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群英三国-第3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系统的提示非常及时,辽东到底太偏远苦寒,以至于近年来臣子们都选择性忘记了那里的存在,更忘记还有一个公孙度在辽东猫视眈眈。

    但就算是一只猫,发作起来挠上几爪子或者咬上几口,那也是很痛的事情。哪怕伤的不重,也会叫人非常不爽,尤其这只猫还和另外一只豺狼勾搭在了一切!

    那是当天晚上的事情,通过汉魂组织,方云了解到近段时间似乎公孙度的确有频繁的派人前往乌桓和鲜卑人的部落,也不知道到底去做什么。

    由于并非是亲信,使得汉魂组织的人根本没办法进一步打探,乌桓和鲜卑人那边,更是因为种族的不同,使得汉魂组织根本没办法渗透进去。

    只是可以肯定,这厮和乌桓、鲜卑两方势力眉来眼去的,一看就不安好心。

    就算是无辜的也不行。一个不知道深浅。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势力存在。这本身就是最大的原罪。公孙度就算最后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那也是他不识趣造成恶果。

    毕竟这徐州和青州两刺史,可是都已经直接把州都给让出来了。他区区辽东太守,身处关键地带却不懂得识趣一些,不亚于作死。君子有成。人之美,就让他能够如愿以偿吧!

    春耕已经开始,这不仅仅是方云这边的大事,其他各州郡的诸侯也在忙碌着。

    尤其去年遭遇过大灾的袁术和孙策。也是积极补种粮食,争取今年能够有个好收成。收到去年蝗灾的影响,两人今年内只怕是没办法发动战争了。

    刘备和曹操,根据最准确的情报显示,两人今年正式要创建几所大学,为己方培养人才。方云优先开办大学,并且创造公务员制度获得了偌大的好处,这是实实在在的结果。

    人才不管什么时代都缺,谁不希望多几个人才可以让自己能够挑选一番,择优录用?今年内两个诸侯只怕也不会出兵。却不得不时刻准备着,突然面对他们同时进攻的情况!

    目前。方云麾下扣除马氏镇守的凉州和雍州,有三十五万大军。

    其中五万大军驻守北疆,这是必须要的基本人数,谁让他占据了偌大的北方,使得自己的治下与北方的胡人直接接壤。在偌大的防卫线上,五万人其实已经是非常少的了。

    就算这样,也非常容易被敌人各个击破,所以在今年内提升到十万人的规模是必须的。

    有十万分布在司州和冀州地区,五万左右在幽州,最后十万则是在青州和徐州两地。就是这样的三十万大军,三两下就已经分配了出去。若是集中到一起,不管防御那里那绝对都是铁桶级别的防御线。

    奈何如分散了出去,就算有历史武将统军,也难保证不被敌人各个击破。

    换言之,此番若是对公孙度作战的话,那么能够调动的人手,大概就是两万人左右。根据最新的消息,公孙度麾下已经恢复到了三万大军,在科技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尤其是马镫和马蹄铁,他麾下的骑兵和弓骑兵,几乎都有武装。

    辽东本是苦寒之地,蝗虫自然也不会飞过去,如此去年的蝗灾却和他没什么关系。优哉游哉的过了一年,倒是收获了不少的粮食,这才有了发动战争的资本。

    又或者,他征兵只是为了防止鲜卑和乌桓呢?毕竟去年两地却是受到了雪灾,上个月吉月的时候,甚至还发生了胡人南下投靠,甚至用名贵的马匹购买粮食的情况。

    正所谓关心则乱,方云的智力好歹已经达到了150点,却不知道如何下决定才好。不得郭嘉和贾诩找了过来,询问对策。

    “主公,不妨来个先礼后兵。公孙度此人倒颇有勇略,而且坐镇辽东这些年也的确没有做错什么。最不应该的,就是勾结乌桓人打算占据辽西郡,结果被我们修理一番。之后表现也算是中规中矩,似乎只想着割据一方当土皇帝,并没有开疆扩土的意思。

    既然如此,何不把他叫过来,安排他出任另外一地的太守一职,并许诺他有生之年只会升迁为刺史,甚至更高的官职,却不必担心被降职?只要他真心只想要舒舒服服的过日子,那么便放弃兵权,主公却多了一个贤才治理地方,何乐而不为?

    更别说他两个儿子就在我们手中,他难道就不怕我们杀害他们?

    若他真是铁石心肠,反而给了我们一个东去的借口。只是主公,嘉很疑惑为何主公会在这个时候提出要攻打辽东?要知道前往四个诸侯那里,递交盟约的使者都尚未归来。

    再说,辽东苦寒而贫瘠,本来就没什么产出,就算得了辽东,对我等也没什么进益。”郭嘉作为总理,自然是积极为方云出谋划策,但同时也说出了自己的疑虑。

    “辽东虽然苦寒,但土地却非常肥沃,这已经通过暗部查探过了。至少,一年种上一季小麦,还有以及杂粮还是可以做到的,迁徙到那里的百姓至少不必担心粮食问题。再则,公孙度虽然看似无害,但他在辽东不服管教一天,就如同芒刺在背,令我不能专注于中原四大诸侯,这种感觉叫人相当不爽!”方云也直接分析到,其实就是说出自己的想法。

    “既然辽东并未那么贫瘠,打下来也没什么不妥。”郭嘉此刻自然不好说些什么。

    只因为他算是看出来了,方云已经打定主意要东伐,如此何必枉做小人?!(未完待续。。)

    ps:  政治上面的事情已经结束,剩下的就是军事方面,系统给出的目标,是辽东公孙度。

    最后还是惯例环节:

    感谢书友‘长青无悔’和‘sky1991’的打赏!多谢两位一直以来对本书的厚爱!

    感谢书友‘星xx’和‘钱不多007’的月票!多谢对本书的支持!

    感谢各位订阅和投推荐票的书友,多谢你们的支持和厚爱!继续加油哦!!

第8章 胡人来扣关

    给公孙度去一封信并不难,六天后这封信就送到了他的手中。

    心中言及,若公孙度愿意放弃兵权当个实权太守的话,可以任命他为弘农太守。而且有生之年只升不降,甚至封为关内侯也不是不可能。

    甚至于他两个儿子,公孙康和公孙恭,如今已经晋阳大学那里学习。明年考试完毕就能够参加公务员考试,到时候父子尽入官场,说不得还能够制造出一门三侯的佳话。

    方云也是坐着说话不腰痛,真正让他这样安排,主要是因为公孙度会在公元204年去世,也就是还有九年到他五十四岁的时候就过世了。九年的时间,就算能升迁也最多是到部级官员级别,最多升半级在副总理的职位上退下来。

    至于两个儿子,的确可以出仕。但到底能够做到哪一步,由他们的才华来决定。

    公孙康也不过活到公元228年,二十年时间也不能够做到哪一步。

    公孙恭更是在公元220年后,因一场大病直接变成阉人,一生未有子嗣。

    至于公孙度的两个孙子,公孙渊倒还有点能耐,眼光却不行。天下已经有了归魏的趋势,却依然要起兵反魏,结果落得个身死族灭,还连累了他哥哥公孙晃。

    信件到了公孙度这边,他本人只是简单看了看,就把信件撕成了碎片。倒不是不相信方云的承诺,而是他公孙家早已扎根辽东,如何能够离开这片土地?

    再说。没有了兵权就相当于把自己的脖子放在别人的刀下。信中许诺虽然看着好看。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对方以图谋不轨或者别的借口拿下自己,没有兵权的自己难道可以反抗得了?甚至于,信件之中甚至有拿他两个儿子作为威胁的意思,更叫人生气!

    没有谁是傻瓜,公孙度也并非一个只懂得征战的匹夫。他当了这个辽东太守之后,不仅为大汉开疆扩土,多次讨伐高句丽,而且还多次修建了通往各地的道路。建造学馆教导辽东百姓学习。

    唯一的遗憾,是历史上前往辽东躲避兵仔的管宁和邴原,在这个时空并未来到辽东,使得他的师资力量有点短缺。

    “将军,我等已经向大汉称臣,甚至两位少主都送去了晋阳,奈何方云却如此咄咄逼人,何不先下手为强?”公孙度麾下亲信阳仪当即上谏。

    “不妥,既然主公是汉臣,这封信件却是正统的职位调动。若是不接反而不是证明主公有割据一方的心思?到时候反而给他们一个借口来攻打!”另一个亲信柳毅却是反对。

    “你的意思是,我们多年来的努力。就这样因为一封信全送出去了?”阳仪本来和柳毅的关系也不是很好,此番自然是暴起大喝。

    “非也,主公本来就是大汉辽东太守,为大汉守卫边疆,建设地方那本身就是职责所在。且对方既然先送来书信,显然也不希望过度为难主公,或许可以多讨要一些权力,若是能够能够要到一些兵权,那也未必不能够接受这笔买卖。

    说到底,辽东不过是苦寒之地,近年来西来的商贾,把并州和冀州两地描绘得如人间仙境一般,若能在这两地为一方太守,倒也是一件美事。”柳毅笑吟吟的说到。

    公孙度为什么要开疆扩土,其实他们本身才最清楚。辽东苦寒偏远,而且人口稀缺,本身就没什么人愿意搬迁到这里居住,公孙度就算想要发展经济也发展不起来。

    无奈之下讨伐高句丽,甚至乌桓或者鲜卑那边他也会出兵征伐,目的却是为了掳掠一批人口回来,补充治下所需。饶是这样,人口依然是辽东最大的短板。堂堂辽东太守治所,在西来的商贾空中,甚至比不上冀州一个县城的规模。

    正所谓在交州当刺史,不如在司州当一个县令。在辽东太守,和在冀州或并州当一个县令都是截然不同的,更别说还是直接去那里当太守,相当于已经官升三级了。

    唯一的问题就是兵权,没有这玩意难免会有点不安全感。不过对方既然写来了书信,那么未必没有商量的余地。

    “只是这样,你要把主公的家族置于何地。”阳仪叹了口气,他哪里不知道这个道理。

    “听闻昔日方云起兵,有中山张氏投效。后随他迁徙到幽州代郡,最近这才又迁回到了中山郡。但家族因为跟随方云最久,在晋阳、代郡和中山都有族人居住,家族和最早相比也不知道扩大了多少倍,家族子弟不是出仕就是在学,从原本一个商贾之家变成了真正的世家,也不知道羡煞了多少旁人。”柳毅没有给出答案,只是举了张氏的例子。

    言下之意,就是辽东没有公孙度的庇护,难道不会举族迁徙到公孙度任职的州郡?到时候公孙家发达了,辽东又被开发妥当了,在迁徙回来便是了。

    “够了!”看着两个亲信争执不休,但似乎开始选择妥协,公孙度不由得怒吼一声。

    若是可以,他希望听到的是两人为他出谋划策,如何应付方云。但没想到两人也并不是什么硬气的家伙,在方云的淫。威之下,已经越来越接近妥协。

    是个男人难免都会有自尊心,同时也会对自己打下来的基业有种特别的眷恋。对于辽东这片土地,他公孙度一开始或许也不过是过客,如今这里已经成了他的家。

    让他放弃辽东,只怕并不现实。他舍不得这里,也舍不得这里的百姓。

    “将军,若是放弃兵权的话,或许继续担任辽东太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