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舅子-第3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唐想永久解决这个问题,这气魄绝对值得赞赏。

    但。

    钱呢?这要花无数的钱币,而且要动用无数的劳力,最麻烦的是从华原运水泥过去,这个成本吓死人。

    看柳木没接话,李世民又说道:“刑部也提出一项要花很多、很多钱的预案,二哥也没办法拒绝。”

    “好多钱!”

    李世民笑的很无奈:“刑部知道神策隐卫的事情之后,他们提出,请神策隐卫代为训练一批武候与捕快。尚书省认可,但依然还是卡在钱币的问题上。”

    柳木在火锅中一边找肉丸子一边说道:“还有礼部、兵部、吏部。”

    “兵部没要求,只说需要兵部派兵打仗的时候,尚书省支持就行了。”

    “老杜高明。”

    柳木心说,这没要求的要求,才是大要求。

    “吏部的要求也是小事,吏部与户部联名上了一份提案,慢慢取消职业田、官员的俸禄用钱币来发。而田地还于民,依旧禁止交易,减少大唐佃农人数。食邑这部分也要减,不再是实封,而是换成钱币来发。”

    柳木听到这里有一种感觉,这似乎是一件好事。

    大唐的社会结构在开始发生一些转变,而且是往更好的方向去转变。

    李世民继续说道:“封地除了粮食几乎没多少吸引力。而粮食这一点,辽东的大米、并州的麦粉比自家的高粱、粟米要更好吃。还不直接要钱,然后去市集上采购来的好,而市集似乎很有趣。”

    “背上一袋子钱币去买东西的感觉,很有趣。”

    “何止。你二嫂若是每个月不去上几次梧桐坊连饭都吃不香,宫里的人最期待就是每人十日一假,而这假日九成九都去了梧桐坊。二哥也去新东市转过,那里还没有完工,但当真有趣,非常有趣。”

    柳木给李世民倒了一杯酒:“二哥,李药师夫妇的结义兄长我在倭岛北意外遇见了,他以李药师夫妇的情份立下誓言,但要求去作一些打打杀杀的事情。这个计划太复杂,我需要房、杜二位帮我。”

    “错,这样的大事,是尚书省议事。尚书省增加了一个衙门叫军师司,以马周为首其分为两部分,一为军谋一为政谋,或是遇上举国之战的大事,两分司合为一处。”

    “这是好事,那我派人报上计划草案,这件事情还请二哥给予张仲坚一个信任。”

    李世民说道:“我见他,真正的豪侠。他在大唐是一个麻烦,但确实是人杰。”

    “我要让其毁了半岛,所以这个计划很复杂。我手下的人根本没办法完善这个计划,所以我带人回长安了。”

    “恩,这事不急。刚才的话没有说完,最后就是礼部。我要把你的印坊交给工部,礼部计划在全大唐建一千所蒙学的学堂,以及五百所工匠培训营。这需要印制大量的书籍,实际上要的,是印坊的印术。”

    李世民头一次开口问柳木讨要东西,而且一点点好处也没给。

    柳木答应了,没提半个字的要求。

第0665节 分红

    柳木在皇宫内只是陪着李世民吃了一个火锅。

    李世民真正要问的事情其实就一条,有多少钱币可以支援大唐的全新发展计划。

    海量的钱币很吓人,但一条条算下来,似乎一步步的来,也不是没有机会。

    柳木知道这件事情不是几句话能够解决的,所以说道:“二哥,先过年。”

    “好,那就先过年。或是这个年,有特别之处?”

    “二哥,这个年是西港舶司头一次分利,东港因为初建还没到挣钱的时候。这头一次分钱,可是件大事。甚至是,整个长安城都会因此而沸腾,更不用说今年过年的时候,市集上的货物数量、品种,又是一个新高。”

    “好!”李世民只说这一个字。

    柳木又说道:“我还带了一位客人过来。依礼,咱们礼部要有一种入城的仪程。对方我感觉至少相当于咱们大唐尚书这一级的高官。不谈什么结盟,只说两大国友好互访,也顺便让这位客人见识一下我大唐国都的繁荣。”

    “此事,不可怠慢。”

    李世民对这种国礼非常的在意,大唐的感仪,大唐的礼仪,大唐的风采等等。

    李世民比任何人都在意异邦来使之时,大唐展示出来的一切。

    特别是一个与大唐距离十万里之外,拥有不亚于大唐国土面积与人口的庞大国度,这件事情李世民已经决定亲自安排,一定要让这位客人被招待好。

    次日,长安报头版头条。

    整个版面除了报头之外,只有三个字,分红啦。

    到了第二版,才是关于西港舶司头一次分红的详细内容说明,次日也就是腊月二十三号辰时,就在梧桐坊东南角的股票正殿开始分红,请所有的大小股东带好自己的股权文书,只要文书,不需要股票。

    分红?

    大唐的贵族们还在发懵的时候,就在当天下午从长安城内各坊,就如同无数的蚂蚁窝中的蚂蚁向一只糖果杀去的气势一般,以官道朱雀大街为主心,东、南、西三个方向开始大出现大涌堵。

    北边是皇城,皇城四周的路普通人禁行,所以那边没有被堵。

    柳木坐在自己的家中,这足有二十天过去了,小家伙被自己抱总算是不哭了。

    可柳木抱着孩子的时候,两位奶娘、四位侍女如临大敌一样的盯着柳木,这架势看的独孤兰若都紧张:“夫君,你把孩子交给奶娘好了,你抱的不好。”

    没错,旁边的人总感觉柳木会被小家伙掉下来。

    抱琴进来站在独孤兰若身旁后对柳木说道:“郎君,长安府尹派人过来,说梧桐坊东门外聚集了至少五千人,长安各坊有不知道多少人也在往梧桐坊那边去,长安城连朱雀大街都堵的水泄不通。”

    “不是说明白吗?”

    “是,明天腊月二十三,灶神祭。”

    柳木就不明白了:“那他们急什么,难道还打算提前一天就去排队吗?”

    “似乎就是这个意思。二娘子的意见是,今天午后就开始发,小件的就在梧桐坊,中户的要么去泾河码头仓库自己拉,要么在长安城北领,大户的咱们送到家里去。”

    “好吧。”柳木起身,独孤兰若只用一个眼色,就有四位侍女过来准备帮柳木换衣服。

    柳木现在的打扮已经无限接近后世的服装,这样的穿着对于柳木来说更舒服,那长袍什么的让柳木感觉很麻烦。

    梧桐坊前,柳木到的时候连大唐皇帝李世民都到了。

    只不过李世民没出现在百姓面前,而是在股票大殿旁的一座四层楼最高处往下看着。

    这会东、南、西三面的街上拥挤的人群已经慢慢的变的整齐,在长安武候的安排下,所有的站在街右侧,留下街左侧以供反方向行走。

    北边皇城边的大路上,一架架载重高达三十石四轮马车,五十石的六轮马车。已经排成了长龙,原本这些货物是准备放进梧桐坊仓库的,但因为梧桐坊大门被人群堵死,所以马车也堵在路上。

    柳木到。

    五百穿着总舶司号服的壮劳,一千同样穿着号服的壮女就在梧桐坊门前开始划区域搭棚子,然后摆桌子,这里将作为临时的仓库区。

    股票大殿的正门已经打开。

    两旁六块巨大的木牌上已经开始贴巨幅的文书,这是分红的明细规矩。

    西港舶司截止去年秋季连同前年后两季,一共五季。净盈利为六百三十三万七千五百六十一贯又七百四十一钱九十三分。

    计划分配盈利的百分之四十七点三三七六,就是整三百万贯拿出来分红。其余的钱用于再投资,投资大项会在未来十日的新报,大唐财富报公布。

    原先每一手一百股,原值一百文钱,现净值一百三十三文七十五分。

    东港舶司未盈利,今年不分红。

    可以领钱,也可以依钱值领物。

    接下来又一块大牌上写着各种物资的价格。

    如辽东精米、辽东超等品十八种江鱼、燕州三十六种海鱼、耽罗、新罗七十二种海鱼,以及极珍鱼罐头。岭南一百零八种香料、岭南十八种水果罐头、岭南一百零八彩糖果……

    消息传的极传,半个时辰原本已经有些平静的长安城再一次沸腾了。

    长安守卫临时增加了两千士兵前往各主要大街维持秩序。

    股票正殿旁的贵宾楼顶楼包厢内,李渊大笑着推开包厢的门:“好,这热闹好。”

    李世民起身:“父皇,这热闹过了怕会生乱,万一拥挤伤到人,这马上过年不颉利。”

    “这长安府尹若是连这点都管不好,他的帽子拿掉有的是人想要。”李渊满脸的不在乎,他最喜欢看到就是热闹,特别是这热闹之中百姓的笑容。

    柳木随后进来,将两盘红白相间,切成薄片的鱼肉放在桌上。

    “父皇,二哥。这是两种鲑鱼,一种来自倭岛鹿儿岛的海内,鱼长三尺以上。另一种是来自辽东江里的鲑鱼。这配料用的是倭岛独有的绿芥末,再加上清酱油。”说完后,柳木又拿出一瓶酒放在桌上:“这酒是纯米酒,岭南特产。”

第0666节 万人空巷

    “尝尝。”李渊先动了筷子。

    脍,就是生鱼,最早在汉代的时候就有这个词。大唐人更喜欢脍。

    脍就是切成薄片的鱼或者是肉。

    其中鱼是大唐贵族最爱。

    李渊与李世民品尝着鱼脍与低度米酒,满脸笑容的看着朱雀大街上的热闹。

    朱雀大街上临时摆成的领取点已经排成了长龙。

    李世民放下望远镜:“木,那边的棚子下似乎没几个人。”

    柳木根本就没有转头,他知道那边的情况,当下解释道:“那是唯一的一个领钱的棚子,百姓们不愿意领钱。这里分配的许多物资且不说长安市面上根本就没有得买,就算有的,也比市面上便宜少许。毕竟这是舶司给百姓的福利。”

    “会有百姓再转卖吗?”

    “非常少,有人在人群之中查问过。这一年来百姓富足,些许小钱的利在百姓心中远不如让家人品尝美味更实在。就这半个时辰的统计,换糖果的队伍最长,兑换最多的一种是柠檬汁硬糖。”

    百姓们在排队,大户们也不例外。

    在梧桐坊内,一个个商妇,那怕是投入数万贯的,都自己挤在样品区,细心的计算着自己的分红可以换多少好东西。

    大唐此时还是一个物资匮乏的时代。

    分利在千贯左右的大户都没有几个去要钱币,而是在选择物资。

    本着先到先得的原则,有些东西分光之后就没有。

    只有一些特别少见的,长安根本就没有卖的东西才会限量,保证大户们至少每家都有一份。

    比如柳木请李渊与李世民吃到的辽东鲑鱼。

    贵宾楼上,柳木对李世民说道:“二哥,如果不是入冬,怕是这些东西也运不过来。我需要硝石,数量无数的硝石。”

    “在青州、并州一带都有发现硝石矿,只是山中运输不便。二哥会安排当地州府加大投入力度,保证明年硝石产量可以提高五倍。”

    “二哥,五十倍起。”

    李世民有些意外,当下问道:“这么多?”

    “二哥有所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