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谢贺市长的提醒,在工作上面,我个人是完全服从组织的安排的。”韩东笑着道,见贺金强的脸色猛地就变了。心中暗自好笑,“不过,我初来乍到,对于宾州市俐情况还不是很熟悉,如果让我一下子接受滨江路的工程的话,肯定难以做出什么成绩,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由有经验的同志来处理,应该是最合适的。”
贺金强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他听韩东说话,刚开始还以为韩东真的要接手滨江路工程的,听了韩东这后半句话,他便放下心来,同时心中暗想韩东这小子不是个省油的灯,看来以后自己得防着点才行。
“常务副市长邱瑞和同志对宾州市情况十分地熟悉,同时也有过大型工程的领导工作,我认为由他来负责滨江路的工程比较合适。”贺金强心想既然自己都已经跟韩东说了这么多,那干脆将自己的意思说明白一点算了,如果能够得到韩东的支持的话,无论事情成不成,都是一件好事情。韩东笑道:“我当然相信贺市长的眼光,不过我还是那句话啊,目前我对宾州市的情况不是很熟悉,现在我的目标是先熟悉各方面的情况,同时将我分管的那一摊子事情理顺一些。”;“那倒也是。”贺金强心中微微有些失望,韩东话中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那就是暂时不会掺和进来,他也不勉强,毕竟如果逼得太紧的话,”小”韩东靠向了奚晓建那一方,那就得不偿失※
在贺金强的办公室坐了一会儿,韩东便起身告辞,回到办公室,过了一会儿便打电话给奚晓建,说耍过去汇报一下工作。
在电话中奚晓建倒是挺客气的,让韩东直接过去就行了。
韩东不疾不徐地下楼来。很快便来到了奚晓建的办公室门口。
“韩市长您好。”奚晓建的秘书本南奕站起来恭敬地打着招呼,“奚书记在里间等着您
韩东点点头,随即敲门进去。奚晓建原本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面写着什么东西,这时站起来往外面迎了出来。两人在会客区坐下来,本南奕很快便泡了茶放到韩东的面前。弗东身为市委常委、副市长,上任以后,自然要跟市委、市政府的一把手见见面,这也是一个正常的礼节性问题。
奚晓建对韩东的态度还是很满意的,同时话里话外也流露出了招揽的意思,不过韩东却是玩起了太极功夫,没有明确地表露出什么倾向。
“现在的局势,奚晓建和贺金强肯定争斗得十分地厉害,我最好还是不掺和其中韩东心中暗想道,从贺金强的口中,韩东知道再滨江路上面出了事情的原常务副市长潘锦杰跟奚晓建的关系是极好的,因此这中间肯定还牵涉到很多问题,虽然现在潘锦杰已经被双规了,事情也算是告一段落,可是说不定哪天会又弄出点什么,所以韩东现在的想法是想尽量保
在奚晓建办公室坐了十来分钟,韩东便告辞了。
回到办公室,临时秘书张自勉便进来汇报:“韩市长,刚刚统计局杨晓立局长打来电话要给您汇报工作。
韩东点点头,看了一下手表,离下蔡时间还有几十分钟,便道:“让他过来吧
没多久,统计局杨晓立便到了,他是一个中年男子,显得有些黑瘦,不过一双眼睛倒是很有神,给人一种很有精神的感觉。
对于第一个来自己这里拜码头的人,韩东自然要给他一个机会。
“井市长,我来给您汇报统计局的工作。”杨晓立恭敬地道。
韩东点点头,道:“坐下来说吧。
杨晓立恭敬地坐下来,然后就统计局的工作进行了简明抚要的汇报,倒也充满了条理和层次感。其实统计局这个部门从目前来说。显得有些尴尬,说他不重要吧,他还是政府一个重要组成部门,并且一些数据什么的还是从它那儿出。可是说它重要吧,却又得不到重视,只有市里面需要什么数据的时候,才会用到它,并且统计局还要根据领导的意图,对收集采集的数据进行再加工,弄出来的数据往往成为人们诟病的因素。
杨晓立作为统计局的局长,正处级干部,在市里面那么多行局之中,一直非常地低调,谁让他坐到了这个位置上了呢。不过,他可是认真研究了弗东的经历,他认为韩东将来的成就非常远大,这一点肯定是母庸置疑的了,可是他还发现了另外一点,那就是凡是跟韩东跟得紧的人,只要能够做事,那么也都发展很不错。因此弗东调到宾州市来,杨晓立觉得这对自己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机会,自己一定要好好地把握住,所以他就迫不及待地来了。
听了杨晓立的汇报,韩东没有做太多的指示,只是道:“统计局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我在这里只提出一点,那就是统计数据一定要如实地反映我市各方面的真实情况,为我市的发展,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
杨晓立怔了一下,韩东这个要求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却是一个难题啊,身为统计局局长,他自然知道市里面公布出来的数据,很多都不是真实的,可是他也没有办法,毕竟这关系到一个市的脸面问题。同时也是某些市委领导的政绩问题,他也不可能真的完全按照真实情况来提交数据,很多时候,都需要按照领导的意图,对一些数据进行加工。因此,韩东的话,简直就是给了他一个难题。
“怎么啦,这很困难吗?”韩东微笑着道,他当然清楚统计局的情况,但是韩东在见到杨晓立的时候,心中便有了一个想法,或许从统计局入手展开工作,也算是一个不错的突破口吧。谢谢朋友们的订阅,请继续支持一三五七九!!;,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有山,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428 撞车
听了韩东淡淡的话语,杨晓立心中猛地一跳,身上一阵发凉「抬起头来,只见韩东的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但是那如星辰一样的眸子里面,似乎带着一股寒意,他的心中就禁不住有些打鼓了,不知道韩东这么说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想拿统计局开刀吗?杨晓立当然知道新官上任三把火的说法,可是韩东身为堂堂的市委常委、副市长,这第一把火往统计局上面烧,似乎没有这个必要吧。
杨眈立倒是一个谨慎的人,这一瞬间,他便想了很多方面,不过很快又想到了一点,那就是连自己都觉得如果拿统计局开刀的话,那么从韩东的角度来说,他估计也不会从统计局入手,也就是说,韩东最多是从统计局找点线索而已。
这么一想,杨晓立心中顿时激动起来了,因为他觉得真如自己这么想的,邵么只要自己好好地配合好韩东的工作,那么说不定就能够得到韩东的重视,这对哨己来说,绝对是一个很不错的机会。
“没有困难,韩市长的指示,统计局一定全面贯彻下去。”杨晓立挺起胸膛坚定地道,人生难得几回搏,他在统计局干了不少时间了,也见识了人情冷暖,因此特别希望能够改变现状,现在机会来了,他自然得抓住。实际上,此前他也努力过,不过也没有哪个领导对他这个统计局局长放在眼中,所以一直都是郁郁不得志。
韩东一直都在观察着杨晓立,将他此前内心的犹豫也都看在了眼中,此刻他终于表态,这让韩东心中比较欣慰,“嗯,统计局的工作关系重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都是在统计局的有关统计数据上做出来的,因此统计局必须要确保各项统计数据的真实有效性,这点杨局长应该比我清楚。”
杨烧立虽然不知道韩东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刻意强调统计数据的真实有效性,但是他既然已经打定了主意,要借着这个机会靠上斡东,因此便决定一切依照韩东的吩咐办事就是了。
“我一听牢记韩市长的指示,回去以后,就对统计局的工作进行全面的自查,对一些重点的数据!料进行整理,保证达到韩市长的要求”杨晓立只差用手拍着胸口保证了。
韩东微微一笑,对他的态度表示了赞赏,不过韩东也不可能让他搞出太大的动静来,这样的话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那样就得不偿失了。
“自查是应该的,但是要注意分寸。”韩东淡淡地道。
杨杭立道:“韩市长放心,我知道怎么办。”他心中的想法是「到时候将一些和公布出来的数据有出入的部分,清理咄来以后,自己当然得先拿给韩东,至于韩东备么处理,那是接下来的事情。
韩东笑了笑,拿起了桌上的茶杯,杨晓立见状,便赶紧站起来告辞,“韩市长,那我就不打扰您工作了。”
韩东点点头,也没有起身相送,虽然韩东也感觉得到这个杨晓立有心投靠,但是韩东也不会就这么随意地接纳,毕竟现在韩东还不知道这个杨烧立是不是有被自己利用的能力。体制中之中,有时候就是这么一回事,并不是你想投靠别人,对方就会接纳的,首先你得对对方有点用处才行。
杨烧立自然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从韩东办公室出来,也知道自己必须得弄点让韩东看得上眼的东西来,所以他直接返回统计局,立即召开中层干部会议,开始布置相关的事宜了。统计局作为一个冷衙门,虽然没有什么油水,但是有一点好处,那就是受到领导关注的时候比较少,这就有利于杨晓立经营自己的权势,基本上将整个统计局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了。
“过有几个行局……”韩东分管和联系的行局可不少,包括市经委、安监局、工商局、招商局、台办、住蜀办、驻京办、另外韩东还负责联系食品药品监管局、金融、保险、电业局等工作,到目前为止,打电话来汇报工作的,可仅仅只有统计局的杨晓立,看来大家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嘛。
不过,韩东也沉得住气,反正他刚刚上任,还有的是时间来慢慢地梳理各方面的人事关系,他一点也不心急。
下午,韩东刚刚上班没多久,便接到了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侯华东的电话,通知下午三点半在市委会议室召开常委会,讨论滨江路工程有关事宜以及建委、城建局等部门的人事问题。
因为滨江路工程出事,建委和城建局的一些人也跟着糟了秧「直到现在人事还没有完全定下来,现在韩东已经就任,奚晓建便急着召开常委会讨论了。其实按说应该再推迟几夭,也好让韩东对这些情况有一个充分的了解的,但是奚晓建也看得出来,韩东虽然现在还没有完全地投向贺金强,但是至少他们两个此前是有过交集的,所以他担心迟则生变,有些事情还是早点定下来的好。
“看来奚晓建还是有些心急啊。”韩东苦笑了一下,从韩东日前了解的情况来看,奚晓建和贺金强现在正在全力地争夺滨江路工程的控制权,而现在自己的到来,倒成了一个不安定的因素,所以奚晓建便有些急了,“也无所谓,反正我也不想掺和进入这个事情,倒也可以看看那些常委们的情况。”
平日里,市委常委们见面,一个个脸上都带着笑容,似乎关系多么好一样,除了个别人的关系很明显以外,基本上是看不出大家之间的远近亲疏的,要想搞清楚大家之间的关系,最好的办法就是观察大家在重要的利益之争面前是怎么表现的,那时候什么情况便一目了然地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