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负责的也都是学院并不重要的部门。
他这次能负责夏羽极为重视的校庆筹备工作,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是一次机会。
把握住机会,让校长大人满意,说不定从此赢得校长青睐,成为华英学院真正的实权人物。
洪学军不傻,自然明白其中道理。
他迅速转身,注视着夏羽,一脸坚定道:“校长放心,校庆如果出了问题,我会主动辞职。”
第301章 鸡肋的审查()
真正开学之后,夏羽的工作其实并不繁忙。、
如果他不愿意,即使天天发呆都没问题。
学校管理有林闵,洪学军等人,公司经营有武原,各方面都有专业人士,基本用不着他操心。
自从与洪学军谈过,学院内很快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创作运动。
校歌校徽,一旦采用就相当于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学校的发展历史上,况且还有大几千的软妹币,以华英学院学生们那种无事都能造出事的性格,不踊跃参加才是奇怪。
不仅学生们群情高昂,就连老师都跃跃欲试。
当然,这里面不包括以林怀宇为首的学者,他们的实验大都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一旦突破就是一片崭新的天地。
实验楼,夏羽同样进入了实验状态,间或指点下其他人的工作。
一个月后,林怀宇顺利研发出一种新型材料,那新材料比起夏羽当初研发的合金略逊一筹,不过依然在世界范围内引发轰动。
最终论文以林怀宇和夏羽两人的名义发表,夏羽为第二作者。
几乎在论文发表的第一时间,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家就挤满了华英学院。
对新型材料感兴趣的不仅是商人,军方显然更加感兴趣。
毕竟一种硬度极高,造价便宜的新型材料带来的产业变革非同小可,甚至可能直接引发某一行业的产业兴衰。
华英学院又多了一项改变世界的新发明,有了包装林闵的经验,夏羽这次当然不会善罢甘休,电视报纸网络齐上阵,短短一周就让林怀宇的名字响遍华夏大地。
林怀宇工作了大半辈子,平生第一次体会到了成名的烦恼,内心里颇有些忐忑不安。
而夏羽却一脸得意,华英学院第二位享誉世界的大师级人物终于诞生了。
就在林怀宇纠结并快乐着,夏羽为自己的计划满意之极的时刻,教育部派出的审核组正式入驻华英学院。
原本接待考察组的事属于林闵,不过接到消息的夏羽还是第一时间带人出现在校门口。
等不多时,三辆车出现在对面马路上,等车子在校门前停下,他立刻带人迎了上去。
“欢迎教育部和教育厅领导。”
看见从车里走出的几人,夏羽和林闵一前一后边伸手边道。
“夏校长客气。”
带头那人与夏羽握手,一脸惊奇的看着他。
说实话,这段时间华英学院名气很大,即诞生了数学家权威林闵之后,又有了享誉世界的新材料专家,尤其夏羽本人还是国际著名脑域权威,身为教育部门领导,崔跃海也算与有荣焉。
只不过身为教育厅副厅长,夏羽这位民办大专校长和他相差太远,因此这还是两人第一次见面。
“不敢不敢。”
“夏校长,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来自教育部的闫副部长,也是此次审核组的组长。”
夏羽微笑着与闫部长握手,“欢迎闫部长来华英学院审核。”
“我在部里可是久仰夏校长大名。”闫部长笑眯眯道。
双方简单认识之后,夏羽带着考察组一行人进入校园。
针对这次考察,华英学院早就做好了万全准备,基本不存在任何问题。
至于此次带队前来的闫部长,夏羽通过关系特别了解过,知道他是那位李部长的铁杆,想来也不可能刻意刁难。
事实上就算没有关系,一般这种审核也都是走个形式。只要上面决定审核,大差不差都能过,很少出现审核不过的例子。
关键还是第一步,所谓阎王好挡,小鬼难缠,就怕有人从中作梗。
而华英学院明显不用担心这些,非但闫副部长是李部长的铁杆,就连他带来的人都是同一派系,只有傻子才会这个时候站出来找麻烦。
因此,第一天的审核相当顺利。
审阅材料,走访学校,询问学生,没有任何意外。
由于是第一天,夏羽几乎全程陪伴,到了傍晚,一行人前往酒店。
夏羽,闫副部长和崔跃海同坐一车,眼看就要到达酒店,闫副部长微微一笑,意味深长的说道:“夏校长,大体我都看过了,没问题。”
听见闫副部长如此说,崔跃海微微一愣,怎么才来一天就做了承诺,这可不是老官油子的作风。
他深深地看了眼夏羽,目中多了一抹沉思。
“闫部长多多费心。我们学校发展十年,终于有机会升级本科,这可是学校所有教职工和学生的心愿。尤其今年还是建校十周年校庆,这份大礼正是最好的礼物。”
闫部长惊奇道:“建校十周年?”
“正是,”夏羽心中一动,郑重的邀请道:“我们将于六月二十二六日举办十周年校庆,我代表华英学院真诚邀请闫部长和崔厅长届时光临。”
闫副部长愣了愣,笑道:“好说好说。如果有时间,我一定来。”
不同于闫副部长,崔跃海点了点头,“毕竟都在济源,到时候我一定前来。”
尽管闫副部长没有明确拒绝,夏羽却也没抱什么期望。毕竟这种套话谁都会说,来不来完全没谱。
至于崔跃海,就像他说的,同属济源市,来一趟也不过分分钟的事,实在犯不着平白无故得罪人。
说话间一行人到了酒店,夏羽,林闵,洪学军三人亲自作陪。
宴会一开始,夏羽端起酒杯一一敬酒,皆都先干为敬,显得相当有诚意。
大概出发前李部长有所交代,以闫副部长为首的审核团不敢太托大,同样客客气气,席间气氛颇为融洽。
崔跃海坐在次席,看着夏羽和闫副部长言谈甚欢,隐隐间甚至有种平等论交的架势,不由愈发惊奇。
要知道就算他都要让闫副部长三分,夏羽这个年轻校长何德何能,居然能让闫副部长折节下交,未免太奇怪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以夏羽的酒量,再多几个人都无所谓,因此殷勤劝酒,几乎杯到酒干。
喝到最后,闫副部长醉眼朦胧,有意无意的说道:“夏校长,下次来燕京,一定来部里坐坐,到时我们也好一尽地主之谊。”
“一定一定。”
“那就好。今天就到这里吧,我有些醉了。”
送走闫副部长等人,夏羽揉了揉太阳穴,叫过林闵吩咐道:“明天我就不去了,放开点。只要我们不自己作死,肯定没问题。”
第302章 华英奇迹年()
嘱咐完林闵,从第二天起,林闵暂时放下工作,负责接待审核组。
而夏羽则只是早上迎接,晚上送行,其余之间待在实验楼,指点林怀宇等人做实验。
考核团到来后的半个月,林怀宇带来的轰动还没有消失,华英学院再次召开新闻发布会。
华英学院计算机学院李志锋和陈保彦教授分别公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其中李志锋教授研发出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网络物联网核心技术。
他的研究尽管比起国外起步晚,但是在夏羽的亲自指点下,技术却更加完善,只要稍加修改就能用于产业化。
甚至可以说,他的研究开闯了一个新产业,其经济价值一点儿都不亚于林怀宇的新材料。
陈保彦教授则专注于网络防护领域,在网络防火墙领域独树一帜,重新设定了网络防火墙标准,并开发出一套领先时代的网络防火墙。
两项事关未来的研究成果一经公布,世界性轰动还在其次,甚至引起了国家关注。仅仅三天后,燕京方面即派人前来审核两人的研究成果。
为期一周的审核结束,两位教授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极高评价,尤其陈保彦教授的防火墙技术,由于领先当今世界最前沿技术一个时代,随即被国家定位为核心机密,将直接应用于军事,金融,国家安全等至关重要的领域。
而两人的身份摇身一变,成了领取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高级专家。
此时,审核组的工作已经接近尾声。
其实不接近尾声也没办法,不时有跨国企业总裁级人物前来拜访,又有国家核心部门人员在此,闫副部长感觉压力山大。尤其燕京来人,每个都是要害部门的实权人物,有他们在,闫副部长实在有些压抑。
崔跃海全程参与了华英学院升级本科的审核,起初或许并不清楚夏羽的影响力,到了此时已经看出了端倪。
除了在医学方面的成就,无论是林怀宇的论文还是李志锋两人的研究成果,无一不在总结发言中提到了夏羽,直言如果没有校长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他们无法取得如今的成就。
在其他人看来这不过是谦辞,毕竟都在夏羽手下混饭吃,还能不说点好听的,而崔跃海却完全不这么看。
他不止一次的看到林怀宇几人找到夏羽,在校长办公室争得面红耳赤,最后却都被夏羽说服,心悦诚服的离开。
如果夏羽在所有领域都有所建树,国家给予他任何优待都在情理之中。
考核团离开,时间进入五月。
张凌萱,汪嵩相继发表了重要的学术论文。、
一个涉及经济领域,总结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对未来五年华夏经济做出了大胆而深刻的预测,一个则出版了一本古文字专著,内容涉及现存甲骨文与当今汉字的对比。
借着两人声名鹊起的机会,夏羽拍板决定为两人申请副教授职称。
若不出意外,两人将成为夏羽掌控华英学院以来,获得晋升的首批副教授。
短短三个月,华英学院放佛一夜之间长了翅膀,一飞冲天,呈现出一幅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态势。
这种现象几乎可以与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相提并论,不仅在国内教育界前所未有,即使世界范围内也极少有高校创造出如此奇迹。
林闵,林怀宇,李志锋,陈保彦,汪嵩,张凌萱,
华英学院打造学术权威的速度还在继续,不断有副教授在国内外各大学术杂志发表极具分量的论文专著。
就连钱如土这样的人都开始奋起,一有时间就待在实验室忙碌,遇到难题即询问夏羽,期待着哪天自己也能成为华英学院顶级科学家。
不是华夏,也不是国际,而是华英学院。
因为经过夏羽这段时间的无私帮助,华英学院拿出手的教授越来越多,每一个放在各自领域都是权威级人物,如果不能在自己领域取的足够成就,钱如土觉得都对不起那个教授头衔。
在帮助学院教授的同时,夏羽也没忘记提高自己的学术地位。
领先当今世界十年的新型超导材料,拥有初步智能的计算机,同时发布了一款真正实用的电动汽车蓄电池。
除此之外,他还特意给位于瑞典的理查德教授写了封热情洋溢的信,正式邀请他参加六月末举办的华英学院十年校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