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甲午崛起-第9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广义的印度支那半岛即中南半岛,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的马来亚部分和新加坡。

    中南半岛的南部也称“马来半岛”。中南半岛通常特指曾经是法国殖民地的“法属印度支那”,包括越南、柬埔寨(旧称高棉)、老挝三国,简称“越老柬”;广义的中南半岛则指“东南亚大陆”,包括越老柬三国及缅甸、泰国(暹罗)、马来西亚的马来亚地区及新加坡、槟城、马六甲等地。

    但是在国际以及学术领域(尤其是地理学、地质学界),仍使用“印度支那”一名-如印支构造期就是用“印度支那”的缩写“印支”命名的。

    卡特丽娜卡芙公主的想法,华皇大概能猜到九成,但是他没有解释,在华皇的心中,敌人的力量没有两三百倍这么多,如果单纯比军事的话,在原本的历史中,伟大的华国早就成殖民地了。

    自从华国成立以来,华粹党干任何事情的效率,都远超目前世界上的所有政党,无论是人员、组织,还是信仰、手段。这是根本原因。

    虽然目前华国的实力还远不如欧洲列强,但是华皇有信心能把手里的资源发挥到300%,而目前主要可能对华国宣战的英国,沙俄,法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他们顶多只能发挥到20%,双方的实力并没有看起来那么悬殊。

    华皇不但取得了农民的支持,还建立了基础工业,获得了工人阶级的支持。

    虽然目前的华国还是一个农业国。工业基础不足以应付现代战争,但是和中亚省直接接壤的各国,也都是农业国。

    华皇相信凭着华粹党的政治优势,能做的比英国人更好,华粹党的政治主张是给农民分地分利益。土地是地主的,华粹党是穷人的组织,他们只有利益,没有包袱。

    而列强殖民地的核心组成是地主,他们不可能革自己的命。结果就是华粹党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得到农民支持,而农民占当时人口的大多数。

    有农民就有情报,有农民就有兵源,华粹党的士兵大部分都来自农民,华粹党的主张也符合他们的利益。

    所以华粹党领导的华军才能取得一个接一个的胜利,才能越打越多。

    萌总裁自认为最大的依仗就是华粹党,华粹党有信仰,而列强们的政党普遍只是上层社会的代名词,他们没有信仰,结果就将会是列强的殖民地被渗透的和筛子一样,最高层刚刚做出一个决策,从会议参加者,到会议记录,到发电报的全是华粹党的统计局特工,自己前线指挥官还不知道,华军的指挥官就都已经知道了。

    关于华国的动员能力,这是萌总裁唯一担心的地方,毕竟上次打沙俄,在西伯利亚战场,华军就曾经出现过后勤跟不上的问题,要不是西伯利亚地广人稀,沙俄当时又深陷在俄土战争中,根本来不及支援,华军才能一举拿下西伯利亚,这只能说华军够硬,推进速度够快,但是华国的整个国家体系,并没有真正经受大考验。

    开始上菜了,英国国宴一般由4道菜组成,分别是前菜、肉类菜肴、甜点以及水果,力图用英国当季水果、蔬菜、肉类和鱼类等来展现“英国菜的精髓”。

    国宴的前两道菜盛放于镀银盘子中;由王室糕点厨师准备的布丁和水果则盛放于瓷盘(1877年生产的图尔奈餐盘和明顿餐盘)中。

    每位宾客可享用五种葡萄酒,首先是由王室酒窖职员和仆人与政府接待部门负责人共同挑选的香槟。

    这些酒是为国宴专门购买的,费用由政府支付。

    统一上菜的时间则由秘密设在大厅门外的红绿灯来控制,绿灯亮则表示上菜开始。

    上菜时的个人分工相当明确。每四位侍从负责9位客人。其中两人负责撤换盘子,一人上菜,另一人专门为主菜浇卤汁和倒酒。

    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在爱德华王储的陪同下,身后跟着一堆孙子孙女,也不能说一堆,一个孙子,三个孙女,男孩有十四五岁的样子,几个女孩子,似乎都跟华皇差不多大,其中最大的长公主路易丝公主比华皇大三岁,和曾思平同年,已经出落的跟华国的十五六岁的少女差不多了,西洋人到底早熟一些。

    路易丝公主在站好之后,到处看了一圈,好奇的将目光停留在了华皇的身上,这里有五六百位嘉宾,但是华皇还是很显眼的,一方面,他是场中嘉宾当中唯一的小孩,另一方面,华皇身上有尘土,跟所有人衣冠楚楚,西装革履的模样,大为不同。

    萌总裁也看到了路易斯公主,却没有多留意,一个十三岁的小女孩,就算是长得不错,也不至于让现在国事为重的华皇两眼放光了。

【1295 英国国宴】

    华皇想的是,该怎么获得国际舆论的支持,该怎么利用刚才的刺杀做文章,华皇其实在出访法国和英国之前,就彻底对这两个超级列强国家失去幻想了。

    华国有句老话叫做以虎谋皮,华国和英国,法国,在殖民地的争夺上有严重的利益冲突,不把对手打痛,谁也不会甘休,世界上的事情,到最后,必须靠拳头解决,靠刀子和子弹解决,永远如此,人类的本质就是凶残,要不然,为什么儒家道家的根本精髓,都是提倡修身养性。

    说话的是爱德华王储:“尊敬的各国朋友们,大家中午好!非常荣幸能够主持今天的庆典。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各位贵宾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众人一起鼓掌,华皇也懒洋洋的鼓了鼓掌,这种敷衍的场面,华皇虽然还是头一次经历,却并不感冒,在今天这个场合,几乎将这个时代所有能站在国际舞台上的国家都凑齐了。

    “到底是英国王室,女王和王储都挺有威仪的。”卡特丽娜卡芙公主轻声笑着对萌总裁道。

    萌总裁淡然一笑,“威仪是靠国力支撑起来的,如果他们不是现在排名第一的帝国主义国家,今天能有多少人来?”

    卡特丽娜卡芙公主笑着点点头,想劝说华皇放弃对英国动武的念头,终究是没有开口,原先卡特丽娜卡芙公主虽然也知道华皇要对动手,但只是以为华皇将用经济和政治渗透的方式,没有想到华皇会直接动武。

    华皇也是被逼无奈,如果光是政治和经济渗透能够达到目的,他为什么要冒着整个国家覆灭的威胁而动武?枪杆子了里面出政权,这句话,放在哪个年代都不会有错。

    仪式一项一项的进行,在爱德华王储发言之后,剩下来的就是各国大使向英国女王单独祝酒。

    女王当然是意思意思就可以,大使们一般都是喝光,这是敬意,也显示女王的地位超脱于众人。

    各国使节祝酒的时候,众人都是保持小声闲聊的环境,这种场合,虽然盛大,但是真实的从内心来说,也顶多是几个小国会将英国看成非常非常高贵,大部分国家跟英国的直接关系,其实也还好,顶多算是畏惧,敬意,则没有多少。

    华皇静静的看着这一切,本来是很无趣的事情,但是此刻华皇却觉得很有趣,因为各国对英国女王的态度,和英国女王对个人的态度,都很值得玩味。

    尤其是女王身边的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

    英国前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曾经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there are three kindslies: lies, damned lies, and statistics世界上有三种谎言:谎言、该死的谎言和统计数字。

    这句话,非常被华皇欣赏。

    看见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也再让华皇想到了李鸿章同志。

    在华国后世的历史中,中堂大人说他就是一个裱糊匠,一生糊了座纸房子。

    外国人对李鸿章的评价高,是因为他们看到还算是栋房子,房子里好歹有个管家,管家好歹还能沟通,不像房子的主人发了疯向全世界宣战。而我们自己人呢,看到的全是裱糊的纸,四面漏风,住在里面的华国人,自己饥寒交迫而已。

    当然,外国人也有对李鸿章评价低的,只是被选择性失忆给遗漏掉了,评价高的基本都是政府首脑和元首出于官方礼节需要而大赞唱歌,外交层面赞美夸奖他人,表面说辞一套,背后说辞一套,利益使然而已。

    与李鸿章类似处境的还有就是华皇现在眼前这位本杰明迪斯雷利先生,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在西方政治圈的评价很高,西方国家从来不吝惜用华丽的词藻来赞美他。

    在原本的历史中。

    德国人不遗余力赞美李鸿章,是因为淮军的枪炮和北洋海军的主力军舰,尤其是吞金巨兽定远、镇远两舰的舰炮都是从德国克虏伯公司订购,大清国库里的银子是克虏伯家族的重要财源,克虏伯家族是俾斯麦和德国的重要财源,得罪谁也不能得罪金主。

    美国赞美李鸿章是因为作为迟到的帝国主义赶不上划分中国势力范围的末班车,在远东投放能力有限,于是只能采取迂回战略,从商业、经济与教育入手,在中国积极倡导门户开放,利益均沾,因此需要清廷重臣的支持,尤其是东南沿海富庶省份汉族官僚集团的支持,因此其代表人物李鸿章自然要积极拉拢。

    俄国赞美李鸿章,是因为在中亚和远东分别与英国与日本进行战略对抗。随着日本在甲午战争的胜利,作为远东一霸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北上扩张势头势必与俄国南下扩张势头相撞,严重妨碍了俄国在远东的既得利益,联合中国制衡日本成为俄国的首要选择。因此才有了李鸿章与维特震动一时的《中俄密约》和《满洲条约》。

    日本赞美李鸿章,是因为作为晚清为数不多懂外交的权臣,且是汉族官僚集团的总代表,他的存在可以很好的方便与清廷沟通,在利益得不到满足和执行时,李鸿章是个很好的担保,所以夸他明大势,懂大局。

    众所周知,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学生,做官和处事上深得其真传,但李鸿章所作所为却比不上他老师曾国藩,也许,也比不上左宗棠。

    华皇破格留用的李鸿章大人,年少时的梦想就是“三千里外欲封侯”,曾国藩曾经不客气的评价李鸿章一心只想升官,出人头地,做人做官太功利。

    李鸿章办洋务,兴教育,练海军,建工厂,根本目的是为了使国家富强,使国家富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延续清朝的统治,只有清朝的延续才能保证自己位极人臣,出将入相,名留青史,他也却确确实实地做到了。

    李鸿章本就是清朝体制最大的受益者,李家的荣耀与权势与清朝国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即使东南互保时他始终也没有想过取代清廷。

    甲午战后的舆论说李鸿章卖国是偏颇和不负责的。但舆论猛烈抨击李鸿章误国是完全实至名归,不可原谅。

    第一个误国是尾大不掉。1864年太平天国被灭后湘军被遣散,但淮军被保存了下来。淮军一直被视为李鸿章的私产,其上到高级将官下到基层营官基本都是合肥人,士兵都是同乡同村,淮军只听命于老板李鸿章,只对李家一人负责,是非常典型的私家军队,是日后中**阀的鼻祖,兵归将有,将领只对统帅负责而不对朝廷负责。

    华皇能轻轻松松推倒清廷,也正是仗着这个空子,轻轻松松的就收拾了李鸿章的淮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