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韩警官-第4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的父亲托人向钱支队求过好几次情,认罚,罚多少款都没问题,就是不想看着他俩被劳教。治安案件不是刑事案件,可大可小,劳不劳教支队意见很重要。一次吸毒终身戒毒,劳教也不一定能达到戒毒的目的。

    陈文兵陈书记前几天来招商引资,我觉得这是个机会,问问那位老板有没有兴趣去良庄投资个分厂,让他两个儿子去管,让李固帮着盯他们。戒毒先戒友,跟以前那些狐朋狗友断掉联系,在良庄买毒品没那么容易,又有李固盯着,或许真能帮他们戒掉。”

    那两兄弟的父亲有的是钱,但只有两个儿子。

    只要能帮助他两个儿子戒毒,去良庄投资兴建一个分厂对他来说不是一件多难的事。作为“监督戒毒”的监护人,李固在分厂绝对能混个一官半职,既有事干又有钱赚,他自然不会再想回市里当线人。

    韩博乐了:“这算不算以权谋私?”

    “你不是一直觉得劳教制度有问题么,你没申请办理过劳教,良庄派出所也没有,这么多年一个都没有,够得上追究刑事责任的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够不上的拘留十五天放人。”

    生怕他不同意,程文明又说道:“在良庄群众看来我们这些走出来的人什么不是,在镇领导心目中我们是良庄走出来的干部。不管陈书记还是钱镇长,只要镇里有人来市里开会,只要有时间就来看看。他们找不着你,于是找常局,甚至找我,如果能促成这件事也算为家乡经济建设作出了点贡献。”

    良庄人非常团结,尤其走出良庄的良庄人。

    程文明不是土生土长的良庄人,但在良庄工作那么长时间,自然而然产生了强烈的“家乡观念”。韩博一样不是土生土长的良庄人,但作为曾经的良庄镇党委委员,对良庄的感情比他更深,又受过那么多良庄籍地方领导和部队首长影响,对良庄的“家乡观念”比他更强烈。

    “反正我是快调走的人,以权谋私一次。”

    “我就知道你会答应,”程文明露出会心的笑容,脱口而出道:“我有杨老板电话,把他约出来谈谈。”

    “安排在晚上吧,把李固叫过来,请陈书记和钱镇长一起过来。”

    “这样最好,韩支队,要不让刘旭和王燕也过来,两个臭小子身边有李固,外面有派出所盯着,镇领导又重视,杨老板才会放心,对两个臭小子能不能真正把毒戒掉才有信心。”

    “行,请他们过来正好聚聚。”

    ……

    接到韩博电话,王燕愣住了。

    刘旭不明所以,抬头问:“教导员,怎么了,韩支队说什么了?”

    “刘所,韩支队要调走,要调大西南去。”

    “什么,去大西南!”

    “他让我们保密,等市…委组织部的干部交流名单出来再跟其他同志说。”

    “好好的,干嘛要调走?”

    “晚上见面再问,先办正事,他让我们叫上李固,同陈书记钱镇长一起去南港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招商引资关李固什么事?”

    “好像李固跟那个客商有点关系,不管那么多了,他和程大正等着呢,赶快安排一下,赶快过去。”

    “靠山”要调走,刘旭、王燕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接到韩博电话,李固则欣喜若狂。

    “韩打击”没事绝不会打电话,肯定又有什么案子。

    良庄的生活太平淡,快递生意又不好做,李固静极思动,一边手忙脚乱收拾行李,一边嘿嘿笑道:“小兰,跟妈说一声,我晚上不回来了。你先在店里盯着,没生意早点关门,有什么事给我打电话。”

    “去哪儿,什么时候回来?”

    “这个不能瞎说,反正是好事,到底什么时候回来,你等我电话。”

    结婚这么久,小兰知道丈夫年轻时误入过歧途,但现在已经改邪归正了。

    婚礼那天,来了许多公安。

    人家不是来查什么,不是来警告的,是来祝贺的,甚至一人上了一份礼。派出所的王教导员,经过门口都会进来拉拉家常,非常关心。小兰不是傻子,隐约猜出丈夫在市区时总神出鬼没,很可能是在给公安做事,不然公安不会以礼相待。

    “你小心点,早去早回,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我肚子里的孩子着想。”给公安办事有危险,小兰忍不住提醒道。

    “你又不是不知道,在南港我有多少兄弟,别担心,等我回来。”

    接到韩博电话,良庄镇党委书记陈文兵更高兴。

    现在不比以前,能帮上忙的家乡人越来越少。尤其在招商引资上,就算像老卢一样有威信,良庄走出去的干部和军官也帮不上什么忙。

    时代变了,现在是市场经济,现在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一名官员,最重要的客观现实之一就是能否出政绩。

    年年排名,政绩考核上大榜,“以招商论政绩,以项目论英雄”,评分有三档,每档有排名。人有脸,树有皮,就算镇党委书记不在乎个人的政绩和声望,也不能让整个镇领导班子跟着遭殃。

    想超越前任镇党委书记焦汉东很难,但不能比其它乡镇比下去。

    有项目必须拿下,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争取,他紧握着手机兴奋不已地说:“韩支队长,谢谢,非常感谢,钱镇长在县里开会,我和江副镇长一起去,好好好,麻烦你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六章 “招商引资”

    信达电器(南港)有限公司位于开发区长风大道28号,占地四百多亩,主要生产高低压电器和电气成套设备,年产值三亿多元,职工500多人。

    杨信达白手起家,能打拼出这份家业非常不容易。

    最大的希望不是企业规模做得更大,而是希望两个儿子迷途知返,能够彻底戒掉毒瘾,振作起来继承这份来之不易的家业。

    然而,事与愿违。

    本以为来南港投资建厂,在享受南港开发区优惠政策的同时,让他俩换一个环境,断掉跟那些狐朋狗友的关系,结果到了南港他们一样吸,不光吸还被公安抓了,先强制戒掉,从戒毒所出来之后很可能还要劳教。

    劳教跟坐牢有什么区别?

    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进去,一接到电话,杨信达便放下手头上的事,一个人驱车赶到南港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见“传说中”的禁毒支队长韩博。

    “杨总是吧,我就是韩博。”

    停好车,刚拿起包,一个身穿蓝色衬衫的年轻人走过来,微笑着拉开车门。

    这么年轻,杨信达有些难以置信,急忙掏出香烟:“韩支队好,韩支队好,久闻大名,失敬失敬。”

    可怜天下父母心!

    一个身家上亿的大老板,因为两个不懂事的孩子,跟一个警察低声下气。换一个场合,区领导乃至市领导都会对他以礼相待,对他客客气气。

    韩博婉拒他递上的烟,握了握手,侧身指指双臂夹着拐杖的程文明笑道:“杨总,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市局刑警支队正科级侦查员程文明同志,他参与侦办过一起毒案,知道您家两位公子的事。”

    “程警官好,犬子不懂事,给您添麻烦了。”

    “杨总,千万别这么说,里面请,我们进去谈。”

    两个正常人搀扶着程文明走进接待室,戒毒所女民警很默契地沏了几杯茶,轻轻带上门坐到一边。

    韩博招唿杨信达坐下,打开监视器,看着画面里正在戒毒民警带领下做操的杨志杨坚兄弟,低声道:“杨总,刚才我看过材料,也问过戒毒所的同志,从现在的情况看,戒毒效果还是不错的,但能坚持多久就很难说了。”

    他叫自己过来干什么,杨信达百思不得其解,只能凝重地说:“养不教父之过,小志小坚走到这一步,我这个做父亲的有责任。”

    “杨总,现在可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这个责任也没法追究,当务之急是怎么巩固戒毒效果。”

    “韩支队长,程警官,我想好了,这次出来我会严加管教,把他们关在家里,不许出门,不许再跟那些不三不四的人鬼混,更不会再给他们钱,让他们远离毒品。”

    “您能关他们一个月、一年,难道能关他们一辈子?”

    “关一两年应该能戒掉吧?”

    韩博摇摇头,轻叹道:“杨总,很多人误以为‘一日吸毒终生戒毒’这句话是禁毒的宣传口号,其实事实就是如此!特别是海…洛…因,它的成瘾性和依耐性最强。而依耐性又分身体依耐和心理依耐两种。

    您家两位公子身体依耐性很强,所以用了几个月才暂时戒掉了,但毒品的身体依耐性本来就很好戒掉,最顽固最可怕的其实毒品的心理依耐性。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市局戒毒所的王小青同志,她正在搞一个课题研究。

    跟踪观察了许多吸毒人员,最长的一个断毒时间达到三年之久,也就是说三年没吸过毒,在戒毒期间也一直深恶痛绝地表示永远不会再吸,但他走出戒毒所第一件事干的什么你知道吗?”

    “三年都没有吸,他出去后……又吸上了?”杨信达忐忑不安地问。

    “不错!”王小青接过话茬,语气冰冷:“他出去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毒品,后来再进戒毒所时是这样给我描述的,走出戒毒所他就像被鬼上身一样找毒品,他告诉自己就这一次,吸完这一次就再不吸了,结果还是吸上了,毒瘾比之前更大,由单纯的吸变成了注射。”

    “王警官,这东西真戒不掉?”

    “杨总,我举的例子并非个案,三年复吸也不算什么事,我所知最极端的案例有接受系统戒毒二十余次的,当事人从十七岁一直戒到四十多岁……大多数的人沾sh洛…因之后就得花上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生的时间与毒品抗争,现在你明白为什么叫一日吸毒终生戒毒了吧?”

    长期吸毒的人有个共性,那就是终日懈怠,除了吸毒对任何事情都毫无兴趣。

    其实吸毒对正常人的危害绝不仅仅在于身体被毒品侵蚀,意志的消亡才是最可怕的。许多原本家道殷实的百万富翁因为吸毒到最后会沦落街头,其实购买毒品的花销并不是造成千金散去的主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长期吸毒会导致他们对家庭和事业的极度淡漠,极度懒惰,最后逐渐坐吃山空。

    杨信达听着女民警的话,看看监视器里没精打采的两个儿子,心痛不已地问:“那……那这么说吸过毒的人就再也没救了?”

    王小青同情的看了他一眼,轻声道:“您这个问题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但如果能同时做到以下几点,对戒毒应该有所帮助。第一,吸毒人员必须树立戒毒的决心;第二,完全脱离以往的社会关系,特别是毒友圈子,简单来说就是搬到接触不到毒品和毒友的地方,而且是让他永远接触不到;第三,身边的所有人共同帮助他戒毒,我说的所有人指的是他们的家人、亲人和朋友,特别是家人千万不能放弃。”

    杨信达点点头,心中又燃起了希望。

    王小青继续道:“第一点我们戒毒所可以帮您,接下来十五天我们有一个心理辅导课程,树立他们戒毒的信心和决心,后面两点得靠您自己想办法。”

    “我会尽力的,我就两个儿子,我不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