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洼小富农-第6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这儿应了一声:“行!”

    听到温煦答应了,温世达开心的说道:“那行了,我们在球场等你!你自己带杆或者不带杆都成!”

    “我不带了,随便借你们的使一下就行了”温煦说完就准备向着院子门口走去。

    “干啥啊?你就这一身?”温世达叫住了温煦伸手上下指了一下温煦。

    温煦回道:“我这一身怎么啦?”

    “大家都是一本正经的,就你穿的跟闹着玩似的,你觉得合适么?而且球场门口写着,衣冠不整者不许入内!”温世达说道。

    温煦听了不由的摇头笑道:“就你们是事儿妈!”

    温煦现在这一身是进的去的,长裤长袖的虽说略微休闲了一些,不过上哪儿也都穿的出去。温煦明白自家的三哥之所以这么说,是想自己再打理一下。既然答应了打球,温煦也就不想拂了老哥几个的意思。

    “行,我先去牵马,然后换衣服成不成?”温煦说道。

    听到温煦这么一说,温世达满意的点了点头:“快点儿!”

    哥俩出了门,温煦看到了温世达自己的马栓在了门口的树上,马并不是什么好马,骝色的纯血骟马,产地是澳大利亚,马是不怎么样,但是也绝不是一两万可以入的了手的。这么说吧,三流的纯血马,还是带着证书的那种,什么澳洲短途名马的子嗣,上赛道的成绩那可是要多糟心有多糟心的,听说就跑过两次,就再也没有上去过,胜在样子长的不错,价格还便宜,用来装逼绰绰有余。

    马背上配的黑色的英式鞍,鞍后放的就是老头的高尔夫球装备,长长短短的杆子挺像这么一回事的,但是实际上老头属于一杆抱打天下的那种,几老头都是一根杆子用顺了手,认准了使唤。好在也就是几老头自己凑在一起玩,别人也没有谁嘲笑他们。

    至于村里偶尔有两个会玩的年青人嘲笑他们,这帮老头直接轮着杆子能追的他们满球场跑,所以久尔久之,会打球的年轻人对这帮温家村老人式打法也就‘敢怒不敢言’了。

第718章 新镇

    换好了衣服,骑上了二白温煦出了从家门口直接出了村,然后转头向着西南村里的高尔夫球场奔了过去。

    到了场里的时候,发现现在正是人多的时候,不光是标准的球场,就连练习的练习场也都满是人,时不时的也能见到村里人的身影,从中温煦还看到了几个大闺女小媳妇也耍的很欢实。

    “怎么才来啊?”

    温煦一冒头立马听到了温世贵冲着自己吼了一嗓子。

    温煦笑着说道:“已经紧着赶了,要不是三哥让我换了衣服,我到是能来早一些!”

    温世达瞅着温煦笑着说道:“这就是你换的衣服?”

    “可以啦!”温煦可不想自己一套西裤皮鞋,打扮的都能去当新郎官似的出现在球场上,别的不说,它别扭啊。

    “行了,别扯了,快点儿进去吧,要不人家又要催了”温世清看了一下手腕上的手表催着哥几个说道。

    进去就进去呗,就这么着,温煦就和老哥仨一起进了球场。

    “咱们今儿玩配对赛,我说一下规则,第一洞的时候,咱们手心手背组队,第二洞的时候,就是第一洞的第一名和第四名组一队,二、三名成一队,每打完一洞按着这个标准再重新组一次,大家各自计分,打到了最后决出了胜负之后也不能没个采头,说好了,输的人今晚上请静雅轩听相声……”温世达一看到大家都摆好了架式,于是开始说起了今天的规则。

    打球嘛总得有点儿采头,赌钱的话村里不许,抓到之后处罚十分严厉,别说是村民就是游客被抓到了堵博,也是直接赶出村子并且送公安局蹲上几天号子,结果就是从今以后你就再也定不到温家村的房间了,所以大家就只能玩玩这种请客听戏这些东西。

    至于静雅轩是镇上新开的一家戏楼,老板不是别人正是许达信和温煦几个开的,温煦在其中的股份还不小,因是许达信非要拉上温煦这个‘地头蛇’一起,温煦碍不过,于是也跟着投了几股,没有想到生意还不错。

    说是戏楼也不是光唱戏的,里面除了唱戏的戏台子之外,还有茶馆,里面有说书的,说相声的,还有评弹什么的,总之都是老玩意儿,分成四个场儿,主体是个戏园子。

    以前这样的地方不招人待见,但是现在这种老玩意儿越来越受大家的青睐,虽说主力还是中老年人,但是明显的越来越多的年青人也开始回归咱们民族的东西。

    从这里看出来随着咱们国家经济的发展,让咱们国人也越来越自信,看回头看咱们自己文化的时候再也不是糟粕了,不再妄自菲薄,而是越来越喜欢并且对于传统文艺和艺术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了。

    镇子上新建的这些东西属于国家号招的特色小镇项目,现在镇上的中心已经不是原来的地方了,在老镇子旁边新建了新镇,全是明清江南建筑,很多老玩意儿都能看的到,主打就是这么一个卖人文情怀的仿古小镇。

    听个相声花的钱对于现在的温家村民来说也不算个什么钱,完全属于手缝漏漏就够听一天的,大众娱乐型消费。别人都供的起,温煦怎么可能担心这个?自然是想也不想的点了点头。

    “这点儿哪够儿啊,大伙儿都是起的早的,不光是今晚的相声,还有明早的老东兴!”温世贵笑着加了一句。

    “我们没问题,世煦你呢?”温世清笑着望着温煦。

    温煦笑着摊开了手:“你们认定了我输?今儿我就和老哥几个杠上了!”

    “那这样,既然你明儿也没事,再加上早上的一出戏,明儿唱的是《四郎探母》,也别最后一个全包了,最后的负责今晚的相声,加上明儿的早饭,倒数第二的是明天上午的《四郎探母》!”

    “没问题!”

    剩下的哥仨立马齐声应了下来。

    既然有了彩头还有了规则,哥几个就开打呗!

    这一开打温煦才发现,天份比不上勤奋啊,自己这半调子水准原来是对老哥仨呈碾压之势的,谁知道几个月没见,人家进步飞快,别看个个一根杆儿打天下,水准进步的飞快啊,四个臭球篓子打的居然不相上下。

    打球这种东西就得这种旗鼓相当玩起来才有趣,要不时间一长无论是碾压者还是被碾压者都没什么什么乐趣而言。所以这场球哥四打的是愉悦之极。整整四个小时过后,温世贵拿了倒数第一,而温煦从原来的第一变成了倒数第二。

    “哟,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

    球一打完,温煦拄着手中的球杆对着老哥几个调笑说道。

    老哥儿个也是脸有得色!

    以前被温煦打的屁滚尿流的,现在经过小几个月的努力居然和温煦打了一个平手,顿时觉得自己老哥仨个个进步不小。

    “我们老哥几个是每天下午一局,除了刮风下雨之外几乎就没有间断的,你在干什么?整天东溜西转的,自然就被我们赶上了!”

    温世达说的很得意。

    就在这个时候,四人的旁边突然传来了一声稚嫩的轻笑声。

    “呵呵!”

    众人回头一看,发现一个大约十岁左右的小丫头背着一个皮制的高尔夫球包,一只手还搀着一个三十岁出头的年青人,看样子应该是父女俩。

    “爸,他们几个人真大言不惭,一个个球打的这么臭,打完了还相互吹捧,真有意思!”小姑娘伸出小手指向了温煦四人。

    男人立马喝住了自家的女儿,然后冲着温煦几人道歉:“对不起,小孩子家家乱说的,您几位别往心里去!”

    说完转头训起了自家的女儿:“小孩子别这么不礼貌!”

    “没事儿,小孩子嘛!”

    温煦不禁有点儿老脸通红,因为他看到过人家父女俩打球,不说这位父亲了,单说这小丫头一人估计就能对上自己两三人。

    况且人家说的也是事实,温煦满打满算也就打过不到十场,你说能好到哪里去,无非就是靠着球感好一些,至于温世贵这老哥几个,是跟教练学了几日,几日之后就觉得自己领悟了,也开始嫌教练收费高,自己老哥几个玩起了野路子,全凭瞎摸索又能打的好到哪里去?

    所以说小姑娘说的相互吹捧还真的没有说错。

    温世贵几人也同样,红着脸苦笑着说道:“孩子说的对,咱们呐就是年纪大了找个乐子罢了”。

    最后老头还是忍不住还给自己开脱了一句。

    男人又不住的道了几声歉这才拉着自家的小闺女快步离开了。

    小姑娘一走,几人也不好继续不要脸的相互吹嘘了,于是收拾好好了装备各自跨上自己的座骑回家。

    温煦到了家立马开始做饭,吃完了饭和师尚真说了一句晚上和老哥几个听相声,然后驱车各家门口绕了一圈儿接上了几位老哥,向着镇上驶去。

    现在新镇子南迁,新镇子里面是从早上六点开始,是禁止动力车子进去的,就算是进去也得在这个时段开出来。

    早上六点到凌晨一点,这段时间整个镇上只有人力车,或者是平板马车。这样的车子上车就是十块,单人坐的更贵,反正本镇人是不会坐的,喜欢这个调调的几乎全都是游客。

    车子不能进镇只能停在外围的停车场,老哥四个停稳了车子边聊边向着镇子上走。

    这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但是整个镇子却是亮了起来,一道道线性光源灯几乎把每一幢的房子轮廓都勾了出来,时不时的见到一块块面光把整栋墙面染上了色彩,随着灯光的变化墙面也呈现出了五彩斑斓的效果。整个小镇呈现出一道别样的光彩。

    虽说房子都不高,最高的也就是四层楼的样子,不过由点、线、面三种光重新构建的夜色小镇,表现出了和白天古意盎然完全不同的视觉效果,远远的看上去似乎还觉得带着一点儿唯美的虚幻色彩。

    现在华灯初上,正是游客们出行的高峰期,别管是住在小镇上的,还是住在附近民宿的,都选择在这个时候到镇子上来体会一下明清风俗。

    如果说让一位民俗或者历史学家来评判的话,那么小镇上几乎就没有合格的,但是就这么样的装扮反而是满足了普通游客的猎奇心理。就像是小镇的事体设计师说的那样,对于游客来说他们不需要原汁源味的民俗情景的重现,而是需要是把他们内心想像中的明清风格表现出来那才是最好的。

    温煦很佩服这个设计师,整个小镇从今年春一开放的时候,立马就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客人,虽说比不上冰雪节时候的人流量,但是也算是给县里的旅游经济又添了重要的一个项目。

    四人边走边逛,悠悠闲闲的来到了静雅轩的门口。

    “哟,四位爷来啦?”

    四人还没有站定,一个小二打扮的人笑着迎了上来,这位小二的穿着很有特色,大体上沿用的明代的特色,原本开始的时候许达信准备用瓜皮帽小马甲之类的服饰,但是温煦整天在电视上看到辫子戏就看的到吐了,哪里还能让这玩意儿摆到家门口来,作为一个接受新中国教育的老爷们来讲,给特么谁当奴才温煦都是不干的,于是坚决的改成了调整后的明代服饰,没有想到这一搞,反面和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