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阴雄-第17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恚炊浅に锇惨瞪盗搜郏舨皇羌乙刀荚诔ぐ玻慌略缇透に锇彩勒飧鎏眯忠黄穑度攵纪跏莱涞某⒘恕�

    而长孙安世毕竟是长孙家嫡流长子,长孙晟的大哥长孙炽的嫡长子,长孙炽这一支,是长孙家的嫡流正宗,从得姓始祖长孙道生开始,就一直世袭其爵位,若不是在上一辈的长孙晟名头太响,功劳太大,而长孙无忌兄妹又是秦王李世民的内助外友,长孙晟这一支的地位,比起长孙安世这一支,还是有所不如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王世充这回特意派了长孙安世出使河北,就是希望利用他在世家子弟中的高级影响力,能说服窦建德,晓以利害,使其早日出兵击唐。

    可是窦建德现在看起来却很不高兴的样子,自从李唐攻华强以来,他也趁击北上想要消灭罗艺,可是大军还没行动,李建成那里就派了太子中允王硅前来,名为劳军,实则威胁,暗示窦夏一旦出兵攻打罗艺,李建成的并州兵马必会东出太行攻击窦夏的河北之地,加上罗艺也早早得了情报,一直整军备战,还拉上了高开道为外援,思前想后,窦建德还是放弃了攻打罗艺的打算。

    但是现在王世充的使者前来,窦建德仍然想到了上次魏征在自己这里擅自攻击岑文本的事情,火就不打一处来,今天他在这偏殿见使,一身戎装,杀气腾腾,门口的大锅里已经烧起了沸水,看起来随时会把长孙安世给下了油锅。

    长孙安世微微一笑,开口道:“夏王,您这样的阵仗,是准备把本使下了油锅吗?”

    窦建德冷笑道:“幸亏这回王世充没有派魏征来,如果要是他来了,现在已经在油锅里漂了,长孙大使,你应该觉得幸运。”

    长孙安世轻轻地“哦”了一声:“敢问夏王,魏尚书有什么地方对不起你呢?这么恨他,一来就要下油锅?”

    窦建德的眼中冷芒一闪:“长孙大使,你是真傻还是装傻?魏征上次出使我国,居然勾结我这里的文臣武将,行刺梁国使节岑文本,这种行陉,与对我国宣战无异,甚至更加手段卑劣,换了你是我,难道能放过魏征?孤没有因为此事向你们华强国宣战,或者是要你们交出魏征,已经是顾念旧情了。”

    长孙安世笑着摇了摇头:“魏尚书行事,虽然有不合情理之处,但确实是为了大王着想,现在半年下来了,情况跟当初岑文本来时相比,明朗了许多,请问大王接受了岑文本的提议,与李唐言和了,现在得到了什么?”

    窦建德没有说话,一双犀利的眼睛里,目光直刺长孙安世,却是沉吟不语。

    长孙安世朗声道:“大夏和李唐停战,说白了无非是归还了李神通和同安长公主,还有几个李唐的官员,换取了李唐对于您趁着刘武周南下夺取了他们的山东州郡,暂时不加以追究罢了,可是想必您也清楚,李唐不追究,不是因为他们不想追究,而是因为现在他们要全力对抗我家圣上,无力再与你们开战罢了,是李唐怕大王现在攻他,而不是反过来给了大王什么好处。”

    “对于大王真正的仇家,幽州罗艺,李唐仍然没有放弃保护,仍然是承认其为李唐的燕王,据本使所知,就在前两天,那李唐太子,驻守并州的李建成,还派人来威胁大王,不许您进攻罗艺,导致您准备良久的一场大进攻,就此作罢了吧。”

    裴世矩的眼中冷芒一闪:“长孙大使,你这是从哪里听到的消息?我家大王只不过是召集各地精兵例行比例和军训罢了,并不是要征讨哪里,如果大王决定了要征伐罗艺,又怎么可能给李建成的几句话给阻止呢?”

    长孙安世微微一笑:“就算这件事的真假未知,但是李世绩想要伙同那李商胡谋反,杀害大王,差点就给他得逞了,事败之后,李世绩逃亡中原,被李世民所收留。如果大王不肯原谅魏尚书出于好意,阻止你与李唐罢兵的行为,那对李世绩这种公然背叛,而李唐居然完全接受了他,还让他继续领兵作战,难道大王就能坦然应之,一笑而过?”

    窦建德的须发皆张,厉声道:“够了,不要说了,不要再说了,哼,都不是好人,孤信不过李唐,也信不过你们华强国,你们以为孤不知道你们的意图吗,哼,都不过是想要把孤顶在前面和另一家作战,自己好收渔人之利!”

    长孙安世哈哈一笑:“可现在,好像是大王在收渔人之利吧。”

    窦建德一下子给呛得说不出话来,久久,才缓缓地开口道:“来人,撤去殿外的油锅,设席,请长孙大使上座。”

    片刻之后,长孙安世跪坐在殿中的一个上席之间,对着窦建德拱手道:“大王,多谢您的款待,现在,本使觉得我们可以开诚布公地谈谈我们两国之间的事了。”

    窦建德的眼中光芒闪闪:“在谈我们大夏和华强国的正事之前,孤有一事要问,这回大使是杨玄感派兵护送来的,这杨玄感和王公现在是什么关系?”

    长孙安世微微一笑:“杨玄感还是忠于圣上的,他虽然一时负气出走,但那只是权宜之计,如果圣上失败,他在两淮之地也无法自保,所以这回我突出东都,是杨玄感派兵接应,护送我北上,我想,这个意图已经非常明显了吧。”

第二千五百九十四章 讨价还价

    窦建德冷冷地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请问杨玄感为什么不去解洛阳之围,而是要跟杜伏威起了冲突呢?要知道前日里,他逼杜伏威退出江都,引得杜伏威勃然大怒,兴兵攻打彭城,反被那杨玄感设下伏兵大败,斩俘三万多人。”

    “杜伏威经此一败,弃守江都,退到历阳,等于把江北拱手相让给杨玄感。现在杨玄感并有两淮之地,这明显是要自立,而不是救王公啊。”

    长孙安世摇了摇头:“那不过是杨元帅的立威之举,并不代表他就是要自立了。他确实因为李密的事情,跟我家陛下起了冲突,此事也是我家陛下违约在先,算是理亏,所以即使杨元帅负气出走,他也没有阻拦,但是杨元帅很清楚,一旦我家圣上真的给李唐消灭,那下一个就是他了。李渊心狠手辣,绝不会因为他杨玄感同为世家子弟,就对其网开一面,所有与李唐争天下的人,如果失败,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死。”

    窦建德冷笑道:“那杨玄感为什么自己不去救洛阳,而是要你来找我呢?”

    长孙安世微微一笑:“因为洛阳的防守不会出问题,东都是天下难攻不落的坚城,即使是李世民,也无法突破那高大的城墙,更不用说是圣上亲自把守了。杨玄感当年在洛阳城下吃过大亏,深知此城的坚固,他并不担心李世民攻城,唯一要担心的,只是东都的粮草。”

    “但我家圣上早就在东都备有充足的粮草,可支半年之用,也就是说这半年之内,东都的守备无虞,夏王殿下,杨玄感这次在送本使北上的时候,亲口说过,他需要半年的时间,在两淮一带招兵买马,收容李子通和沈法兴的败兵,这些人也都是征战多年的老兵,精兵,招过来稍加训练,就是锐卒虎贲,所以他需要争取半年以上的时间练兵,而这半年之中,希望夏王可以出兵东都,到时候,圣上,杨元帅和大王三路出击,一定可以大破李唐,这份恩情,我家圣上绝不会忘!”

    裴世矩突然哈哈一笑:“长孙大使,你这套说词,是王公教你的呢,还是魏征教你的呢?这种为他人火中取栗的事情,在你这里说来,可是轻描淡写,毫不费力啊。”

    长孙安世的嘴角勾了勾:“这不是什么火中取栗,而是唇亡齿寒,李唐现在已经有了大半个中原,只有虎牢,滑州等少数关隘与要塞,现在还在我华强国的手中,一旦洛阳沦陷,那中原就是李唐的了,到时候,李唐统一天下之势,已经不可阻挡,我们华强国完蛋了,难道大王的夏国就可以独存了吗?”

    窦建德冷冷地说道:“裴尚书说的对,打仗总是要有好处的,王公现在跟孤,形同路人,就算孤为了这个唇亡齿寒的关系出兵相助,也是要跟天下最强大的李唐直接为敌,损兵折将不说,还要平添出一个强大的对手,这总不可能凭你的几句话,就能打发了吧。大军出征,耗钱耗粮,战死的将士要抚恤,受伤的军士要安置,请问我就算救了王公,又能得什么好处呢?”

    长孙安世笑道:“夏王义薄云天,仗义豪爽,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当年大家都是给隋朝的暴政逼得无法生存,这才反隋起家,可以说,包括李唐在内,都算是结盟反隋的各路义军,既然联手推翻了暴隋,又何必自相残杀呢?”

    窦建德冷笑道:“反隋?你家王公只怕担不起这个名声吧,他可是隋朝最后的忠臣呢,消灭各路义军百万,要不是因为我在河北起事,他一直没给派来河北,只怕我这个盟友,也早就给他剿灭了吧。”

    长孙安世摇了摇头:“乱世之中,各取所需,包括李密,我家主公一开始也没想着要消灭他,而是要养寇自重,跟他平分中原呢,奈何李密想要独霸天下,几次三番地进攻东都,我家主公没有办法,才跟他翻脸决战的,即使是这样,最后也留了一线,放他进关中,至于李密后来叛唐出关,死于我家主公的伏击,那是他咎由自取,我家主公可没有半点对不起他的地方。”

    “其实本使刚才说的这些,不是强词夺理,而是我家主公说过,大家同是反隋起家,有今天的基业都不容易,各自保境安民,平定这个乱世,是最好的结果,至于以后如何,留到我们的儿孙辈再行解决便是,没必要这样打打杀杀,再起烽烟的。”

    “现在李唐围攻东都,就是想打破天下的平衡,一旦让他们得到了中原,那再也没有可以制约他们的力量。”

    “夏王,现在杨玄感在两淮招兵需要时间,李靖在南方也需要安抚萧梁故地,都无力马上救援东都,再说,他们名义上都是华强国的将帅,并不是君王,说话也缺乏份量,只有您夏王,威震天下,就是李唐,也要忌惮你几分。”

    “只要您发话,先礼后兵,让李唐军队退回关中,不然就出义师讨伐,相信全天下的百姓,都会感激您夏王的仗义援手的。”

    窦建德哈哈一笑:“说来说去,口惠而实不至啊。长孙大使,难道你就靠几句轻飘飘的赞美话,就要我们大夏出兵,救你家主公于水火之中吗?我窦建德是讲义气,但我的部下们总不可能白白流血牺牲吧。”

    长孙安世咬了咬牙,沉声道:“如果夏王一定要实际好处的话,那我家圣上也说了,不是不可以谈,如果您真的可以出兵的话,那么齐鲁之地,还有黄河南岸,卫州,滑州一带的七个州郡,一并作为谢礼,送给夏王了。除此之外,如果大夏出兵,所有唐军的战利品,俘虏,全部送给大夏,以作补偿!”

    窦建德的嘴角勾了勾,说道:“长孙大使,你先请回,此事孤要跟群臣商议,再作决定!”

第二千五百九十五章 权衡利弊

    当长孙安世的身影消失在殿门外的台阶下时,窦建德叹了口气:“想不到王世充竟然肯割让河南的七个州郡给我们,这样等于把进入中原的大门向我们开放,对这个家伙来说,可不是个小手笔啊。看来这回他是真的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