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隆美尔下注了,用整个非洲军团的大部分主力下注了,他要一举拿下开罗,瓦解整个英军的军心,民心,尽快结束非洲战役,德国柏林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去做。
现在有隆美尔这只蝴蝶,非洲之战即将结束,关于非洲的安排的,隆美尔已经做了系统的规划,非洲今后就是德国的原材料基地,包括石油、各种矿产等。
只要隆美尔在占领非洲之后,经营好非洲,二战德国将再也没有资源短缺的顾虑,德国的战争机器将无限制地开启,德国的闪电战,也将得到无限制的发挥。
即将担任元首的隆美尔,无法阻止继续希特勒的路线,瘫痪在床的希特勒,在没有搞死英国之前,马上又接着搞苏联,旁边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美国在等着坐收渔翁之利。
德国表面上很少欧洲,其实暗藏的危机实在太多,可希特勒看不到这些危机,他已经被德国的战无不胜蒙蔽了双眼。
历史上的德国基本上是在用一己之力挑战整个世界,也不知道伟大的元首到底是军事天才还是军事白痴。
当然,希特勒对德国的贡献也是无比巨大的,比如在经济和内政方面,希特勒已经做的很完美了,在德国没有人能比希特勒做的更好,那些光知道喊口号的政客,知道个吊啊!
真正能把治国之才用于实践,并取得成绩的也只有希特勒,魏玛共和国就是例子……
隆美尔为什么敢这样压上全部家当,孤注一掷地豪赌,对于隆美尔这样稳重的性格来说,绝对不会做没有把握的豪赌,隆美尔是经过仔细分析了原因的。
第一,德国完全掌握制空权,什么时候打,什么时候撤退,主动权全部在德国一方。所以说隆美尔完全不怕英军军队会反包围自己。
第二,英军军队的重武器基本上都是摆设,还没有射击就会被隆美尔的航空军给摧毁,隆美尔不用担心自己的坦克消耗太大。
第三,隆美尔有庞大的补给车队,携带着大量的物质,最少可以满足德国三个主力师半个月的作战需要。
第四,隆美尔对自己的武器的自信,此时能真正威胁到四号式坦克的武器很少,至于英军的大口径火炮,隆美尔的上帝之眼怎么可能放过这些威胁自己坦克的火炮——绝无可能。
这样的情况下,隆美尔为什么又不能进行战略冒险呢?因为这个险值得去冒,成功了能给德国赢得足够的时间,就算是失败了,隆美尔还可以和蒙哥马利正面决战。
隆美尔既然决定了穿插突击,他就不在迟疑,很快就给前线的三个装甲师部队下达了“闪电突击“的指令。
隆美尔要求卢森堡组织力量用最快的速度,最猛烈的攻击,闪电突破英军防线,直接兵临开罗。
是不是立即进攻开罗,隆美尔需要等卢森堡到达开罗城下,先试探下英军在开罗的城防如何,好不好打,如果真是一块又臭又硬的骨头,隆美尔绝对会再掂量掂量。
德国第七装甲师可是隆美尔起家的部队,也是对隆美尔最为忠诚的部队,要是全部报销在开罗城内,估计隆美尔穿越也是白穿越了,武器好办,那些忠诚的部下没了,可不是一时半会能培养起来的。
隆美尔的前敌指挥所,只负责调度物质,指挥提供空军掩护,决定战略方向,具体战术安排全又卢森堡这个第一线的指挥官决定。
千万不要忽视这个“前敌指挥所”的巨大作用,第一线的情况也只有卢森堡最了解,他能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调整部署,纠正错误。
如果前线指挥官什么事就要等总指挥部的命令,那稍纵即逝的战机早就没有踪影了。如果隆美尔这样做,他的权力是无限加大了,但是部队的反应能力,应变能力也大大降低了。
打仗不能光靠命令的将军,是不可能取得辉煌的胜利,能保持不败就算谢天谢地了。
其实后世的实践经验也证明,这种在前线设立“前敌指挥部“的好处和作用是很大的,能大大提高部队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的,也能针对战场局势做出相应的调整,这往往又决定着一场战役的胜负。
卢森堡接到了隆美尔元帅的命令后,没有立即下令部队进攻,而是在自己的指挥车内,看着地图仔细思索起来,卢森堡作为“前敌指挥官”,必须要看看总指挥部的命令适合不适合实行,这也说明卢森堡拥有独立的思维,绝对不是那种盲从的昏庸指挥官。
卢森堡看着地图思索了一会儿,再比划了一会儿,然后在点点头,开始下达攻击命令。
卢森堡在内心是真心配合敬仰他的隆美尔元帅,因为他的隆美尔元帅从不会越级指挥部队,后世光头那种越级瞎指挥就害死好多中央军。
隆美尔可不会哪么愚蠢,他的战略命令下达到“前敌指挥所”,然后由前敌指挥官卢森堡决定具体执行方案。
自古以来越级指挥都是大忌,总指挥部不了解前线的情况,自以为是惊天的妙计,结果用到前线,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这样的结果往往是丧师辱国,兵败身亡的下场。
卢森堡在确定隆美尔元帅的命令正确无误之后,立即下达进攻命令:
“命令纳威尔的坦克突击群再补充完毕后,立即展开进攻,第五装甲师和维京师跟进,同时防备第七装甲师左右两翼的敌军,务必确保第七装甲师身后的安全。”
纳威尔接到隆美尔的命令后即刻命令自己的坦克突击群前进,现在距离英军防线还有几十公里,所以不用编组。
3321坦克炮塔上的爱德华少将,把耳机带在自己脖子上,手拿望远镜在仔细观察,并不发表自己的任何看法,只是在心里默默地学习纳威尔的一些指挥坦克的经验。(未完待续。)
第291章 闪击开罗(下)
用爱德华的话说,不懂就不要指手画脚,要多看,多记,多观察,这样才能学到东西,别学成那种半灌水响叮咚就好了。
纳威尔的坦克集群一出发,德国的航空军也开始大规模出动了,因为英军空军已经不复存在。
隆美尔让阿米尼用十几架“bf109”用于警戒,其他的飞机都挂载航空炸弹前去轰炸英军防线。
“bf109”也是可以携带两颗500公斤航弹的,因为“bf109”是bf109战斗机,当然也可以低空轰炸。
但是,对于把“bf109”当心肝宝贝的阿米尼来说,如果有一架“bf109”因为低空轰炸而被击落,这无疑是要了阿米尼的小命,比死了他妈还要心疼。
所以阿米尼给每一位“bf109”驾驶员下了一个特别的命令,任何人不能低空轰炸,“bf109”的最低轰炸高度为三千米以上,谁要是因为低空轰炸被英军航空火力击落,阿米尼发誓一定饶不了那小子。
因为法国飞机公司的“bf109”产量也不是很高,第十航空军所需要的飞机只能在法国订购,德国产的飞机第十航空军那是想也不用想。
现在德国空军的将军们天天在梅塞施密特公司蹲着,别人想在搞到“bf109”,那必须要空军元帅凯瑟琳和希特勒签字才可以。
此时正处在进攻苏联前夕,就连四号式全部都是限量供应,统一分配,谁也别想多要,德国的武器产能在隆美尔大力资助下,虽然提高了很多,但供需矛盾还是十分突出啊!
一个庞大的机群从纳威尔的上空掠过,他们呼啸着冲向英军的阵地,刹那间无数的航空炸弹就从天而降。
当然,英军那些大炮是最先遭殃的,一门门大炮被500公斤的航空炸弹给掀到半空,等哪门大炮掉落到地上的时候,已经是纷纷扬扬洒落的零件,英军的高射炮,高射机枪,同样是对着空中的飞机还以颜色。
“碰碰……”那是高射炮在射击。
“哒哒……”这是高射机枪的声音。
“轰轰……”这是航空炸弹的声音。
“咻咻……”这是各种弹药飞行的声音。
各种声音交织在英军的阵地上,整个阵地上硝烟弥漫,巨大的弹坑累累,犹如月球表面的陨石坑一样,密密麻麻而毫无规则可言。
“呜呜呜……轰轰……”
一架ju87俯冲轰炸机对着一门航空高射炮就俯冲了下去,而哪门高射炮的射手也抱着必死的心态,对着空中俯冲下来的ju87猛烈射击。
“碰碰……碰碰……哐当,哐当……”高射炮弹出的炙热蛋壳连续不断地掉落在地上,“呜呜呜……”ju87的尖啸声越来越近,那种近乎于死神的召唤声,的确让人胆战心惊。
但哪门高射炮在目睹了自己周边的几门炮的惨烈下场,还有那支离破碎的战友身体,是铁了心要和这架ju87拼过你死我活。
“呜呜呜呜……扑哧”
空中的ju87在俯冲的时候终于被地面的高射炮击中油箱,ju87在空中燃起大火,整个机身被笼罩的滚滚的浓烟中。
也不知道那个ju87的飞行员是怎么想的,反正就是没有跳伞,装甲ju87就这样冒着浓烟,对着英军的哪门高射炮就俯冲了下去。
“轰轰……”一阵地动山摇,两颗500公斤航空炸弹,加上飞机的航空燃油,在加上高射炮的弹药,这次猛烈的爆炸,让方面一百米没有一个活人,直接炸出一深十米,宽二十多米的大坑。
ju87攻击的主要目标就是火炮,do17水平轰炸机就是编队轰炸,专门进行面轰炸的。
因为非洲战场只需要进行战术轰炸,所以航程要求不是很高,而do17性能优异,航程1200公里作战半径600公里,刚好与“bf109”差不多,载弹量3吨,也很适中。
而do17使用的航空炸弹也和ju87不同,ju87是使用两颗500公斤的或者4颗250公斤的航空炸弹,do17使用的是10公斤的航空炸弹。
几千米高空砸下来,在猛烈爆炸,10公斤航空炸弹的威力相当于一枚203毫米炮弹爆炸的威力,附近二十五米是绝对杀伤范围,没有被弹片击中也被冲击破震死。
一架do17载弹三百颗,下饺子一样地进行地毯式轰炸,下面的英军除了在钢筋水泥的暗堡里面可以活出来,但也会被震的内脏出血,在战壕里根本就没有多大的用处,二十五米到五十米就是各种震荡伤了,两百米内都是弹片杀伤了。
在英军失去制空权后,地面部队伤亡惨重就已经注定,不管英军多么的英勇,都无法改变,这就是国家科技实力上的差距造成的。
第一波的轰炸刚刚结束,德国为此也损失了两家ju87,ju87俯冲轰炸机轰炸精度是高,就是容易被地面防空火力击中,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第一波轰炸的飞机刚刚开始返航,第二波的轰炸就来了,这一次的轰炸地面的航空火力就少的多了,地面的英军又迎接着新一轮的狂轰滥炸。
可以这样说本轮轰炸基本上可以摧毁英军大部分的火炮和防空火力还有碉堡,等第三轮轰炸的时候,已经是德国空军对英军单方面的屠杀了。
战争就是如此,没有什么怜悯可讲,等第三轮飞机开始轰炸的时候,纳威尔的坦克突击群已经到了英军阵线十公里出。
跟随坦克突击群的炮兵开始紧急建立炮兵阵地,纳威尔开始放慢速度逼近英军防线,等纳威尔的炮兵在对着英军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