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洋枭雄-第2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代说起远东大城市,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上海,第二反应还是上海,第三反应就是除了上海,远东还有现代化城市吗?

    爱丽丝号,这艘三千多吨的英国客轮正缓缓驶入维多利亚港,它从英国伦敦出发,途径法国,西班牙、意大利以及印度等多个港口,最后跨越万里抵达香港。

    它所乘搭的乘客多数都是欧洲各国想要前往远东发财的流氓,商人,而除了这些白人面孔外,还有数名少见的东方人面孔。

    头等舱甲板上,一身德式军服的,佩戴着德军中尉军衔的伊良旭正端着美酒混迹在几个贵妇人中,不时可以看见贵妇们用带着的手套的手轻捂红唇,同时还不时传来低笑声。

    这让刚出来甲板的李想浓眉略皱,随即他轻咳了一声,然后道:“景晨兄!”

    他刚出来,那边的几个贵妇小姐就是齐齐转过头来,其中一个贵妇赫赫笑了起来:“又一位德皇陛下的军官来了!”

    那边的伊良旭原本也想打趣两句,但是看见李想神色有些严肃,当即就是收回了玩笑话,然后站起身来,用着略微滑稽的德式法语道:“几位小姐,容我失陪!”

    说着的时候,还挤了挤眼,又是让那几个太太小姐发出哈哈低笑!

    伊良旭走了过来,看着眼前这个和自己穿着同样的德式陆军军服,但是却佩戴着上尉军衔的李想道:“卫国兄,你怎么上这来了,我记得你去了二等舱甲板找陈兄和方兄了啊!”

    “我刚才也找过他们了,如今二等舱的几个都在下层甲板呢,我来叫你去一趟!”

    李想听罢道:“怎么不叫他们上来啊!”

    “你又不是不知道那些固执的英国人不让他们上来!”李想说着的时候又是皱眉。

    这年头可没人跟你说不许阶级歧视,他们这一行人今年从德国各大军校毕业,然后结伴返回国内,在登船的时候人家买票的死活不肯给他们的另外几位同窗头等舱的船票,当然人家还不至于用民族歧视这么落后的借口,人家的理由简单而实用:身份有别!

    一同回国的这些中国留学生里头,除了柏林军事学院毕业,曾在德国参谋部服役,并被授予了德国陆军上尉和中尉军衔的两位‘德皇陛下的军官’外,其他几个只是寻常士官军校毕业,毕业后也没有被授予德**官军衔的留学生,这些人在那些固执的英国人严重显然没资格登上头等舱,和那些绅士小姐们待在一块的。

    事实上如果不是英国人看来李想和伊良旭这两位军官的面子上,人家连二等舱的票都不会卖给他们,只会给他们三等舱的票,让他们和平民百姓呆在一块。

    伊良旭低骂了一声:“这些顽固的英国人!”

    不过骂归骂,伊良旭和李想他们自然不会为其他同胞抱不平,他们还没那个觉悟。担待等级之分不仅仅是在英国人的船上有,在国内的客轮,火车上也是有着严重的等级之分,普通人就算有钱也是很难坐上头等舱的。

    实际上李想和伊良旭这两个人自己都不认为自己和其他几个回国的学子是同窗,作为柏林军事学院的第三批,第三个和第四个毕业的中**事留学生,他们有着自己的骄傲。他们和那些前往德国其他军校留学的学子们可不是同窗,他们和杨德明、赵东云才是同窗,至于其他人顶多是同胞,也许以后还会是同僚,嗯,不出意外下面的大部分人都将会是他们的下属。

    这从他们的前辈杨德明回国仅仅一年就晋升为上校,担任奉天陆军司令部参谋部下属至关重要的作战处处长一职就可以看的出来,同时是留德军事学生,但是回国后的前途却是天差地别的。

    跟在李想的后头,伊良旭道:“你和他们几个谈过了?他们怎么说?”

    李想一边前头带路一边道:“有几个还没给我准信,陈锋岚已经说了,他可能要在先回江苏老家一趟,看望双老!”

    不料伊良旭却是冷哼一声:“屁话,那小子说是要回老家,但是我看他就是要去投靠南方联邦,亏我这两年来多照顾他,如今竟然背叛我们去投靠南方联邦!”

    李想却是叹口气道:“人各有志,我们总不能逼着他跟我们去沈阳,不过方庆坤、康殿桥已经私底下对我表态,愿意随同我们一起去沈阳!”

    两人说着的时候,又是下到了二等舱的甲板,然后加入了其余留德学生里头,这相互交谈起来的同时,爱丽丝号客轮已经是停靠在了码头上。

    “诸位,宴席总有散去的时候,如今也该相互道别了!”李想说罢后,就是和伊良旭以及另外三名决议去沈阳的学生下了船,而其他几人也是相继下船,随后他们都会换乘船只分别前往营口,天津,上海等不同的城市,追随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在此相见怕是要兵戎相见了。

    不提另外几名留学生下船后去了何方,但是李想等人,他们刚下船呢,伊良旭就是眼尖的看见了码头前边一个熟悉的身影,这人还没到呢,就是兴奋的高喊了起来:“杨前辈,我们在这里!”

    片刻后,杨德明就是打量着身前的这几个人,不过这数了一数人数才发现只有五个人后,就是皱眉道:“还有四个人呢?”

    李想道:“他们另外走了!”

    听到李想这么说,杨德明也是略微皱眉,没想到自己亲自到香港来接人,竟然还是让他们跑掉了四个,用脚趾头想都知道,另外而去的四个人今后不是去效忠王英楷和段祺瑞他们,就是会跑到南方联邦去,甭管他们去那里都会成为苏系的敌人。

    自从共和国驻德国使馆那边发回电报,说有一批留学生即将回国的时候,赵东云就是亲自吩咐杨德明要抢在其他势力之前把人给截下来。

    甚至不顾老脸,直接给还在德国的两名同校后辈李想和伊良旭发去电报,以前辈的身份邀请他们到东北任职,并在电报里暗示,如果他们愿意来东北,那么高官厚禄绝不吝啬!

    面对赵东云的亲自邀请,李想还好,此人虽然是湖北人,之前毕业于湖武备学堂,但是后来又进入第三混成协随营学堂的进修班,跟随赵东云学习,最后被赵东云看中并保送到德国留学。

    他身上的苏系烙印甚至比杨德明还要来的深,这回国后自然是会继续为苏系效力。

    至于伊良旭嘛,他是江苏人,前头毕业于北洋军校,他之前和赵东云没什么关系,乃是袁世凯亲自挑选派遣到德国留学的,依靠自身努力考上柏林军事学院之后才和赵东云沾上边,成为外人眼中的赵东云同校后辈。

    然而不管他们之前的身份如何,但是他们和赵东云是校友,外人眼中的赵东云后辈却是实打实的。这年头的同窗说值钱也值钱,说不值钱也不值钱,比如说天津武备学堂、北洋军校这些军校甚至陆士的同窗关系都不管用,因为人太多,几百上千号同窗和没有也差不多了。

    但是国内柏林军事学院毕业的数来数去就那么几个,无非就是赵东云、杨德明、李想、伊良旭,就算加上在读的另外五人,一共也不过九个人而已,乃是正儿八经的屈指可数。

    这物以稀为贵,这人数少了同窗、校友这些关系才值钱。

    再加上杨德明的前例在,所以李想和伊良旭也是没有多想就是打算回国后投奔赵东云这个同校前辈去,混个几年少说也得捞一个将官当当。

    这两位柏林军校的后辈没有太多考虑就选择去东北,但是其他几个人就是有诸多顾虑了,其余一起回国的七名留学生中,都是袁世凯派遣去德国的,说实话和赵东云没什么关系,而且也不是每个留德学生回国后都能够和杨德明他们这几个人一样迅速得到赵东云的重用,毕竟赵东云手底下的军事人才可不少,各种留德、留日学生随手一抓都能抓一大片出来,他们去了东北总归是要从基层做起,一步一步和他们竞争。

    再者,也不是每个人都看好赵东云的,在当代人们心中的主导中国历史进程的其实还是张之洞和王英楷,至于赵东云虽然三天两头上报纸,但是没能主导中枢的他在人们心中,依旧只是一个偏安一偶的军阀,顶多就是实力大了点而已,和段祺瑞、王士珍、吴凤岭之流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赵东云当初为什么要和王英楷争夺北洋老大的位置,主要原因就是这个,你不当北洋老大人家怎么看你都是个小军阀,上不了台面,那些人才或者进行投机的政治家、商人们就不会把目光投向你。

第两百三十七章 现代化军事建设

    反观王英楷,你看他去年十月份以前有什么?吹破天了手里头也就一个第一镇,单纯说军事力量的话,当初的赵东云单手就能挑翻他,但是自从王英楷比赵东云先一步踏进京师,然后灭掉满清以共和奠基人自居后,再加上他原有的北洋第一梯队老大的威望,就是让他成为了当代北洋名义上的老大,这才让他拉拢到了袁世凯时代的诸多幕僚人才,甚至联合了段祺瑞和王士珍以及张怀芝和王汝贤他们,搞出一个联军来和赵东云打擂台。

    搞的当初的赵东云极为被动,甚至都被迫独自对抗北洋其他军阀,以武力强夺京畿,但是恰逢南方联邦成立,这才缓和了北洋诸位军阀的矛盾。

    但是那个时候,王英楷的地位已经是很难动摇,不管赵东云承不承认,反正别人是认为王英楷已经是北洋的当代老大,袁世凯的继承人。

    从上述王英楷、赵东云的发展轨迹来看,那么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在这年头军阀们除了要手握强大的军事力量外,实际上威望也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起重要性丝毫不弱于军队。

    很明显,1907年国人心中能够带领中国统一并崛起的并不是他赵东云,而是张之洞和王英楷其中之一,嗯,兴许还能把端方算上,但是绝对没他赵东云的份。

    如此情况下,也就怪不得那些留学生们会选择投诚其他人了。

    杨德明接到了李想他们后,也是没有在香港做过多的停留,而是次日就乘坐客轮北上,直抵旅顺这个当代中国除了上海外的第二个公共、自由港口。

    他们刚抵达旅顺后,就是换乘火车前往沈阳,四月二十四号,沈阳巡阅使府内,赵东云就是亲自接见了这几个远到归国,甚至连家门都还没来得及回的军事人才。

    “诸君一路都辛苦了,我代表东三省的十余万将士欢迎你们来到沈阳,我相信只要诸君一起努力,国家兴盛,民族崛起指日可待!”

    接风宴上,赵东云丝毫不掩饰自己对这些人才的重视,尤其是对李想和伊良旭这两名后辈的重视。

    赵东云之所以重视他们的理由非常简单,他们是当代中国里仅有的几个现代化军事人才,而且还是高端化的军事人才。当代国内各种军校以及留学生多了,比如北洋军校,前奉天武备学堂,今东三省陆军军官学校。还有诸多人耳熟能详的日‘本陆士留学生以及德国的几所军校的留学生,但是以上军校通通都是以培养基层军官为目标的军校,培养出来的都是排级、连级的军官。

    至于说这些低级军校培养出来的军官以后会有部分人成长为名将,军事家之类的,几率太小,不可靠,赵东云总不能指望用大浪淘沙的方式然后从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