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等情景倒是让钟义有些措手不及,陛下也承认,自己总是不自觉的在潜意识中认为,中华是自己祖国。
但事实让他明白,在这个世界上,对于中华来说,他毕竟是个“外人”。就算是同祖同宗,就算是血脉相连,就算是中华百姓挑起内战的南京政府有诸多不满,可遇有“外敌”,他们依然会同仇敌忾,一致对外。
当威尔森来未央宫请示,如何处置中华方面的外交抗议时,陛下捏了捏自己的鼻子,苦笑到:“还想儿子周岁了,带他回去认认祖呢!这一下,看来咱们爷们在中华指定不是受欢迎了!算了,威尔森,给北平方面解释一下,我们打完东南亚这帮猴子就在海南岛撤军,也可以等他们解放整个大陆,打败光头后交还给他们!至于南京方面,让他们得瑟吧,我想看看委员长还能玩出什么花招!”
钟义当爹了。就在汉人们辞旧迎新的喜庆日子中,金华殿中也传来喜讯,秦主任顺利生产,陛下有了长子,大汉有了继承人。
这可是个大事,不光是皇室的大事,甚至对于整个帝国都是一件大事。
老祖宗有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陛下虽然三十岁未到,谈及帝国传承为时尚早,但有了继承人,大伙就觉得底实些。这种心态,不单是帝**数百万的将士们有,就是在普通民众们的心中,也觉得皇室添丁,可喜可贺!
在南洋、在东瀛、在太平洋上的各个海岛王国以及大联盟的其他国家,都举办了热烈的为大汉皇子庆生的活动。当然,除了中华!
在中华,钟义牢牢的坐实了法西斯皇帝的称号。
不管怎样,陛下还是相当的开心!有了儿子,也就意味着在这个世界上有了真正的牵挂。与什么王朝霸业相比,儿子才是自己来过这个世界,在这个世界留下的最大痕迹。
在这一点上,汉皇与其他普通人没有什么差别!
张汉卿乘专机来到长安的时候,正好赶上在未央宫喝小殿下的满月酒。这一点,他比那正在外统兵征战的大汉上将军们要幸运得多。
叶为洵、龙洲、汉斯等都没有能赶回来分享陛下的开心。西伯利亚战场虽攻势暂缓,但打造东三省后勤基地的建设正热火朝天的进行着,苏联红军在冬季也蠢蠢欲动,叶为洵与众将不敢擅离。
太平洋战场上,在海豹突击队加入战斗之后,对于夏威夷群岛上美军零星抵抗的清剿加快了许多。在香蕉林和火山间的战斗,美国大兵们根本不是海豹突击队的队手,就连珍珠港中有组织的抵抗,也在五百蛙人潜入后而门户大开,一千多名美国水兵几乎全部战死!当然另外一种说法是皇家海军印度洋司令毛石英,要为被美军潜艇击沉的陆战队士兵报仇,下达了不留俘虏的命令。
在新年前后,太平洋战场上,汉、美双方都保持了一定的克制。战斗基本集中在空军方面——轰炸与反轰炸,有点类似于欧洲西线英吉利海峡上的不列颠空战,只不过这里的“海峡”太宽了些,从夏威夷至美国的西海岸,足足有三千多公里。
地狱眼战略轰炸机部队的轰炸,并未给洛杉矶、旧金山等美国西海岸大城市造成太大的损失,而且自身的伤亡惨重,但正如陛下所说,这种战略轰炸的威慑远比实际的损失要大的多!面对空袭的威胁,大量富人搬离西海岸,洛杉矶富人区已经十室九空,甚至连好莱坞的各大公司也在研究搬家。
但龙洲最近也很头疼,那就是关于夏威夷复国的事。夏威夷末代女王利留卡拉尼在1917年于华盛顿宫去世以后,并没有她的后人任何消息。龙司令数次申请陛下再派来个夏威夷总督算了,无奈陛下坚持要寻找夏威夷王国后裔。
其实在钟义看来,无论做什么,总要有一批支持者。王国也罢、共和也罢,只不过都是一种政治模式,撕开伪装,其本质都是集权和统治。如果说王国有着等级差别,那么共和制就是真的人人平等吗?难道美国人就没有等级之分吗?只不过是换了个方式,将外表涂抹的更光鲜而己。
而王国统治也有其优势,且并不乏支持者。至少,王国的模式更适合帝国去控制这些小国或者说联合这些小国。至于说殖民地是并不能长久的,就算是钟义可以改变二战的结果,但有些历史大势是不可阻挡,顶多也就是延迟其出现的时间。与其在独立大潮出现后,帝国忙于四处灭火而焦头烂额,不如现在就开始布局,在全世界范围内结成更广泛的联盟。
国家再小,也是一个国家。深知后世联合国运行方式的钟义,哪会不知道美国一呼百应排挤中华的模式!
耍流/氓的,哪个不是随从一大堆!多建立些小国家,尤其是在经济上、军事上甚至是在王位上与帝国息息相关的小国,总是没坏处滴!
非洲战场上,怀着对美智子深深思念的水墨少将则是将满腔的幽怨化为了恐怖战力,近卫第六军在埃塞俄比亚大杀四方,在亚的斯亚贝巴的东北非决战中,在南线连续强攻戈贝萨和阿塞拉防线,硬是在一周之内将战线向前推进三百公里,直接将大炮架在了德卜勒泽特城外——德卜勒泽特,埃塞俄比亚的首都门户。
在北线,抵达非洲战场不久的东瀛第三军团在默克莱围歼了六万多黑人部队,攻占了厄立特尼亚首都阿斯马拉,并将战火燃至苏丹港,控制了红海西岸的大部分地域。
海岸军团则是在吉布提出来,绕过了阿耶卢火山,与近卫第六军南北合围亚的斯亚贝巴,不日将发起总攻。只要消灭了城中的十二万黑人部队,英国在东北非的势力就将被清扫一空,在非洲的四十万汉军就可以腾出手来,与隆美尔率领的德意联军夹击埃及的英国第八集团军。蒙哥马利几乎一日三催,要求邱吉尔立刻加强北非兵力,否则埃及保不住。
与非洲的形势一片大好相比,在海湾地区和中南半岛上的兖州军和夷州军则艰难了许多。
兖州军团与英印第十七集团军在巴格达已经激战五十多天,整个巴格达都被打成了废墟,波斯湾内南部舰队航空母舰上舰载机每日都会对英印军进行轰炸,但英印军依然能够坚持在断壁残垣中与汉军作战!
意大利海军的无为,让英国可以随意利用地中海对中东和北非战场进行支援。英国的十字军式中型巡洋坦克并不是东北虎中型坦克的对手,六磅炮(即57毫米)和24—49毫米的装甲厚度,使得它在攻防两端都难以匹敌东北虎!唯一可以称道的就是十字军优良的悬挂系统和高机动性,但更高的故障率使得十字军因为故障爬窝的,比被东北虎打坏的还要多。
加上巴格达战役中,英印军一直处于守势,所以在中东战场的后期,英国不在向伊拉克运送十字军坦克,大批的十字军都被运到了埃及,以增加蒙哥马利第八集团军的装甲实力。
在伊拉克巴格达,英印第十七集团军获得了大量的瓦伦丁六磅反坦克炮,与十字军坦克目标过大相比,这些更方便携带的反坦克炮对于汉军坦克的威胁反而更大。瓦伦丁在巴格达巷战中大显身手,击毁了大量的东北虎坦克,大大迟滞了兖诈军的进攻。
在越南,陷入人民战争泥潭的夷州军也同样是举步维艰,法国要在撤退前,将大量的武器留给了越南人。大规模的兵团行动对越南猴子根本无效,全民皆兵的他们根本也不给你机会打阵地战,几百人的攻击就算是比较大规模的了!游击战、麻雀战是他们的法宝。就算是王以哲指挥着夷州军攻占了河内、攻占了永安、安沛、宣光等重要城市,但越南北部猴子们的抵抗意志丝毫未见削弱。而且夷州军的士兵们还发现,猴子们居然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自动武器——56式突击步枪。
查验枪号,居然就是帝国当初援助中华的那一批。
情报传回长安,陛下看完气乐了!“尼玛,在海南岛陆战队揍了南京28师一顿,看来还真是没揍错!这光头还真有闲心,自己的长江防线都要顶不住了,还有闲心在越南给夷州军添堵!”
不过,不管战场上的形势怎样,时间的脚步总不会停止。在南华本土,随着新年的来到,还有皇长子的诞生,大街上人们的脸上总是挂满了笑容,因为——陛下一高兴,决定自掏腰包,给全国人民多发一个月的工资。
当赫巴尔将所需资金的总额报给陛下审批时,脸上也挂满了笑容,财政大臣当然不是为可以多得一个月工资开心,那是一种幸灾乐祸的笑!数字后面那一大堆零,就算是贵为富二代的赫巴尔看了都头疼。
陛下当然不差钱,众多挂着皇家名头的产业,每天都会为钟义带来不计其数的财富。以大汉皇室现在拥有的资产,如果论世界首富,什么洛克菲勒啥的,指定得甩开他八条街。就连罗斯柴尔德家族……哈曼双目喷火,“老子的钱还不都是被你骗去了!航母都可以送中华,卖老子的飞机就死拉的贵!”
——你看钟义把老丈人气成啥样?犹太老帅哥的河南话都被气出来了。
捏了捏鼻子,“赫巴尔,你确定财政部的数字没有算错?一个月的工资需要……这么多?”
“绝无差错!部里的会计师们加班算了三天!”赫巴尔强忍着笑,暗自开心,“让你抢我的酒庄!”
“好吧!”陛下这次可真是捏着鼻子签了字!
“尼玛,冲动是魔鬼呀!”
第236章 荼蘼花开
战争时期的新年被淡化了许多,前方的将士们在浴血奋战,本土却大肆庆祝,也不像话。
不过话又说回来,帝国建立的这些年,有哪一年不是在战争中度过的吗?只不过,战争一直是在本土之外进行罢了。
从这一点上看,南华的人们是幸福的。虽然有很多的家庭的儿子、丈夫在外征战,但他们的家人却可以远离战火,享受着祥和的生活。
陛下的新年讲话中,就着重强调了这一点。“正是因为帝**队的浴血奋战,才换来了本土的安宁与稳定;正是前线将士们‘牺牲我一个,幸福千万家’的奉献精神,才换来了帝国繁荣与强大。向帝**所有指战员致敬,向最可爱的人们致敬!”
新年之后,南华大陆上的拥军热潮,随着陛下的电视讲话而蓬勃兴起,随之流行的还有陛下亲自为将士们创作的一首军歌《血染的风采》,一位著名军旅歌手在新年电视晚会上演唱这首歌之后,立刻风靡整个帝国。
张汉卿也作为特邀嘉宾在现场观看了这场晚会,除了他的少帅身份,受人瞩目的还有他身边的两个女人。
一位是那位堪称奇女子的赵四小姐赵一荻,另一位却不是他的正妻于凤至,而是一位身着南京国/军少校军服的女军官。很少有人知道她的真实身份,只知道张汉卿称称呼她为宋四小姐。
曾经看过一段话:赵四小姐从十六岁开始跟张汉卿。跟一年属奸情、跟三年属偷情、跟六十年便成为千古爱情。此事的重要启示:很多事情不看做不做,而在于你做多久。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冥冥中自有天数,张汉卿诸多的红颜知己中,几乎都与“四”有关,千古爱情的赵四自不必多说,南京的蒋四蒋士云,天津朱四朱津筠,还有这位正牌皇亲国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