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的一天,全新的开始,二人的工作状态发生大逆转。
李晓蕾成了大忙人,侧头看看手机上的时间,轻声道:“你爸给的钱我没空去存,让我爸带给我姐算了,留着还贷款。你报完到,安顿下来,给我个电话。下午有时间去接你,逛逛西单,顺便帮你重办张手机卡。”
对思岗小县城的人而言商品房是一个新鲜事物,对首都市民一样遥远。
工资才那么点,根本买不起。要么等单位分房,要么“差价换房”、“合作建房”,“买房”可以说是一个与普通人没有任何关系的词汇。
首都的新家离这不远,站在胡同口能看见,步行十来分钟,富瑞公寓,附近最高档的商品房。
十五层的高楼,有电梯,有车位,每平米6000多的房价让绝大多人望而却步。大杂院的街坊邻居很羡慕能住进高楼里的人,直到现在仍不相信李家二闺女在富瑞公寓有房。
房子买了,三居室,一百七十多个平米,正在装修,不过房款没付清。
一下子买三套房,又在bj开分公司,资金周转不过来,韩总只能交首付,只能办按揭贷款。韩博户口在老家,晓蕾户口在学校,房本上是老李的名字,以老李名义去银行办的。
老李总工作忙,每月还贷这种事bj公司会计李晓慧负责。
值得一提的是,还贷的钱从bj分公司出,装修费用一样由分公司承担。亲兄弟明算账,现在东海公司和bj公司分得很清,“自主经营”、“独立核算”,韩总交完首付剩下就不管了。
上次回去钱不够管姐姐借的事被老爸知道了,昨晚去机场送行又塞一万。
工作近一年,工资、奖金、讨债提成和老爸之前给的“零用钱”,全被老卢逼着“入股”或“存款”,没三五年套不了现。
混成这样,想想就郁闷。
韩博喝完最后一口豆浆,嘀咕道:“我心太软,来前应该去找找焦书记,我人不在良庄,凭什么要把血汗钱留在良庄。”
别人上班赚钱,他上班不仅拿不回钱反而要倒贴。
李晓蕾感觉很好笑,拍拍他胳膊安慰道:“老公,凡事要往好处想,合作基金会管理多正规,跟大银行差不多,应该不会黄。良庄工业园搞起来镇里就能卖地,地卖出去就有钱还贷款,基金会收回贷款就能分红。我们是第一大股东,说不定能分很多。”
人家一股,自己十股,真是第一大股东。
关键拿到手的钱才是钱,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天知道。基金会关门大吉,股东血本无归,这种事并非没有可能。
李晓蕾在思岗接触的全是比较有身份地位、事业比较成功的人,没接触过那些因单位倒闭失业,或因政府没钱几年没拿全工资的干部教师及退休人员,对思岗尤其对良庄有种盲目的信心。
她一边往公文包里收拾东西,一边接着道:“建工集团的股份更不用担心,今年效益多好,光bj就四个大工程,年底分红少不了。以前人不愿意入股,以后想入股汪总不一定让入。”
“良庄人自己的银行”不靠谱,建工集团倒是没问题。
其它不用看,就看集团股权结构。
老良庄乡的干部教师不愿意入股,老卢逼着入。
建筑站内部的工作非常好做,几乎不用做,那些项目经理、工程师、施工员、安全员、材料员,连一些瓦工班长、木工班长、钢筋工班长都争先恐后入。汪总是第一个大股东,据说为入股借了四十万。
钱只是一个由头,说到底还是放不下。
人在bj,心在良庄。
韩博暗叹了一口气,起身笑道:“不提这些了,你早点走,别让刘主席和王大姐等。”
“好,我先走了,你记得把门锁上,妈有钥匙,进得来。”
丈母娘一大早又去买菜了,目送俨然成为白领丽人的未婚妻钻进老丈人开的捷达,韩博回屋收拾碗筷,一切收拾妥当,背上电脑包,锁好门,在街坊邻居好奇的目光和议论下,按照未婚妻制定的路线赶公交车。
木樨地,从地图上看不算远,只是沿途站牌太多,走走停停用去半个小时。
人民公安大学,公安部直属的普通高等院校,有人说这里是共和国警官的摇篮,也有人说位于郊区的人民警官大学才是,还有人说两所高校要合并。
到底哪家是“摇篮”不重要,合不合并与一个普通民警一样没多大关系,重要的是今后两三年要在这里工作学习。
韩博整整警服,摸摸帽檐,确认有没有戴正,振作起精神,大步流星走到传达室,出示警察证、单位介绍信和学校侦查系的借调函。
这么年轻来当教官,执勤的同志有些意外,但非常热情,打内部分机联系侦查系,等了大约十来分钟,一个三十岁左右、身穿便服的老师过来迎接。
“韩博同志,久仰大名,黄鹏,认识你很高兴,欢迎你来我们经侦教研室。”
温文尔雅,很文气,看上去不太像警察。
韩博立正敬礼,放下胳膊紧握着手笑道:“黄老师好,认识黄老师我也很荣幸。”
“以后就是同事,别这么客气,行李呢?”
“行李没带来。”
“在旅馆?”
“没住旅馆,我,我未婚妻是bj人,行李放在岳父岳母家,东直门,离学校不远。”
黄鹏乐了,拍拍他胳膊哈哈笑道:“在基层工作,居然找了个bj的对象,厉害啊!什么时候结婚,我们什么时候能上你们喜酒。”
“打算元旦,其实没什么厉不厉害的,我跟她是大学同学,谈好几年了。”
婚姻、工作、家庭是一个大问题。
黄鹏同样不是bj人,一边带着新同事往教研室走去,一边好奇问:“要是你没借调过来怎么办?”
“一样结,她非常理解、非常支持我工作,我岳父岳母也非常通情达理。实不相瞒,借调反而差点打乱我们的计划,她已经在我们思岗工作了,幸好单位在bj有分公司,正好可以调回来,不然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不容易,你不容易,她更不容易,一个bj姑娘愿意去小县城工作,想想就令人敬佩。”
“所以我对她一直很歉疚。”
“现在好了,你们也算是苦尽甘来。”黄鹏感叹了一句,突然问:“小韩,东华税案查到什么程度了,有没有内幕消息?”
“黄老师,我就刚开始去查了查,并且没惊动当地同行,把几名主犯和证据材料移交过去之后就没参与,一直在负责02。28案收尾。我们02。28案专案组长周处在东华协查,据说动作不小,估计要追究一个市委常委和好几个县委常委的法律责任。”
经济案件之前公安管得少,大多由检察院查处,税案主要是税务部门。
公安查这样的特大经济案件是头一次,至少在江省是由公安负责侦查的,东华税案更是公安查出来的。
鼓舞士气,尤其鼓舞经侦战线的士气。
一直以来,经侦教研室在公大、在侦查系没什么地位,无法与国内安全保卫、刑事侦查、预审、技术侦查和禁毒几个教研室相提并论。学员报考侦查系大多是冲着当刑警来的,对经侦一样不太感兴趣。
在别人看来小伙子或许只是走运破获一起虚开增值税发票的大案,在黄鹏看来绝不止这么简单,光这件事意义就很重大。
身边人来人往,聊正在侦办阶段的大案要案不合适。黄鹏不再追问,热情介绍起教研室的情况。
“陈主任刚过40,人很好,北大经济系毕业,84年调入警校,94年调到侦查系,一直从事经济犯罪侦查教学和科研。经济犯罪侦查专业教授,经济犯罪侦查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
教研室人不多,一位教授,两位副教授,四位讲师,有一位副教授和一位讲师在基层公安局挂职。
原来要么是学经济的,要么是学法律的。
黄鹏老师毕业于一所很着名的政法大学,诉讼法硕士研究生毕业。与所有教授讲师一样学很高,但没什么实战经验。不过对公安而言经侦本来就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就算经常下基层挂职也很难获得实战经验。
……………………
ps:第二章,求订阅!(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一章 角色转换
陈主任和另外几位老师要么有课、要么有事。办公室就一位老师,正式认识了一下,韩博又在热情的黄鹏老师带领下去办手续。
教研室只是学管单位中的一个小单位,并非行政部门。
借调到公大自然要接受公大管理,第一站人事处。这里负责学校机构编制管理,落实机构设置管理、人员编制管理、岗位设置及聘任管理工作;负责教职工年度考核、表彰奖励、人员调配,人才引进、选拔外派干部等工作……
总之,只要与人事有关的全归人事处管。
借调人员工资原则上由原单位发放,但工资这个概念比较大,包括津贴、补助等等。在工资条上基本工资很少,只有两百多。要是原单位只发基本工资,借调单位不发工资,那么被借调的人日子就没法儿过了。
人事处领导比预料中更好,办事效率比想象中更高,翻出几份文件,就高不就低,确定以后每月发五百多块钱补助。
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行政职务一天不调整,良庄分局一天不会少发一分钱工资。就算调整,就算档案关系调到市局,估计市局一样不会那么小家子气。两边加起来一千多,终于赶上未婚妻的基本工资了。
第二站学校党委组织部,党员关系转到学校,党费以后全交到这儿。
不再是思岗县公安局党委成员,不再兼任思岗县公安局良庄分局党支部书记,以后要在公大党组织过组织生活。
第三站后勤处,办食堂饭卡,进行公费医疗、卫生保健和计划生育方面的登记。不需要学校提供住房,可以领一点住房补贴。
第四站保卫处,公大是重点单位,安全保卫工作很重要。
不过这里不光负责安全保卫,同时负责学校集体户籍的管理,负责师生员工户口的迁转和身份证办理工作,相当于公大的派出所。
首都对外来人口管理很严,一年不知道有多少人被首都公安机关收容遣返。
侯厂当年被东广公安遣返过,韩博不想重蹈覆辙,该办的证件一个不能少。省得哪天查暂住证拿不出来,被首都同行关进收容所。
最后一站侦查系办公室,高校跟机关一样人员不多,整个侦查系包括职工在内不过40多人,其中大多没行政职务。
普通教师,与其他高校唯一不同的是可以穿警服。
系主任很热情,教研室陈主任正好下课了,竟坐下来饶有兴趣问起02。28案和东华税案的情况。
他们没执法权,甚至算不上系统内的领导,韩博选择能透露的简单介绍而不是详细汇报。
人是部领导点名要求调来的,刚开始真以为是什么关系,刻意打听了一下,才知道涉税金额高达60多亿元的“共和国第一税案”竟然是他打出来的,前期的实际侦办工作全是他负责的。
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联想到部里关于设立经侦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