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武夫-第12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如此,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所以他最近也就放弃了依赖李珲的做法,而是寻求自己另外寻找帮手来拥立嗣子。

    这件事牵涉重大,必须要有足够分量的人才能给出帮助,但是有分量的人一般又难以托付信任,所以虽然他一直在暗地里寻找,但是直至现在都还没有跟其他人说出自己的盘算来。直到碰到了中朝太子要求任命李珂为庆尚道观察使一事,他才终于将李珂当成了自己的潜在盟友。

    李珂想要为自己保全身家,所以不顾一切要谋求权位,但是也面临着朝不保夕的窘境,而且比自己更加要根基不稳得多,所以他有动机要尽一切可能维护自己。更何况,他还有能力,他是宗室身份,又和中朝太子走得这么近,看上去还得到了对方的信任,只要他能够说动中朝太子殿下,再配合上自己这个领议政大臣,那立嗣子一事就能够确切达成了。

    只要有了这份拥立之功,他觉得自己就能够一直保持权位,利用这些时间在朝中培养自己的亲信势力,真正地实现领相的权威,也让自己的家族跻身为高丽最煊赫的家族行列。

    金荩国的质问,更加让李珂坐立难安的,他的脸色忽红忽白,显然已经受到了惊吓。

    金荩国也看得出对方心里的矛盾和挣扎,所以他倒也是不着急,继续端坐着品茶,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此事……此事太……太耸人听闻了,金大人,为何要将我牵涉进来?”李珂的额头上出现了点点汗珠,“我……我怎么能作出这等事来?”

    “这等事?这等事有什么不对的吗?国君年高,又迟迟未立元子,国本不安,作为臣子,我们理应想尽办法匡扶社稷才对吧?”金荩国马上反问,“既然靖城君不畏众议,心心念念的是我高丽的万民,那为何又不不敢牵涉到此事当中?”

    李珂仍旧沉默不语,显然还在犹豫当中。

    “行了,靖城君,事到如今你还以为自己有多少退路吗?”金荩国有些不耐烦了,干脆地站了起来,瞪着眼睛直视着对方,也给他带来了无比巨大的压力。“你以为就能靠着中朝拿到一个观察使的官位,就能保得住自己?就能让自己富贵?怕是想得太简单了!若是征日之战打完,靖城君的官位就是名不正言不顺,那时候靖城君就绝对会被视作众矢之的,难道中朝会不顾一切来保住你吗?只怕到时候靖城君又会被打发到大汉京城当中,再也难得回来了。”

    他这么一吼,李珂更加惊慌了,往后仰倒靠到了靠背上,全身都在微微发抖。

    然而,他心里也知道,对方说得都很有道理,这些确实是他现在在面临的危机。

    “靖城君,好好想想吧,可别错过了大好时机。”眼见他事到临头的时候竟然还这么不中用,金荩国微微有些不屑了,他垂下了视线,重新坐了下来,“毁了名声如果能够获得补偿,那毁了也就毁了。可若是费尽心机却还得不到一个好结果,那就未免会贻笑大方了……”

    很快,堂中再度陷入到了沉默当中。

    随着时间的流逝,李珂也慢慢地重新恢复了镇定。

    这位领议政大人说得很对,自己现在确实面临着十分为难的局面,需要想一些办法来破局,当初自己以为领受到这个观察使的职位就能够落到一个主动的地位,现在经过对方一顿数落,他确实感觉这还不够。

    他看了看金荩国,这个家伙,果然是老奸巨猾,看上去比谁都忠于李珲,不声不响地居然谋划了这么多东西。

    如果自己按照对方的主意来做的话,恐怕也会大大地得罪国主吧。

    可是不做的话看来又不行。

    尽管身为宗室,但是李珂并不喜欢李珲,因为李珲第一次在位的时候,对大臣对宗室都十分苛刻,简直就是倒行逆施,十分让人反感,他自然对现在的国主毫无感情,之前在大汉京城出使也只是想要维护高丽的利益而已。

    如今他是在犹豫,但是并不是出于对国君的拥护,而仅仅是因为害怕失败的后果而已。

    “靖城君不要再犹豫了。”仿佛是看出了他的心中所想似的,金荩国又开口了,“自古成大事者哪有不冒点风险的?靖城君想要长保富贵的话,那就拿出一点诚意吧。什么都不做就能得偿所愿,世上可没这么好的事情。况且……若说风险,难道靖城君面对的风险有本官的大吗?本官要居间筹划奔走,还要亲自来主持此事,而靖城君你不过只是要对殿下说上几句话而已……若是事情成了,靖城君是新君的恩人,若是事情不成,也没人知道靖城君在其中做了什么,相比拥立之功,这点风险倒是算不得多大了,不是吗?”

第1577章 换马

    这番话彻底打动了李珂。

    确实,相比能够得到的那些,他所需要冒的风险看上去并不大。如果真的选择什么都不做的话,那才是坐失良机。

    他深吸了一口气,彻底下定了决心。

    “金大人心中可有了人选?”

    “靖城君终于想明白了啊!”眼见对方终于上了道,金荩国大喜。“若说人选,虽然难找,但是总还是有那么两三个。选谁不重要,只要我们推上去了一位,这就是拥立之功,新君就会对我们感恩戴德,至少会重用我们……到时候靖城君还用得着怕不能保身吗?”

    “尽快告诉我吧。到底能够用哪些人选。”李珂有意别开了脸,免得再去看对方的笑容,“这也是为了高丽,如果国家一直都没有嗣子的话,恐怕于国不利。”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金荩国大笑了起来,“靖城君公忠体国,当为宗室之表率。”

    他们所谈论的中朝太子殿下,现在也已经从睡梦当中醒了过来,开始了自己一天的日程。

    他安住在景福宫内的当中,庆会楼虽然是在倭乱之后重建的楼宇,而且只是临时才被收拾了一次,但是比起他之前住的地方反倒要舒适了不少,而且高丽的内侍们诚惶诚恐地服侍着他,他也并没有拒绝这种过度殷勤的招待。

    不过,他也知道自己并非是为了享受这种招待而来到这里的。

    一大早,驻高丽使团的正使施高艺和副使张道彦两位官员,和之前跟随太子殿下到来、并且在使馆暂住的赵松一同来到了景福宫当中。

    一见到太子,这三位大臣连忙躬身施礼。

    “免礼。”太子随手一挥示意他们坐下,然后直接看向了副使张道彦,“张副使,这阵子施大使一直都在辽东,高丽是由你在坐镇的,高丽上下舆情如何?”

    “回太子殿下。”张道彦恭恭敬敬地坐了下来,身体微微往前倾,“这些天来高丽上下舆情颇为热烈,士民都很激动,可谓是举国耸动——毕竟天下太子殿下驾临高丽,是之前从未见过的盛事。他们都想要一睹天颜……”

    “说实际一点吧,张副使,这种话以后少说。”太子并不以为然,“我来高丽虽然不久,但是高丽上下对我朝略有不满是早有耳闻的,况且我来高丽的时候也见过,虽然有些富户小民夹道欢呼,但是也不过是看热闹而已。大部分官员和士子更是漠然处之,好像事不关己一样……由此可见,举国耸动之类的话,也就是骗骗自己人而已。”

    在乘坐乘舆进入汉城当中的时候,太子一直在注意观察周边的景象,自然对高丽现在的民气有了个粗略的了解,当然不会被对方几句话就糊弄过去。

    “殿下……”被当面斥责了的张道彦,脸色顿时变得尴尬了起来。

    “好了,不用告罪,你照实说就行了,不用害怕我生气,我不会生气的。”太子微微摇了摇头,“他们不喜欢我们,很正常,没什么可生气的。我朝是上国,对外扩张势必会威压周边的小国,哪怕表面上收敛,他们终究还是会心中不满。难道因为他们心中不满,我们就不扩张势力了吗?不,他们可以不喜欢我们,但是我们还是要为了大汉自行其是,顶多是面子上做点功夫敷衍一下罢了。这也是父皇的意思。”

    尽管身为大汉的太子,他亲口说出这番话来有些奇怪,不过这里都是大汉的自己人,他也不想要顾忌那么多。

    大明对藩国讲究宽容,讲究****风范,想方设法都要厚待藩国,以至于多次损伤了国家的利益,最后临到灭亡的时候,这些藩国也没有帮上任何忙,反而还反戈相向,这个教训大汉皇帝一直都跟太子提醒过,太子本人也深以为然。

    “殿下英明!”眼见太子如此说,张道彦也松了口气,“诚如殿下所言,高丽士民都对我国……都对我国略有些不满,毕竟前明相比起来要宽容一些。”

    “终有一天,他们会习惯大汉的做法。”施高艺微微冷笑,“既然要尊奉****,那就哪有光是只躲在****的树荫下乘凉的道理?”

    “施团长说得没错。”太子轻轻点了点头,“他们终究会习惯的,而且从现在就得开始习惯。昨天晚上,我跟高丽国主说起庆尚道观察使的事情时,他还是唯唯诺诺,含糊其辞想要糊弄过去,真当我看不出来吗。”

    “高丽国主之前被人宫变赶下了台,还被流放到了荒岛上,是我们才将他重新推上王位的吧,按理说来大汉是他的大恩人才对,他居然还有意想要糊弄殿下?”赵松忍不住提意见了,“高丽任谁都可以对大汉不满,唯独就是他不行!”

    “谁说不是呢……”原本就对李珲十分不满的施高艺,这下又趁着机会继续加深这些上层人物对李珲的不满,“高丽国主原本就是虎狼之性,所以才会被高丽人不堪忍受赶下王位,他得天之幸复了位,却还是没有感恩之心,对大汉所要求的事情推三阻四,太子殿下总算也看到了吧!不是臣等不与他为善,实在是……实在是他太冥顽不灵啊!”

    “他就算再怎么冥顽不灵,这次也还是躲不过去,我一定要让他把李珂任命为庆尚道观察使。”太子一脸的平静,但是显然已经下定了决心,“而且不许他推三阻四,一定要尽快达成!决不能延误了我这边的大事。”

    高丽人才济济,他并不是只有让李珂当政庆尚道才能帮上忙,但是这件事如今在太子看来,已经成为了测试李珲对大汉的忠诚度的一种方法了,在李珲推三阻四的情况下,更加必须让他按自己的心意来办,好让他、让高丽群臣都明白如今的世道已经和大明时代不一样了。

    “太子殿下说得对,大事不容耽误。”旁边的赵松也马上附和,“如今大军已经开始在高丽外海聚集,容不得再拖延了。”

    随着大汉的军事机器开始运转,预定当中要进攻日本的军团也开始集结向高丽进发了,赵松的直属团是跟着他一起来到高丽的,现在一部分留驻在太平岛,一部分已经开始在釜山聚集。

    大军齐聚,粮草的保障工作十分重要,同时军队集结的秘密也需要保卫,这两项工作都十分需要当地高丽官府的配合。虽然大汉驻高丽的使团已经派员前去釜山港所在的东莱都护府负责协调督促,但是毕竟还是差了一层,让高丽的高级文官来负责配合已经刻不容缓。

    “这几天我就会让他们下命令,然后带着李珲去高丽南方赴任,赵旅正莫要心急。”太子摆了摆手,“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