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皇帝分身-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有理,于是改信顾问党人。当然了,这种信念并不是坚信,仅仅属于耳根子软而已。

    肖白浪点头道:“阉党当权,专政但不祸国殃民。东林当权,专政而且祸国殃民!阉党真小人,不惧流言,清流敢骂阉党,阉党也不过淡然处之。而东林党皆伪君子,不但祸国殃民,还不能容忍别人说出来。东林党执政,像袁可立这种真君子,在朝中便无立足之地。”

    钟觉潜恍然大悟道:“如果当年崇祯爷用魏阉执政,而不让东林党专政。今日国势不至于沦落到这般。话说。阉党执政便能养十万皇家新军吗?”

    肖白浪摇头道:“不能!哪怕是恢复了矿监、税监,一年最多能给朝廷多弄个两三百万两银子。我皇家新军3000多官兵,一年军饷要十五万两,武器弹药消耗四十万两,再加上军服、饮食,还有战功的激励、战损的抚恤。3000人便要百万两消耗。十万大军则是3000万两年军费开支,阉党能力超过东林党。也不能弄出那么一大笔财政!”

    钟觉潜失望道:“如果皇家新军只有3000人,如何能搅动大局?”

    肖白浪道:“要用发展中眼光看待问题,如今只能养3000人。未来未必不能扩军至三万,甚至十万!国师爷除了精通练兵之外,更精通的是工商经营之道。传统经营一县。朝廷也就能获得万把两税收,也能弄的天怒人怨。而国师爷经营一县,只需五到十年,穷乡僻壤便能变成富裕名城,一年可贡献百万财政。国师也所经营的一县之地能比肩一省。按照国师爷如能有一省之地,养十万皇家新军三十万民兵,也是轻而易举!”

    “善哉!”钟觉潜道,“老夫盼有生之年,国师爷练出十万大军,扫平北方虏患!”…;

    肖白浪笑道:“这得看将来的局势。我党我军势力扩张,最大的制约,不是皇帝肯不肯支持,而是东林党、阉党两大既得利益群体,不愿意坐视顾问党人与皇家新军这个新兴利益集团不断发展而已。”

    说到党争。钟觉潜连连摇头。历朝末期党争加剧,也是亡国的一大重要因素之一,大明诸公怎么就不能吸取教训,相忍为国呢?

    钟老爷子目光深深的看了看正在跑操的皇家新军士兵,问道:“肖营长,我想让孙儿钟涛入伍。你看如何?”

    肖白浪差异道:“令孙儿不是已经考中秀才了?”

    钟老爷道:“他十四岁中秀才,至今二十五岁,依然还是秀才,我看他走科举报效国家,恐怕是不成了。所以,老夫打算让他投笔从戎,将来靠着军功谋取富贵!”

    肖白浪沉吟半晌道:“我军的军规戒律森严,令孙儿入伍,只能从民兵做起。现在我军的体制,是民兵、皇家新军预备役、皇家新军,这三个阶段。民兵中能够读写300汉字、各项训练达标,即可入预备役。而预备役中,每月综合成绩最好的100人,可以入皇家新军。而入了皇家新军之后,先要从小兵做起。之后凭着战功,逐渐的晋升。。。。。。。”

    “那便让我孙儿入民兵,让他自己努力,跻身皇家新军!”钟老爷子目光中露出了一丝决然。

    乱世气象已显,有野心的地主缙绅皆在下注、投机。钟老爷子家族有10多房孙儿,将长孙钟涛送入一只朝气蓬勃的军队中历练,如果运气好,钟涛逐渐在军队中出人头地,钟家便能够借此,从地方的普通缙绅,一跃变成豪门大族。

    肖白浪一眼看穿了钟老爷的意图,但是不揭穿道:“好!明日令贵孙儿去民兵训练营地报名!”

    钟老爷子显得颇为高兴,知道皇家新军的将领不接受贿赂,却是了解到肖白浪二十九岁却未娶妻,便又笑眯眯道:“肖将军觉得我那几个孙女如何?”

    肖白浪面色微微一红,道:“都很好,斯文贤淑、花容月貌!”

    钟觉潜笑眯眯道:“肖营长看上哪个?老夫做主,可以将任意一名未婚配的孙女许给你!”

    肖白浪闻言脸色赤红,狼狈而逃。

    钟觉潜老爷子也并不气馁,反而像一只经验丰富的猎人一般,狡猾道:“肖营长啊肖营长,只要你驻军宝坻县,迟早逃不掉老夫的手掌心。”

    孙儿入伍,孙女想办法嫁给军中将领,这便是传统缙绅的最佳投机手段。封建时代的投机,上品是货与帝王家,中品是政治联姻,下品才是商人低买高卖。

    ——————

    “一二一,嘿哟!”

    “一二一,嘿哟!”

    民夫和士兵们,喝着号子。投入了高效率的土木建设工程中。钱钟庄中面积达一万亩的军营,每天除了训练之外,便是不断进行赶工,加速建起一座防御力强悍的军营。

    “结硬寨、打呆仗、用鸟铳”,这个肖白浪心中牢牢记住的国师爷的嘱托。每占据一地,不求用奇谋妙计歼灭敌人,先建立安全的营地。如同一根钉子一般,占据战略要地。等待敌人来攻。

    一旦敌人来攻,依托大量防御工事。充分利用火器的远程杀伤能力。必然能够让敌人付出惨重的代价。

    此时钱钟庄的皇家新军的军营,仅仅是在外围,挖上了三道壕沟。每个壕沟皆是有一丈宽、两米多深,坑内插入大量的尖木桩,用以抵御骑兵突击。…;

    除了三道壕沟之外,军营中更的垒成一道道的土墙。

    这些土墙的目的,功用可以抵御敌人远程的弓箭射击,与此同时,也能够方便士兵站在矮墙后,进行排枪射击。

    皇家新军的第二营700名官兵派驻钱钟庄,并且在宝坻县当地招募了3000名当地人作为民兵。

    由于民兵吃住在军营,原则上每月能获得1两银子的薪酬。当地百姓的参军意愿非常强烈。而指导宝坻县民兵训练的,则是葛沽民兵部队的老兵,这些老兵皆是因为之前的战斗表现不俗,已经晋升为军官,与此同时。原本是契约奴的民兵,也随着成为民兵的军官之后,奴隶契约提前到期。

    契约奴合同到期的民兵老兵,每年的基本军饷1两银子,加上军官有额外的津贴,普通能月挣到1。5两银子左右的军饷。

    民兵部队的军饷也是从无拖欠。也不打折扣。一名民兵的待遇,也大致与和京营、关宁军等等部队的基层官军的真实待遇接近。

    由于宝坻县之前就遭遇了鞑子的侵略,不少缙绅遭到灭门。剩余的地主、缙绅,留在县内的,皆的出钱出力,组织了大量的团练。

    宝坻县尚武之风,骤然掀起。

    整个宝坻县的团练数量,莫约达到1万人,虽然不能做到人人持有制式兵器。但是用毛竹削成竹枪,也是能够做到的。竹枪对付鞑子的骑兵,效果不见得有在南方沿海对付倭寇那么有效,但是竹枪排成方阵,也是被证明,能够有效捅死人。

    竹枪阵在民间广为流传、深入人心,这也是与戚继光爷爷的传说有关。岳武穆之类古代的人物名声虽响,但是岳武穆到底怎么练兵、打仗的,大多数人都说不出名堂。

    而戚继光中后期骑兵、火器的战术运用过于复杂,民间并不是太了解。反倒是当年戚继光年轻气盛时,在南方沿海剿灭海盗倭寇的那种速成的“竹枪阵”,却是在整个天下影响深远。

    农民起义学习戚继光的竹枪阵,秦良玉的白杆兵战术也是竹枪阵的变种,地主团练们缺乏制式兵器,也只能搞竹枪阵。

    竹枪方阵战术的关键,不外乎是队列整齐,纪律严明。步调一致、整齐划一的向左刺、向右刺。这种技术含量最低的兵种,三天之内就能速成,一个月之内就能训练合格。

    只不过,竹枪阵由于战术呆板,未来发展潜力有限,只能作为速成练兵的权宜之计。如果,练成一直长枪方阵,便以为天下无敌,那只能是大错特错。满蒙骑兵式的骑射,以及皇家新军的火器攻击,皆是竹枪方阵战术的克星。

    而在宝坻县练兵如火如荼时,敌情也不断传来。。。。。。

    “马信庄遇袭,据悉为满清正黄旗贝勒扬古利亲自率军,兵马超过一万人,来势汹汹。。。。。。”

    “鞑子骑兵四处,宝坻县各村庄,四处烽火!”

    “宝坻县城再次被围,赵国鼎县令组织2000团练据城而守,派人求援!”

    “鞑子一部,已临钱钟庄,数百村民被害,大多数村民已经开始退守庄内!钟老爷组织家丁团练守在宅中,并向我军求援。”

    肖白浪冷静发布命令道:“各部队准备战斗!”

    钱钟庄是作为皇家新军最前线的战略基地经营。各种战略物资充裕,拥有4000斤大炮十门、百虎齐奔箭50具,并且还调拨了200门虎蹲炮,增强整个军事基地的防御能力。

    虎蹲炮是戚继光从明朝传统的“不堪用”的小型火炮进行技术改造,逐渐造出了便与野战的小型火炮。一具虎蹲炮仅仅36斤重,一次性可以发射是十多枚铅子,或者百多片碎石子。明军造数千斤的大炮,一年也不过造出一两百门。而造虎蹲炮,巅峰时期一年能造出数千门。

    虎蹲炮到底算不算炮,后世有争论。从威力上讲,虎蹲炮大约是介于火枪与火炮之间,说是大号的火铳,也算说得过去。

    而虎蹲炮说起来,也能算是后世的掷弹筒、迫击炮的单兵火炮的鼻祖。可惜在明朝灭亡之后,这种便携式的小炮逐渐便不再生产,并未改进成为掷弹筒、迫击炮。

    为了弥补肖白浪前线的人数劣势、火力劣势。肖图白在天津府库中找到300多门虎蹲炮,直接给宝坻县送去了200门。

    所以说,此时的肖白浪军队人数虽少,但是火器数量、质量之高,已经令人咂舌,钱钟庄的军寨中,早就被肖白浪经营成了一座钢铁一般坚固的堡垒。。。。。。。(。

第一三零章 烽烟再起(二)

    七月二十三日,中午。

    钱钟庄,战火重燃起来了。而庄子这段时间,哪怕是普通民众,也配合皇家新军做了一些战时疏散撤离的演习,遇到战事爆发村中一些拥有一定军事经验者,必须第一时间有组织带领村民疏散,以及派遣一些丁壮迎敌,给更多村民争取逃生机会。

    所以,除了鞑子攻入庄子时,有大约三百多名百姓措不及防,死伤惨重之外。剩下的村民皆是有组织的被撤到安全地带。

    整个庄子中,大约有5000多村民逃到钟觉潜老爷子家中的大庄园。钟老爷子的庄园面积大约100多亩,庄园外层的围墙也不断利用砖石、木料进行了增高加厚,加上有700多名家族子弟武装抗鞑,防御力着实非常牢固。

    还有2000多村民逃到了皇家新军的营地接受庇护。当然了,逃难到皇家新军营地的村民,大多数都有同乡之人担保其身份,以免被鞑子打奸细混入。有30多名没有人担保的外乡村民,则是暂时被关在几座结实的大屋子中,战后再释放他们出来。毕竟,鞑子狡诈,利用招降的汉奸制造混乱,打乱明军阵脚,可是一再的被使用。

    村外的鞑子士兵数量越聚越多,并未第一时间投入猛攻。而皇家新军人数处于劣势,更是固守营地,并未主动出击。

    明清双方万人大军,在小小的钱钟庄对峙。

    战争的氛围。越来越浓郁。

    庄外,清兵临时营地。

    正黄旗贝勒扬古利的帅帐中。

    “贝勒爷,我军在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