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悟空看私聊-第3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大家以为郭大路会顺势破了这轮天劫,却愕然发现他化作一道白光进入天劫团中,然后随手布阵,修补了天劫裂缝他将自己困入天劫中。

    修行史上,正面怼天劫、调戏天劫、研究天劫的大佬大有人在,但在渡劫过程中,先破了天劫,再主动修复,主动接受天劫袭击的郭大路是第一个。

    天劫感觉自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羞辱。

    因此不按流程等下面的天劫团完全消失,新一轮天劫就悍然降下,这一次,天雷劫化作汪洋大河,倒悬倾泻,如万丈瀑布,飞流直下,冲刷而至。

    由无数能撕裂天穹、震慑妖魔鬼怪的闪电组成的汪洋瀑布,是怎样一种壮观的场面,可想而知。

    便是那些圣人,也看得有些目瞪口呆。

    “这一次,他要如何应对?”

    茫茫东海,有位圣人不自禁问了一句,但没人回答,也不需要回答,因为下一刻,结果便呈现在他面前。

    郭大路冲出天劫闪电团,化出五个分身,加上本体共六道身影分别掠向六个方位:东、西、南、北、上、下。

    “呵呵,他终于选择退避,不再正面硬接。”有人笑道,笑声中不乏一丝释然,看到和自己差距过大的修行者可是会影响道心的。

    又是一阵轰动响亮,天劫瀑布撞上天劫团,瞬间将其吞噬,犹如巨龙吞珠。

    待清理完上一轮天劫余波,“巨龙”声势更大,呼啸着寻找郭大路的身影,定要将他按在虚空中摩擦。

    天劫察觉到七道郭大路的气息,一番排查判定之后,锁定了向“下”的那一个本体,洪水闪电顿时奔腾如太古凶兽,裹挟灭世般的澎湃威势追杀席卷向郭大路。

    “他在干什么?”

    这个问题来自上界某处,问的是郭大路。

    良久之后,有人用不确定的语气回道:“他在拆解天劫禁闭法阵?”

    又过了一会,天地间某处,有人恍然道:“他要将天劫引向永恒黑渊!”

    这道声音在固定的范围内传开,声音一落下,天劫自带的法阵轰然洞开,如银河倒悬一般的“闪电洪流”追着郭大路直冲向黑渊。

    “原来如此。”

    “他自始至终就没有想正经渡劫,他是要利用天劫,先激怒天劫,然后设法弄清楚天劫法阵运转的规律,破开法阵,将天劫引进永恒黑渊……”

    “古往今来,渡劫者众,但引下天劫并利用天劫的此是头一遭。”

    ……

    闪电组成的可怕洪流浩浩荡荡涌入黑渊,势头已无法遏制,黑暗顿时明亮如白昼,很多夜使徒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就被天劫净化燃烧。

    惨叫与厉啸随后还是传了出来,对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来说,天劫就是致命的天敌。

    郭大路就像一位引路者,带着天劫洪流在永恒黑渊中“大开杀戒”。

    黑暗世界祖地、万恶之源万劫山,那位盘坐在黑莲宝座上魔道第一巨擘猛地睁开眼睛,继而眉头锁起,陷入沉思。

    “祖上,要不要……”

    座下一位通身紫色的妖娆女魔开了口,但话未说完就被万劫之主伸手止住,“那牛鼻子老道并没有破坏规矩,至少表面看起来是这样。”

    停顿了一会,万劫之地的主人续道:“且胜负手已不在玄界,随他去吧。有‘佛子取经’故事,谅他也不会太出格,破了当前平衡局面,于哪方都不好。”

    紫色女魔应了声“是”。

    这时,黑袍问道:“祖上,佛子如今到了何处?”

    “万寿山。”

    “那是……镇元子的道场?难道他也要插一手?”

    万劫之主闭上眼睛,不再多言,三界之内,令他也琢磨不透地还是有那么几个,这几个当中就包括那位地仙之祖镇元子。

    ……

    万劫之主虽决意弃了玄界之地,但天道运转自有法则,天劫一旦意识到破阵而出,会即刻收缩。

    郭大路“带着”天劫摧毁了大半的黑渊之地,眼见天劫回头,法阵弥合,他也不再得寸进尺,立即随天劫返还,以将剩下的天劫补完。

    到了这个时候,天劫也已弄清楚这厮尿性,自知奈何不得他,不免意兴阑珊,随便劈了几下做过场,草草收尾。

    郭大路遂飞升地仙之境。

    万寿山,五庄观。

    镇元大仙准备妥当,正欲率门下弟子去上清天弥罗宫赴元始天尊之约,忽觉怀中“地书”有变,那页记着三界所有地仙之名的云仙纸多了一个名字:

    郭大路。

第四百六十四章 梦游万寿山!

    三界之内,修行体系千奇百怪,但到了最高层,也是殊途同归,脱不了地仙、天仙、金仙、大罗金仙的范畴,根据一般规律,修行者的人数随着境界的提升呈递减趋势,譬如玄界,修士,乃至真人无数,但圣人的数量却非常有限。

    上界也是一样,境界越高,数量越少,而到了修行之路的极点,立教称祖,那就真算得上寥寥可数,最广为人知的如道祖和佛祖。

    实际上,论资排辈,在下界绵延悠久,影响巨大的儒家也早有了立教的资格,后世也将其与释道两家并称“儒释道”,但儒家开派之祖奉“中庸”之道,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谦逊,入圣之后便不再更进一步,后学者只好尊其为“至圣”。

    境界已到,但却没有选择飞升上界的大佬不只儒家的至圣先师,还有与世同存的镇元子,镇元大仙植根凡尘俗世,入地仙后而止,修为却勇猛精进、渐臻圆熟,当初地仙境满,引下天仙劫时,他只抬头对上界说了一句“不必了”,天仙劫便自行退回。

    大隐于凡尘俗世不愿飞升天仙的大牛也有那么几位,但他们无不是动用秘法、压制境界或自损功德逃避飞升,像镇元大仙一般放任修为境界向上攀升,但却公然拒绝天劫的有且仅有此一位。

    天道有常,运转有序,顺之者为圣,逆之者为仙,而制之、改之者为祖,镇元子自我修行,重新定义飞升规则,成为唯一的例外,故而被尊为“地仙之祖”,掌管三界地仙,他手中持有的那本《地书》其中有一页为“云仙纸”,上面记载着三界所有地仙名号,堪称地仙花名册。

    郭大路如今,赫然在列。

    镇元子掐指演算了一下,见因果清晰,也不深思,只等他日相见,面对面看一看,来龙去脉自然一目了然。

    当务之急不是新晋的地仙,而是即将路过的取经人。

    镇元子唤来清风、明月两位弟子,交代道:“这两日,为师有位故人会从此经过,你二人须好生招待,且莫怠慢了他,可将我人参果打两个与他吃。”

    两弟子问:“师尊故人是谁?”

    镇元子道:“自东土而来,去往西天取经的高僧,法号三藏的和尚。”

    两弟子好奇,道:“师尊与三清论交,与四帝为友,与西天的佛陀、大菩萨有旧,何曾有个东土的高僧故人?”

    镇元子笑道:“此事为师不说,你们自然不知,那取经的和尚原是佛祖座下的二弟子金蝉子转世,五百年前,西天兰盆大会,我与他相识,他亲手传茶于我,故有此渊源,届时见他路过,好生招待便是。”

    二弟子领命。

    镇元大仙又交代道:“唐三藏是个心纯德高的高僧,但他手下有个爱惹是非的大徒弟,要小心防范。”

    交代完徒弟诸事,大仙率弟子登天而去,径往弥罗宫。

    ……

    在“地仙花名册”上留名的郭大路,此时正悬立于永恒黑渊上空,周身仙机缠绕,气息高渺,他俯瞰着那不可见底的黑渊,沉默不语。

    “郭大路,你欺人大甚!”

    渊底深处,一座黑山魔体咆哮出声。

    郭大路轻“哼”了一声,不做解释,四顾道:“郭某择日与永恒黑渊开战,除魔卫道,玄界诸宗,是敌是友是中立,速做决断。”

    声音朝四方传出,玄界皆闻。

    “北冥宗愿随郭仙人除魔!”

    北冥山,一道霸气昂扬的声音遥遥呼应。

    “书剑宗愿随郭仙人除魔!”

    书剑宗半招崖上,一道剑光直冲霄汉。

    “五行宗愿随郭仙人除魔!”

    五行塔楼上,法器海螺万里传音。

    “杏坛愿随郭仙人除魔!”

    书山杏树下,一位书生开口说道。

    “地宗愿随郭仙人除魔!”

    “通风宗愿随郭仙人除魔!”

    “驱神宗愿随郭仙人除魔!”

    ……

    郭大路登高一呼,诸宗响应。

    “郭大路,黑渊存续千万年,上界早有定论,你区区一介地仙,也想逆天行事,未免太过不自量力。”

    玄界宗门联手,声势浩大,夜魔感觉到黑渊内外众门徒心神不宁,忙出声定音。

    郭大路笑道:“天劫入渊,一无所动,早已沦为弃子,还不自知,识相的,自行退去吧。”

    夜魔闻言,怒道:“简直一派胡言!”

    话虽如此,夜魔心中也有一种不祥预感,隐隐觉得祖上真要放弃一半的玄界,上次黑袍现身,退了强敌之后,没有片刻停留,祖上没有谕令,是任由自己随机应变、自行其是,还是由自己自生自灭?

    郭大路不与夜魔争论,传话道:“三日后,子时,夜色当重归玄界。”

    说罢,郭大路离开永恒黑渊,返回天落山。

    仙人降临,留守天落山的端木小花和虎先锋都有感应,见郭大路离去半日,归来已是地仙,均是心中震撼。

    郭大路与他们打了招呼,自回洞府,渡劫一战,虽稳操胜券,但精气神损耗也是不小,他要好好休息一番。

    盘腿坐下,并不刻意运转道气,顺其自然地休养生息,不久后,进入梦乡,神魂悠然离体,飘向遮天阵中,在昆仑镜碎片前稍作停留,化作一道白光钻入镜中。

    ……

    郭大路再次现身时,落在一处山崖间,只见那四周高山崇峻,大势峥嵘,身子打个旋,来到一座峰顶,游目四顾,可见白鹤栖木,玄猿攀峰,瑞气缭绕间,一派幽趣风光,直如净土仙境。

    郭大路心中若有所感,开始寻路游山。

    此间山峦叠嶂,绵延接连,远近风景皆如画卷,树木可见绿槐、斑竹、青松,白李、红桃、翠柳;珍禽有青鸾仙鹤、麋鹿蛟龙。

    郭大路又走了一会,忽而抬头看到那树丛掩映间,有一座气象巍峨的观宇楼阁,运目细瞧,看到山门前还有一座矗立数丈的石碑,上面写着两行字:“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

    郭大路心中猜疑得到证实,蓦然回首,通览这方洞天福地景致,偶然想起了唐僧初入此地,误把万寿山当灵山的插曲。

    当年看西游记,总想给玉帝、道祖、佛祖、菩提老祖以及镇元子等大佬们分出个高低序列,和小伙伴们争一争“到底谁最厉害”,而唐僧的这个“误会”,就曾被郭大路拿来当做证据以佐证“镇元子和如来佛差不多”的结论。

    实际上,这些大佬明争暗斗亿万年,争的不过是香火气运,不曾正面厮杀斗法。

    试想,若道祖和佛祖捉对厮杀,天地间何处可为战场?

    郭大路迎风变化,化身一只麻雀,飞向五庄观山门。

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会镇元子!

    对许多修士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