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域纵横记-第2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虞默、郑文初就说起他们在元朝为官时,得罪了右丞相史天泽。

    史天泽是元朝汉人四大军阀之首,手握重兵,位极人臣。十三岁便随父投靠蒙古,颇有谋略,又善骑射,深得蒙古几任大汗赏识,辅佐忽必烈建立元朝,直到至元十二年(1275年)才以七十四岁高龄病死。

    史天泽到了七十岁时,按朝廷规矩,应该退休;但他贪恋权位,并不想退,于是让医生用药物把自己的白胡子染成乌黑发亮。忽必烈发现了,惊奇地问:“爱卿,你的胡须怎么一下子变黑了?”史天泽道:“回皇上,是染的。”忽必烈又问:“为什么要染?原来的白胡子很有威严,不难看。”史天泽感慨地说道:“黑胡子看起来有精神啊!老臣已经老了,很想念从前为皇上效忠的日子。现在重新把胡子染黑,能让我感到精神焕发,仿佛回到了年轻时候,可以为皇上继续尽忠。”忽必烈听这么说,十分赞赏,夸奖史天泽的忠心是所有蒙汉大臣的表率。于是忽必烈特旨令史天泽续任。史天泽便继续掌权,地位更加稳固。

    虞默、郑文初在朝上看到这样的情形,退朝后不禁私下议论:“染须尽忠,古今罕有;如此贪权,不亦悲乎?”

    当时两个人还年轻,历事不多,不够老练,因此这么议论着。殊不知,文人私底下议论,最是惹祸根源。这番议论不巧被外人听见,报到史天泽的耳朵里。史天泽大怒,随即寻个理由参奏二人,轻易便将二人贬官逐往西疆,简直就像发配一样。

    二人从此做着默阔帖木儿国中的散职,被蒙古、色目官员歧视排挤,多年未曾升迁。二人深为郁闷,因父母都已过世,没有牵挂,听闻新城起义,大将军是汉人,广发榜文招纳四方贤士,因此他们弃了妻儿,赶来投奔。

    “弃了妻儿?”赵矜一听不喜:“你们为何弃了妻儿?”

    二人便道:“大王在上,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我二人要建功立业,光宗耀祖,哪里顾得上妻儿家小?”

    赵矜猛地一拍大腿:“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说得好!哈哈哈哈……”

    二人陪笑:“哈哈……”

    赵矜把笑容一收,向许妤道:“许都尉,你可将这两个奸细带到那边林子里,挂着脖子吊在松树上,这便了事。”

    许妤躬身答应。二人早吓得面如土色,乱叩乱拜:“大王!冤枉!冤枉!”

    赵矜再一拍大腿:“何冤之有?投诚不带家小者,定是诈降!你二人定是假捏了一番话,来做奸细。”

    二人一听,百口莫辩。忽然虞默想起一根救命稻草,忙道:“大王,不知你可识得义军中左将军李荼?”

    赵矜道:“识得,如何?”

    虞默道:“李将军亦属贬斥西疆。我二人与他有一面之交,大王开恩勿杀我二人,可押我二人往新城去迄,李将军必知我二人非是奸细。”

    郑文初忙附和道:“然也!如此一来,大王也可免得犯下错案,以致大将军见责也。”

    赵矜哈哈大笑。许妤喝道:“你二人莫要胡说!主公便是大将军!”

    二人看赵矜的架势和衣着,其实也猜到五分了,忙都磕头如捣蒜:“大将军在上!大将军明察!”

    赵矜摆手道:“罢了,免礼,松绑。”心想:“古代怀着‘妻子如衣服’观念的,不在少数。而且千里迢迢,带妻子确实不便。他们又认识李荼,应该没有问题。”

    于是赵矜把虞默、郑文初二人安顿在营中,亲自考察。他们将中亚地区的情况向赵矜说明,又向赵矜阐述自己的政治想法,认为义军必须一方面立足农牧,一方面大力发展商业,沟通东西方,广开财路,方可立国。赵矜见他们意见与自己相同,心中暗喜,遂送二人往安汉,先做散职,等待安排。

    炎汉政权建立、大招四方贤士并且欢迎移民的消息,通过义军的宣传与商人的传播,越来越多人知道了,于是陆续有人前来投奔。赵矜在苍岭筑关,得到了虞默、郑文初二人;何安平在赞州筑城,得到了四名勇士,派人带他们前来晋见主公。

    这四名勇士是突厥人,分别叫做孛锐阿巴希、孛锐阿惕沁、孛锐阿贝格、孛锐阿吉尔,是一家子的四兄弟。他们的部族原本在高加索一带游牧,不料在今年初碰到伊儿利军北上。突厥部族抗不过伊儿利军,被伊儿利军顺路屠灭,掠去了牛羊、妇女。四兄弟劫难逃生,想要为部族报仇,可是自己力量微薄,看到义军似乎有些实力,就来投奔。

    赵矜见了孛氏四兄弟,大喜,皆任命为裨将军。突厥族是广泛分布于中亚、西亚地区的一个大族,但在这个时代并没有强大的核心国家,分裂成许许多多部族。赵矜的炎汉政权推行民族平等政策,广泛统合各个民族共建国家,当然也欢迎突厥人加入。

    这是赵矜的善政,不料有些将士不服。呼合珥便率几个校尉,在路上拦住孛锐阿巴希、孛锐阿惕沁、孛锐阿贝格、孛锐阿吉尔四人,怒斥道:“我自从大将军起义就跟随,有战功,有苦劳,这才升到裨将军。你们是什么样的人,一来就个个都做将军,这么舒服!”

    那四人也不懂谦让,孛锐阿吉尔即出马道:“大将军爱封我们做将军,关你什么事!我们兄弟四个有的是力量和勇气,都做将军有什么不可以?”

    呼合珥叫道:“不要废话!来来,吃我一锤再说!”

    四兄弟中最勇猛的孛锐阿惕沁一手挺长矛、一手举圆盾,叫道:“正好!我来斗你!”

    眼看就要斗起来,偏将军史逞经过,见多人聚集,不知何故,过来观看。发现他们竟要私自斗殴,史逞急忙大喝一声:“住手!”

    这时呼合珥与孛锐阿惕沁已经两马错镫,听到呼声都已经来不及住手了。呼合珥的帕铒锤猛砸过去,孛锐阿惕沁挺盾招架,不料那锤藉着战马冲劲,十分沉重,孛锐阿惕沁连人带盾被砸得翻下了马!

    史逞奔过去,忙看孛锐阿惕沁伤势,只见那举盾的左手已经骨折。史逞忙为之接骨包扎,令人扭送呼合珥往大将军营帐,听候处置。

    赵矜大惊。怎么处置,是个难题。如果不罚呼合珥,则不但孛氏兄弟不满意,自己将来也难以治军;如果罚呼合珥,则挫伤其积极性,在大敌当前之际不太合适。

    于是赵矜想了想,召集众将,非常严厉地告诫了呼合珥一番,然后自责道:“这件事情,应该怪我。我破格提拔孛氏兄弟,并没有错,但是欠缺解释,以至于呼合珥等人不服。这是我的责任,不应完全归罪手下。我愿代替呼合珥出罚金,这身铠甲就作为给孛锐阿惕沁的抵偿。呼合珥寻衅私斗,依军令,初犯应打二十大板,再犯打五十,三犯斩首!这一次因为是我的责任,就不罚你。但是呼合珥你可别误会我是为了包庇你,再要敢犯,我必双倍罚你!众将就是见证!”

    呼合珥听了,大气不敢喘,伏地认罪。赵矜解下自己的铠甲赐给孛锐阿惕沁,又对众将道:“大家还要清楚,呼合珥击伤孛锐阿惕沁,并不代表呼合珥的武艺就在孛锐阿惕沁之上。事实上,帕铒锤的威力,只在于一击之间。倘若只是一击,那么就连何磐也未必好挡;可是一击之后,如果没有战友掩护,用帕铒锤的人陷入敌群很容易就死!所以大家要明白,打仗不能全靠匹夫之勇,要协同作战。况且当真战斗的话,孛锐阿惕沁的兄弟可以放箭,胜负还未可知。孛氏四兄弟的武力,我是亲自考察过的,任命为裨将军,并无偏私。”

    这样一番解释,总算把冲突双方平抚了下去。军人大多粗鲁,冲突在所难免,以后又会怎么样呢?赵矜无法估算,只有走着瞧了。

    待续第三十六回:苍岭关外腾骏骑,令箭囊中藏玄机)

第三十六回:苍岭关外腾骏骑,令箭囊中藏玄机(上)

    话说赵矜在苍岭亲自率领将士筑关,特意带了二百缇骑女军。男性将士看到女兵,精神振奋,正所谓“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工程进度得到加速。

    时间来到五月中旬,苍岭关筑好了成,便有哨探报告:金帐汗队已逼近。想要在敌军到来之前赶着完工的计划眼看不行了,赵矜只得命令将士停止筑关,休养体力,预备战斗。

    金帐汗国是义军政权最严重的威胁,赵矜十分重视即将来临的战役,决定自己亲自觇看金帐军,单骑前往。乌达谏道:“主公不可轻往。若要去,宜令何中尉、鹿卫尉率虎贲八百卫护。”

    赵矜笑道:“如此一来,对方就惊动了。我一个人去看的好。我有驰骋,机动灵活,适合查看敌情,不怕被追上。”

    众将都道金帐军擅长骑射,大将军纵然有驰骋宝马,不宜亲自前去冒险。要知道,我军的探马在贴近金帐军侦察时,被射杀了好几个,实在危险。

    赵矜摆手道:“正因为探马很难探明敌情,所以才要我去!我眼力好,马力强,必亲身观看敌军如何,心中方有数。其他人都跟不上我的马速,一起去只会拖累我。”

    众将仍然大摇其头,只怕大将军有个闪失。缇骑都尉许妤欠身道:“主公定要亲往,末将愿随从护卫,必不拖累主公。”原来上一次许妤与何磐激斗,战马受惊出场,赵矜遂赐予许妤宝马一匹,乃是栗黄色牝马,甚是好看,脚力仅次于驰骋,是赵矜起义后所获诸多骏马中最好的一匹了。加上许妤体型轻巧、骑术精湛,应该能够跟上赵矜的速度。

    赵矜大喜,遂跨宝马,与许妤同出苍岭,往大草原上觇看金帐军。乌达放心不下,仍派中尉何磐与卫尉鹿祥率八百骑随后出岭,准备接应。

    赵矜与许妤二骑,于茫茫草原上纵情驰奔,好不痛快!赵矜见许妤的坐骑果然甚好,不落驰骋之后,笑道:“你这匹马,堪称飞电。不过飞电已经有古马占先了,我赐它一个时髦的名字,叫做‘奔腾’。”

    于是许妤的宝马从今就叫“奔腾”了。赵矜又细问许妤的出身。自从她挺身应试取将印之后,赵矜对她兴趣甚浓,但一直政务缠身、戎马倥偬,到现在才有闲暇过问。

    原来许妤的身世十分曲折。她的祖上仕于大理王朝,深受国恩,为国家干城之将。到了许妤的外祖父许慎时,拜镇北将军,驻威楚,保境安民。许慎无子,只有一女,宝爱异常,聘名师教其读书,又亲传其武艺。到这女儿大了,也不舍得嫁出去,便招赘军中健将为婿。这女儿便是许妤之母。忽必烈灭大理之时,许慎决死殉国,令女婿保护女儿逃走。两夫妇遂逃到许家的祖籍泉州,其后许妤的父亲加入宋军抗元,结果又战死。许妤的母亲心中一片深仇大恨,这时有孕在身,渴望生个男孩报仇。不料生下许妤一看,是个女孩。许母一时绝望,但再想,也许女孩更易报仇!于是许母不仅亲自教许妤武艺,也让她学习歌舞打扮。至于诗书,许母认为没有用处,只要让女儿认识一些字儿,懂得忠义就可以了。到了许妤十六岁时,朝廷选宫女,一般人家逃避不及,许母却故意使女儿被钦差见着,立即选中。别人家女儿被选中,无不悲戚,许母却从容微笑,对女儿密嘱一番话语。许妤拜伏领命。许母让许妤出外,自己随即自尽,绝其牵挂。

    赵矜听到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