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岱山地狭,安置不了这么多人,任思齐便把目光瞄到了崇明这座沙岛。
崇明岛乃是上千年来江水携裹的泥沙在入海口堆积形成,面积逐渐由小变大,到明末时规模已经很大,南北宽十多里东西长二百里,面积足有岱山岛的十倍。和岱山岛多丘陵少平地不同,崇明岛上却都是平地,按理说应该人口密集才是,事实上到了崇祯末年岛上的人口仅有万余。
因为崇明岛自然灾害同样的多,干旱,台风,潮汐,是主要的灾害。所以在明朝时,崇明基本是流放犯人之所,或者一些在陆地上活不下去的百姓逃到岛上做沙民,以煮盐开荒为生。
不过既然有人居住,就是朝廷的领地,明朝朝廷在崇明设立县治,委派有官吏管辖岛上沙民。而沈廷扬就是崇明人,还是崇明岛大户,在岛上威望极高。
而有了沈廷扬的引介,有了沈家的协助,岱山军很快就在岛上得以立足。崇明知县何彬爽快的答应了茅十八岱山军驻军崇明,其实他不答应也没有办法,两三万军队比崇明岛人口都多,根本不是他一个小小的知县能抗衡。
到了崇明之后,茅十八立刻派人往岱山送信,岱山巡检司副巡检沙福闻信后立刻带着一帮文吏来到了崇明。然后就是开挖砖窑,烧制砖瓦,建设营地,围垦良田。
工曹主事梁九也跟着来到了崇明,在他的规划下,准备于位于崇明县城东南十里的地方开建一座新城。然后还要修筑可允许大船往来的码头,崇明岛多暗沙、沙洲,尖底海船无法往来,岛上多是平底沙船,可大沙船也无法自由进出崇明。
除了筑城修码头外,梁九还准备规划修建一条拦江堤坝,每日涨潮落潮之时,都会有潮水直冲岛上,对岛民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而有了一条拦江堤坝,就可以把潮水拒之岛外。如此可以在岛上从容的生活屯田建设。
崇明岛近乎一座荒岛,如此大的面积原岛民才万余,这让沙福梁九等人感觉不可思议。开发好了的话,足以开垦出数十万亩良田,迁移十多万百姓,这真是上天赐予的基业。若是太平年月,朝廷又岂能允许任何势力掌控这么大的岛?
至于自然灾害,总有办法解决。潮汐的侵袭可以修筑拦江堤坝,干旱更容易,岛外就是滚滚长江之水,只要在岛内修好河渠,自然可以想办法把江水源源不断的引入岛内。而只要建起坚固的房屋城堡,也不怕台风的袭扰。
开动这么大的工程当然需要庞大的人工钱粮,人工好说,现在岛上不是有两万多新招募的水兵吗,这些原本都是行船的船夫,在镇江时岱山军强夺附近江船,顺便也把船上的船夫接收了。可是跟了岱山军后,每日三顿不错的伙食、比当船夫要高得多的饷银,立刻征服了这些原来的船夫,让他们对自己新的身份有了认同感,现在很多人恐怕赶都赶不走了。
这两万新军,除了在茅十八的带领下轮流操练,学习训练水上作战的本事之外,剩下的时间都是参与热火朝天的岛上建设。
每日三顿管饱,伙食经常有鱼有肉,月底还有一两多的饷银,这样的日子着实不错。
人力不缺,银钱岱山现在也还富裕,去年靠抢劫浙江海商抢了几十艘海船的货物,拉去倭国贸易赚了三百万两银子,虽然这半年多来采购军需供养军队花了许多,可是眼下岱山还有一百多万两的白银。而且去吕宋贸易的司马南船队很快就要回来,到时又是数十万两银子的进账。所以银子岱山是不缺的。
银子不缺,粮食可就有些紧张了,岱山诸岛耕地面积有限,生产出的粮食根本无法自足,每年都需要从外地采购大量的粮食。现在又多了两万多军队,粮食的供应更加的紧张。没有办法,沙福只得派出大量的船只,往松江苏州常州等地采购粮食,引起了各地粮价上涨。
现在每日都有船只来往于崇明松江苏州之间,运送来崇明岛建设需要的大量物质,各地的商人也乐于和岱山军做生意,因为他们把货物运送到崇明,往往能赚到比往昔高两三成的利润。
一开始松江苏州地方官府对岱山军驻扎崇明很是不安,可是得知这是新封的肃虏伯的部队,并且肃虏伯已率大军往扬州抵挡满清之后,他们都本能的选择了闭嘴。大明正是动荡之际,像肃虏伯这样的国之重将正是朝廷的柱石,而岱山军只是在荒岛上折腾,并没有上岸扰民影响他们的利益。
自从任思齐获封肃虏伯的消息传到了宁波,浙东一带的士绅们消停了许多,再也没人愿意出头与岱山军做对。
当任思齐只是一个小小海防游击的时候,士绅们尽可以使尽手段把岱山势力消灭。可是现在任思齐已经封伯爵,这可是世袭贵族!自弘光朝廷成立以来,封出的爵位也就寥寥几个,可是刘良佐高杰黄得功那些获封爵位者哪个不是一方诸侯。
现在任思齐获封肃虏伯,那意味着在朝廷心中他已经取得了和刘良佐等人同等的地位,这样的重将不是他们这些地方士绅可以招惹的。
想杨家屠家这些都是延续数百年的江南士族,自然有一套自己的生存智慧。当得知任思齐不是他们招惹的起后,很多人立马转变了立场改向岱山军示好。
于是张蒹葭的父亲张敬贤立刻又变成了香饽饽,很多人主动向他示好,希望张敬贤能在任思齐面前美言,好修复双方糟糕的关系。
于是,飘飘然的张敬贤再也没了女儿私奔时的那种羞辱感,数次主动上了岱山,去见自己的女儿。并策划着等任思齐一返回岱山就为他和张蒹葭举办婚事的事情。
ps:发现三十多了依然不成熟,总是会因各种事困扰,情绪时不时的波动,还是修炼不到家啊!(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八章 扬州城内
出击的三千士兵回城之后,立刻受到了满城军民的夹道欢迎。扬州城内的文武不约而同的聚集在水门外的广场上,迎接着得胜将士的归来。
众文官武将人人都满面笑容,内心却都极为复杂。扬州的文官以淮扬总督卫胤文为首,扬州知府江都知县等文官站在卫胤文身后。自任思齐提督扬州以来,扬州的各级官府基本上被架空,凡扬州事务命令皆出自肃虏伯幕府,而府衙县衙的官吏差役皆成了幕府的跑腿。
众文官虽然心中不忿,却无可奈何,一是现在是战争时期施行军管无可厚非,再是肃虏伯幕府众文吏雷厉风行办事效率极高,各种事务处理的妥妥帖帖,这让文官们想看笑话也无从看起。而且肃虏伯幕府出手大方,各个负责办事的府县差役拿的银子比往日高出许多,这也让这些差役乐于为肃虏伯效力。
算了,做个只拿薪水不用做事的闲官混日子吧,这是大多数文官的心思。
而扬州城内的各个武将则心思又有不同,其实任思齐刚入扬州时,各武将是不大看得起任思齐的,因为任思齐实在太过年轻。
二十余岁就当上总兵,还被封伯爵,这让那些从军十多年、二十多年的老将如何服气?在这些武将的心中,任思齐不知道走通了什么关系才得到如今的地位。在芜湖打败了左良玉数万大军?拜托,那肯定是靖南侯黄得功打的胜仗,任思齐不过是跟着黄得功身后抢了些功绩罢了!
可是随着任思齐带军入扬州,先是奔波二十里夜袭清军大营,斩获八旗兵三千首级,如此大的功劳自满鞑作乱以来前所未有。如果这还不能让人服气的话,那么今天,任思齐派出一员将领一支偏军出城袭击,击溃了城南六万清军,营救了多达数万的百姓,这可是很多人在城头亲眼所见,不由得你不服!
属下军队战力强悍功绩惊人不说,关键是任思齐做事极为公道。查抄了私通满清的商人之后,缴获的银两任思齐并未全部私吞,而是拿出一部分犒赏三军。平均城内每一个士兵都发下了相当于半年饷银的银子,而每个将领都至少分到五千两以上的纹银,这让他们都不好意思再贪污手下士兵的军饷。
不仅发银子,就连伙食都比往日好了许多。整座扬州的粮仓现在都由肃虏伯幕府控制,所有粮商们的粮食都被平价购买征做军用,在岱山军的武力威慑下,那些被查抄家产的富商们的头颅还悬挂在督师府门前旗杆上,现在没人敢藐视肃虏伯的权威。
控制了整座扬州的粮食后,粮食供给上优先供给军队。每个士兵的伙食由往日一日两顿改为三顿饭,每餐里能吃饱不说还能见到些荤腥。
各军士兵不仅伙食上好了许多,就连穿着也与往日不同。众所周知,明末的军队是历史上最穷的军队,士兵们的穿着和叫花子差不了多少。将领的亲兵衣着装备还好一些,那些普通的士卒穿的简直和乞丐一般。一个士兵往往几年不发一套军服,缝缝补补破破烂烂和叫花子的百衲衣有的一拼。
查抄了富商们的家产中有大量的布匹丝绸,任思齐当时立刻下令,征集全城的裁缝,为各军将士赶制军服。裁缝不够就聘请城内的妇人帮着制作,数日的功夫赶制出来一万多套军服,分发了下去,不管是哪个将领的属下,所有老兵一人一套。
每个士兵都穿上崭新的军服,精神面貌立马完全不同,惹得那些刚被招募的新兵艳羡不已。
穿上了新衣,吃上了饱饭,腰里也有了银子,各军的军纪都大为好转,绝大部分士兵都不好意思再随意骚扰百姓,城内军民间发生的冲突急剧减少。
知道生活好转都是肃虏伯带来的,各军士兵对任思齐对他直辖岱山军心中都有了很大好感,再听一些岱山军士兵诉说着他们家人在岱山的美好生活,很多士兵对岱山不觉得心向往之。这也让众多的将领心生警惕,生怕任思齐回掳夺掉他们的兵权,当然也有一些将领心中干脆就生出投奔岱山军的心思,跟在一支能打胜仗的军队后面比啥都强!
刘肇基、史德威、马应奎等将领与任思齐来往更加频繁,就连心思不定川兵总兵胡尚友副将韩尚良也收起了别样心思,因为他们都看到了守住扬州的希望。
经过和他们协商之后,任思齐重新调整了扬州的城防。西城是清兵攻击的重点,以经验丰富的总兵刘肇基为主将,岱山军三个营一同协防西城。北城同样是清兵攻击的重点,以副将史德威为主副将马应魁副之,同样辅以三营的岱山军。南城还是由川兵总兵胡尚友为主将副将韩尚良副之,辅以两营岱山军协助守城。而东边的县城则由两营岱山步军及全部的水军防守。
新慕的六万多军队轮流上各城协助,战事参与守城,闲时就在城头进行训练。
这样算下来,整座扬州有老兵两万六千,新兵六万二千多,共有九万军队,虽然还不到城外清军数量的一半,可是守城的兵力可谓充足。
“哈哈哈,哈哈哈!”看着城头新兵们训练时那笨拙的样子,一旁观看的老兵纷纷笑出声来。
被嘲笑的满脸通红,这些刚入伍不久的新兵却一点也不敢懈怠,随着领队军官的命令,一遍遍重复着枯燥的动作。敢于不服从的士兵都得到了严厉的惩罚,现在还有好几个人被绑在城头的旗杆上晒着太阳。
“蹲身!”
“举盾!”
“刺!”