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皇重点介绍了卡特莉娜卡芙公主。
卡特莉娜卡芙公主很有礼貌的向乔治一世和王后问候。
乔治一世惊讶于华皇的言谈举止,真的像是传说中一样,他不是一个九岁的孩子,他什么都懂!
乔治一世的王后和两个儿子,还有长女,同样对华皇充满了好奇,尤其是跟华皇同年的长女乔治耶芙娜,更是惊奇不已,华皇不但能说流利的英语,还落落大方,她则拘谨的不知道该把手放哪儿。
这还是乔治耶芙娜第一次出席这么重要的场合呢。
“不用客气,请将这里当成回家一样。”乔治一世热情的也向华皇介绍了自己的家人,并且介绍了库蒙杜罗斯。
“您好,陛下。”库蒙杜罗斯很有礼貌的欠身。
萌总裁呵呵一笑:“您好。”
前菜是鱼虾冻配绿豆瓣酱,这道菜运用的食材是鱼和虾。
烹饪方法是法国传统的法式西餐里常用的一种手法就是肉冻,制作的时候把食材卷起来扎紧。
用的是野味或者鹅肝,里面也含有很多脂肪。
大师将食材换做鱼和虾。
这是一道冷菜,常温食用,不用加热。
上桌的时候是切片给客人享用的。
切一小口放进嘴里,可以感受到入口即化的绵柔感,糯而不腻,配上上等的葡萄酒是做开胃菜的上选。
本道菜还搭配了绿豆瓣酱。
绿豆瓣酱是把豆瓣菜(也称西洋菜)打碎之后做成的,非常清爽,中和了口腔中的油腻。
华皇优雅的吃了一口,点头道:“非常的美味。”
希腊王后高兴道:“谢谢陛下喜欢,这是我让他们安排的。我也不知道陛下的口味。”
“王后陛下,我很喜欢。”萌总裁笑道。
随着华皇的谈笑,气氛轻松了下来。
虽然华皇不是太看得上希腊王国这种‘边缘’国家,似乎,希腊王国没有在历史上走上过前台,但是人家热情招待,他还是很开心的。
华皇喝了一口教皇清汤。
别看是道汤,但在西餐里一名大厨好不好可都是能从汤里看出来的。
营养精华可都在汤里,通常都是要经过长时间的熬制和去油脂的过程。
这道汤底最重要的就是鲜和清。
上桌的时候都会配上蔬菜或鸡蛋,以及一些肉。
主菜是腓里牛排与羊肚菌蘑菇配马德拉酱,西葫芦什锦蔬菜配酥皮土豆(配菜),是位于里脊末端的那块肉,通常都是厚且圆,根据个人口味可以三分至五分熟,鲜嫩至极。
上桌时要搭配madeira酱汁,是专门为肉类调配的。
本次的菜还用了羊肚菌菇,因外形酷似羊肚而得名。
蔬菜选了荷兰人超喜欢的西葫芦,挖空后,放上其他蔬果。
另一个是酥皮土豆,这道菜是将土豆切片,然后和奶酪一起制,表皮是脆的。
华皇虽然对于西餐并不感冒,但是仍然吃的津津有味,因为华皇有点饿了,而且,华皇不是一个做作的人。
华皇对他们准备的食物的欣赏,便是对乔治一世和王后最大的尊重,这也让乔治一世和王后很是高兴。
【1167 希腊国王的难言之隐】
这顿饭吃的很是和谐,双方都有点在讨好对方的意思在里面,自然就会和谐。
华皇不想谈外交,至少,在希腊国王乔治一世不主动问自己的情况下,他绝不会先说,这些都是底下人的事情,上面的人,其实就是搞个气氛,这一点,华皇很懂。
希腊国王想谈一谈,却又不知道应该从什么方面着手,主要是因为他没有权力,这是一个比较尴尬的地方,权力主要在宰相特里库皮斯的手中。
“怎么样,味道还可以吗?”乔治一世笑问。
“很好很好。”华皇表面淡然,其实有点着急呢,等着这家伙说一些实质问题。
华皇和乔治一世之间,其实存在共同点,华皇要在欧洲找到帮助说话的盟友,仅此而已,希腊王国的影响力虽然小了点儿,但是如果真的找不到更加理想的对象了的话,华皇倒也可以接受。
而乔治一世想通过和华国搞好关系,搭上亚欧通商的快车道,华国是亚洲的超级大国,而且正在快速的崛起当中,这一点,乔治一世还是清楚的,能搭上华国这部大车,对希腊王国的经济绝对有帮助,还不止经济上面,现在华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已经接壤,在面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奥匈帝国这两大威胁上面,华国也是有话语权的,加上华皇军事上面的铁腕风格,这种话语权,在欧洲就会显得更重。
乔治一世也需要华皇这么一个喉舌,再加上,一旦他有一个国际外交上面的盟友,就能够大大提升希腊王室在国家政治中的分量,而不纯粹是一个标志性人物而已。
“华皇陛下喜欢就好。”希腊王后容貌美丽,端庄大方。
华皇对希腊王后倒是挺有好感的,华皇很欣赏三四十女人那种稳重妩媚的气质,想着他的赵轻萝到了这个年纪,应该比希腊王后更好。
欧洲人是非常讲究甜点的,就好比交响乐的完结部分。普通家庭就算再没时间,不吃前菜,只吃主菜,也还是会吃甜点,哪怕是一小块巧克力,一个冰淇淋。
本次的甜点是巧克力慕斯配榛子奶油酱。
榛子配巧克力在味觉上是绝佳搭配。
华皇对于希腊的甜品很是喜欢,吃完一份,又主动要了一份。
“这是我们乔治耶芙娜最爱吃的,原来陛下也喜欢,这太好了。”希腊王后笑道。
华皇笑道:“原来是公主爱吃的啊?”
和华皇同年的乔治耶芙娜,可是一个标准小萝莉,听华皇提到自己,偷偷看了眼华皇,发现华皇在看自己,居然粉脸一红。
萌总裁一汗,心说外国女孩子可真够早熟的,九岁的小萝莉,似乎有点懂得男女之间的事情了?自己要是不重生,九岁的时候,还是不开窍的小屁孩,就知道看动画片的小学生吧?
吃罢饭,希腊国王乔治一世邀请华皇一行人到花园去喝中国茶,在欧洲,到处都是中国茶,为了欢迎华皇,人家还是很有诚意的。
“怎么样?这是什么等级?我们也不是很懂,据说,这是在雅典能够买到的最好的茶了。”乔治一世笑道。
华皇也不太懂,看向洁格格,洁格格可是这方面的专家。
洁格格知道这只是普通的茶,在希腊被当成好货卖了而已,不忍驳人家的面子,笑着提醒,“在欧洲,可能还行,不过,只是因为东西离开原产地,就会贵一些,在华国,这种茶不是特别的好。”
希腊王后呵呵笑道:“皇后陛下不用说的这么委婉,东西是这样,离开了原产地,想买到正宗的是不容易,这也是贸易的魅力,在原产地,很普通的商品,只能卖很普通的价格,但是如果外地没有的话,就能卖不错的价格了。”
希腊王后说完,卡特莉娜卡芙公主帮着翻译了希腊王后的话。
“对,我们在雅典到处转了转,也发现了许多新奇的玩意。”洁格格掩嘴一笑,显然被希腊王后的气质打动了。
萌总裁听的暗暗点头,这个希腊王后也不简单,两个人果然是夫唱妇随,显然很多话,乔治一世不方便主动跟自己谈,希腊王后这么一转过来,倒是毫不留痕迹,就转到两国贸易上面去了,要发展外交关系,肯定是要从对外贸易着手,才能一步步升级到战略伙伴层面去。
不可能上来就跟人家谈论军事同盟的问题。
卡特莉娜卡芙公主自然明白其中的意思,也开始跟希腊王后往这上面引路,现在华国对欧洲的贸易,已经逐渐恢复了贸易顺差的状态。
在对外关系方面,清代中期和前期一样,仍然采取了限制政策。
虽然后来海外贸易扩大了,可是还有一定限制。这种限制包括几个方面:船只的进出口都要经过政府的批准,领有执照。
在贸易中,船只太大的(五百石以上的大船)不准出口,但是可以进口。
禁运军器。大的木材(樟木、樟板)、硝磺(制火药用)、铁货(包括铁锅)过去大量出口,后来被禁止了。
粮食不许贩运出口,只许携带船上食用的粮食。出海人数也有限制。经商的人不经请准不许随便出口,并且从来就禁止贩运人口,杜绝把人口贩运出口作为奴隶。因此外国人来中国拐骗人口当奴隶受到了阻碍,于是变相改为招募华工(即所谓“猪仔”)。这是以后的事了。
外国商船到了中国,船上的炮位一律要卸下来交官保存。带来的货物只许在规定的日期内进行贸易,并且限定一次只来三只船,每船一百人,到北京的不超过二十人。通商口岸只许在江苏、浙江和广东,后来只能在广东,限制很严。货物买卖过去都是中国输出多,他们要用外国货币来买中国货,所以中国沿海很早就通用洋钱。
清代的对外贸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中国出超。第二阶段是进出口平衡,以货易货,出口货物比第一阶段逐渐减少了。
在以货易货之中,物品有限制,硝磺、铜器不能用来交换,绸缎在数量上也有限制。
所以清代对外一直是限制贸易。
中国入超是鸦片战争以后的事。
当时对外贸易的限制还表现在:外国商船来中国不能直接和中国商人接触,直接发生贸易关系,一定要通过中国商人的组织中介机构,就是所谓公行,又称洋行、洋商。
在鸦片战争以前,洋商和夷商两个名词是有区别的,夷商是指外国商人,洋商是承接对外贸易的中国商人。
夷商必须通过公行(洋商),而不能直接进入市场和华商打交道。
买卖都如此。公行出现于1720年(康熙五十九年),最初设立时没有限制,1760年时共有十九家,1771年时公行因夷商拖欠先后赔累停业。
1782年再度恢复,只有十二家,后来又添了一家,于是限定为十三家,即所谓十三行。
因为这十三家专门从事对外贸易,所以又称为十三洋行。
他们的业务是办理夷商的货物报关纳税,管理夷商的日常生活,代理夷商接洽收售货物。货物不经由公行不能交换,夷商只是坐候装卸完毕开船离去。
这是当时杜绝夷商窥伺活动的一种办法。
广州十三行外国商人的居住地区也有限制。
分国设立商馆,作为外国来华商人临时居住的地方。
同国的商人同住一处,如英商住英商商馆。
商馆归公行管理,为公行所有,由公行分租给外国商人,约束也很严格。
1759年颁布过所谓“防范夷商规条”,规定外国商人销货后即须回国,禁止住冬;商馆不准交易;公行行商不许拖欠夷商债务,使夷商有所借口;夷商不许雇用中国仆役,居住地由中国加派兵丁防范。这些条规以后又加改订,限制更严。
关于贸易和生活起居都有限制,如禁止外商打听中国行情,夷商不许坐轿,禁止夷商家眷上岸,捐税有一定的规定,等等。
1755年因为历年往浙江贸易的外船日多,乾隆决定把浙江定海的税额提高,加以防止,并说,广东从明代以来就是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