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豪门医少-第10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林萧有点儿尴尬地笑了笑,低头喝汤。

    熬糊辣汤是西北回民的绝活,似乎没有外传,几乎卖糊辣汤的店都会有清真的牌子,而往往一些回民的泡馍馆,早上也会客串卖糊辣汤。

    因为糊辣汤的精华在于汤,必定要用好的肉汤,而泡馍馆的那些纯正的羊肉或者牛肉汤,正好能满足那些饕餮者挑剔的口味。

    糊辣汤里面的菜很杂,几乎每一家卖糊辣汤的菜都各不相同,可能一百家糊辣汤里就会有一百种菜的搭配。

    爱吃肉丸胡辣汤的人都知道,吃肉丸胡辣汤吃的就是肉丸,行家总是不会很早去吃,总是等到卖的差不多的时候才去,那是锅底剩下的就是满满的肉丸,这就叫锅底有肉。

    除了甑糕和胡辣汤以外,西北的早餐也不乏其他的风味小吃,比如说油茶麻花,同样也是西北的传统坊间小吃,麻花泡在油茶里,待到绵软后再吃,此时的油香、面香和着嚼碎的芝麻、杏仁、黄豆、花生干果的香味,可一同把饥饿的感觉一扫而尽。

    还有就是笼笼肉,顾名思义就是放在笼屉里蒸熟的肉,只是这肉可不能随手拈来,必须要上好的五花猪。

    笼笼肉之所以有着强烈的香气与吸引力,首先应归功于蒸肉的米粉,有了它才有了笼笼肉麻、辣、鲜、香的特点,而荷叶饼则是经发酵的小麦粉反复揉捏蒸制而成,说是饼,其实是筋道软熟的蒸馍,上下两层,中间抹了熟油使其不致粘连。

    西北人特别擅长跟“馍”有关的一切,笼笼肉夹馍也不例外,对于饿了一晚上的肚皮来说,一大早来份喷香的笼笼肉夹馍无疑是顿绝妙的美味。

    “爽啊!只恨长了一个胃!”林萧吃光了桌子上的所有东西之后,也不由得感慨了一句道。

    “你的战斗力真不是盖的啊!”卫婧看了看林萧,很是佩服地说道。

    虽然他们在一块儿吃饭,卫婧很落力地向林萧推销了西北小吃,但是桌子上面的饭菜,八成都是林萧给干掉的。

    “美食当前,战斗力总是能够爆棚的,百分之三百的战斗力还是能够保证的。”林萧回答道。

    “那么,吃饱喝足了,我们应该开始干活儿了吧?”卫婧问道。

    “没问题,不过就是水土不服而已,小事儿一桩。”林萧点头说道,“先让我在这家店里面找点儿药引子,然后我们就去见孟大治,给他处理一下这个毛病。”

    “以前你可不是这么说的?”卫婧听了,就深表怀疑道。

    以前林萧确实不是这么说的,好像孟大治这个毛病就是无法医治的顽疾一样,只能够维持,不能够根治,就算是维持也需要花费很大的代价什么的。

    若非如此,卫婧也不至于拿自己的身家和身体来赌这一把,想要利用林萧来解决孟大治的问题,进而换取自己取消以前两家的联姻什么的。

    相信只要是林萧能够将孟大治给治好了,孟老爷子那边儿也会觉得牺牲这桩联姻是值得的,而不会再做一些阻挠。

    但是现在,林萧说的这事儿好像是吃饭喝水一样简单,这就让卫婧感到非常心理失衡了。

    要知道是这么简单的事情,老娘何苦搭上这么多的筹码呢?

    “当然了,这事儿也没有那么简单,你就当我是吃多了吹牛逼好了。”林萧哈哈一笑道。

    不过林萧还是到了这家小饭馆儿的厨房里面,找了些东西出来。

    “这是打算要做什么?”卫婧看着林萧往一个研钵里面装了大半碗的辣椒和其他香料,有些好奇地问林萧道。

    “给孟大治做药引子。”林萧回答道,“不过还需要一些核桃树的叶子,和松树下面的浮土,有了这些就能够制作药引子了。”

    “你是认真的?”卫婧问道,她对于这事儿还真是不大相信,只不过林萧的医学权威确实摆在那里,不得不让她相信。

    “当然是认真的。”林萧点头回答道。

    卫婧给几个手下吩咐了两句,然后两人就出去了,过了几分钟,就将林萧所需要的东西,给带来回来。

    林萧看了一下,然后就挑了一部分核桃树叶,还有一两左右的松树下的浮土,掺到了研钵里面,跟原本的那些辣椒和香料一起,开始研磨起来。

    也就是十几分钟的时间,这东西就算是治成了。

    然后林萧又跟老板娘要了些麻油和蜂蜜什么的,将这些粉末给调和到一起,弄成了粘稠的胶状物质。

    “闻起来味道还不算是太差。”林萧闻了闻,然后就评价道。

    他跟老板娘找了一个透明的玻璃罐子,将这些东西给装了进去,然后拧好了盖子。

    “你确定,这就是你要找的药引子?”卫婧看着林萧的动作,一点儿讲究一点儿章法都没有,不由得深表怀疑道。

    虽然说药引子一说,本来就是比较玄妙的东西,也没有什么定数,甚至都不被正统的医学所承认,但是卫婧也不得不说,民间的很多处方里面,确实都对药引子有非常严格的限制。

    对于很多疾病而言,找对了药引子,似乎就能够解决一大半儿问题一样。

    “我非常确定这一点。”林萧用手举着那一罐子莫名其妙的混合物,冲着早上初升的阳光,眯着眼睛看了看,然后用一种非常肯定的语气说道,“有了这东西,再加上我的诊治,至少孟大治可以放心去赴任了。”

第1291章 我也不相信

    看着林萧手中的那一罐子加料辣椒酱,卫婧也不知道应该说什么为好了。

    她对于这种东西实在是没有多大的信心,只是看林萧这么笃定的态度,卫婧也不好再说什么的,现在的事实是,林萧确实是唯一能够控制住孟大治病情的医生,这一点是无可辩驳的。

    所以,不管是林萧怎么折腾,谁也无法质疑他确实能够控制得住孟大治的病情。

    至于说彻底治愈什么的话,卫婧现在真的不敢相信,至少是在她没有看到真正的治疗效果以前,卫婧是不敢相信的。

    “走吧,现在我们就去,拯救你的盖世英雄!”林萧将罐子收了起来,笑嘻嘻地对卫婧说道。

    “什么跟什么,他跟我可没有什么实际关系。”卫婧瞪了林萧一眼道。

    林萧哈哈一笑,倒也不多说什么了。

    从他的感觉来看,卫婧要解除跟孟大治之间的婚约什么的,大概也是有一些内情的,不希望嫁给当官的,估计也就是那么一说而已,真正的原因,或许就是因为她不喜欢男人,只喜欢女人。

    就这一次陪着卫婧过来的这些随行人员当中,清一色的都是美女,而且都还是那种综合素质很高的美女,只是从这一点,就足以看出卫婧的喜好与品味了。

    孟大治并没有住在孟老爷子的大宅里面,事实上孟老爷子现在就是一个人住,他的子女们早已经开枝散叶,各自分出去过日子了,而且每一家都过得不错。

    孟大治作为孙子辈里面的佼佼者,第三代中的生力军,自然也是有自己的住宅的,他就住在古城北边儿的盛世华庭别墅区,那里有他的一套房子,大约四百多个平米的样子。

    对于孟家这样的家世,孟大治这样的级别来说,这个面积的房子,倒是能够配得上他的身份的,既不是太冒尖儿,也不是太寒酸,至少在西北古城这边儿,是比较合适的。

    林萧和卫婧乘车赶到盛世华庭,花了他们半个多小时的时间。

    古城这边儿的交通,跟其他任何大城市的情况都差不了多少,该堵的时候都比较堵,这一点毋庸置疑,唯一的好处就是当年这里的设计就比较好,大路街道横平竖直,交通便利,后来修建的新式建筑,也充分考虑到了这方面的情况。

    至于说拥堵问题,也要比京城的情况好太多了,至少不会出现长时间的堵车。

    “盛世华庭。”林萧看了一眼非常气派的小区大门,不由得念叨了一句,“这还真是一个不错的小区呢,若是放在京城的话,这么一栋四百平米的小别墅,怎么也得售价五千万以上了,或许会更多一些。”

    “古城跟京城的房价是不能比的。”卫婧说道,“我在京城的一处物业,四百平米的楼层单元房,就花了差不多八千万才购入,如果是别墅的话,价格高多了。”

    “所以说,对于一般人而言,实在是没有必要挤到京城去谋生,还是在地方上生活的成本和压力比较小一些。”林萧说道,“虽然京城的机会多,但是京城的生活压力也大,不是那么容易待下去的,大部分的人,还是在给别人充当垫脚石。”

    根据官方数据显示,京城生存着差不多八百万北漂儿。

    无固定工作,无固定住所,无固定感情……每一种不确定都是一种“漂儿”。

    他们看上去光鲜得很,工作也备受关注,且看上去自由、随意、收入好,甚至有成名的机会。

    但是无奈、困惑、迷茫、焦虑不安,却是常常困扰他们的各种情绪,因为他们所面对的是远不及GDP增长速度的收入、是如大山般压来的房价、医疗和教育费用,是对未来保障的担忧。

    如果非得用一句话来形容他们的表达,那只能是,一声叹息。

    华夏人讲究衣食住行,虽然住排在第三位,但是对于很多普通的北漂儿来说,在京城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无疑是最大的梦想。

    市里面的房子作为北漂的大部分人是买不起了,只能考虑了更远的通州之类的地方,这里被称为睡城,在此居住的人白天大都会在京城市里上班,只有在傍晚,才会回到这个被称为家的地方,而这里也是京城交通拥堵状况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就算是这样,这里的房子均价也已经达到四万每平了。

    一个五十平米的一居室,都要两百多万,虽然比市中心便宜一半,但是对于大部分的北漂来说,仍然是望尘莫及的。

    事实上,很多人还没有想到的是,如果自己在京城继续生活并有了孩子,那孩子的教育问题该如何解决?

    由于京城的教育资源不均衡,导致教育质量优越的市中心学校和教育力量薄弱的农民工子弟学校等小学阶层分化严重,如果没有京城的户口,想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只有付出高昂的赞助费用。

    现在工资是涨了,可工资远远赶不上房租和物价上涨的速度,北漂儿们也会感觉到生活压力越来越大,都多人都在纠结是继续留在京城,还是回老家。

    华夏人讲究的还有民以食为天,任何父母在叮嘱自己外出工作的孩子时都会说不管怎样要吃饱。

    但实际上华夏人讲究人是衣装马是鞍,尤其是对于在乎外表的现代都市年轻人来说,衣服和化妆品上的消费往往成为生活成本中的一份重要开支。

    为了能够穿着时尚,给朋友、同事留下良好形象,大部分北漂儿们不得不买些价格昂贵的衣服,由于高昂的租金和人工费用,导致在京城里面,任何改善型的饮食消费都远远高于其他城市,更不要说那些充斥着各种名牌的精品时装屋了。

    “你说的固然不错,但是不能否认的是,每年依然有很多北漂儿涌进京城,继续重复他们的前辈们曾经做过的事情。”卫婧指出了这一点。

    “是啊,人活着,还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