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没有孩子?”
“有,女孩,她奶奶带,没过来。”
闹离婚,吴娜有亲身经,对正在急救的女孩姐姐非常同情,低声问:“这还没离婚呢,出这么大事,你姐夫没来?”
“他才不会来呢,他恨不得我姐死!”
正说着家长里短,一个四十多岁的医生走出急诊室,一脸凝重地问:“吴兰兰家属,吴兰兰家属在不在。”
“在,我们是,医生,我家兰兰怎么了,是不是要交费?”
中年妇女迎上去忐忑不安问,双腿在微微颤抖。他老伴儿紧攥着拳头,站在医生身边魂不守舍。短发女孩搂着她母亲胳膊,同样紧张。
她们紧张,李晓蕾和吴娜跟着紧张,下意识站起身。
大厅病人家属太多,不是说话地方,医生回头看看跟出来的另外几个医护人员,深吸了一口气,指指办公室:“走,我们去办公室说。”
“医生,医生,我家兰兰没事吧?”
天若有情天亦老,最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医生欲言又止,他的几位同事神情一个比一个凝重,没直接回答病人母亲的问题,迈着沉重的步子把她们请到办公室。
进去不到两分钟,里面传出撕心裂肺的哭声。不用过去打听便知道,病人病情严重经抢救无效死亡!
李晓蕾紧抓着丈夫手,心里说不出的难受,热泪在眼眶里打转。
吴娜几乎天天跑医院,这种事见多了,长叹一口气沉默不语。
“我要报警,肯定是那个王八蛋下毒。”
短发女孩满面泪水冲出办公室,掏出手机拨打110,一边伤心哭泣一边语无伦次说:“警察同志,我姐死了,被人害死了,我知道谁是凶手,肯定是他下的毒……”
报警不是这么报的,再说真有可能有人下毒,医院会第一时间报警。
这种事照理不应该管,韩博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走过去接过手机,凝重说:“指挥中心,我技侦支队韩博,我正好在市二院。这里一个食物中毒的病人经抢救无效死亡,病人亲属怀疑死者丈夫投毒,请安排长江分局刑警三中队出警。”
反正她要报警,指控的还是一起命案。让指挥中心直接通知责任区刑警队,巡警就不用白跑一趟,因为就算来一样要移交给责任区刑警队。
指挥中心接线员反应过来,下意识问:“韩支队,您正好在,您知不知道报警人姓名?”
“请稍等。”
……
报警人姓名,死者姓名,指控的嫌疑人姓名,家庭住址,联系方式,韩博一一问完,短发女孩缓过神,终于意识到眼前这位原来就是警察。
“警察叔叔,我姐真是被人害死的,您朋友一样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怎么会抢救无效?”
亲姐姐去世,她心如刀绞,脑子里只有仇恨,抓住韩博胳膊不松,请他为姐姐申冤,生怕他不管。
人死了,说节哀之类的话无济于事。
韩博深吸了一口气,低声道:“你先别急,刑警马上到,我也想找医生了解下情况,如果你姐姐死因可疑,我们公安机关会立案侦查的。”(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章 细菌性食物中毒
短发女孩言之凿凿,她那个始终没露面的姐夫太没良心,不管有没有下毒,他都不是一个好人!
李晓蕾义愤填膺,既痛恨“陈世美”又同情刚去世的吴兰兰及其家人,强烈要求丈夫帮人家查查,如果真是“陈世美”下毒,一定要把他绳之以法。
“既然遇上了,过问一下不算越权。关键你怎么办,我不能把你扔这儿。”她同情心泛滥,韩博有些手足无措。
“人家多可怜,今年才27岁!帮人申冤要紧,不能让吴兰兰死这么不明不白。别管我,等会儿我自己打车回去。”
“晓蕾,我送你回去。”
老同学看样子想管,再说这事因自己而起,吴娜掏出手机看看时间:“我给何权公司打过电话,他们单位人马上到,人一到就没我什么事。”
李晓蕾性格开朗,要是讨厌哪个人会讨厌死,一旦觉得哪个人不错,会掏心窝子对别人好。
今晚发生的一切,让她对吴娜没了任何敌意,挽着她胳膊问:“你晚上住哪儿?”
“住宾馆,离市一院不远,一个挺干净的快捷酒店。”
“你是丝河人,跟韩博那么多年同学。我妈记得你,印象深着呢,说我们两家是亲戚,你辈分比我和韩博整整高一辈儿,到南…港跟到家一样,住什么酒店。”
确实沾亲带故,不过属于那种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
吴娜怎么可能住她家,急忙道:“晓蕾,别这么客气,我房间订好了,东西全在酒店。”
“去拿,我们先去酒店拿,然后一起回家。南…港能有几个丝河人,又有几个亲戚,我妈看见你肯定特高兴,再说我家地方大,有得是房间。”
是个人就往家带,先是李佳琪,现在又轮到老同学吴娜。
她当家,什么事她说了算,自己只是“成功女人背后的男人”,韩博只能跟着一起劝:“吴娜,又不是外人,拿上行李一起去吧,正好认个门,以后再来南港就有个落脚的地方。”
“别为难我,我去算什么,况且又不是没地方住。”
“算什么,算走亲戚!”晚上又有人说话了,明天还可以一起逛逛街,李晓蕾兴高采烈。
天大地大,孕妇最大。
她一锤定音,吴娜不知道该怎么婉拒。
这时候,外面进来两个警察,一个穿警服一个穿便服,没打电话寻找报警人,一样没去找医生,径直过来举手敬礼。
“韩支队,不好意思,让你久等。”
“吕主任,您怎么来了!”
遇到熟人,并且不是一般熟人,算起来是“半个亲家”,看见前市局刑警支队技术大队法医室主任、弟妹李佳琪的师傅,李晓蕾兴奋不已。
“晓蕾也在,今天我值班,正好过来了解下情况。”
吕静晨话音刚落,穿制服的民警再次举手敬礼:“长江分局刑警三中队民警刘敬军,请韩支队指示!”
“我没穿警服,别这么严肃。”
韩博指指正泪潸潸盯着这边看的死者妹妹,介绍道:“吴青青,21岁,师大学生,警是她报的。死者吴兰兰,是她亲姐姐,今年27岁,她对死者死因有疑义,不让医院联系殡仪馆,遗体刚转移到医院太平间。”
要不是有人死了,老吕是不会来的,他顺着韩博手指的方向看了看,低声问:“韩支队,死者去世多长时间?”
“不到半小时,我跟参与抢救的医生打过招唿,他们没走,正在办公室等。”
“行,我先过去看看。”
“我跟你们一起去,晓蕾,吴娜,你们走时记得给我打个电话。”
“忙去吧,别管我们。”
三中队民警刘敬军非常清楚自己该干什么,没跟“少帅”及老法医一起去医生办公室,从包里取出纸笔,先找报警人做笔录,做完笔录再找死者父母了解情况。
死因确实蹊跷,内科主任医师耿昕阳和急诊中心医生朱兆斌正在研究病人来市二院前的病。
三中做化学实验出事时,市二院是负责紧急处置的医院。
耿昕阳对韩博这个名字不陌生,只是从未见过。对老吕则非常熟悉,法医一样是医生,老吕干几十年法医,三天两头往医院跑,市区几大医院的内外科主任医师几乎全认识。
“韩支队长,吕主任,请坐。”
“耿医生,朱医生,抢救那么长时间,不让你们休息,不好意思。”韩博一脸歉意,诚恳真挚。
“谈不上,韩支队长,实不相瞒,这样的病例我头一次遇到,但我们采取的抢救措施绝对没问题。只是条件有限,要是有人工肝设备,或许有抢救过来的希望。”
刑技中心民警个个是“杂家”,各方面全要懂一点。
韩博虽然是生物和分子化学专业,但专攻的是人类基因组方向,跟研究遗传学差不多,导师是医学专家,攻读研究生期间的师兄弟全是医生,对医学、对医疗前沿科技多多少少知道一些。
人工肝技术,就是人工肝血液净化技术,把病人血浆抽出来置换和血液吸附的技术,溶解在血液中致炎物质或毒素,吸附到具有丰富表面积的固态物质上,进而把血液的炎症物质和毒物清除掉,相当于“换血”。
韩博反应过来,下意识问:“病人爆发性肝功能衰竭?”
“是的,你看化验单上这数据,正常人转氨酶在40以下,一般人在20左右,她11690,这是多少倍!只有做人工肝才能快速把酶降下来,不过她这样的情况就算做估计生还的希望也不大。”
这不是一般的食物中毒!
老吕同样没遇到过类似案例,意识这件事不简单,急切问:“耿医生,死者死亡前还有哪些症状?”
“一过性发烧、呕吐、黄疸、腹水、下肢浮肿,脾脏增大,胃肠道出血,典型的肝中毒症状,最终肝功能衰竭导致死亡。”
“中的是什么毒?”
“病人家属跟病人不住一起,我们问过,她们说不清,但病人来我们二院之前在其它地方诊治过。”
耿医生拿起病,念道:“5月18号晚,病人开始呕吐腹泻,第二天一早意识有些模煳,去长丰街道社区卫生室就诊。条件有限,当时没采大小便化验也没采血检验,从病上看病人也没说吃过什么不卫生的东西,当一般肠胃问题处理,用的是维c、b6和庆大。
过了一天,也就是20号,症状没有缓解,病人再次去社区卫生室,这次用的是肝复太、奥美拉唑和菌必治,接诊医生建议她如症状再不见缓解要来大医院检查,结果她又拖了一天,直到今天下午才来我们二院。”
老吕接过化验单仔仔细细研究起来,韩博看病。
他俩不是外行,不用再解释太多,耿医生掐着鼻梁闭目养神。
朱医生是接诊医生,觉得责任最大,冷不丁冒出句:“韩支队长,吕主任,我认为很可能是细菌性食物中毒。”
确实可能是细菌性食物中毒,关键死者中的是什么毒,或者说无意中摄入过什么细菌毒素。
不一定是谋杀,不太可能是谋杀。
用细菌毒素投毒可不是什么人能做到的,首先要取得菌株,取得之后要培养提取,不光要具备很高的生物技术水平,而且需要培养细菌的条件,这样的实验室全南港能有几个。
已经出现一起死亡案例,不太可能是谋杀但不能不重视。
韩博跟老吕对视一眼,低声道:“问问死者家属,同不同意检验尸体,要是同意,尽快解剖检验。”
“她们既然报了警,我想问题应该不大。”
“这倒是,耿医生,你们医院有没有剩下的尿样和血样,要是有,我们需要拿回去做进一步检验。”
耿昕阳不知道市局的技术条件,忍不住问:“血样尿样应该有,关键能检出来吗?”
“我们刑技中心的仪器设备还是比较全的,可以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薄层层析法或高效液相层析法试试。”
“韩支队长,您怀疑是黄曲霉毒素?”
“从化验单和症状上看有这个可能,而且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