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是什么?”林萧忍不住问道。
虽然林萧也发出了精神波动,但是那巨大外星人的反应,似乎要迟钝一些,又好像是在考虑什么问题,过了一小会儿才回说道,“你说的是华夏语,但是跟古华夏语之间有很大的区别,我需要比照一下数据库。”
这个时候,巨大外星人说出来的语言,已经是华夏语了,只不过听起来有些怪异,似乎是正在学习华夏语的外国人一样,有些怪异的强调。
林萧注意到,这个巨大外星人的目光闪烁,发出柔和的光芒,不久之后,它所发出的声音,就已经跟普通话很接近了。
“地球修士你好,我是来自星海深处的探险者,在发现你们星球上有天使族人的求生信号之后,赶了过来,没想到飞船发生了故障,降落到了你们这里。”巨大外星人对林萧说道。
“星海深处,那在什么地方呢?”林萧有些好奇地询问道。
“这个……”巨大外星人一时之间,不知道应该如何描述,于是它想了一下,双目之中就发出了一片光芒,在它的眼前形成了一片光幕,就像是3d影像一样。
林萧凝神一看,不由得吃了一惊。
他的眼前,是一片茫茫星海,似乎数以亿万计的星辰浮现其中,密密麻麻不可胜数,形成了星星的海洋。
“果然是星海啊,这在什么地方,从我们地球上可以看得到吗?”林萧忍不住又问了一句道。
巨大外星人想了一下,然后说道,“看不到,要通过一个虫洞才行,这是在不同的宇宙维度之中。”
“你们的飞船故障,有需要我们帮忙的吗?”林萧问道。
巨大外星人听了,半晌才回答道,“你们帮不了我们,你们这个星球有些奇怪,我们的飞船来到之后,会突然降维,一些物质开始分解降级,无法再恢复星际航行的能力。”
“什么?”林萧听了,不由得错愕道,“这么说,相当于你们的飞船到了我们这里之后,有些水土不服了?”
虽然不知道是为什么,但是林萧总觉得外星飞船出现之后,很多坠毁的情况,就足以说明一些问题了。
地球果然是有一些古怪的,连技术强大的外星人都在这里吃了闷亏。
“以前的时候,你们这里不是这个样子的。”巨大外星人又说道,语气之中有一种郁闷的感觉,“上一次我们的人过来探险,就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你们现在被封锁了,变成了一座星际监狱般的存在。”
林萧听了它这话之后,不由得心中一动。
联想到劳伦茨所说的那个太阳系皮壳问题,越发觉得地球真的有可能是被人给做了手脚,变成了一个星际囚笼。
不然的话,这个巨大外星人不会说出同样的话语来。
想到地球上的修道者无法道成飞升,很有可能就是有人做了手脚,断绝了天道通途,再联想到千年以来,华夏气运不断衰弱,从毫无争议的世界中心,变成了任人欺凌的三流国家,林萧的心中顿时就有了一些明悟。
看起来,这很有可能是一个针对华夏民族的巨大阴谋,整个地球种族不过是受了池鱼之殃而已。
而从天使族人送给教廷金约柜的行为来看,或者西方人正是在他们的支持和策动之下,才突然崛起的,华夏的不断衰落,跟他们的持续打压有很大的关系。
势力此消彼长之下,整个地球上的情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
原先华夏民族一家独大的局面,早就不复存在了。
“你们的人来过地球?上一次你们来地球,是什么时候?”林萧不由得又问了一句,他对这个巨大外星人,忽然很感兴趣起来。
“上一次吗,那是很久以前了,当时你们华夏的统治者,叫作始皇帝。”巨大外星人想了一下,然后才说道,“我们的人还传授了你们一些低等级的技术,比如说冶金,建筑。”
秦始皇?!林萧听了,顿时愣了一下,然后才把这个巨大外星人说的话,跟他脑子里面的一些记忆,连在了一起。
林萧知道,关于秦始皇与外星人有过接触的说法,早就有了。
在《拾遗记》卷四一记载道,“有宛渠之民,乘螺旋舟而至。舟形似螺,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一名‘论波舟’。其国人长十丈,编鸟兽之毛以蔽形。始皇与之语及天地初开之时,了如亲睹”。
记载上还说,这些巨人还掌握着惊人的高效能源,若用于夜间照明,只需“状如粟”的一粒,便能“辉映一堂”。倘丢于小河溪之中,则“沸沫流于数十里”。
这些“宛渠之民”究竟是何许人?秦始皇认为,“此神人也”。
近年来,有不少学者用外星来客的观点对这一记载进行了解释:一群具有高度文明的外星人很早就来到地球并安下基地,称为宛渠国,对地球进行科学考察。
这群外星人活动于占地表面积三分之二的海洋中,用“形似螺”的“论波舟”作交通工具。这种交通工具水陆两用,日行万里,也就是今天所说的飞碟。
而且这些人“两目如电,耳出于项间,颜如童稚”。
他们非常注意观察人类世界,一有新的动向,哪怕“去十万里”也要“奔而往视之”。他们对洪荒时代的地球“了如亲睹”,对“少典之子采首山之铜,铸为大鼎”之类事情甚为关心,曾赶到现场考察,结果看见“三鼎已成”。
他们对华夏当时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生产的重大成果,也都一一“走而往视”,甚至万里长城上也留下了他们活动的身影。
外星人光临地球的传说,中外都有记载,而《拾遗记》尤为独特,记载了外星人与当时地球上称雄一方的秦始皇进行友好接触的情况,留下了比较古老的原始记录。
虽然有些学者对这种解释提出异议,表示难以接受,但是支持者也不少。
如今林萧面对这位巨大外星人,跟它简单地交谈之后,就发现《拾遗记》上所说的情况,或许真的就是这位巨大外星人的同族们曾经做出过的事情。
“你们怎么会对我们的事情感兴趣呢?”林萧又提了一个问题。
按道理说,当初的地球人类,相对于这些巨大外星人而言,就是非常低等的存在,他们会什么会乐此不疲地跑到地球来进行接触呢?这件事情,怎么都觉得有些说不通。
“因为,你们是伟大的盘古的后代,你们天生就具有高贵的血统,庞大的潜能,是我们星海万界仰慕的对象。”巨大外星人说道。
“不是吧,若是真真么好的话,我们也不至于还处在这么落后的程度了。”林萧听了,不由得苦笑道。
这个外星人所说的话,还真的有点儿不靠谱儿,他怎么就没有发觉地球人有这么多的优点呢?这一定是客套话儿。
求妹纸~
第七百八十六章 生命之火
听到林萧的反问,巨大外星人思索了一下,才回答道,“这里面,有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原因。总而言之,你们有非常伟大的血脉,一旦觉醒,就拥有不可思议的力量。”
“还是相当于什么都没说嘛。”林萧耸了耸肩道。
“就如同你,地球修士,如果你修行有成的话,就能够有毁天灭地的力量,而这只是你们本能之中的万万分之一。”巨大外星人说道。
“难道说,修道就是解开自身的血脉束缚,发挥原始的能力?”林萧听它这么一说,倒是有一些若有所思起来。
事实上,从道门的理论上来讲,修炼的过程,也确实是一个“返本还源”的过程,将后天杂质炼化,转化为先天之体,也就是最初的状态。
到了这个时候,一些原本的能力就出现了,所以修道者就拥有了很多不可思议的力量。
从这方面来讲,这个巨大外星人所说的话,似乎是有些道理的。
而联想到它所说的跟秦始皇什么的接触,还有传授给华夏人冶金和建筑什么的技术,林萧也想到了一些事情,比如说越王勾践剑。
当初春秋五霸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一举击败了吴王夫差,演出了历史上春秋争霸的最后一幕。
岁月的流逝,使这场惊心动魄的战争静静沉睡在历史的长卷里,忙忙碌碌的后人几乎把它遗忘了。
然而,几十年前一支考古队在挖掘春秋古墓时,却意外发现了一把沾满泥土的长剑。
当考古队员轻轻拭去剑上泥土的时候,剑身上一行古篆——“越王勾践自用剑”跃人人们眼帘。
这一重大的考古发现立即轰动了全国,但是,更加轰动的消息却来自对古剑的科学研究报告。
最先引起研究人员注意的是,这柄古剑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多年为什么没有生锈呢?为什么依然寒光四射、锋利无比呢?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越王勾践剑千年不锈的原因,在于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
而大家知道,铬是一种极耐腐蚀的稀有金属,地球岩中含铬量很低,提取十分不易。
再者,铬还是一种耐高温的金属,它的熔点大约在4000c,德国在1937年,美国在1950年才先后发明并申请了专利。
在两千多年以前,是什么人用什么方法,将这种金属镀到剑上去的呢?
而事实上,铬盐氧化处理的方法在中国古代早已十分普遍。
1994年3月1日,举世闻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二号俑坑正式开始挖掘。
在二号涌坑内人们发现一批青铜剑,长度为86厘米,剑身上共有八个棱面,考古学家用游标卡尺测量,发现这八个棱面的误差不足一根头发丝,已经出土的十九把青铜剑,剑剑如此。
这批青铜剑内部组织致密,剑身光亮平滑,刃部磨纹细腻,纹理来去无交错,它们在黄土下沉睡了两千多年,出土时依然光亮如新,锋利无比。
而且所有的剑上都被镀上了一层十微米hou的铬盐化合物。
在清理一号坑的第一过洞时,考古工作者发现一把青铜剑被一尊重达150千克的陶涌压弯了,其弯曲的程度超过45度,当人们移开陶俑之后,令人惊诧的奇迹出现了。
那又窄又薄的青铜剑,竟在一瞬间反弹平直,自然恢复。
当代冶金学家梦想的形态记忆合金,竟然出现在两千多年前的古代墓藏里,这听起来是不是有些滑稽呢?
谁能想象,这样的技术竟然会出现在两千多年以前?
又有谁能想象,秦始皇的士兵手里挥舞的长剑,竟然是现代科学尚未发明的杰作?这让人们怎么能完全相信现代所谓的科学结论呢?
那么反过来说,秦始皇的铸剑技术是谁传授的呢?秦始皇时可以使用铬盐氧化处理法、发明形态记忆合金,为什么鲁班就不能发明机器人马车呢?
关键在于,假如以上的事实是真实的话,他们的技术渊源是什么?
结合《拾遗记》所说的,有可能是外星人给他们造的剑,那就比较符合逻辑了,铬盐氧化处理法、形态记忆合金,铁证如山,若用巨大外星人说法来解释,那就说通了。
而且当年的史书上也记得很清楚,秦始皇曾经收缴天下之兵,铸成了十二金人,这倒是有可能受到了巨大外星人的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