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折钗记-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咱们便掷花赌胜吧!”

    太后提醒了众人一句,又回头将自己的那支菊花塞到了太子手里。说道。

    “孙儿帮我去投在贾家小子的身前吧”。

    太子忙躬身答应了一句,走到贾芸跟前。四目相视一眼,微微颌首。却并不说话,只是贾芸的身前已经多了两支菊花。

    皇帝皇后和妃嫔们纷纷命自己的太监宫女们上前投票。令王寻欢难堪的是,几十支菊花竟是全部堆在了贾芸的脚下,他苦心孤诣数年的《叔嫂斗》竟是被一今后辈临时编演的一段话剧完败,让他如何能咽下这口气!

    不过。站在他身边的贾芸对于这个结果却并不意外。作为后来京剧中最著名的争议剧目之一,《大劈棺》堪称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一个,异数。它是一出真正将灵魂放在人性的火焰上炙烤灼烧的戏,虽然在后世的表演。充斥了一些庸俗下流的混话,可是却无法掩盖其作为戏剧所具有的冲突和力量,这在古典戏曲中是极为少有的,加上贾芸又增加了一些为女性张目的主题,不免更加得到了这些特殊观众的认可,完胜《叔嫂斗》也刻不那么令人惊讶了。

    “好!甚好”。

    皇帝起身说道。

    “既然结果已出,联言出必行,从今日起。贾芸升大内梨园总教习之职。领从七品官俸,并赏银五百两!”

    “慢!”

    王寻欢突然出声,并匍匐在地上,周围的太监一叠连声的呵斥其惊扰圣驾。胆大妄为,那皇帝却并不以为意,轻声问道:

    “莫不是你犹自不服?。

    “正是!”

    王寻欢抬起头来,昂然望着皇帝,说道。

    “臣愿再赌一场。若是依旧败于他手下。臣愿将家传的“稍般鼎。输给贾芸便是!”

    “稍般鼎?”。

    这下子连皇帝也不由得眉毛一挑。

    ( )

第一百零五章 睚眦必报王寻欢

    澡果真愿意赌互这稍技鼎?” 皇帝有些意外的看着忿忿作色的王寻欢,只见这个半老头子怀抱着一只玉色的曲项琵琶,大步上前。下死眼盯着贾芸,朗声说道:

    “不错。臣愿以家传的稍般鼎为注,想必贾教习时必肯赐教的!”

    王寻欢将贾芸改称为贾教习。自然是认了第一场的输,不过。他这会子既然又提出了第二局的比试,而且还说得这般隆重堂皇,那糊技鼎莫非竟是什么了不得的宝物不成?

    “你大约还不知道那翻激鼎的贵重之处。联来告诉于你 ”

    皇帝看着贾芸一脸疑惑的神色,便笑恙解释道,

    “当年我太祖武皇帝大兵南下,横扫中原之际,这王家先祖王振便已跟随左右,从龙定鼎之功。实不在你们贾家之下,后来开国建朝。大封功臣。那王振原本也是能封个公爵的,岂料却被人当庭告发。说他领兵剿灭泰安州的一座皇庄之时。曾在那皇子的居处搜出一件宝物,名唤,翻激鼎。据说乃是魏晋时“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流传之物;

    贾芸忙问道:

    “莫不是酒仙刘伶?!”

    “不错!”

    王寻欢昂然说道。

    “那刘伶号称酒中仙人。平素唯嗜好杯中之物,甚至一醉三月,浑然不觉,醒来之后却依旧康健如昔,便是因为其有这“稍散鼎。宝物相助!”

    贾尘闻言。禁不住大感好奇。

    古代人似乎对于解除酒精之苦颇有一些奇方怪物,比如说封神演义中的“醒酒毡”大约可以算作是某种不可考证的法宝,而《红楼梦》原著也曾记载过一种叫“醒酒石”的东西,当年也曾让贾芸读之大感疑惑,后来才知道。所谓的“醒酒石”便是《本草纲目》中的“方解石”只是某种较为特殊的大理石罢了。至于此物是否能够解酒。贾芸却实在是不敢认同,那大理石可是有放射性的东西啊,喊在嘴里岂会有什么好处?!

    “王教习家传的稍般鼎莫非竟也善能解酒不成?”

    那王寻欢闻言,忙摇着头道:

    “非也!若是寻常的解酒之物。又值得甚么!”

    一旁的太后也道:

    “我记得先皇曾说过,当年王振为了留下此物,竟是自愿让爵三级。故到了他儿子王希献。只袭了一个勇毅子的爵位,好在这位王师傅打小儿便天资过人。干脆走了科考的路子,却是连中三元。轰动天下。很快便当上了大学士、太子太傅。先皇在时。大受宠信。可叭…”

    老太太说在此处。却倏地住口不言,只望了一眼坐在中间的皇帝,又看了看王寻欢。夜风吹拂之下,这老教习银白的须发蓬散飘摇。刀削一般的脸庞上仿佛依旧能看出当年风流才子王希献的那一份疏朗俊逸。只是暗灰色的肌肤和面孔上那一道道深深浅浅的沟壑,却诉说着政坛仕途上风霜剑雨的无边险恶。

    “唉

    太后微微叹了口气,沧桑的仿佛能戈;破夜空。

    众人一体沉默,连不明所以的贾芸也被感染,孑然而立,眉头深锁。良久。还是王寻欢打破寂寥。亢声向贾芸说道:

    “这鞘般鼎乃是千年古物。来历不明。但却有一桩妙用,那鼎中存有一块银白色的香料,一旦燃烧,便化烟而出,人若吸之,于身体大有稗益。不仅百毒难侵,而且更能固本培元。延年益寿。当日,我先祖正是用里面的半块香料治好了祖母素来所带的“二 二疾。六”

    “天下竟有这般物什?!”

    贾芸不由地眉目耸动。脱口而出道,

    “那想来对体弱神虚之人,也是必有奇效的?!”

    王寻欢傲然说道:

    “那是自然!我家这稍散鼎虽谈不上起开回生。些许虚弱之症却何足道哉!”

    “只真?!”

    贾芸心情大为激动。一直以来。大观园中潇湘馆里那个终日长吁短叹。以泪洗面的纤弱身影,便是他心头的一块顽疾,按着曹公的说法。林黛玉的虚弱乃是“先天不足之症”从胎里带来的毛病。除非一生不听见哭声才能保命的。可是自林妹妹进了贾府;整日介就被那些咋,流言蜚语、市绘粗俗所包裹,加上和宝玉“假假相碰”彼此试探。早不知种下了多少的情根。流下了多少的眼泪,这病也是一天沉似一天。倘若这王寻欢的鞘技鼎真有其所说的这般功效;岂不正是黛玉的福音?!

    “陛下座前。岂有诳话?!”

    王寻欢又走上了两步。望着贾芸说道,

    “前局斗戏。比试文采,我自甘服输,这第二局咱们再比音律,若我输了,便将鞘激鼎双手奉上,若贾教习败了,!”

    贾芸忙问道:

    “那又如何?”

    王寻欢双眼眯成一条猛。转头环视四周。突然眼睛里放出一道光来。阴测测地说道:

    “就请贾教习从夏公公的裆下钻过去吧!”

    “啊?!”

    周围的妃嫔、宫女、太监们不由齐齐惊叹,一个个望向元春身后侍立的那叮,中年太监。那夏太监似乎自己也没有想到。一脸惊愕之色,竟是连推辞的话都说不出口来六

    “不就是区区一个从七品的教习之职。值得如此睚眦么?!”

    太后不满的喃喃自语。旁边的太子也皱着眉头,只盯着贾芸;此穷的贾芸自然是尴尬至极。不应战的话,就是怕了这个刻薄而又小心眼的王寻欢,且少了一个治愈黛玉之病的机会,可是若应了下来,这音律比试,自己又实在没有把握,一旦败北,需要从一个五根不全的太监裆下穿过。这份耻辱。比起当日受胯下之辱的少年韩信,却又重了许多。

    “好阴毒的人啊!”

    贾芸暗自切齿,那皇帝却似乎并没有为两人分解的意思。只是好整以暇的看着。嘴角甚至还微微的挂起了一个弧度。似是在嘲笑贾王两人的意气之争。

    “如何?!贾教习天纵英才,莫不是怕了老夫不成?!”

    王寻欢越发嚣张起来。

    “若真是如此,你便备下束倏之礼,明日登门梨园,拜老夫为师吧!说句实话。老夫的这把玉石琵琶,至今未有传人呢。

    “好!”

    贾芸再忍不住对方的讥讽,袖袍挥动,大喝一声,

    “便再奉陪一场!”

    最近《折钗记》的更新有些问题,单位里事情较多,文化下乡每天晚上几乎都有演出。此外下来马上要世界杯了,作为资深球迷。自然不能错过四只一届的豪门盛宴。所以一直到7月中旬。估计依旧不能保证更新的速度;老红只能一并致歉了,月票订阅什么的,也不好意思再求。只请大家多多包涵了,反正慢慢儿的写,一定坚持完本便走了,谢谢!

    ( )

第一百零六章 睚眦必报王寻欢

    一。好!”

    王寻欢怀抱琵琶,与贾芸并肩而立,面朝上座的皇帝诸人,朗声说道,

    “这第二场乃是比较音律造诣。请陛下任选诗词一首。不拘古今,由我与贾教习在一炷香的功夫里各自度曲,并由梨园子弟奏唱,最后依旧用陛下的掷花之法,由太后和各位娘娘评判,花多者为胜!”

    “自当如此”。

    皇帝点点头,答应了下来,却一时不知该要选择哪首。四下环顾。但见群山起伏,苍茫连绵,那一轮明月,却低卧于峰峦之间。清泠幽冷,洒下银白光芒,远近的禁军士兵营帐,烽火点点,夜风吹拂中,似乎还带来了一阵隐隐绰绰的管萧之声。皇帝心下顿时有了计议,曼声吟哦道: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这是传说中李白所作的《忆秦娥》,词并不长,却是脍炙千古之作,宋人称之为“百代词曲之祖”后世王国维说,“太白纯以气象胜,“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察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这般好词,状元家庭出身的王寻欢和中文专业在读的贾芸自然都是极熟悉的,只听得半阙,便已知晓全章,忙各自低头思忖起来。

    场上。一群年龄漂亮的梨园女弟子开始奏乐起舞,以消磨等待的时间,那王寻欢则躲在角落中轻抚着手中的曲项琵琶,用细木棍在地上指指画画,又和身边的几个弟子不停商议着,偶尔还拨上几个音节。却是断断续续。听不真切。贾芸则盘腿坐在一支火把之下,皱着眉头想道:

    “方才自己吃王寻欢激将,应下了这场比试,其实却毫无把握。那王寻欢执掌梨园数十年,最得意的便是这支琵琶,况且。那出《叔嫂斗》全剧曲辞皆由其一人创度,足见其音律方面的造诣之高,浸淫之深,可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文科学生,所了解的无非只是一些港台大陆的流行歌曲,不要说能否胜得过古人,就是用来套上这阙古词也未必合挥,到时候变得更加不伦不类,那自己可就真要去钻太监的裤裆了”。

    想到此处,贾芸不由地焦躁起来。抬头望去,那支计时的梦甜香已经开始燃烧,贾芸只能试着用记忆中那些流行金曲的旋律来硬套《忆秦娥》词,这似乎是他唯一获胜的机会,只是试了几首歌,却哪里能够合拍?!况且,那些现代音乐,多是自我抒情的靡靡之音。根本无法吻合太白词中那种满溢着家国之疡的悲悼感觉!别说是他人,就是贾芸自己听来,也不堪与闻。

    那边蔡亮父子和林梅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