你们做。”
“一起吧,我会做饭,我给你打下手,”宗浩把车钥匙往小伍手里一塞,又叮嘱道:“小伍,到琳姐这跟到家一样,自己动手,去给顾叔倒杯水。”
“不用了,我不渴。”
顾思成环顾了下四周,确认店里没外人,径直走到厨房门口,靠在门边点上烟,低声问:“琳琳,这些年过得怎么样?”
“还行吧,反正天天有事干。”
“怎么还一个人过,你也三十好几了,不能总单身。”
余琳一阵心酸,扶着冰柜门哽咽地说:“当年我们是一起出去的,不管好事坏事我一样有份儿,郝总走了,钱叔走了,你们在里面受罪,我能在外面嫁人?再说一个被法院判过缓刑,连续几年每个月都要去派出所报到的女人,能找到什么样的好男人?”
“对不起,我不该提这些的。”
“没事,我习惯了。”
“你没必要回来的,缓刑才几年,缓刑期满想去哪儿去哪儿,完全可以换个环境重新开始。”
长辈们说话,小辈们不敢插嘴,宗浩真会做饭,抢占了余琳的位置,示意小伍过来打下手,让久别重逢的两位长辈叙旧。
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