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寻求德意志帝国的帮助,这是摩挲丽霓唯一的选择了。
当然,她还可以把侵吞国库的黄金都吐出来,同样也可以阻止国内的黄金挤兑风潮,不过她绝不会那么做的,因为吐出黄金比要她命还要难受。
柏林,希特勒官邸。
当看到摩挲丽霓发来的求助电报,希特勒也是一脸的无语和苦笑。
“这娘们,选她也不知道是对是错!哎!”
希特勒叹口气,当初选择意大利,也是为了减轻德意志帝国的军事压力,在地中海方向利用意大利来阻挡中华帝国而已。
如今意大利这个包袱似乎可以扔掉了,但在扔掉之前,似乎还可以废物利用一番。
吞并意大利,也是德意志帝国未来的战略目的。
不过德意志帝国也面临着跟中华帝国一样的尴尬,那就是不能对盟友下手,至少明面上不能那么做,会遗臭万年的。
所以,德意志帝国想要吞并意大利,就得先让意大利跟中华帝国开战,然后德军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进入意大利,霸占意大利了。
不过这当中的操作需要万分小心,若是操作不当,反而适得其反。
这就好比历史上的朝鲜战争一样,那时候的中华没有核武器,面对拥有核武器的美国竟然敢出兵,这当中必须要拿捏住一个分寸,一个操作不当就可能遭遇美国的核打击。
如今的德意志帝国想要插手意大利,固然不用担心来自中华帝国的核武器威胁,但也要控制冲突规模,避免战火烧到德意志帝国本土。
希特勒几经思考后,决定插手这件事,帮助意大利,就是在帮助德意志。
在向巴登亲王报告后,获得了德意志军方大部分的支持,于是希特勒这一次亲自出马,开始着手进行准备。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华帝国会意大利王国进行军事打击,届时德军会组织一支欧盟志愿军部队进入意大利参战,最终的目标是把中华帝**队赶出意大利。
不过在那之前,希特勒还得让意大利政府多多拖延一段时间,让希特勒有时间组织欧盟志愿军。
当然,所谓的欧盟国家不会太多,基本上就只有德意志帝国而已。
打着欧盟的旗号,是希特勒想要把欧洲各国一起拖下水的策略。
到时候不管欧洲其他国家如何愤怒,也无法阻止有他们国家的国民打着志愿者的旗号,卷入意大利战场。
历史上的英国对南非发动布尔战争期间,欧洲各国就组织过志愿军参战,虽然结果还是败了,但却开了一个先河,那就是志愿者身份参战,不会影响到志愿者的所属国。
德意志帝国以志愿者身份卷入意大利战争,就算是中华帝国明知道是德意志帝国故意的,也不能用这个借口跟德意志帝国开战。
这是希特勒的打算,不过跟中华帝国开战,他必须要做好多方面的准备工作。
于是希特勒一边回应摩挲丽霓,让她尽可能的拖延时间,另一边希特勒和德意志帝**方也加紧了志愿者的招募和装备的征集。
志愿者很简单,主力必然是德意志帝国的正规军中的士兵了。为此大批德军精锐士兵退役,变成平民身份,准备随时变成志愿军参加意大利半岛战争。
其他欧洲各国的志愿者大部分都是花钱聘请,让他们卷入意大利半岛战争,目的就是拖欧洲各国下水,让中华帝国恼火,同时还有一丝法不责众的味道,让中华帝国不能单独只指责德意志帝国。
志愿者很容易,不过装备问题就有些棘手了。
有了前不久的利比里亚战争教训,德意志帝**方对于中华帝国神策军的战斗力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不论是海军、陆军,还是空军,中华帝国神策军都占着压倒性的优势。
不过德意志帝**队也不是一点反抗能力都没有,至少有一些武器装备还是能够给中华帝**队造成严重威胁的。
比如利比里亚战争中最后登场的德军风琴火箭炮部队,虽然因为某种原因,未能给中华帝**队造成重创,反而被中华帝国空军夜间突袭导致全军覆没,不过风琴火箭炮的威力是有目共睹的,只要利用的好,比如战斗时率先拦截住中华帝国的空军袭击,那么就有可能把风琴火箭炮的威力全部发挥出来。
意大利的地形以山地为主,将风琴火箭炮藏在山中隐蔽处,突然发起攻击,估计会有相当好的战术效果。
希特勒没指望一开始就可以打败中华帝**队,所以他的策略是持久抗战,把欧盟志愿军藏在意大利山区,跟中华帝**队长期打消耗战。
如果能够用意大利来拖住中华帝国,帮助德意志帝国得到宝贵的喘息发展时间,那么希特勒就会非常高兴的去做。
打定了主意,希特勒便开始行动了。
与此同时,中华帝国和意大利王国的谈判也在紧张中进行。
中华帝国要求意大利赔偿两百吨黄金,但如果有可能,中华帝国并不在乎这两百吨黄金,而是需要一个借口收拾意大利,砍掉德意志帝国的臂膀。甚至出兵占领意大利,在欧洲大陆上打开进攻德意志本土的陆上通道。
这是一个长期的战略决策,也是中德冷战对抗的一部分。
为了给意大利施加压力,中华帝**方不断在地中海增兵。
科西嘉岛、撒丁岛,这两座地中海大岛,原本就有中华帝国的陆海空三军联合军事基地,如今不断增兵,大批的战斗机、轰炸机进驻机场,海军大西洋舰队、地中海舰队,以及刚刚结束利比里亚战争的的非洲特混舰队,也把主力战列舰和航空母舰调往地中海,随之而来的还有数万海军陆战队。
不到一个月,中华帝国在地中海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二十万人,战争阴云笼罩着欧洲。
第657章 地宫开启
欧洲上空,战争阴云密布。
李卫国的全球战略布局,正在一步步走向成功。
对德意志帝国的最后一战,已经无法避免,全球统一的进程不可逆转。
意大利王国作为德意志帝国的马前卒,注定将成为中德两大帝国交战的第一个牺牲品。
中华帝国兵部,一直严格奉行李卫国的全球战略布局策略,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收紧了对德意志帝国的全面包围。
如果换做是李卫国自己,恐怕在十年前他就会利用自己在中华帝国无与伦比的威望,凭借中华帝国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直接用钢铁洪流把德意志帝国给推平了。
但问题在于李卫国布局深远,随着月亮门工程日渐完善,一旦打开新世界的大门,作为从地球走向宇宙的地球第一人,是非李卫国莫属的,其他任何人都没有那个资格,甚至如果是从三维世界走向四维世界,那么更只能由李卫国自己独自来完成了,这种事情当然不会允许其他人的。
所以,李卫国就不得不提前做好准备,做好他离开地球走向宇宙,或者离开三维世界进入四维世界的准备。
这十年来,李卫国几乎不过问政府间决策,完全交给内阁和三省六部官员们来自行决定,就像老鸟教育小鸟那样,要勇敢的自己从树枝上摔下来,哪怕受伤也无所谓,直到小鸟自己学会了飞翔,学会自己去生存。
军事上的决策,李卫国也仅仅是将未来世界发展的大方向定下来,保证中华帝**方在未来军事的发展上不会迷失大方向即可,具体如何走下去,全靠军方人员自己来努力了。
在全球统一问题上,李卫国制定的策略就是对德意志帝国进行外科手术式的策略,不断砍掉德意志帝国的海外殖民地,打击德意志帝国的盟友,最后在德意志帝国没有研制出核武器之前,一举打败对手。
这个进程已经大大提前了,因为中华帝国的核物理研究所获得了巨大的突破,虽然还没有达到核武器级别,但技术要求相对弱一些的核反应堆却研制成功了。
在太平洋上的一座无人小岛上,中华帝国数万名科学家将第一座试验性核反应堆建造完成。
这座小岛虽然地处太平洋上,却不在地震带,也不在台风区,避免了自然灾害发生对核反应堆的破坏。
由于只是试验型核反应堆,只有科研价值,所以建造成本极高,前后耗资两亿人民币,反应堆的功率也只有2000千瓦。
即便这样,也是全世界单机容量最高的发电机组了,一旦投入民营发电使用,将对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不过凡是跟核有关,其高价值的经济效果,同样带来更高的危险,那就是核反应堆的安全性。
对此,李卫国不止一次的告诫核物理研究所的同志们,研究核设施的第一要务,永远都是安全性,要确保万无一失才可以进行试验。
于是,中华帝国的第一代实验室内核反应堆研究成功了,但高昂的价格也是让人泪崩,唯一可以认可的便是其安全壳技术,在李卫国的指点下,其安全性能甚至直接达到了历史上的二代半核电站安全标准。
实验室核反应堆的研制成功,下一步必然是向工业化的核反应堆技术进行研究了,但同样也反过来帮助武器级核武器加快研制成功的步伐。
于是,中华帝**方推断,在未来三到五年内,中华帝**方完全有能力研制出第一个实战型的核武器。
这就给了中华帝**方极大的信心,称霸世界的步伐也将因此加快,其结果必然是加速对德意志帝国的全面开战步伐。
不过这对李卫国而言,已经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他提不起太大的兴趣。在他看来,只要中华帝**方不要犯傻犯糊涂,一直稳扎稳打的推进李卫国设定好的战略计划步骤,最终一定成功的。
正当中华帝国大军集结地中海,准备对意大利开刀时,李卫国也接到了月亮门工程总指挥徐寿的最新报告。
时隔一年半,血月之日再度降临。
由于之前很多次血月之日到来时,李卫国都是兴奋的敢去,败兴而回,所以这一次他并没有抱着多大的希望就过去了,结果这一次神秘的地宫之门打开了。
实际上,按照徐寿等人的推断,以及特斯拉的计算,核心的地宫之门几乎不可能开启,因为这当中涉及到北极星更换位置、地球月球引力波的变化,需要几十年,甚至几千年才能开启。
然而一次针对李卫国的意外事件,却帮了李卫国一把,让他终于开启了地宫之门。
那一天,李卫国如往常一样,在徐寿等人的陪同下,到达骊山。
不知是巧合,还是有人蓄意所为,原本大批的奴隶正在挖掘骊山中的神秘飞船,山顶上的一段路突然发生了局部落石。
李卫国是什么人,他对危险的感觉非常敏锐,第一时间就多了开去。
这次落石事件造成徐寿重伤,以及十几个专家和护卫轻伤,李卫国捡了一条性命,不过他匆忙中左手手背还是被尖锐石头划破了。
鲜血从左手手背流出,流到左手食指时,那上面戴着的戒指突然发光,贪婪的吸着鲜血。
李卫国当时吓了一跳,刚想阻止,下一刻他却发现自己似乎跟那颗戒指建立了某种精神感应,那戒指上面的神秘石头,仿佛成为李卫国身体的一部分似得,李卫国甚至感觉到那颗石头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