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温侯-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甫嵩见了吕布,自然也见到他身旁的皇甫郦,心中颇有些感叹,却是按正常官面,对二人道:“几位将军远道前来相助,皇甫嵩在此先谢过了。”

    吕布几人纷纷谦恭,也是还礼,不敢受其一拜。

    之后,自然又是酒宴,众人先是为吕布等人敬酒,之后便寻得各自熟悉的聊起。吕布与袁绍,张邈,曹操皆是老友,自然得好好的喝上几杯。而皇甫郦不愿让其他人知道他与皇甫嵩之间的关系,于是只是混在袁绍等人当中,只是频频看向父亲所在地方,想来这与天下任何一对父子都是一样的。

    众人自然是不能多饮酒的,因为此时许昌甚至是半个荆州的情况都不怎么有利,因此散宴的时候,除了几名武将,都能保持他们的清醒。

    皇甫郦久不见父亲,晚上却不得不跟吕布回到事先安排好的住所,不过见到皇甫嵩安好,皇甫郦总算也能好好的睡上一觉。

    次日,却是一日无事,除了训练部众外,因为暂时无法对宛城用兵,故而只能如此。

    不过在又过去几日后,屋漏偏逢连夜雨,汝南又是告急,黄巾军在那死灰复燃,袁术兵少不敌,只能向各州郡求救。

    皇甫嵩接报后,急令吕布,胡轸,曹操等人到府一叙。

    曹操身为皇甫嵩手下第一幕僚,当先开口道:“汝南为我许昌后方,地处极为重要,若为黄巾所得,则如同后院着火,进退皆是不便。”

    袁绍不甘人后也道:“若是丢了汝南,而宛城之敌再攻击新野等地,即可连接汝南,之后要是徐州等地的黄巾军也一并发力,则三地之贼联合,兵势难以控制。”

    皇甫嵩赞同道:“孟德,本初之言甚是啊,故我意率军支援汝南。”

    曹操问道:“将军是要亲自率军吗?”

    皇甫嵩道:“不错。”

    曹操否决道:“许昌此时虽然不似当时危急,但宛城之敌势大,将军岂能轻离,不若让末将令一支前去就好。”

    皇甫嵩笑道:“你本部人马不过剩下两千余人,就算道了汝南只怕也是无济于事,还是我亲自前去才是。”

    曹操又是劝道:“那夜只需一员大将前去便可啊。”

    “如今许昌虽然得了本初,德卓等人的援助,加上原有人马,兵力又恢复道三万,但是将众则令杂,难以调配,而援救汝南兵少难以成事,兵多却怕将领不统,但是你们的人马用于防守城池则是问题不大,故而我会率八千人马驰援汝南,不日等董卓董将军来了之后,就由他接手许昌防务,奉先,孟德,本初,尔等在座几人皆要通力合作,不可疏忽大意。”皇甫嵩嘱咐道。

    吕布等人接了将令,又听了细节方面的讨论,直到用食时候,方才告别皇甫嵩。

    “奉先,孟德,你二人稍等。”

    临走之际,皇甫嵩叫住吕布与曹操,想来是有要事相商。

    这其中却是没有提及袁绍,这令其有些不舒服,但是也只能随着众人离去。

    待得堂中只剩下皇甫嵩,吕布,曹操三人后,片刻的安静,让他二人更是肃穆。

    似乎过了好久,皇甫嵩才开口道:“奉先啊,你那师傅可好?”

    吕布笑着讲冀州的战事与皇甫嵩大致的讲了一遍,当中也把皇甫郦拜卢植为师的事情也一并讲了。

    皇甫嵩现在可没心情去追究这个,稍后说道:“孟德,奉先,可知我为何独独叫你二人留下?”

    吕布与曹操对视一眼,心中了然,由曹操回答道:“想是为了防守许昌,莫让军中将领轻功冒进。”

    皇甫嵩笑道:“孟德知我。此次皇甫前往汝南也是无可奈何之为,若是丢了汝南,就是给张曼成,给荆州的黄巾军留下了一条后路,只怕五年内都会难以根除,大汉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了。”

    吕布道:“故而我等才想代将军前往。”

    皇甫嵩道:“军中能独挡一面者,在我看来只有三人,一人是孟德,一人是奉先,还有一人是董卓。你二人文韬武略,本是最佳人选,只可惜在军中威望不足,到了汝南难以服众,到时候只怕反受其乱,至于董卓……我想他是不愿前往汝南为我皇甫嵩守门的。”

    曹操二人听了,深有所感,大叹皇甫嵩不但用兵如神,连看人也是入木三分。

    皇甫嵩又道:“待我走后,凭着董卓的实力与威望,这许昌防务之职也只能由他才有资格出任,而你二人一文一武,须得好生劝阻董卓,莫要急功冒进才是,我皇甫嵩在此先替数十万军民拜托你二人了。”

    受皇甫嵩如此重托,吕布与曹操皆是单膝跪地,接过将令,方才告别,只是一路上,二人都有些闷闷不乐,心事却不为他人而知。

    六日后,董卓总算是姗姗来迟,大军在许昌三十里外就有侦骑回报,十里的时候,皇甫嵩派出一骑前往董卓的大军。

    不想之后,那小兵快马返回,就不见董卓的踪影。

    皇甫嵩不解道:“董将军呢,为什么不见他?”

    那小兵难为道:“大帅,那董将军他……他……”

    皇甫嵩不耐道:“到底怎么了?”

    “董将军说既然大帅有要事不能出迎,他也就不讨扰了,与其本部人马扎营野外就好。”

    “董卓竟敢如此!”曹操素来敬爱皇甫嵩,闻言心中顿时大怒,忍不住抱怨起来。

    皇甫嵩闻言已明白是那董卓因为见是小兵传令,皇甫嵩与众将官不曾相迎,以为落了面子,故而不愿进城来。

    皇甫嵩倒不曾有所表示,手下有人说董卓是边界之人,不识礼数;也有人劝皇甫嵩要注意汝南之事,一切以大局为重。

    皇甫嵩笑道:“如此,就让我等出城迎接董将军。”再令传令兵通报董卓,告知众人已在与西门恭候云云。如此,董卓方才带着自己的几名亲信和三千铁骑进了这许昌城,在城外留下一万人马。皇甫嵩与董卓相见却是亲密无间,好似根本没有发生过什么不愉快。

    随后,皇甫嵩又重新安排了一场宴席给董卓部接风。席中,皇甫嵩向董卓道:“今许昌得董将军援助,无忧矣。在此皇甫嵩先敬将军一杯,以示感谢。”

    此时的董卓不像后来的满身横肉,虽然体形依旧高大,却颇是精壮,气势粗犷,不愧在陇西有“健侠”的美称。

    董卓大笑道:“皇甫将军太客气了,我们都是为了天子做事的,无所谓谢不谢的。”

    哈哈……众人纷纷敬酒,气氛融洽,似乎开始的误会已经如酒般消失在各人肚中。

    数日后,打点完一切的皇甫嵩领了八千人马往汝南去了。

    便由他布置行动。

    而许昌防务,则是由董卓以及各部援军,例如屯骑校尉袁绍、步兵校尉刘岱共计三万七千人同守许昌。

第一百五章:进逼宛城破曼成(一)

    荆州新任刺史刘表,出兵两万,战船三百余只,兵出襄阳,与新野之军同进;上庸太守徐璆兵一万五千以为响应;大将军何进令副将出函谷关,袭扰武关。

    董卓召集许昌众将领,将这信息传递与他们。

    吕布与曹操对视一眼,暗道:大事不妙。

    果不其然,董卓也是心动,欲要出兵。

    曹操深受皇甫嵩之重托,顾不得韬光养晦,直言道:“将军,城中虽得众位将军所助,兵力有所增长,但新败之军士气不振,宛城等地处处险要,若无万分把握,不可轻易用兵,还是等皇甫将军平定汝南黄巾后,集两地之力,再做打算。

    董卓闻听皇甫嵩之名,心中有些不快,连带着对曹操也有几分恼怒。

    袁绍道是与曹操持相反意见,笑道:“此时各地人马纷纷用兵,那张曼成虽号称有二十万人马,但其中精锐,以我看来,最多也就七八万,如何能够西面迎敌,顾此时宛城必定空虚,此时不用兵,岂不是白白坐视大好机会流走。”

    曹操又道:“军队繁杂,将令不统,如何能战,不若训练一段时间再出兵也是不迟。”

    董卓不悦,见吕布一直不发言,想起他的好战,自然应该站在自己这边,于是问道:“奉先,你如何看?”

    如今吕布手中只有三百人马,说起来堂中实力最弱的只怕就是自己了,听到董卓之言,心中考虑一番,也只能道:“须得朝廷授意,方能动兵。”

    吕布此言意在拖延,比起正面反对董卓却是明智很多。

    不料董卓却大笑道:“将在外,当自寻战机,岂能拘束与此等繁文礼节,就这么决定了,三日后调集两万五千人发兵先取宜阳,再破宛城。”

    曹操还待再说,董卓已经不耐烦,打断其言,说道:“早就听闻你曹孟德是皇甫嵩手下第一人,兵法谋略皆是出众,这先锋之职就由你出任,切不可丢了我汉军威风,若是败了,小心董某军法伺候。”

    曹操心中明白,这是董卓针对自己,搞不好还是为了剪除皇甫嵩羽翼,心思够狠的。

    与曹操交好的吕布,张邈自然是要前去安慰,想不到曹操倒是平静的很,连连说无事。

    张邈担忧道:“孟德,你手下不过两千余人,那宜阳不但有守军三万,外围更有数个据点,你为前锋,这点人马如何能行,不若从我军中调集三千人马过去,如何?”

    曹操笑道:“兵在精不在多,曹操手下兵卒虽然不多,但个个以一当百,不必为我担心。”

    吕布道:“我愿与孟德前去。”

    曹操深深的看了吕布一眼,眼中异色连连,却不知是何意思,当下口中已经推辞道:“山路崎岖,骑军不便,而且皇甫将军早有商议,叫你我监督董卓,此时奉先要也一起出发,这军中还有谁能劝规。”

    闻言,吕布不再强求,只是小声提醒,后来想起曹操是何许人也,也便不说了。

    董卓命曹操率本部两千人马为前军,先行扫除通往宛城路上之门户——宜阳。

    宜阳左有洛水,右右轩辕山,当前山路崎岖,为天然屏障,地势之险要,不下天下各处雄关。

    曹操族兄弟曹仁,曹洪,夏侯敦,夏侯渊四人各领五百人,四出搜索黄巾部众。黄巾据点众人无人可挡四将之勇猛,或降或战,皆不能敌。虽然宛城之敌迟早是会知道这三万大军的真实意图,但是晚一刻让黄巾知到官军的动向,就能让官军多一份胜算。此时的曹操已经开始展现“枭雄”本色,果断的下令处死被俘虏的全部黄巾将士。一路上,曹操五千前军拔毁数个黄巾据点,斩敌二千余首。

    奈何曹操到底是人了少了点,无法全歼黄巾据点人马,还是有漏网之鱼逃出,向许昌张梁通报来犯之敌。

    就在曹操部拔除黄巾据点时,宜阳守将何仪,黄邵,韩忠正在城内喝着闷酒。

    自起事以来,黄巾军可以说是顺风顺水,连战连捷,各地响应,占地不少。可是,当黄巾军开始取得一场接一场胜利后,部分黄巾军开始败坏军纪,把屠刀伸向了贫苦大众,以便抢夺他们仅有的钱财,一时间黄巾军在百姓中的名声大跌。如果在这个时候,张角等人可以整顿下军纪,相信可以更好的控制黄巾势力地区。可惜的是,被胜利冲昏头脑的不仅仅只是普通的下层将士,还有张氏兄弟。

    张角号称“天公将军”,各地起义军都视起为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