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刚刚过了卯时,距离放榜之时还有多半个时辰。而众人因为喝了一些陈酒。也逐渐敞开了心胸。尤其是程皓此子,此人虽然少有才名。早早的闻名安邑城中,但是却天生叛逆,胆量也远超常人。正是因为这种性格,此人说话也有些口无遮拦,随心而动。
程皓满满的斟了一杯酒,仰起头一饮而尽,脸色悲戚的说道:“老父亲听闻我投奔了秃匪刘贼,差一点儿就要悬梁自尽,现在已经将我逐出家中。”
“族人如此绝情,就是害怕受我连累。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在我看来,刘将军麾下铁甲上万,精兵不下于三万人。只要朝廷不拼死一搏,只怕也奈何不了拥有山河险要的刘将军。”
“现在关外有兵强马壮的建奴,去年十月还入寇了京畿,京畿附近被建奴先后攻破十几城。面对凶猛残暴的东掳,明廷不可能不在三海关囤积重兵。”
“更何况现如今关宁军已经成为半独立的军阀,虽然因为辽饷的因素,现在还受朝廷控制。但是关宁军都是辽人,辽东将门在关外广有良田,只怕也未必会服从朝廷的调动。”
“不仅如此,因为崇祯帝妄改税政,废除了矿税监,现在只能从田税中捞银子。如今北地丁税、田税也越来越重,崇祯元年陕北民乱,刘将军趁势而起占有半个晋省,只要攻下了关中,就是第二个强秦。”
“如今官府逼稅一日比一日严重,北地百姓早已经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河南、山东皆有民乱,王嘉胤余党也混迹在太岳山中,陕北之地现在更是饥民四起、流贼纵横。哪怕延绥、固原二镇精兵压阵,也不能平定陕北的乱子。”
“在我看来,这大明王朝早已经成为四处漏风的破房子,早晚都要亡在刘将军手中。正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我才逃离家中投奔刘将军。早日加入刘将军麾下,以求一个从龙功臣。”
听了程皓这番借酒消愁的话,在场的众人对他也有一丝同情。毕竟被开除出族谱,对于当时的读书人无疑是一种极大地打击。
这六人中宋德义年纪最长,也最世故。他拍了拍程皓肩膀劝慰道:“广澣贤弟不必如此颓废,叔父大人此举也是人之常情。依照广澣的才学,必能得到刘将军重用,只要刘将军成就大业,广澣就是从龙功臣,到时候富贵还乡,不怕老大人不接纳儿孙。”
程皓有些失落的摇了摇头说道:“宋大哥不必再劝了,刘将军看中实学,小弟虽然也看过一些杂学之类的书籍,但是这一次科举未必能考过宋大哥这个童生。”
“尤其是第二场算术,小弟只答对了十道题目,远远比不上几位大哥。况且小弟还自不量力的参加了杂学科目的考试,这更是一言难尽,没想到题目如此艰深,只怕不仅得不到分数,还会被考官扣分。”(未完待续。。)
第九十九章科举五
听了程皓这番话,同样参加了杂学考试的廖光器深有同感的接话道:“广澣贤弟所言不错,这一场考试小弟本来自信满满,没想到却答不上几道题目。即便勉强为之,只怕也是驴唇不对马嘴,也会被扣分。这一场真的有些得不偿失,现在都让小弟暗暗后悔。”
这六人中,程皓、廖光器二人参加了杂学考试,而袁镇、艾皋二人则参加了医学考试。至于宋德义、孟真二人,本来没有任何特长,所以为了求稳,并没有参加三大副科考试。
这些人中,以孟真的功名心最为强烈。但是此人对于八股文实在没有天分,再加上记忆力也不太好,所以虽然参加过几次科举,但是就连一个秀才也没能考中。
正因为考不中秀才,孟真也如同后来的洪秀全、冯云山一般对朝廷身怀怨望之心。等刘宣带兵入晋之后,此人的野心越来越强烈,一旦刘宣打下了平阳府,此人看出机会马上就前来投奔。
孟真此人,虽然读书刻苦,但是可能天分确实不高明,这一次参加刘宣举办的科举,除了识字、策论二门科目外,剩下的四门科目孟真几乎一道题目也答不上来。所幸他很有自知之明,医学、杂学、西学三门可能减分的科目他没有贸然参加。
听见程皓与廖光器谈论杂学考试的话题,孟真不由自主的插话道:“广澣兄,秉生兄,这杂学科主要考什么内容。”
廖光器不善言谈。挥手指了指程皓,仿佛陷入不堪回首的往事中。
程皓张了张嘴。显然陷入了不好的回忆道:“杂学科题目之多,内容之广也是千古少见。大部分内容出自《齐民要术》、《梦溪笔谈》、《农政全书》、《水经注》、《授时历》五本书。题目包括农学、锻造、天文、立法、地理等种种内容。”
“杂学共有十题,每答对一题加五分,答错一题减十分,一题不答减十分。小弟看了看题目,挑选最有把握的答了一道题,归家之后仔细对照的《农政全书》看了看,只怕疏漏之处甚多,也不知道考官大人会不会给些分数。”
眼见程皓。廖光器如此凄惨,孟真将目光对准了袁镇、艾皋二人。袁镇摇了摇头说道:“小弟自不量力参医学考试。自认为读过几本艺术,怎么也能蒙对一两道题目,没想到医学科目并不考五行阴阳之论。考题的大部分内容都对准了外伤、疫病等内容,题目大部分出自《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伤寒总病论》、《外科启玄》几本医学典籍。可惜小弟只是一个半桶水郎中,只好勉强答了一题凑数,估计没有多少把握。”
“反倒是艾兄医术高超,本来就以行医为生,这次的考题万变不离其宗。把握应该大一些。”
听了袁镇的话,众人将目光对准了艾皋。眼见众人目目相觑,艾皋脸上一阵尴尬的说道:“医学科目重视实践,考的大部分都是外伤、疫病。十道题目没有一道涉及中医理论。小弟虽然游方郎中出身,但是也只答上了五道题目。”
听了艾皋的这番话,众人脸上不由得有些羡慕。大家高谈阔论了一番。很快就到了放榜的时间。
几人即将成为官老爷,尽管是流贼秃匪的官员。但是地位也远超寻常百姓。
他们这种身份贵重的官老爷,自然不会与黔首百姓挤在一起看热闹。尤其是颇有余财的程皓。早已经花费了一两银子雇佣了店家账房替他们揭榜望风。”
就在几人高谈阔论之际,辰时三刻已经到来,只听见一阵阵鞭炮爆响,临汾城中一片敲锣打鼓的声音。
不到片刻功夫,只见账房先生迈着碎步走来。他恭敬地拿出一张宣纸,只见上面抄录着众多考生的分数名次与姓名。
程皓眼神最好,他轻轻扫了几眼,发现没有自己的名次,脸上稍微带着一丝喜色。
这一张榜文,只有三十余人,名次都在四百开外。只有考的最差的几十人,才会位列其上,程皓是几百士子中唯一的秀才,并不想让自己丢人现眼,落到最后的几人。
六人仔细看了一遍,发现都没有上榜,脸上全部带着几分笑意。程皓高兴之下,马上打赏了账房先生一百文铜钱,让他再去抄榜。
随着账房先生越跑越勤,众人的名次也逐渐清晰。
其中袁镇考的最差,位列三百九十一名。孟真也好不到那里去,位列三百五十四名,二人总科目也没有超过一百五十分。
剩下的四人都在两百名之内,其中艾皋位列一百八十八名,廖光器位列一百二十名。程皓虽然因为算术、杂学二门考的不好,但是策论考了八十五分、文字考了满分,一总分数二百一十五分位列七十九名。
他们六人中,考的最好之人,反而是不露锋芒的临汾小吏宋义德。
此人虽然出身底层小吏,但是见识却比较高远,在策论一门中言之有物、切中要害,所以得了满分。在识字、算术二门科目中也表现不错,分别得到了高分,最终以二百九十四分位列第六名。
几人互相恭喜了一番,很快被刘宣的亲兵迎入了西河王府之中。
他们这几百人,算是刘宣这个草创的政权中第一批中举之人。一旦刘宣建功立业、开创新朝,他们就是文官之中资历最深的一批人。
而古代的读书人非常善于营造各种复杂的关系网,他们这些同一批中举之人先天性的就容易走到一起。就像明廷的同年一样互为援手、左右朝政。
在众人的互相恭维当中,刘宣带着李翰、赵瑨、冯吉仁等考官姗姗来迟。在几位主考官的祝贺中,众人按照名次领取了刘宣专门为他们制作的崭新官服。
这种官服与明廷大不相同,形制比较简单,分为朝服、公服、常服三套。都是简单的长衫、腰带、外加一顶官帽,上面也没有描绘着花鸟鱼虫、虎豹仙鹤之类的补子。
其中常服为黑色,公服为青色,朝服为红色。
官员品级的大小皆有官帽来区分。官帽两侧缀有金属纽扣,其中铁质纽扣为七品以下官员、银质纽扣为四品以下官员,如果官帽上的纽扣为金质,那么带这个官帽子的就是三品以上的高官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章官制一
宴请了中举的读书人之后,刘宣马上又开始忙碌不停。
现在他治下有县城五十余座,但是真正能控制安稳的也就霍州、隰州二地的九座县城。这九座县城刘宣治理已经超过一年时间,县中的各级官员也全部深入基层。
在这九个县中,刘宣先后动员征集了一万多新兵。可惜这九座县城除了洪洞县之外,大部分都在吕梁山两侧的山岭之中。这些山区小县,总人口加起来也不超过二十万人。
剩下的晋中府十县虽然已经被刘宣占据半年,但是因为缺乏合格的文官治理,现在还是稍微有些混乱之中。
至于刚刚攻下的南部三十县,县政还在当地的驻军手中。所幸靠着临汾县以南的两万精兵,才能压住治下乡绅、胥吏蠢蠢欲动的野心。
面对这种严峻的局面,刘宣只能大开科举,拉拢底层不得志的读书人。
不仅如此,这段时间刘宣还要与麾下的文臣商议,尽快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官制。以求迅速的摆脱流贼盗匪的名声,让一些愿意配合的士绅投奔。
临汾城中,西河王府。
自从刘宣攻破临汾之后,西河王这种民愤极大的藩王自然而然的被刘宣砍了脑袋,用来拉拢民心。这个富丽堂皇、美轮美奂的西河王府,也成为刘宣驻节行辕之所。
府中正堂,刘宣高坐主位之上。下面两旁坐着李昭云、孙登、周建、种平、赵胜、李翰、胡宽、赵瑨、叶谬之、王庆仁、李自成、刘勇、刘宗敏,王双喜等文武百官。
除了临汾县总部的官员外,李翰、胡宽、赵胜、叶谬之、王庆仁等外放文官都是刘宣用书信相召而来。紧急参加这次会议的文臣骨干。
刘宣轻轻喝了一口茶水润了润喉咙说道:“如今咱们初步在山西建立根基,只要稳住了阵脚。就不怕朝廷的围攻。但是现在各县之中行政混乱,已经急需要咱们制定官制。派遣文官治理地方了。”
刘宣这番话一说完,资格最老的李昭云接话道:“明代的官制虽然有可以采取的长处,但是各种疏漏之处也有不少。尤其是重文轻武这一条,咱们可是万万不能照搬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