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韩警官-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床好大,我们结婚也要这样的。”李晓蕾很不淑女的躺到床上,一脸羡慕。

    “不用买,对面房间就有。”

    “走,去你房间参观参观。”

    “是我们的房间。”

    “对,是我们的房间,我是你未婚妻么。”李晓蕾紧搂着他胳膊咯咯娇笑。

    其实没什么好参观的,韩总做事一碗水端平,两个房间装修一样,家具一样,只是考虑到儿子是党员干部,平时不可能住老家,没买家电。

    上上下下转一圈,每个房间推开看看,搬上几箱给小睿睿摆“洗三”宴时剩下的酒,经过派出所跟陈所长、“黄公安”等老家民警打了个招唿,邀请他们晚上去一起去村里吃饭,马不停蹄赶到联庄村。

    早上打过电话,婆爷爷婆奶奶,二爷三爷二奶奶三奶奶(堂爷爷堂奶奶),小叔,大姑二姑,大舅妈二舅妈,大姨二姨三姨和小姨,以及几个没出去打工在家搞副业的堂兄弟表兄弟全来了。

    济济一堂,好不热闹。

    跟着叫一声“婆爷爷好婆奶奶好”收一红包,叫一声“二爷好二奶奶好”又收一红包。这钱来得真容易,一个一个叫完,小包里鼓鼓的全是红包。

    “别不好意思,这是我们这儿的风俗。”

    韩博指着正在隔壁楼房前水井边准备中午饭菜的几个中年妇女,一一介绍道:“穿黄衣服的是婶婶,楼房就是她家的。我们不常回来,这几间老房子她帮着照应,隔三差五开门开窗通通风,南方潮湿,不通风会发霉。

    短头发的是我大舅妈,我妈那边亲戚谁家有什么事,她帮我们出人情,帮着把人情往来这些事办了,回来再给她钱;最瘦的是小姑,我爸最小的妹妹,我和我姐就她带大的。到现在还记得,她用担子挑着我们,我坐前面,我姐坐后面……”

    亲戚真多,他外公外婆居然生九个孩子!

    一个没夭折,农村条件艰苦,又是在最困难的时期,怎么拉扯大的。

    相比之下,李晓蕾更关心“未婚夫”小时候的生活。看着四间低矮的旧砖房,轻声问:“你小时候住哪一间?”

    “东边第二间,我跟我姐一间,我爸我妈住西面那间,最东面那间是厨房。”

    韩博转过身,指着一片已成为菜地的位置,不无感慨地说:“以前那有一排矮房子,养猪养鸡养羊。我跟我姐每天放学,先捡鸡蛋,先喂鸡,然后一个去割草回来喂羊,一个烧水烫猪食。

    把这些忙完,再准备一家人的饭,吃完晚饭,收拾好碗筷才能一心一意做家庭作业。以前还养过鸭,我最讨厌养鸭,它们晚上不回家,要出去找,不然会把鸭蛋生在外面。有一次从河边走,脚被蛇咬了一口,毒蛇,肿好大……”

    父亲要出去做木工活赚钱,母亲一个人要种六亩地。

    两个孩子把家里活儿全包了,夏收秋收最忙的时候要下地割麦子割稻子,要系着一大口袋下地摘棉花,要干一个农村孩子所有要干的事。

    李晓蕾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画面,一个小男孩人没灶台高,站在小凳子上往锅里打水,一瓢一瓢,装满盖上锅盖,跳下凳子跑到灶台后面烧火。

    好不容易把水烧开,再站在小凳子上把开水打到木桶里烫猪食,不能烫太多,不然提不动。双手吃力的提着木桶,摇摇晃晃,东倒西歪,提到猪圈一瓢一瓢喂……

    想到这些,她由衷地说:“韩博,跟你和你姐一比,我发现我好幸福。”

    “现在想挺苦的,当时没什么感觉,又不光我们,家家户户几乎全这样。”

    说话人姑娘又听不懂,看看模样把红包送出去就行了,长辈很理解,让小两口自己玩,他们该聊天聊天,该打小牌接着打小牌。韩博回头看看正笑眯眯盯着这边的外婆,拉着她手走到河边。

    “在农村长大其实也挺有意思的,以前河里水比现在清,淤泥被人家捞去当肥料了,河底干净,没玻璃瓷片之类的东西。一到夏天,我就搞一个长木桶下河,我姐坐在河边盯着我摸河蚌,一摸一大桶。把它噼开,用青椒炒,也可以做汤,很鲜很好吃。最多时一下午摸两三百斤,各家送点,剩下的养着慢慢吃。”

    “我小时候踢毽子,跳格子,放假去公园,要么去文化宫。”

    人比人气死人,跟她这样的首都孩子真没法比。

    韩博苦笑道:“这就是城乡差距,文化宫,我到现在都没去。小时候看书,上面写小朋友去少年文化宫搞什么航模比赛,真向往真羡慕。还有唱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怎么怎么的。我们这儿没大马路,一年去一两次县城根本见不着警察叔叔,特羡慕你们这些城里孩子,感觉你们生活在童话中。”

    ……………………………………

    ps:由于题材关系,所谓的敏…感…字比较多,不是这章被屏蔽就是那张被屏蔽。第一百三十一章昨天屏蔽过,编辑帮着放出来了,结果下午又被屏蔽。

    编辑下班,联系不上,只能明天解决。

    自认为韩警官的故事积极正面,满满的正能量,拍主旋律电视剧都没问题,却一而再再而三出现这种情况,很郁闷、很憋屈。

    不管怎么样,我会坚持下去。

    能得到这么多书友肯定,能得到这么多鼓励和支持,就算网站全屏蔽我也会通过其它方式把韩警官的故事延续下去,奉献给大家。(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七章 乡村夜宴(求月票,求订阅)

    “韩总”家有钱儿子又当干部,在所有亲戚中的地位是最高的,请客这种事只需要掏钱不需要干活。

    菜是叔叔和婶婶一早去镇上帮着买的,婶婶、大姑二姑小姑,几个舅妈几个姨妈一起动手,别说十桌,二十桌都没问题。

    中午简单点,晚上是正席。

    老房子太小太寒酸,摆在叔叔家,左邻右舍的桌椅板凳和大碗盘子全集中到这儿了,客厅挤四桌,东西两个房间各三桌。

    陈所长、颜老师、黄公安等关系不错的全来了,跟村干部及外公外婆二爷三爷坐客厅。

    酒菜标准比中特等奖那晚高好几档次,八个凉菜,八个炒菜,八个炖菜,有牛肉,有羊肉,有黄鳝,有老鳖,有整只炖的老母鸡……自己买菜自己做花不了多少,要是在丝绸宾馆,一桌没七八百下不来。

    “王支书,陈村长、马主任、王会计,我不能喝酒,只能以饮料代酒,感谢各位赏光,感谢各位一直以来对我家的照顾。说去东海太远,有机会去新庵,提前给我打电话,良庄离新庵很近,我一定会尽地主之谊。”

    村干部,老家的“父母官”,必须以礼相待,不然人家会说你忘本。韩博端起杯子,一脸诚恳。

    “韩乡长,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搞这么客气,搞这么夸张,我们都不好意思。”

    “王支书,韩乡长跟他爸一样,痛快,爽快。”

    “有什么样的老子,就有什么样的儿子。记得还是个孩子,现在都乡领导了。乡领导兼派出所长,陈所长,全县估计就韩乡长一个吧?”

    爱人的学生出息了,让自己两口子坐主位。

    陈所长很高兴很有面子,哈哈笑道:“全县所有派出所长中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王支书,局里昨天下文件,要求我们各基层派出所打完拐就着手清理各自辖区内练气功的,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什么?”村支书一脸茫然。

    “韩博打拐,我们跟着打。韩博打击以传授气功为名招摇撞骗的诈骗犯,我们一样要跟着打。这说明韩博是我们思岗各乡镇派出所的排头兵,是一面旗帜,冲着最前面,我们跟着上。”

    “哎呀,这不是先锋模范么!”

    “才知道?”

    陈所长拍拍韩博肩膀,不无羡慕地说:“乡长助理是县委组织部的后备干部,明年铁定副科。局党委委员不太可能,毕竟太年轻,良庄乡党委委员估计跑不掉。良庄跟我们丝河不一样,前任公安特派员就是乡党委委员,有这个先例。”

    ……

    副科级,别说在省里市里,在县里也一抓一大把。但是在乡镇,在农村,副科级干部绝对是领导,其地位仅次于书记镇长或乡长。

    丝河不是人才济济的良庄,联庄村更不是良庄的胜利村,这么多年没走出去几个干部。

    即将诞生一个副科级领导,村干部兴高采烈。亲戚更不用说,跟着高兴,感觉脸上有光。

    颜老师当翻译,李晓蕾听得津津有味。

    今晚她是焦点,大学生,首都姑娘,长这么漂亮,村里谁见过?韩家再有钱,韩博再有本事,人家也是下嫁,个个朝这边看,看得她很不好意思。

    跟小媳妇一样静静坐着,吃菜是一小口一小口的,滴酒不沾,小家碧玉,跟昨晚在丝绸宾馆判若两人。

    虽然跟动物园的猴子一样被围观,心里却很高兴。

    亲朋好友的目光带着几分赞赏、几分羡慕、几分钦佩和几分温情,把自己当成一个很重要很重要的人物。

    菜合不合口味,不合口味赶快重新做一份合口味的。

    大城市的姑娘爱干净,别人的碗筷洗一次,自己的碗筷人洗三次,洗完用开水烫。八仙桌不知道擦过几遍,就差把桌面上的漆擦掉。

    凳子坐着是不是不舒服,大城市的人喜欢坐沙发,这里没沙发,去帮找个垫子。上菜从对面,不能从这边上,不然把衣服搞上油渍怎么办。

    小孩要保持五米距离,不许过来瞎闹。

    总之,在这里跟大熊猫似的,属于国宝级的人物!

    享受前所未有的礼遇,李晓蕾赫然发现被尊重,被所有人宠着惯着的感觉真好,发现自己已经是“木匠之家”的少奶奶了。

    一顿农村的盛宴,宾主尽欢。

    嘱咐几个堂兄弟表兄弟将几位老人和喝高的亲戚安全送回家,送走陈所长等派出所民警和王支书等村干部,二人连夜返回县里。

    洗完澡,舒舒服服躺在大床上。

    盯着头顶的吊灯,想着今天发生的一切,李晓蕾自言自语地说:“我家从来没这么热闹过,也不是完全没有,我姐出嫁时热闹过一次,但那是在我爸单位食堂,没这样的气氛。”

    “我以为你如坐针毡,很别扭很不习惯呢。”

    马上要参加自学考试,一次考四门,必须抓紧时间温习,韩博坐在台灯下捧着书,跟在学校时一样一心二用。

    “怎么可能!”

    李晓蕾坐起身,抱着枕头吃吃笑道:“我又不是什么千金大小姐,那么多人,收那么多红包,挺有意思的。”

    “收多少,有没有数?”

    “两千多,好像是两千六,老人包两百,其他人包一百,那会我偷偷拆开看过,记得很清楚。”

    正说着,手机响了。

    王燕打来的,在电话里凝重地说:“韩所,一小时前,思路公路柳中三组段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个晚上走亲戚的村民被大车撞了,现场惨不忍睹。肇事车辆逃逸,从现场看应该是往新庵去了。”

    现场惨不忍睹就是出人命了!

    又是交通事故,韩博心里咯噔一下,急切地问:“小河有没有去追?”

    “大晚上没什么人,我们是9点24才接到报警的,小河已经去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