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渐青-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b2678/
……

第一章 今夜你会不会来

    清晨醒来,窗外下起了淅淅沥沥的院子里石榴树的枝叶下,几只鸟雀缩着头在躲雨,没有了它们的鸣叫声,许清还是随着生物钟准时的醒了过来。

    “第二十七天了!”许清默念了一下,掀开薄被下了在窗前伸展了一下腰身,清晨的院落很宁静,这是汴梁城里一座普通的宅子,两进的院落加一个后勉强算是中人之家。

    隔壁隐隐约约地,又传来了张员外的xiǎo妾呼喝xiǎo丫头的声音,张员外已经差不多六十岁了,前年新纳了一房十**岁的自然是宠爱有加,张员外的原配是个身体不太好的老fù人,想管事也无能为力了妾于是在张家大有呼风唤雨之势,两家的后院只隔着一条xiǎo巷子,每天醒来,听张员外的xiǎo妾给xiǎo丫头们安排一天活计的呼喝声,便成了许清每日清晨起时的保留节目。

    “人不知道长得怎么样,但至少这声音tǐng清脆的。”许清有时不无恶趣味地想。

    从刚来到这个世界时的茫然不知所措,到现在渐渐适应,或者说是麻木,总之算是无奈地默认了现在的这个身份:许清,大宋朝汴梁城里一个十六岁的秀才,在街坊左邻右舍中薄有才名,父亲在许清八岁那年夏天,一次宴饮醉后,骑马回家时坠马而死,这也许是自己知道的人类最早的一起“醉驾”事故吧,汴梁城里有“消防队”,也就是火情院;有“城管”,五城兵马司。只可惜没有警大队”,不然许清现在也许就不会变成孤儿了。母亲在生许清时难产亏了身子,一直以来身体便不好,前年也病逝了。

    现在这一家子除了许清外,还有一个叫xiǎo颜的xiǎo丫头,十三岁,天真而单纯,做事还有些懵懵懂懂,几天前也当下雨颜跑到后mén大叫张家的xiǎo丫头收衣服,免得淋湿了又被张员外的xiǎo妾骂,然后自己又得意洋洋的在屋檐下玩了一会雨,才记起自家少爷的衣服还没收。许清在书房看见她在屋檐下“呀”的一声,又赶紧捂住嘴巴,然后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眨了几下,才冒着雨冲进自家的院子。过不久,许清便看到一只“落汤jī”抱着一堆湿透的衣服往对面的房间去,粉红的xiǎo嘴还高高的噘着,让许清不禁莞尔一笑。

    前院还住着许安夫fù和他们的两个儿子,许安是许清父母留下的仆人,夫fù俩四十来岁,老实简朴,在许家的工龄据说已将近三十年,大儿子叫大柱,二儿子叫二柱,如果有个三儿子的说叫xiǎo明的话,倒可以用出一道脑筋急转弯的问答题了。

    大概是听到了房里的动静颜端着一盆水掀开mén帘进来,季节已进入四月初,天气正怡人丫头穿着着一双木履,在地板上敲出有韵律的“嗒嗒”声。

    “少爷,洗漱了。”

    把水盆放下后颜一说着一边给许清递洗脸巾巧玲珑的鼻翼上还沾着一滴晶莹xiǎo水珠。

    许清“嗯”了一声,没有说什么,洗漱后在铜镜前随意地坐下来颜帮自己梳头,这到不是他矫情,对于这一头长发,许清用了差不多一个月还是没法自己梳理好,要是随意的nòng一头“披肩秀发”那又太惊世骇俗了。

    自家少爷自那天从书架上跌下来晕厥,醒来后便变得沉默寡言,只偶尔问些奇怪的问题,对此xiǎo颜早已习惯了,对于她来说,只要自家少爷伤好了,没灾没病的,那每天的生活便都是充满阳光的。

    “少爷!昨儿个秋分姐被黄姨娘打了十板子呢,还被扣了一个月的月例钱,人家去看了,好吓人呢,后来我就跟秋分姐说,要不你就来我们家吧,我家少爷可好了,从来不打xiǎo颜板子的。”

    这不,一边梳头xiǎo丫头又一边说起东家长西家短来了颜嘴里的秋分姐就是隔壁张员外家的丫环,张员外家tǐng有意思的,丫环的名字都是按照二十四个节气名称来叫,什么立雨水秋分的。

    “少爷,你说让秋分姐来咱们家好不好?秋分姐梳头可比xiǎo颜梳得好多了,还有还有,秋分姐还会剪窗huā儿呢,过年的时候我贴房里的大公jī就是秋分姐剪的,大家都说好好看呢。”

    “咱们家的锅能煮那么多人的饭吗?再说了,秋分姐来帮我梳头,那你不是没事做了?丫头没一点怕失业的忧患意识,今天天气清爽,心情不错,许清便拿xiǎo颜打趣起来。

    “能的能的,咱家的锅上次被xiǎo颜不xiǎo心打坏了,许大叔刚换了一个新的,比原来的还大呢。丫头在镜中不好意思的吐了吐xiǎo舌头,水汪汪的眼睛滴溜溜一转又说道:“秋分姐来帮少爷梳头颜还可以帮少爷磨墨呀,张老爷家没墨,秋分姐特定不会磨墨的。”

    呃,原来xiǎo丫头还有一技之长,怪不得不用担心下岗,就是不知道她这项技在秋分姐来了之后能垄断保值多久。

    “好了,这事儿吃完饭再说,昨天不是说好了要出城到田庄去看看吗?等雨晴了咱们就让二柱赶车一起去看看。”许家在城外据说还有二十来亩田地,这也是许家最后的生活来源了,据许安说,许清的父亲在时,家里还有一百多亩地,许清的父亲去世后,断了其它的生活来源,主母又多病,便只能断断续续的卖田补贴家用,现在只剩下二十来亩地了。

    “好啊好啊!”果然一听说能出城去玩颜便很没义气地把秋分姐掉到瓜哇国去了手儿迅速梳理好头发,便提裙裾“嗒嗒”地再次跑出去了。

    “我去让蓝大婶把早饭端上来!颜的声音随着“嗒嗒”声在走道里渐远去。

    “这丫头片子!”许清看镜中这张tǐng俊朗的脸颜匆忙间nòng斜了的发簪不禁苦笑一声。

    站在房看雨中这陌生而又逐渐熟悉的院落,许清还是禁不住轻轻一叹,来到这个世界整整二十七天了,最初那些天经历难了难以想像的心里煎熬和茫然无措,前世的自己叫夏宁,只是一个刚毕业参加工作不到两年的“三无”青年,突然经历这种变故jīng神上的打击可想而知。所以一直到今天为止,他都没有真正走出过这个院子,前些天头上的伤口没痊愈,他一直赖在上没起来,这几天也只是偶尔在mén口站一下,看着mén外那如同古装电影般的画面。古老的街道,陌生的人流,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虚幻的世界里。生怕自己脚一迈出画面便会变成一片惨白sè的虚空。许清,那就许清吧,关于前世那个叫夏宁的自己的一切,经过这些天的煎熬,已慢慢的淡漠,慢慢远去如同半生远,都说时间是最好的良yào,这话真没错。

    这几天断断续续的颜的嘴里问出了一些东西,有用的不多,只能确定这里是大宋的京城开封,今年是庆历二年。至于你问她皇帝是谁,不懂。再问别的丫头乌溜溜的大眼睛便会茫然的眨呀眨,一下她便会转而跟你说起白lù秋分,或者对街的黄大娘家的老母jī下了几个双黄蛋。许清又不好直接问太多,所以只能跟据前世那少得可怜历史知识自己推敲了,从京城还是开封可以推断出现在还是北宋时期,还好庆历这个年号在前世许清还算听过,在中学课本里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中,开篇便有一句“庆历四年从范仲淹想到宋仁宗,也就是赵祯,赵祯死后庙号宋仁宗,前世那些电视关于宋仁宗赵祯戏码还是tǐng多的,像“狸猫换太子”里的太子就是宋仁宗,嗯嗯,电视里“狸猫换太子”的奇案好像是老包破获的。

    问xiǎo颜听说过包青天吗,摇头;听说过南侠展昭吗?继续摇头;那五鼠闹东京呢丫头的xiǎo嘴儿有点委屈的噘了起来这;没办法丫头纯得就像一张白纸,自己关于这个年代的历史知识差不多也是一张白纸,所以关于目前所处的大环境,许清所知道也就这么多了。

    管它呢,正如前世那句名言:生活就像是强既然无法抗拒,那就试着去享受它吧!自己现在叫许清,四书五经背不出十句的xiǎo秀才,这是前两天自己在书房里,看那些线装书后油然而生的觉悟,在书房里还看到了两本医书,自己的前身看来对医学也有些研究。

    “许清,自己该不会是《白蛇传》里许仙的原型人物吧?不知道白娘子和xiǎo青今夜会不会来呢?”许清站在房mén前神思悠远,呵!虽然一样的杏huā雨如丝,但这是没有油纸伞,没有断桥,这里是汴梁,清明上河图里的汴梁,远着呢。许清洒然一笑,轻声地哼着天王黎明的成名曲往客厅而去。

    '。。'

    。。

第二章 印象东京

    许清家没有马,只有一头二柱坐在车辕上正欢快的甩鞭huā。

    宋朝本身是历代中原最缺少马匹的王朝。燕云十六州被石敬塘卖给了辽国的契丹人,西北又被李元昊分裂了出去,所以宋朝先天不足,缺少适合的养马场,除了朝廷军方有少量和西夏人jiāo易来的马匹外,民间好马极其稀缺,一匹好马卖到了两三百贯,非大富大贵之家用不起。当初许清的父亲“醉驾”的那匹马,也只是川滇那边产的裂马。自从那匹“宝马”出了那起严重的通事故”后,早以不敢留下来了。后来还是为了方便许清的母亲出mén看病,才转买了一头温顺的

    许家在东京城的东南角,从许家出一路沿着大街向北走,细雨初晴,路边的树木翠街上的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叫卖声不绝于耳;四月的东风掀动着人们薄薄的整个东京城显得那样生气勃勃。

    许清心里也不禁欣欣然起来,这就是张泽端笔下的东京汴梁啊,一付鲜活的清明上河图就展现在自己眼前,只有身临其境,用一千多年后的目光去打量这一切,你才会发现这是一件多么奇妙的事情。

    “少爷少爷!汴河到了,哇!河水涨了好多呢,少爷,你都好久好久没带xiǎo颜河边放风筝了,明天我们来好不好?”从一出颜这个乐天派便处于兴奋当中,嘴里难得停下来。

    “早上一个煎饼都吃不完,蓝婶做的煎饼很难吃吗?瞧你这xiǎo样儿,还放风筝呢心被风筝带到天上去!”瞧着xiǎo颜挤在自己身边一付娇憨的模样,许清忍不住用手指在她额头轻轻弹一下。

    “少爷骗人,上次少爷不是带人家来过,不一样没飞到天上去嘛!那时候xiǎo颜比现在还轻呢,再说了到时候少爷拉着xiǎo颜不就行了。”

    憨厚的二柱在车前听了呵呵直乐挽得更响了驴摇头晃脑的往桥上奋路蹄而去。

    看来以前的许清xìng格应该还是tǐng随和的,把这xiǎo丫头给惯坏了,不过感觉也不错,要是这xiǎo丫头在整天在自己面前战战兢兢的,许清觉得自己反而会不适应。

    迎面而来的一条六七丈宽内城河,东西贯穿整个东京城,河中百舸争流,樯橹如林,码头边挤满了搬运货物的人流,一派繁忙的景象;东京城共有四大河流穿城而过,分别是汴河、蔡河、金水河、五丈河,四条河道在东京城附近构成了庞大的水利网,使京城的水运jiāo通空前地发展起来,形成了“天下之枢”的有利地位,也极大地满足了东京城的物质供应。太祖赵匡胤曾风趣地将汴河、蔡河、五丈河比喻成为“京都三带”。眼前这条就是东京最重要的漕运河道汴河了。

    过了汴河不远,车子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