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淑贤相信箫儿二人的父母不敢怠慢她们,做出卖女儿挣聘礼的事,不过还是仔细的问了问,生怕自己的心腹被家里人怠慢了。
而淑贤问出这话以后,箫儿和筝儿都红着脸低下了头,反倒是笛儿在一旁调笑道:“主子不知,箫儿和筝儿的另一半还是咱们伯爵府的奴才呢。您记不记得大管家忠叔,男方正是忠叔的两个儿子来着。听说这事夫人亦知晓,还是早些年就定下来的,等箫儿和筝儿被开恩放出了宫,回家就要下嫁的。”
淑贤瞪大了眼睛问道:“忠叔的儿子?儿女嫁一家?”
箫儿二人头越发低了,反倒是琴儿接着笑道:“可不是么?您身边的大宫女可是有的是人求的,奴婢们经常奉您的命令回伯爵府,不知怎的,箫儿和筝儿就被忠叔和忠嫂给看上了,后来忠叔特地求了夫人的恩典,夫人说只要您放奴婢们出来,就为这婚事做主,只不过这事没个准,若是忠叔的两个儿子愿意的话,还要等几年再说,这不,您今年说放奴婢们出宫以后,忠叔就立即欢喜的把这事定下来了么”
淑贤闻言心中却有些担忧是底下的奴才更看重箫儿和筝儿跟她的情分,才做出这个决定。虽说忠叔她还是很敬重的,但儿子毕竟不是老子,谁知道忠叔的儿子是个什么品行呢?
想是这么想,但淑贤也不会当着两个待嫁的心腹面前突兀的问出这种问题来,她先是把心中的想法压了下来,做出满意的表情笑道:“哎呦,还特地等了你们好几年呢,看样子是个好的,显然对你俩满意极了。这下子可好,你们先是做了姐妹,过不了多久又要做妯娌了,以后你俩可要好好相处,别闹出妯娌不和的事才好啊”
淑贤这也算是先劝告了一番,因着大家子里总有很多纷争,兄弟尚且可能争家产呢,何况隔了一层的妯娌了。不过自己的四个心腹是个什么品性淑贤还是知晓的,想必她们俩也不会因着一点子家产而眼皮子浅的,大不了等她们出嫁时自己多送点嫁妆,这东宫里的东西随便拿出一样摆设都够普通人家做传家之宝的了。
箫儿和筝儿低着头对视了一眼,然后紧跟着就对着淑贤保证道:“奴婢们谨记主子的教诲,定会和和气气的相处下去。”
等这二人站起身以后,淑贤又问琴儿道:“你呢?可有什么打算没有?”说着淑贤又笑着问道:“是不是家里也给你安排好人家了啊?”
琴儿家的兄弟姐妹众多,在伯爵府的下人里也算是有很大势力的,所以说她家里人若是想给她找夫家的话,却是比箫儿和筝儿更简单方便的多。要不然淑贤也不会主动开口调笑起来。
可琴儿却摇头说道:“奴婢不想出宫,求主子开恩,让奴婢继续伺候主子吧”
笛儿也在一旁跟着跪下道:“奴婢也和琴儿一样,不想出宫,只想继续伺候主子。”
淑贤着实愣住了,她原来想着,自己这四个心腹大宫女里,若说能出嫁的倒是笛儿和琴儿的可能性更大,盖因为笛儿和琴儿家里已经很成气候了,父母又是疼爱女儿的,应该不忍心女儿老死宫中,多半是要给她们找好人家的。
却没想到出宫待嫁的反倒是家世不显的箫儿和筝儿,而琴儿和笛儿却要留在宫中。要知道宫女到了岁数想留在宫中的话,只能绾了头发做嬷嬷一条路,而做了嬷嬷,特别是主子身边的心腹嬷嬷,那几乎就要等老的伺候不了主子时被送出宫荣养一条路了。
在宫里,当主子的不容易,当奴婢的就更不容易了,若是让淑贤选的话,能自由自在的出宫去,即便是不嫁人做个供奉嬷嬷也比困在宫中强多了。
她有些不忍两个最看重的宫女陪着她在宫中熬着,所以愣了一瞬后就立即叹了口气劝道:“你们这是何苦呢?本宫自嫁进宫里以来,除了随驾去塞外,每年也就能出宫去畅春园住一住罢了,说句不好听的,平日里,本宫还不是被困在这一方小天地,四面高围墙里么?一辈子不得自由,也不外如是了。如今你们有了出宫的机会,又何苦陪本宫在这熬着?若是你们真舍不得本宫的话,时不时的进宫来就是了。而且你们自幼不能孝顺于阿玛额娘身边,心里也是难受的吧如今有了机会,怎么不知道把握呢?”
淑贤一番话说得笛儿几分纷纷感动了起来,她们知道淑贤是真心为她们着想的,不愧了这些年的主仆情分了。不过笛儿仍旧做代表的说道:“奴婢没想这么多,只知道即便是出宫嫁了人,或是做了供奉的教养嬷嬷,那也是一样要被困在府邸里的,不是新的婆家府中,就是要效忠的主人家府中,用主子的话,还不是一样没有‘自由’?这就是女人的命,咱们不能像男人一样‘自由’的活,那在哪又有何区别呢?而且奴婢从小就伺候您,心里眼里也只知道效忠于您,若是让奴婢出宫去,奴婢连一日都过不安稳,您还是留下奴婢吧”
琴儿也含泪点头道:“是啊,奴婢们家里还有兄姐弟妹们孝顺父母,再说平日里您派人去伯爵府,奴婢们也能借此机会回家看看,这也就够了,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奴婢已经取舍好了。”
笛儿和琴儿这番话说得,连箫儿和筝儿都有些不想出宫去了,不过她俩的婚事早在好几年前就被定了下来,如今忠叔一家知道二人即将被放出宫,也开始准备迎娶的事了。此时她俩却是不好反悔,更何况她俩的家里不像笛儿和琴儿家一样有那么多兄弟姐妹,她俩却是要回家孝顺父母的。
两人眼中闪过一丝黯然,颇为羡慕的看着笛儿和琴儿,然后又转而看向淑贤,只等着淑贤发话了。
而淑贤却没想到对自己来说重要的‘自由’在笛儿和琴儿口中却根本不算个事,不过再想一想,这两人都是土生土长的清朝人,女人守内男人管外的思想都已经烙印在灵魂中了,她们又不是现代人,女人都能顶半边天的,按她们所说也没什么不对,嫁进宫是困在这紫禁城中,而嫁给别人,一样是要困在一方小小的后院中,也许那后院还赶不上宫里大呢
这么一想,淑贤也不愧疚了,她见笛儿和琴儿满是期盼的看着自己,只得点头道:“那好吧,就依你们”(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百九十一章 联姻,怀疑
收费章节(12点)
第一百九十一章 联姻,怀疑
赶着过年前,这一批到了岁数的宫女终于都出宫去了,箫儿和筝儿也抹着眼泪告别了淑贤。她俩的成婚日期就在左近,淑贤在大年节中忙里偷闲的为她们一人准备了一份厚厚的嫁妆,庄子铺子古玩绸缎,应有尽有。足足让箫儿和筝儿两家出了大脸,没人不羡慕她们跟了个好主子的。
而等箫儿她们一走,笛儿和琴儿也直接升级为嬷嬷,她俩本来一个姓李一个姓周,应该被叫做李嬷嬷和周嬷嬷的,只不过淑贤已经叫笛儿和琴儿叫习惯了,于是外人不管,独独淑贤仍旧叫着她们的闺名。
而大宫女不是出宫就是做了嬷嬷,淑贤身边也新提拔出四个大宫女来,这四人都是伯爵府通过内务府小选送进来的,淑贤分别赐名春华、秋实、朝露和彩霞。
如今主仆之间正在相互熟悉的阶段,具体就不多说了。因为笛儿和琴儿做了嬷嬷,淑贤又特地让许嬷嬷和马佳嬷嬷出宫荣养,让两个从小就伺候她的嬷嬷有个享福的老年生活。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今年的除夕家宴过得十分热闹,虽说没了大阿哥一家坐在身边,但放眼望去,除了惠妃眼中偶尔露出一丝思念以外,旁的人却是对大阿哥参不参加完全不在意的。献礼环节,胤礽带着几个儿子跪在御桌之前,朗声背诵了一番贺词之后,就由着一旁的李德全大声念起了礼单。
今年的年礼胤礽准备的比往年还贵重了三分,他这不是为了别的,说起来好笑得很,胤礽这般破费却正是为了跟弟弟们争宠。
康熙前一阵就跟胤礽通过气了,说是要等过了年后给阿哥们再次封爵。这次康熙准备来个爵位大派送,年长的阿哥们不是亲王就是郡王,除了康熙不待见的八阿哥什么都没有以外,连讨人嫌的九阿哥都即将得个贝子的。
胤礽虽说知道自己在老爷子眼里是独一无二的,地位已经十分稳固了,可这又是亲王又是郡王的,他也吃不消啊再说眼看着兄弟们都快封到顶了,到时候那些王爵俸禄浪费的可是他的银子,给了弟弟们,那他的儿子们可怎么办啊?
小心眼的胤礽百般不愿意,但又不能不给,好在淑贤持家有道,这些年下来也给胤礽挣了不少银子了,渐渐地,胤礽也想通了,节流不成那就开源吧等他坐了那个位子后多想法子弄点银子,赶在他在位的时候把兄弟们熬死,到他儿子继位时,这些叔叔去了,爵位自然就递降下来了。
而胤礽这次年礼加重三分,也只是为了跟弟弟们争宠而已,他只盼望着自己多孝顺一下老爷子,最好能阻止老爷子别爵位大派送的给这十个指头都数不过来的儿子们一人一个铁帽子王当,要不然他可真要养不起了。
而此时在首位听到胤礽礼单的康熙则呵呵笑了几声,他揶揄的看了胤礽一眼,又凑近太后笑着说道:“保成这孩子今年可是大出血了,这回朕和皇额娘可是收获颇丰呢”
封爵的事闹得那么大,太后自然也早就有所耳闻了,老太太心里明镜似的,见康熙还有心情调笑儿子,不由摇头念叨着:“皇帝要什么东西没有?还惦记着自家儿子这点子东西,你啊这会有心情笑话孩子们,待会就又得给他们原方不动的赏回去了。哀家就不信了,孩子们破费太多的话,你这个当阿玛的就不心疼?”
康熙笑而不语,只端起酒杯一干而净。而太后却开始琢磨起给这些孙儿们再多封赏些东西了,她知道,有胤礽开的这个好头,再加上封爵的流言已出,想必其余阿哥们也不会照搬往年年礼的分量的。
此时的淑贤却正跟邻桌的三福晋说着话,她们选秀之前就是好友,这些年妯娌当下来,情分也比旁的人要好得多。只听三福晋轻声问道:“这段时间嫂子也看了不少世家贵女了,可有中意的?”
淑贤揉着太阳穴道:“本宫都快挑花眼了,每天对着那些如花似玉的小姑娘,感觉自己都老了似的。”
三福晋捏着帕子捂嘴笑道:“你还老?这话说的不觉得亏心么?你看看咱们这些妯娌,有几个像你过得这么顺心如意的,瞧样子就跟二十出头似的,哪像我,这才是真的老了呢”
三福晋虽得三阿哥敬重,只不过三阿哥不仅习文,还沾染了一些文人风气,那就是喜欢红袖添香,喜欢欣赏美女。这一来三阿哥府上但凡长得标致些风韵些的侍女几乎都被三阿哥给占了,弄得三阿哥府里一帮子侍妾,莺莺燕燕的好不热闹。
而三福晋一来要护着自己的骨肉,二来要伺候并揽住三阿哥的心,三来还得像个管家似的管那些妾室大大小小鸡毛蒜皮的事。真是忙得脚不沾地,可不是没淑贤瞧着滋润么?
揭人不揭短,即便人家自己都挖苦自己了,可别人的事,淑贤却是不好说的。只见淑贤笑看了三福晋一眼,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