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就一言为定,明年我会抽空找个时间再过来核实一下。就业关系到社会稳定,税收决定着政府运作,所以对能提供大量就业和税收的守法企业,我们政府要大力支持。”
“请领导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戴着黑框眼镜的秦然一口承诺道。
由于心情大好,在展览室简单听完介绍后,李治国主动提议要到江南集团的办公楼看看。
虽然知道有省级领导来视察,但并不是公司人人都能站到一旁围观的,所以许多员工还是老实在办公室上班。
因为是临时提出,所以整个办公室区域也没有做好什么迎接准备。在一群人拥着下,李治国来到三楼的办公室。
“各位,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李治国省长到我们公司视察。”
秦然作为东道主,当然由他负责介绍。
“啪啪——”
办公室内所有人都放下手头工作,鼓掌欢迎领导的到来。
“谢谢大家,我只是随便来看看,希望不要打扰到你们工作。”
笑着朝人群挥手,李治国有条不紊说道。
接下来,李治国在办公室里随意走动看看,不时询问普通员工一些简单的问题。
“这是公司‘江南·印象’项目的设计草图,是刚从美国那边传过来的。”
一员男员工指着挂在墙板上的草图道。
“整个设计图是由建筑大师贝聿铭父子联手操刀完成,是为之前全国首宗公开拍卖的a1地块量身而作。”
一旁的秦然耐心向李省长讲解。
“a1地块我有印象,还拍出了好几亿的高价。想不到你们居然找来贝聿铭大师帮忙,看来对这个项目是胸有成竹。全国第一拍,江州敢为天下先的魄力要继续发扬。不单是江州,还有整个江浙,都要敢于改革,敢于过河当先锋,成为全国的领先典型。”
李治国这次视察,有意无意把自己的施政主张透露,通过媒体记者传播出去。这一次,他空降江浙,就打算在这里放开手脚大干一场。江浙省私营经济发达,gdp排名在全国第5位。他有足够信心,3-5年时间经过自己治下能让江浙gdp更上一层楼,闯入全国前三行列。
之后,一行人浩浩荡荡到西子湾一期小区里面观看了一番。多项新建筑技术的使用,智能化小区管理,小区美丽的景观和出众的物业管理都让众人点头称赞。
送别领导离开时,罗援朝小声对秦然道。
“今天一整天领导都板着脸,直到来到你们这他才笑起来。幸好安排了你们小区作为参观点,今后可能还有其他公务招待活动,还望你们公司能多加配合。”
经过实战检验,江南西子湾已经成为近两年江州经济成就的一大亮点。
晚上,在江浙省《晚间新闻》时,大幅度报道了新上任省长李治国同志在江州市视察调研的情况,其中江南西子湾给了不少篇幅。领导的视察肯定,就是无形中最好的广告宣传,说明江南地产的楼盘质量过硬。自从去年起,江南地产西子湾项目就经常出现在江浙省人民的耳边,隐约已经成为省内房地产行业的标杆。
公司近期还有一笔收入,就是西子湾二期剩余的1242个车位经过第二轮公开发售,几乎一扫而光。不知道是饥饿营销起作用,还是业主们强大的消费能力,共卖出了1156个,只剩下86个位置较差的车位无人问津,为公司带来了3400万左右的收入。对车位,秦然并不担心,以后肯定是稀缺紧俏品。
委托猎头公司寻找财务cfo的工作一直没有取得进展,秦然的要求太高,希望能会运作公司资金资源,又要求熟悉上市操作的人才实在极少。找到了一两位,但秦然和其见面商谈后,却发现和对方不来电没有默契,所以没有招募到合适的人才。迫不得已,他只好降低了要求,只寻求有上市经验的人才来帮忙公司借壳上市。在2000年以前,国内股市还是有一些优秀的壳资源可以利用,秦然可不想错过机会。
今天就是猎头公司牵线,秦然来到沪东市会见一名前美国高盛投行的亚太区高级经理。
在沪东市外滩一处咖啡馆,秦然见到了这位彬彬有礼喝着咖啡的新加坡籍人士孙金贵。他大约四十岁,两额已有白发,穿着一身休闲服。
“孙先生,您好,我没迟到吧?”
秦然风尘仆仆从江州赶来,和咖啡馆里慵懒的气氛不是很搭。
“没有,秦总,您还提前了十五分钟到。”
孙金贵站起来示意欢迎,他的普通话不是很标准,毕竟新加坡人官方语言是英文。
简单介绍后,双方开始了正题的交谈。
“听说您刚从高盛辞职,是不是因为贵公司在美国上市公开发行失败?”
秦然问道。
“坏消息总是传得飞快。主要原因确实是这样,我厌倦了公司内部无休止内斗,想换个环境暂时休息一下。然后就接到了你们公司的邀请,坦率来说,对这我还没认真考虑过。”
孙金贵喝了一小口咖啡说道,作为国际一流投行的团队负责人,他确实有这个资本。
“过去一年,你领导的团队很出色,帮忙中国移动、南方航空成功在香港上市。江州是一个很美丽的城市,要是想暂时休息的话她是一个不错的地方。我们公司想这两年在国内股票市场借一个壳资源公司上市,你来的话只需要负责这一块业务,其他不用操心,年薪和现在的待遇一样。借壳成功,你还会有额外的奖金和股权。”
能带领高盛亚太区从中金手里抢下大单,孙金贵的业务能力不可谓不强。秦然为了招揽他,开出了丰厚的条件。
“听起来不错,一边工作,还能一边休息。我的权限有多大,只负责借壳上市这一块业务的话?”
孙金贵摸了下额头的白发问道。
“2个亿运作资金,随要随到。公司性质也可以配合更改,保证符合在国内上市的条件。”
既然对方问起,那肯定是有一定兴趣,秦然也把底牌亮了出来。
“成交!看来至少有一年半时间我可以呆在江州享受一下比较休闲的时光。”
孙金贵最终和秦然达成了一致,同意加入江南集团,专门负责借壳上市事宜。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一百零八章 高层对话
“hwaking-sun;you-can-call-me-hwaking。”
“terrance-liu;just-call-me-terrance。”
由于几乎有着相同的教育工作背景,孙金贵和柳旭峰两人在等待秦然来之前开始互相介绍。不过他们用的都是英文,语速很快,相互间交谈不错。
孙金贵这个名字是他后来才取的中文名字,在新加坡及美国时,他都是使用“hwaking
-sun”这个英文名。因此,孙金贵更喜欢别人称呼他“hwaking”。
毕业于被誉为华尔街摇篮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孙金贵自然有他的骄傲所在。能从新加坡以优异成绩到美国留学,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挑战,为他事业起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秦然答应了孙金贵入职,但作为公司的首席人力资源官cho,柳旭峰必须得在他入职前见上一面。
一个是耶鲁大学,一个是宾州大学,同属于常春藤联盟;来江南集团前,一个在麦肯锡咨询,一个在高盛投行,都曾在国际顶级跨国公司任职过。因此,这两个台湾、新加坡海外同胞聊得非常愉快,互相间有许多共同语言。
“terrance,想不到在这家公司能见到像你这样背景的专业人才,说实话我挺surprise。”
孙金贵略有感叹道。
“其实来之前我也不会想到自己会跳槽到一家新成立的地产公司。anyway,最终像你一样还是被忽悠来了。”
柳旭峰耸耸肩膀后回答。
“在人力管理和财务运作方面,秦总招揽了像我们这样的顶尖人才。我们俩应该算是行业内在大陆顶级的专业人才,没有外人,容许大家小骄傲一会。”
带着幽默语气自夸了一下,孙金贵说道。
“确实和我们水平相当的人估计一只手数都嫌多。”
喝了一口咖啡,柳旭峰同意了对方观点。
“在公司核心地产业务上,基本是以在本土打拼多年的高层次人才主导。周总和郭总都是从国内top2名校毕业的高材生,而且在行业内沉浸了多年。作为公司的cho,你如何看待这样的人才配置。”
同样爱喝咖啡的孙金贵也尝了一小口后问道。
“坦率地来讲,这样配置是我觉得最能发挥潜力的搭配。你和我,尽管在行业内数一数二,但我们的优点是有丰富的海外经验,但这恰恰也是我们最大的劣势。在大陆,许多时候许多地方的规则不像国外,我想你到了大陆应该也深有体会。要是让一个在美国或者欧洲国家的地产人才来到大陆,我敢保证他一定寸步难行。大陆的地产行业牵涉关系之广、其中门道之多、明里暗里规则遍布,要让一个对大陆国情不熟悉的外人来操作,至少需要交三年的学费才能出师。我想你也看到了大陆地产行业曙光,在同一起跑线上,晚上三年时间基本意外着‘out’,马上出局!”
柳旭峰拿过咖啡壶,替两人添上咖啡,继续说道。
“秦总是我见过最具有战略眼光的人之一,他的精心布局和调配资源,让我对公司未来充满了信心。周总和郭总是同学,都是华清大学毕业,据说当年都有到常春藤联盟留学的机会。但他们都放弃了,一毕业就投身到大陆的地产行业中,至今已有快10年时间。物管公司宋总在香港服务业有很高的地位,还有那位关总一看也不是普通人。能网罗这么多的高层次人才,至少,从他可以忽悠到我们两个心甘情愿跑来江州就知道秦总能耐有几分。”
“terrance,你的话让我对这个公司的兴趣有多了一些。你知道的,我主要是为江南地产的借壳上市而来,坦率来说这里只是我的一个中转站。”
“那你可要小心了,一不小心有可能就是终点站。至少我是如此打算的,要是一切顺利就可以从这里退休了。”
把头靠在沙发背上,柳旭峰如是说。
“你比我还年轻,居然就想到退休。哦,说到这里,我感觉不单这家公司年轻,同时她的管理层一样很年轻。我和你都算是老人了。”
聊着聊着,两人都聊开了,共同思维模式让他们互相探讨。
“hwaking,不是有句话说:只要年轻,没有什么不可能嘛。你瞧,这也是我选择这里的原因之一。”
“我就知道你们俩一定有许多共同话题,因此我特意晚到一些时间,让你们俩多聊一会。没有在我背后说坏话吧?”
推开门,秦然走了进来。
“我们俩刚夸你年轻有为。”
相比孙金贵,柳旭峰显然和秦然更熟络一些。
“是真的。”
看到秦然望向自己,孙金贵附和道。
“那我就不谦虚收下你们的称赞,毕竟我若是有为,那么公司肯定大有作为!”
秦然在两人对面的沙发坐下。
“咖啡?”
孙金贵想替秦然加上。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