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代战将-第1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报告师长政委,我有信心!”王亮没想到王平和杨远山会整这么一出,又惊又喜。

    自己这就当上团长了,虽然是光杆的,但是也不错啊。

    不过自己的升的也太快了吧。

    “恩,还是那句话,缺什么就从小鬼子那里拿,别冲我们伸手,我们啥都没有。别辜负总部首长和中。央首。长对你的期望,好好干!”

    “中。央。首长?!”王亮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错了,中央首长对我的期望?!

    不过随即王亮就知道是谁了,肯定是大鸾同志啊,自己认识的中央首长就这么一个。

    至于****自己认识他,他可不认识自己啊。

    “谁知道你小子怎么出的名,主席亲自过问的,说咱们山西有个能人,叫王亮,是个不错的同志。”这话王平也是去总部开会听总部的老总说的,王平真有些想知道,这个王亮以前是干嘛的。

    主席!

    大概是大鸾同志跟主席提到过自己吧,王亮只觉得自己的心里美滋滋的。

    主席都知道自己了,自己简直要起飞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章 背后阴谋

    “对了,你们现在是团级单位了,应该配上个政委了。咱们师里现在缺少政工干部,所以临时从抗大那边抽调了一个干部过来,过几天就去你们团里报道。你小子好好配合人家把工作做好,以后我们可是拿你们当一个主力团来用了。“王平突然想起来,团级单位必须配备一个政委,但是无奈师里不缺军事干部,缺的就是有文化的政工干部,只好打报告从在抗大学习的学员抽调过来几个,以解燃眉之急。

    对于政委的到来,王亮并不感到很意外,他知道随着部队的扩建,配备一个政委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正如李云龙的那句老话,政委管生活,团长管军事,两个之间互不误。

    不过对于政委,王亮还是有些担心的。

    就怕碰上那种操蛋的政委,整天找麻烦,强调规矩,那还带什么部队?怎么打仗?这也不让干,那也不让干。

    战情敌情需要军事主官灵活应对,要是碰上那种死板的政委,那可不好办了。

    部队的负责打仗的主官死板了,下面的战士也跟着木愣愣的,最后会发生什么?可想而知。

    没有创造力的部队永远大不了胜仗。

    “师长,我们团的政委是什么来头啊?”王亮好奇地问道,想先了解一下自己的政委是个什么样子的人,看看以后能不能尿到一个壶里去。

    “我给你们团配的政委,可是个大学生,燕京大学毕业的。别看人家是大学生,文化人,打起仗来也不含糊,枪林弹雨的都闯过,你好好和人家配合。”说起给独立团配的政委,王平的脸上就是满满的骄傲,这人可是自己的宝贝啊。

    燕京大学!

    王亮长呼了一口气,我靠,不会是真的吧?!这么狗血!

    “政委的名字是不是叫赵刚?!”王亮忍不住问道。

    他渴望听到是这个字,心已经咕咚咕咚地狂跳起来了,这到底是什么情况,难不成赵刚也出来了?!吊炸天啊!

    “是啊,怎么?你认识啊?就是叫赵刚。”王平点了点头,自己还没说,没想到王亮已经猜出来自己搭档的名字了。

    “听说过,听说过。”王亮当然不会跟王平说这是亮剑里的桥段,自己看过几十便亮剑,能才出来还是事吗?估计自己说出来王平直接就以为自己疯了。

    不过知道这个答案之后,王亮的心情是既紧张,又兴奋。

    如果这个赵刚,真的是那个赵刚的话,自己可就爽翻天了。

    直到王亮回到营部,哦,应该说是团部了,激动的心情还是没有平复过来。

    ******

    “没想到这次搞错了,弄住的是他手下的一个连长,不然我手下的人早就弄死他了。你放心,下次我一定不会失手。”少将军衔,大肚便便,肥胖的中年男子,这就是说话人的特征。

    “杨参谋长,这件事情你可一定要重视起来,总司令对于王亮这个人可谓是深恶痛疾,他让咱们晋绥军的脸面何存?总之就是一句话,瞅准时机,干掉他。”跟这个大肚便便对话的是一个上校军衔的晋绥军军官,眉宇间展现都带着一丝神气,一副少年得志的样子。

    “是,钱副官,您放心吧,我一定会把这件事情办好,办漂亮的。”虽然少将的军衔的杨参谋长要比这个上校军衔的副官高,但是说话之间就可以看得出来他对这个钱副官的尊重。

    杨参谋长只是晋绥军一个师的参谋长,而这个钱副官,是山西扛把子晋绥军总司令阎锡山的副官。

    其中的含金量不言而喻。

    县官不如现管,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副官,但是人家传的可是阎总司令的命令,代表的是严总司令,所以杨参谋长不敢不尊敬。

    这可是关乎到自己前途的事情。

    听了杨参谋长的保证,钱副官貌似并不太感冒,戏谑地问道:“杨参谋长,我可是听说你的人被楚云飞给杀了,是不是有这个事情啊?看来你的根基并不是很深嘛,这点事情都办不好,你让我怎么跟长官汇报?”

    “额,钱副官,你也知道姓楚的是老蒋的得意门生,我,我的面子他也不给啊。不过你放心,阎长官的命令我绝对会不打折扣地完成的。这是兄弟的一点心意,希望你能在阎长官的面前多多美言几句啊,哈哈。”杨参谋长知道钱参谋的意思,把一个不大不小的盒子推到了他的面前,然后打开。

    里面放着六个黄鱼大小的金条,在晋绥军乃至能个国*军的阵营里,没有什么事情是几根金条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是金条给少了。

    “哈哈,杨参谋长真是用心了。放心,咱们兄弟的交情,靠谱,我知道该怎么办。不过你一定要抓点紧了,这件事情,长官催的紧,真要是办不成,我可就真的帮不了你了。”见到六根闪闪发光的金条,钱副官的心情大好,干**oss的狗腿子真好,从哪里都能捞着点油水。

    “是,是,我一定会全力以赴。”听到钱副官的话之后,杨就放心多了,在官场上,有的时候就是那么一句话的事情,为人为事,很重要。

    ******

    “真的假的?咱们以后就是团级单位了?!我不是在做梦吧?”听到王亮带来的消息,张大彪掩饰不住自己内心的喜悦,六分区能发展成团级单位,那放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但是王亮做到了,在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办到了。

    把六分区从一个只有六七十人,二十杆子破枪,人均子弹不足五发的队伍变成了五百人,人手一把步枪,人均子弹多达百余发。

    装备上去了,经过几场战斗的考量,战士们的军事素质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当然,师长亲自给的部队番号,独立团。军旗我都领回来了,政委过几天来咱们团里报道。”王亮也是很高兴,部队一个月的变化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一章 军装问题

    王亮说出了自己的打算:“你们几个先别高兴的太早,接下来咱们还有很多任务要办。重中之重就是征兵,这次面向的不仅仅是周边的几个小村庄了,整个分区,包括分区周边的几个县乡,都要宣传。我初步预算,咱们至少要招四百名新兵,当然,越多越好。这次的征兵任务我们团里就不搀和了,任务下达到你各个营,连。你们自己去招人,招多少,你们自己定。”

    对于带兵,王亮现在有自己的看法了,部队采取放养的措施。

    以连为单位分散驻扎到各个村子里去,一个连队,九十到一百来人,一个村子完全可以容纳开来。

    给他们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展。

    自己去打仗,自己去解决问题,这不仅仅能锻炼下面部队干部的指挥能力,也能让队伍迅速壮大起来。

    见几个连长都对自己的观点很感兴趣,王亮便继续讲道:“当然,你们几个连长该升职了,都是营长。你们下面的排长啊、班长啊,都该顶上来。平时咋咋呼呼的不是挺能耐的吗?这个时候我放手让你们去干,有什么本事都施展出来。但是我先说好了,真要是有谁给老子掉链子了,把部队给弄散了,那就给老子滚犊子。”

    几个人也明白了王亮的意思,大概就是独立团把下面的部队以连为单位分散开,自主发展,愿意招多少人就招多少人,前提是你能招的到。

    至于部队的吃喝啊、枪支弹药啊,自个想办法去解决,团里概不负责。

    而且在每个季度多要向团里缴纳一定的物资,来支撑团部的正常运作。

    “团长,那按照你的意思是不限制连队的发展了?”沈泉好奇的问道,团长的这个观点可真是相当的新颖啊。

    “对,不限制连队的人数,没本事的整三个排,有本事的给老子整十个排。现在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时候了。”王亮点了点头,给你们足够的自由,看看你们能不能行,这也是发掘带兵骨干的一种方式。

    “那一个连可以有五六百人?那不成营了吗?”沈泉还是有些担心,这个可不是闹着玩的。

    “沈泉,你小子给老子弄出个五百人的连队,老子的团长让你干!”王亮哈哈一笑,这个沈泉就是需要自己的一个决心了,看来这小子真的想大干一番。

    “哈哈哈,哈哈哈。”几个新上任的营长都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还有一个事情,就是咱们团里的战士现在没有身军装,这也太不像话了。就像上次大力被晋绥军那帮孙子给劫道那样,不就是说咱们没有穿八路军的军装吗?咱们必须要搞到一批军装,而且厚的薄的都要,眼瞅着就要进冬了,不能让咱们的战士挨冻。”王亮又想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军装,这也是重中之重的任务。

    都是独立团了,战士不能没有军装。

    “上面是指望不上了,咱们的兵工厂和被服厂我打听过,运作不起来了。基本的原材料都凑不上,根本赶制不出来。只能勉强供应上四分之一的部队。大力,你有什么看法?”王亮看了看一直没有说话的杨大力,这小子在六分区待的时间最长,对这片情况也很熟悉,王亮想听一下杨大力有没有什么好的主意。

    “团长,咱们目前最需要的就是做衣服要用的布匹。至于棉花什么的,这个不需要担心。咱们这边的几个村庄的百姓基本上都种了一些棉花。你想想,一户人家能用多少啊,多余的赶集也卖不出去,就只能放在家里了。只要咱们搞到布匹,棉花管老乡们要就行了,老乡们一定不会拒绝的。还有就是制作的问题,咱们农村谁不会做衣服啊,到时候把布交给邻村的妇女们,没个几天,衣服保准就做出来了。”杨大力想想,随即回答道,看来他考虑过这个问题,思路非常清晰。

    “恩,大力,你说的很有道理,目前咱们差的就是布料了。”王亮点了点头,杨大力提出的是一个非常有建设性的意见。

    王亮了解到附近村里种棉花的很多,几乎是家家户户或多或少的都有之中,为什么都种呢?

    是因为这玩意不想玉米、高粱啥似的,需要浇水,怕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