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奸臣世家-第4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紫花苜蓿天然就能够补充土地里的氮肥,如果这些地方在饲养大量的鸡鸭的话,其粪便也可以为土地里增添磷肥。

    河东路,只需吕梁山西麓和中条天山南麓如此便可。至于黄河中下游两岸,也照此办理,影响的范围泼小。

    至于这些区域所需的粮食,蔡道从四个方面弥补了休耕带来的损失。

    第一、随着农业技术的推广,大宋境内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一直在不断的攀升,虽然每年增长的幅度并不大,可的的确确是在增长。

    要知道,蔡道并未把化肥引入到这个时代,因此,亩产量想要大范围的增产整首,还是有难度的。

    第二,幽云十六州,特别是燕山山脉和榆关以南,以及河间府以北的这片区域,华北大平原在宋朝的时候,可是不缺水的。

    因此,这片区域从天佑六年开始,便取代了京畿地区,成为了北方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

    第三、蔡道还是没有放过大越国。

    天佑六年,由杨氏父子带队的第二次南征征军再次有雷州出发,同样的战船和战术,同样南方士兵,面对已经虚弱的已极大越国,杨氏父子轻轻松松地拿下了大越国一大部分国土。

    南方的占婆国和真腊国并未敢轻易出兵,而大理国则得到了蔡玄的允准,出兵夺回了之前历代被大越国夺取的领土。

    这片区域,是重要的粮食产区,而且大越国地势狭长,非常适于海上运输。

    第四、随着蔡道大力推广养猪业和养鸡业,以及豆油的普及,如今大宋国国内的士兵和百姓,每年所使用的粮食已经开始减少。

    摄入的肉类和植物类越多,百姓所需要的粮食便越少。

    而且,猪、鸡鸭都是杂食性的动物,饲养起来并不太费粮食。

    继辽国册封蔡道之后,西夏国也不甘示弱,一方面,李乾顺亲自写信给蔡道和小赵伴,希望能够聘任蔡道的弟弟蔡杉就任西夏国丞相一职。

    而他的弟弟如今已经改封为高昌王的李察哥更是迎娶了蔡道的亲姐姐。

    之前说过,蔡道的亲姐姐和亲哥哥,因为蔡王氏的娇惯,品性和名声在汴梁城中已经臭了大街了。

    男孩子还好,大哥蔡梧早早就娶了一个小官的女儿为妻。

    可蔡道的二姐,就成了大宋第一代,华夏第一代大龄剩女了。

    没想到,刚刚失去了嫡妻的李察哥,会愿意取她。

    对此,能够做决定的自然是蔡卞和蔡王氏。他们也同意了。

    至于蔡杉到西夏国为相的事情,蔡道给予答复自然是同意。

    孟太后在得到才的回信之后,也同意了。

    至此,蔡家三兄弟开创了一个先河,分别就任三个国家的丞相。

    总体来说,蔡杉的能力是要远强于蔡攸的,不过,大宋国毕竟是蔡道主持变法之后,打下的底子。而西夏国失去了肥沃的河套地区,臣民虽然并未削弱,可其实力肯定大为受损。

    为了转移内部矛盾,在西夏国实施变法三年后,蔡杉便建议李乾顺,由李察哥亲率五万大军,而其他部族首领率领各部族的兵力,向西域进发。

    西域地区地域广阔,虽然沙漠众多,可适合人居住的地方也不少。

    一旦灭了高昌回鹘的话,西夏国就可以将这些逐渐失去权柄的部族首领分封到西域去。

    比如,军事才华不错的李察哥,他既然做了蔡道的大舅哥,李乾顺即便是在怎么信任于他,也不想继续将其留在自己的身边,即便当初迎娶蔡家大小姐还是这位西夏国国主最先出的点子。

    汉人的君主和受汉人文化熏陶的君主,都会对自己的臣子报以最大的怀疑,而不是信任。

    对于这一点,李察哥便看得非常清楚,因此,他对于这一次的西征非常地上心。

    在有了充分的准备和情报之下,李察哥和这些西夏部族首领们居然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平定了整个西域地区。

    而蔡道的姐姐自出嫁之后,便像换了个人似地,对李察哥千依百顺,不但为她的夫君生下了很多子女,还成为了她的贤内助。

    在随后的岁月里,李察哥很快就稳固了自己在高昌的统治,并且,在随后的一次大战中,率领大军打败了十倍于己方兵力的塞尔柱帝国联军,称霸整个中亚地区。

    三个国家共同进步,虽然不符合大宋短期的利益,可是,西夏国和辽国一旦恢复了生机,既可以替宋国挡住来自更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也可以从另外一个方面刺激大宋国内部进行自我革新。

    相反,原本应该得到这个功绩的耶律大石,从大宋天佑六年开始算起,他一直领兵在黄龙府附近围剿了完颜部和完颜阿骨打。

    开始的五年,与其说是围剿,还不如说是被动防守。要不是蔡道一直压着大辽国内军方的反对势力,耶律大石早就被别人顶替到了。

    不是蔡道不愿意换人,还是他在辽国主政的那几年中,竟然没有在辽国内部发现一个在军事能力方面超过耶律大石的,何况,这厮的主政能力其实一点也不弱。

    出现这样的局面,也只能怪耶律洪基和耶律延禧这祖孙两个昏庸到了极点,而完颜阿骨打妖孽到了极点。

    耶律敖卢本质上算不得一个明君,而他较为宽厚的性格,甚至上都算不上一个合适的君主。

    一个没有任何威严,只靠仁厚的好名声,在大宋那就是仁宗,可是,谁让他生长在辽国呢?

    好在,蔡道做了他的仲父,实行的新法也杜绝了以往辽国耶律姓和萧姓贵族把持朝政的惯例。辽国的新禁军自然是比不上辽国建国初年的实力。这一点,蔡道也向其坦诚了。

最终章

    耶律敖卢虽然不是明君,可是,他可能是历史上对于自己母亲相好最好的皇帝。

    他是真的把蔡道当成自己的父亲服侍。从这一点上来说,不知为何,小赵伴一直都对蔡道心怀疑虑,也许他身边的那些儒生一直都在给他灌输蔡道是个大奸臣的思想。

    故此,自从担任辽国宰相以后,蔡道一直都没有回国,不管做出当时看似多么不合理的决定,耶律敖卢都大力支持。

    蔡道毕竟是个宋人,他在辽国实施新法,其间闹出过不少叛乱的闹剧。

    之所以称之为闹剧,因为,没有一起叛乱,是有蔡道派兵剿灭的。

    辽国新五京道内部发生的叛乱,不出三天,叛乱者不是被自己的部将斩首,就是被附近愤怒的百姓围歼而死。

    辽国百姓可不是宋国百姓,即便是汉人,也受到契丹族人的影响,拥有自保能力。何况,蔡道也在辽国内部施行了保甲制度。

    而五京道靠近边疆地区,只有一起叛乱最终逃到了漠北,其结果,没有人知晓。其他也都被平定了。

    至于黄龙府周围想要投靠完颜阿骨打的部族,则全部都被蔡道或是迁移,或是交由耶律大石在冰雪解冻前予以剿灭。

    耶律敖卢既然待他这么好,蔡道自然也会代之以诚,全力助其加强皇权。辽国后来虽然并未完全废除捺钵制度,可游猎基本上都遵从于四季农时。比如,夏季的时候就回到上京以北进行游猎,春季和秋季折回去东京道和兴京道,而冬天则会去中京道。

    耶律大石在黄龙府一直呆了整整十五年,才算彻底剿灭了整个完颜部,即便如此,他一生开始最大的劲敌完颜阿骨打也不是被他所杀,而是年老力衰,加上辽国一直所采取的围困政策,让这位枭雄活活病死的。

    这个时候,蔡道早就离开了辽国。

    为了奖赏他的功绩,耶律敖卢准许耶律大石可以率领愿意追随他的士兵,以及招募一部分士兵,成为兴京道都统,并且在河套顶部在建筑一座新城。

    明面上,耶律敖卢这是想要借助耶律大石的才干和能力,为下一步征服漠北各部做准备。其实,他是完全遵照蔡道留下的话,给予了耶律大石那片新城的自主权,至于能否攻下漠北,那就要看耶律大石自己的能力了。

    先帝赵煦是在元符二年驾崩的,第二年,经过蔡道的提议,太皇太后朱氏和孟太后,以及所有的大臣一致同意,新皇帝改元天佑。

    为了保佑他能够平平安安的长大,平平安安的亲政,太皇太后朱氏和孟太后一致决定,暂时不敢给小皇帝改名字,还是继续叫他原来的那个名字赵伴。等到他十五岁的时候,再取一个新的名字也不迟。

    那一年,小赵伴也不过才刚刚七岁而已。

    因此,这个天佑的年号,一直用了整整八年的时间。

    到了天佑八年,蔡道辞别了一直视己为父的耶律敖卢,带着家人重返汴梁城,也正是这一年,有他亲自主持了迁都仪式。

    自此,汴梁城正式便成了大宋国的名副其实东京,而洛阳城则成了中京,而长安府则升格为西京。其余的两京不变。

    迁都完毕,赵伴已经年满十五岁,也是他亲政的这一年,正式改名为赵繁,该年号为元统。

    也正是在这一年,蔡道、蔡攸和蔡杉,相及带着家人离开了中原,从密州出发,先是返乡祭拜了孝慈里的先祖,然后,便带着庞大的舰队,扬帆远去,不知所踪。

    蔡京和蔡卞同时入京担任左右三司使。蔡攸留任之后,为了削弱财相三司使的权柄,赵繁将三司使这一官职的职权一分为二。

    而蔡卞的两个庶子,蔡松和蔡柏,两人还在地方上磨勘的时候,就又辽国和西夏国聘任为丞相,补上了蔡道和蔡杉留下的空缺。

    这在当时,可是轰动大宋周边各国的一件大事。

    蔡道实施的新法当然有不足之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甚至有些新法也开始变得不合时宜起来。

    蔡京一直呆在大名府,他自然心知肚明,蔡道明明有能力做出调整,却一直没有让自己的儿子蔡攸这么做。这其中必有深意,况且,他自来就是个老滑头,自然不会去触碰蔡道留下来的禁忌。

    因此,自上任之初,蔡京和他的儿子蔡攸一样,没有敢变动蔡道留下的任何规章和制度。

    而蔡卞就不同,前两任三司使一个他的亲生儿子,一个是他的亲侄子,他一向自负其才,这让老蔡卞如何能够服气。

    于是,蔡卞上任之后,反倒想大张旗鼓的变更蔡道实施的新法。

    可是,没出一个月,蔡卞便被孟太后强令他致仕了。他要不是蔡道的亲爹,孟太后会让他亲自体验一下当年范仲淹是如何颠沛流离至死的。

    接替他的人是蔡道的堂兄蔡玄,就这样,两位蔡家人又担任了左右三司使十年的时间,这十年里,也算是风调雨顺,百姓安定。

    可始终赶不上蔡道担任三司使那几年的光景。

    因此,民间里一直再传唱,三蔡不如一道。这里的三蔡指的是,蔡京父子和蔡玄,而没有蔡卞。

    相反,一直没有人看好的蔡柏和蔡松却在辽国和西夏国干得风生水起。

    其实,并不是蔡道的这两位庶弟的能力有多强,而是,他们都赶上了好时候。

    蔡道和蔡杉在两国的时候,女真人还为平定,国内那些有野心的贵族还未被支开。

    等到他们担任丞相的时候,李察哥已经当上了高昌王,而耶律大石也剿灭了完颜部,担任了兴京都统。

    元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