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听说她的身体有疾,不可以让西康娶她的。”国舅一脸忧虑的说,目光变得深邃。
“她现在已经好了,没有什么事了,西康自己也喜欢她,还是他在街上看到了她,一见倾心,非要求我成全的,我现在已经让她住进来了。”皇后精明的眼神一闪,轻启朱唇说道“我们现在就需要像她父亲那样的大臣来上折给皇上,只要皇上下旨立西康当了太子,还怕找不到好女孩吗?到时候要多少有多少。”
“立子立长的规矩怕是不好动摇呀,我们一定要想办法除了这个颐康,西康就没有对手了,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册立了。”国舅深邃的目光变得凌厉起来,顿了顿接着说“姐,只要你不插手,这件事你就交给我吧,我一定办的滴水不漏,不会让任何人发觉的。”
“我再想想吧。”皇后扶额犹豫着,“这可是大事,弄不好我们都会没命的,毕竟残杀皇子的罪名可不轻。”
“姐,你太心慈手软了!这样是成不了大事的!”国舅眼神一暗,一个拳头砸在桌子上。
“容我再想想吧!”皇后扶额叹息道“你先退下吧,皇上今天可能会来,我先试探一下看皇上的意思。”
“微臣告退!”国舅说完就悻悻的转身离去,一边走还一边轻轻说道“你以为我会放过他吗?”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lt;/a&;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gt;&;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lt;a&;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gt;&;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lt;/a&;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gt;
第九章 皇上的心痛
天色已黑,慈宁宫外响起了一声‘皇上驾到’的声音,皇后忙领着众宫女跪在大殿门口准备迎接皇上。
从大殿外走进来一个身穿金黄色锦缎绣满龙纹图腾袍服的人,看起来只有四十多岁年纪,一点不像快六十的人,国字脸上一副浓黑的剑眉,一双明亮的小眼睛透着精明,高高的鼻子,一张薄唇下是一寸长的胡子垂在下巴,此人正是皇上。
皇上后面跟着一个白白胖胖的太监,皇上对太监挥了挥手“你下去吧。”
胖太监恭敬的施礼道“嗻”,便退了出去,站在了外面。
“臣妾恭迎皇上。”皇后领着一干宫女跪在地上恭敬的道。
众宫女道:“奴婢参见皇上!”
皇上走到皇后身边,伸出手,轻轻一扶“平身!起来吧!我有话要对你说。”
皇后顺着皇上扶的动作顺势站了起来,皇上拉着皇后的手一起走到贵妃榻边坐定。
“你们都下去吧!”皇后朝身后的宫女吩咐道。
“是,娘娘!”所有的宫女都退出去了。
“皇上,你想对臣妾说什么?”皇后疑惑不解。心中想道‘会不会是立太子的事呀?’可是却不敢问出口,因为后-宫不得干政的这个规定,没有人敢无视而冒犯天威,就算是皇后也不能逾越。
皇上专注的看着皇后,淡淡的道“颐儿回来了,这么多年不在身边,我想好好的补偿他,你要对他好一点,不要委屈了他。”
“皇上,您是知道的,我一直都很疼爱他的,是他对臣妾有误会,不肯接受臣妾的!”皇后连忙表明立场。
皇上看向皇后的目光深邃,带着一点探究的道“朕知道,让你受苦了,只是想当年,他一气之下离开皇城,自己一个人到边疆去受苦,几次召他回来,他都不回,一直到今天才肯回来,我还真是不想再让他去那么远的地方受苦了!”
皇后听了暗暗嫉妒,表面却从容自若的说道:“都是臣妾不好,没有照顾好他们母子,要不是臣妾,郑皇后也不会死,颐康也不会离家出走了,皇上你怨臣妾吗?”
皇上轻轻摇摇头,深沉的道,“都过去那么久了,怨恨有什么用?再说也不是你的错!”
“她是为了救我才落水的,如果当初掉到水里救活的不是臣妾而是郑皇后,那该多好呀,臣妾愧对郑皇后呀!”皇后哭诉着,此话说的字字恳切,声声动情,还一边拿手帕捂着眼睛,一副凄凄哀哀的样子,惹人怜惜。
皇上看了也有点动容,温柔的伸手轻轻将皇后搂进怀里。
良久才松开,动情的道“朕知道,委屈你了!”
“臣妾愿意,为了皇上,臣妾什么都愿意。”皇后抹了一把眼泪幽幽的说道。
皇上感动的点点头,温柔的拍拍皇后的肩膀道:“辛苦你了!朕知道你的好!”
皇后轻轻摇摇头,淡然的道“臣妾不怕辛苦,就怕皇上误会臣妾!只要皇上知道臣妾好就行了!”
皇上微微点点头,淡淡的道“不早了,你歇着吧。”
“皇上?”皇后按住皇上的手摇了摇头。
皇上轻轻拂开皇后的手站起身,朝皇后看了一眼,淡淡的道“你歇着吧!朕回去了!”
“皇上,今天还是不肯在这里吗?”皇后伤心的看着皇上。
皇上却不说话,沉重的朝门外叫了一声“回宫”。
外面传来公公的叫声“回宫”,皇上毅然的走了出去。皇后沮丧的跪在地上道“臣妾恭送皇上!”看着皇上远去的身影,喃喃自语道“我这样子你还不肯接受我吗?”
皇上还是走了。自从郑皇后死后,皇上就没有在这里过夜过,也没有在任何地方过夜,因为他忘不了皇后,想起她就好心痛。
皇后伤心的哭了起来,记忆的闸门打开:刚进宫的时候,自己还是个不懂世事的小姑娘,进到宫里,结识了郑姑娘,也是郑皇后,她们两个非常要好,要好的像亲姐妹。
自从被皇上册封以后,郑姑娘封了皇后而自己封了贵妃,两个人之间还是很亲密的,经常还有人挑拨她们的关系,但是她们一直相安无事。
郑皇后生了颐康王子,而自己生了西康王子,他们的年龄只相差两个月,可是却注定了不同的人生。
如果一直平平静静的也是一件好事,可是在一次游玩的时候,也是在皇宫,在花园里的鱼池边,因为自己玩耍时不小心,却让郑皇后送了命。
她永远记得那一天,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她约了郑皇后去鱼池看鱼,在鱼池边,她和郑皇后都在高兴的喂鱼,看着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的追逐,她们也好开心,久违的童心大发,两个人在鱼池边跑来跑去,看着鱼儿追着她们---好开心。
可是自己的脚猛的扭了一下,痛的站不稳,向旁边的大石头倒了下去,而那块大石头有点松动,被这么一碰,竟然向鱼池滚去,连人带石头一起滚下去。
郑皇后不忍心自己的好姐妹受伤,伸手去拉,双手拉住了自己,可是哪里拉的动。
“救我”自己惊恐无措,对着郑皇后求救。
郑皇后用力把她拉住,可是脚下的泥土也是松动的向下滑,泥土带着郑皇后也向下滑去,两个人“扑通、扑通”一起掉下了水。
远处的宫女看到了都惊恐的大叫“救命”。
。。。。。。。等到把人救上来,郑皇后已经被水淹死了,自己虽然保住了一条命,也是自责的要死。皇上得到消息赶到,已经晚了,他看到了郑皇后,当时就昏了过去。
五岁的颐康听说了母后被淹死的消息,赶到现场指着贵妃大骂:“你这个狠毒的女人,我母后是被你害死的;你怎么不去死呀?”
贵妃只有掩面哭泣。
“我要为我母后报仇。”说着提起一把剑就向她刺来。
身后有太监宫女纷纷替贵妃求情“不是贵妃害的,一切都是意外。”怕他真的杀了贵妃,有几个太监拉住了他。
第十章 颐康出走
力气本就不大,又被人拉着,挣不开,颐康把剑一扔,跪在地上,大哭起来。
皇上下令调查。。。。。。。。。。。经过调查,确实是意外,皇上也没有办法。
皇上是最难过的,他深爱的女人就这样走了,走了。
他决定不在对任何女人动心。
他每天都抱着颐康躲在御书房里,不出去,也不上朝。只有颐康才能给他安慰,因为颐康是他们两的儿子,是她唯一留给他的最宝贵的。
颐康也不爱说话了,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是可怜的。
颐康现在最不想看到的人就是刘贵妃了,每次看到她,他就会想起母后的死。他总觉得那块石头是被人动过手脚的,可是却没有丝毫证据,皇上派人调查也没有发现丝毫的蛛丝马迹。
大臣纷纷跪在御书房外,请求皇上上朝,皇上连见都不见,大臣们跪在外面三天三夜,终于把皇上请了出来。
刘贵妃也想讨好颐康,奈何颐康不领情。每次都会不欢而散。
三年了,郑皇后已经去世三年了。
早朝,大臣们分成两排跪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皇上威严的伸出两只手示意,大臣们站起“谢皇上。”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皇上身边的德公公高喊。
“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后-宫不可一日无后,臣奏请皇上应早日立后,方可安后-宫,后-宫安则君安也。”礼部侍郎张大人铿锵有声的提议。
“现在没有合适的人选。”皇上推脱。
“皇上,郑皇后已去三年有余,众臣已奏请多次,皇上依然无心立后,众臣已经选出了合适的人选,请皇上定夺。”礼部侍郎张大人再次提议醒。众大臣也纷纷跪在地上“臣附议”声音洪亮整齐。
“朕的皇后自己选,岂能由你们决定。”皇上愤怒的拂袖离去,留下满殿大臣面面相觑。
皇上当然知道这个道理,可是她心中只有郑皇后,不想另立她人。可是现在已经不能在推脱了,已经三年了。他始终忘不了她。
皇上来到郑皇后的寝宫,里面空无一人,到这里只能是睹物思人了。
墙壁上有一副画像,是郑皇后的画像,画像里的人清丽的气质,精致的面孔,像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皇上轻轻的伸手摸着画像上的人脸,口中喃喃自语:“三年了,已经三年了,你走了,朕很想你,你知道吗?”
盯着画像眼角浮出雾气“你是朕最好的皇后,永远是朕最好的皇后,大臣们多次请求我再次立后,我都没有答应,因为朕只希望你做朕的皇后,可是你却走了,现在大臣上朝就逼迫朕册后,你让朕怎么办?”说着眼角的雾气凝聚成水滴顺着眼睑留下来。
“朕决定了让你给朕选皇后,朕只选你喜欢的,就抓阄决定吧,明天上朝就抓阄册皇后。”皇上艰难的下了决定。
翌日早朝。
大臣们规规矩矩的站着等待皇上来临。
“皇上驾到”德公公的声音响起。
大臣们纷纷跪在地上,一样是分成了两排。“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大臣们齐声高呼。
“众爱卿平身”一样的动作,皇上伸手示意。
群臣起身“谢皇上。”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德公公习惯性的喊道。
礼部侍郎张大人走出行列,双手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